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321章 大军齐汇

医侦朝野 第321章 大军齐汇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1262年,6月24日,小暑第12日,费县。

“好了,上路吧。”

青阳梦炎下了拔营的命令之后,便转身回了马车之中歇息了起来。

青阳梦炎是四川成都人,中进士为官后居家外迁,也因此在四川陷落的时候逃过了一劫。现在他在淮东担任“提点刑狱公事”,也就是俗称的提刑官或提刑使,和著名的宋慈是一个职位。不过他并不需要亲自去下面查案验尸,实际上,提刑使一职是一路最高的司法长官,和掌管财赋的转运使、掌管田赋及赈济的常平使、掌管军务的安抚使同级(这四个合称“四司”,是宋朝路级行政区的最高长官,互不统属),是朝廷派驻过来执行监察任务的大员。

南宋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原先职权分明的四司制度渐渐败坏,内地安全的地方还好,像淮东这样的前线地区,一路大权通常被制置使独揽,安抚使等职位几乎沦为荣衔了。反倒是这个提刑使,多少有些替中央监察地方的作用,所以还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也就是说,在淮东一地,他就是夏贵、李庭芝之后的第三人。所以在前两人已经上了前线的情况下,朝廷要找人领兵救李璮的时候就把他给派了出来……

虽然青阳梦炎并不懂军事,但让不知兵的文官领兵才是大宋的传统嘛!

青阳梦炎虽然接了朝廷的命令要去济南解围,但是那可是要去直面蒙古人的三十万大军啊,听着就吓人!以往宋军打个三千蒙军都战战兢兢的,现在要让他去打三十万,这不是作死吗?

前面两个顶梁柱夏贵和李庭芝都只敢在淮北攻伐,怎么这打济南的事就落到他这个几乎从没带过兵的提刑使身上了呢?所以他在淮东召集了几支部队,凑了近万兵额,却一直磨磨蹭蹭,说是要收集船只跨海奔袭济南,实际上一直没动身。

直到前阵子,北方战局渐渐明朗,东海水师在北清河之中大杀特杀,李庭芝守的徐州坚若磐石,夏贵开始调兵北伐,他才意识到时机到了,果断带兵走海路来了海州。

最近,他打听清楚友军最新的部署之后,决定选择一个人最多的方向,进入泰山之中与东海军南面旅及夏富部汇合。反正这个方向正好朝向西北的济南,谁能说他不是去救李璮了?如果遇到战事,也有前面东海军和夏富两个高个儿顶着,胜了自然好,败了也有脱身的理由,左右都不亏不是?

多方催促之下,到了今天,他们已经到了费县,而且刚做休整就继续往泗水县的方向前进。

根据青阳梦炎和夏富、高正三方达成的初步协议,这支新来的军队将在半个月之内转移到奉符县驻扎。对于东海军来说,可以利用青阳军看守奉符附近的各个细碎山口,防止蒙军偷袭,解放自己的机动兵力;而对于青阳梦炎来说,奉符县位于泰山脚下,本身的政治意义就很大,而且就与济南一山之隔,到时候可以在给朝廷的战报里说自己奋力北伐只是因为蒙军堵住了山路才不得进,所以有很高的政治价值。总的来说,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费县附近的道路被东海军修整过,相当平整,这辆马车又是海州专员陈龙赠送给他的舒适型四轮马车,所以行走起来相当舒适(相对于旧式马车来说)。只是炎热的天气不是马车能克服的,青阳梦炎只好拉开两侧的车窗,让空气透进来,然后把两侧的百叶窗拉出一个角度,在透光的同时外面的人也依然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他在感叹东海人的巧思的时候,也回想起了一路上的见闻,想起了东海军的坚船利炮和精锐的军阵,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这东海军的势力,似乎扩张得有点快啊!

数年之前,他们还只是一帮作乱的海匪而已,而如今却已经是地跨数州、精兵上万的一方强藩了!这种急速的扩张,实在不能不让人眼熟啊,当年那女真和蒙古,不都是这样飞一般地崛起的?如今朝廷连东抗蒙,将来谁能保证不会故事重演呢?

而且东海国某种程度上更加危险。女真和蒙古毕竟是蛮夷,自古蛮夷再强,也未曾有取了整个天下的,而东海国可是官家钦点的华夏一藩啊!要知道,历史上可是真有过东海国的建制的,封地就在海州一带,如今他们取了海州,这东海国之名可就真的名正言顺了……

虽然现在东海国对朝廷仍然很是恭顺,官家也很信任和看中他们,这种煞风景的话他不好意思在朝堂上说,但心中的忧虑却是怎么也消不去的。

但是,管他呢……青阳梦炎只是一个带兵上万的小小大员,怎么管得了这种大事?还是让庙堂上面操心去吧!

……

6月25日,兖州。

“好,这样兖州就拿下了!”

