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278章 沭水航路

医侦朝野 第278章 沭水航路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2月1日,海州,沭阳县。

波光粼粼的项硕湖中,墨河号和五龙河号乘着东北风,缓缓靠近湖西岸。不过多时,几艘小船从西边驶来,一人上了墨河号,对高川回报到:“报告!少校,西边沭水已经探测过了,二十公里内皆可通行!”

高川点点头,说道:“好,那这就出发,今天进驻沭阳城!”

海州与沂州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公里,但是水路交通线却要长上许多。

沂州有两条大河南下,西侧为沂水,东侧为沭水。这两条大河也是有名的“害河”,经常泛滥,经常改道,给沿岸人民带去了沉重的灾难,一直要到新中国时期才算被治理好。

当前,它们的水路也与后世不同,走向恰如一个“儿”字形。左边的沂水南下之后,直接经邳州向西南汇入黄淮水系,要到明朝时地方官瞎折腾,才会如后世一样拐向东与沭水汇合。而沭水南下之后,没有直接向东进入海州湾,而是向西南拐了个大弯,在宿迁东北向东转向,经过沭阳县南后一直向东北流,在沭阳东北方的洼地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项硕湖”,然后又流向东北,在海州城附近的朐山南侧入海。

这西沂东沭两条大河虽然距离很近,但却没有直接相连。这样的情况下,想从海州走水路去南面旅旅部所在的沂州就有些麻烦了。如果想一路乘船过去,那就只能进淮河转沂水北上,这条路太绕,还要通过蒙军控制的邳州,并不是个好选择,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东边的沭水流域想办法。

军需后勤处规划了两条路线。甲线距离较短,是在海州储备物资后,派小船沿海州西北方的大沙河上溯约五十公里,然后卸货,将货物走陆路转运到沂州。这条路线差不多是在海州和沂州间画了一条直线,后世建国初开挖的分沂入沭工程和新沭河就是从这条路走的。

相比完整的沭水路线,甲线省了一百五十公里水路,多了二十五公里陆路,不过嘛,这二十五未必就比那一百五十成本低,而且其中要多次水陆转运,很麻烦……所以还有一个乙线方案,就是派较大的船只进入沭水,然后拐个弯前往沂州。

高川他们现在走的就是这个乙线,一来探查一下航运的可行性,二来也是控制沿岸要点,防止敌人利用这条水路袭扰沂州和海州。

他带的这两艘河级都是不怕浅水的平底船,按理说不需要这么小心,不过现在枯水期还没完全过去,某些航段连0.8米水深也不知道有没有,他又宝贝着这两艘新锐战舰——它们不怕沙,但不是不怕礁石啊!所以还是事先派出小船,侦察前方水文。

眼看着已经出了项硕湖,前面没多远就是沭阳县城,只要没什么意外,今天就能控制这座沭水边上的城池了。。

沭阳是海州四县之一,其他三县为东海、怀仁(金改为赣榆,以后也沿用此名,但怀仁是宋名,政治正确)、朐山,都在海边,只有沭阳深入了大陆。

金丹计划实行之后,东海商社对海州的政策也悄然发生转变,从视之如鸡肋转向了主动吞并,至少也要把沭水围出来的这一圈控制起来。淮北一带尽是上等的灌溉平原,但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地广人稀,在现在的东海人眼里正是绝佳的地盘。而且法理上这是大宋朝廷划进了东海军辖区的地盘,不要白不要。反正就算他们不要,南宋也会占去,然后又被蒙古人抢走,为何要这么白白浪费呢?土地有德者居之啊。

如此一来,位于海州西南角的沭阳,战略地位就很重要了。

沭阳南边就是淮安,前不久还是战争前线,历年来反复拉扯,所以没太多居民。不过之前李璮驻屯了不少兵马在这里,也在这里开辟了不少屯田地。如今城外随处可见大块大块的麦田,过几个月就成熟了,当高川他们到达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片青苗的景象。