看着两支骑兵夺路而出,向西追杀溃逃的东平军,夏富不禁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数日之前,他带兵穿越了沂蒙山,按计划接管了曲阜县。虽然东海人把他安排在这里未免有些让他给他们看大门的嫌疑,但夏富也不在意,一到位就开始各方联络准备开战,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下孔府孔庙。

昨天,他与南边邹县过来的宋将华路分汇合,一齐向西进攻兖州州城滋阳。华路分是夏贵的部下,从宿迁-邳州-滕州一路北上,现在到了这里自然归于夏富统制。在此之前,兖州四县之中的宁阳已经被东海军攻陷,曲阜被夏富所占,邹县被南来的华路分所占,只要再把滋阳拿下,兖州全境就全部收复了!

或许是因为严忠范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所以地处险地的兖州也没有放置太多的守军,夏富又采用了围三阙一的正统策略,让出了城西的方向,所以守军斗志并不强,在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之后,到了今天便在大炮的轰鸣之中西逃了。

这两支追击的骑兵,一支是东海军派来助战的,人不多只有两个连,另一支则是华路分从南边带来的,约三百人,是宋军中难得的骑兵,夏贵把他们派过来,足见对儿子的重视。

夏富看骑兵追着敌军远去,知道大局已定,便不再在外面晒太阳,把杂事交给属下处理之后,就回了帐中,与华路分商量起下一步的计划来。

华路分见他进来,首先起身行了礼:“少将军,今日旗开得胜,全赖少将军调度有方!”

“哪里哪里,”夏富笑着受了这记马屁,“华将军所部勇猛敢战,才是居功至伟啊!”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会儿,感情融洽,便开始谈起了正事。

夏富郑重地取出一份东海军提供的精密地图在桌案上摊开,指着济州的方向问道:“华将军,下一步我打算取了济州,打通南北水路,你看何如?”

济州也就是后世的济宁,如果历史没发生改变的话,会于十年之后升为济宁府。此地位于南清河东岸、梁山泊东南,泗水也在这里汇入南清河,周边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东平路辖下的水陆重地。若是夺取了此地,徐州那边的战船就可以北上进入梁山泊,进而威胁严忠范的老家东平了。

华路分点了点头:“此乃兵家正理,如今我军士气正盛,确实应该乘胜出击。不过据东海林中校给的军情,济州水陆要地,守军要比兖州多不少,所以我们得多加筹谋才行。既然济州临水,不如从南边调些战船北上助战如何?”

夏富想了想:“也对,东海军的炮舰一直呆在徐邳一带总是不上来,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我看该让他们动动了。我的那些船放在沂州也没什么用,也一并调去滕州吧……”

“报!”

正当他们在纸上比比划划谈论着兵事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报告声。

夏富以为是追击部队带着捷报回来了,面上一喜,连忙把来人喊了进来,结果却惊讶地发现对方一脸惶恐的表情。

“不好了,少将军,华将军。”来人是骑兵营的营将,刚才领头冲了出去,现在却一身狼狈相,“济州方向,出现了大股鞑军游骑!”

夏富一下子惊地站了起来:“北边可没有蒙军南下的消息……是从西边过来的?西边,西边,等等,难道是前阵子攻徐州的按脱部来这里了?”

……

6月26日,莱芜。

“高上校,这么急是所为何事?……咦,这位是?”

李南山匆匆走入莱芜要塞的会议帐篷中,熟稔地打着招呼,突然发现席中有一个没见过的文官,穿着与一众东海军服格格不入的宋式儒衫,坐在椭圆会议桌的左边上首,脸色很是难看。

“哦,李总管来了啊。”高正见他进来,主动站了起来,不知为何,当他说到“李总管”这个称呼的时候,在场的几个东海军官的嘴角都不约而同翘了起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大宋淮东提刑使青阳先生,现领军驻奉符,这位是,呃,大宋齐国公之子李先生,现领军驻临淄。”

“原来是青阳宪司,幸会幸会。”李南山对青阳梦炎也略有耳闻,主动行起了礼。

青阳梦炎见是李璮的儿子,不敢太摆架子,也起身回了礼,没让场面冷下来。

李南山自从上次被东海军又救了一次之后,就有点对他们死心塌地的意思了,开始主动派军出来,帮南面旅排查莱芜北边的山路,为他们减轻一点兵力负担。说起来倒是和青阳梦炎本来要干的活差不多,后者原来也是要去防守奉符附近山路的,但是刚到这里没多久就出了大事,只能屈尊赶来这里开会了。

“咳,”高正见人到齐了,开始讲起了正事,“废话我也不多说了,今天之所以召集诸位过来,是因为昨日南边夏将军传来急报,蒙军在济州附近大举渡河,意图不明。但想想也知道,他们渡河到东岸还能干嘛,不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吗?诸位,我们有一场大仗要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