李璮起事之后,把沭阳的大部分兵力都带走了,沭阳城也为之一空,所以东海军接管起来并不费力。城中还留有不少带不走的粮草,倒也是个意外收获。

河级居住条件很是憋屈,因此高川放了大部分人上岸去城里益都军留下的军营过夜,只留一小批在河边圈了个小营地看守船只,倒也一夜无事。

麻烦的是第二天。

2月2日,立春第26日,沭阳。

天亮后,高川派了几个小队去周边转了一圈,收集一下情报,如果没什么问题,就继续北上了。本以为这次侦察不会有什么状况,但没想到,还真遇上了状况,一个小队在沭水南岸发现了一帮宋军,于是赶紧回来报告。

高川接获报告后,一边腹诽着“怎么这么快”,一边派朱泾带人去问问情况:“带一个班,去问问他们是哪个部分的。等等,提两箱酒,先送过去,你先客气一下,他们要是客气,那正好,若是他们不客气,那你也要硬起来!”

朱泾很快领命去了,高川想了想,也出了城回到了墨河号上。也没干等,而是命人找了两艘旧船固定在河中当靶子,然后叫起两艘河级,一前一后对着靶子操练了起来。

“轰!”“轰!”

墨河号单侧有七门龙吟炮,火力之凶猛超越了海军历史上任何一艘曾经在实战中出现过的船,一轮打过去,当即把一艘靶船打得木片横飞,侧倾进水。

而后面的白狼河号甚至还要更为凶猛,它紧贴着靶船逆流经过,一侧四门d1短重炮次第开火,四发葡萄弹先后出膛(实际上葡萄弹才是d1的主力弹种,实心弹只是压舱备用的),三十六枚铁弹贴脸散发出去,本就破烂的靶船立刻被打了千疮百孔,当即解体成数大段无数小碎片,哗啦哗啦随河水飘去。

“效果拔群啊!”即使之前已经做过实验了,高川还是兴奋地叫起来。有这样的武器,沭水上还有谁能挡?

巨大的炮声不断向四周扩散过去,南岸的宋军中有不少人都忍不住抬头望来。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朱泾回来了,向他报告道:“对面是个姓汤的什么太尉,说是夏招抚的下属。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炮声吓到了,他接了我们的酒,仍然板着脸,但也没刁难,只说是奉命移营,经过沭阳,也没说要往哪去。不过我猜,若是他们要往东去海州,那也没必要瞒我,既然不说,那八成是要往西图谋邳州了。”

高川点了点头:“很好。既然他们不闹事,也给他们行个方便吧,今日估计他们走不出沭阳地界,还得扎营歇息一晚,就让他们在南岸驻营吧。”

他想了一会儿,思考要不要多呆一天等到宋军离开,但最后还是觉得不值得为他们浪费时间,于是又说道:“不管他们,还是按计划继续北上。朱泾,我把整个第一连都留在这里,你也留下,负责跟宋军交涉。你跟范奎协调好,守好城门,除非有对付不了的敌人来袭,否则不要放宋军进来!”

这支分遣队兵力不多,只带了两个连的海军陆战队,蹬船用的脚夫都是雇佣的民夫,周边侦察用的小船除了几个专业水手,别的都是从崇明带来的海盗……

朱泾先是立正喊了一声“明白!”,然后又问道:“少校,如果宋军强要渡河进城的话,我们是真与他们打吗?”

说这话的时候,他倒没有惊疑,反而隐隐有些兴奋的感觉。

高川一愣,说道:“你们看情况,若是能打过,就打!若是肯定打不过,那就别打了,但是一定要装作强烈抗议的样子,一边让他们进城,一边强调此地是东海军的土地!”

……

宋军倒没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过了沭阳之后就往西北去了。高川率船队沿着沭水走了一段,就继续北上。

过了沭阳后很长一段距离都没什么人烟,沿岸尽是大片的荒地、灌木丛乃至和平时期很难见到的森林。直到行进了差不多九十公里,到了后世郯城县的位置,才有了一处小聚落。高川派人下去与当地人接洽了一下,采购了一些粮食蔬菜肉类,发现价格还算公允,尤其是当地人有不少腌肉熏肉之类的东西,卖价相比其他地方算是很公允了,甚至还有牛羊马驴等活畜出售。也难怪,这周边没什么人却有大片的好平原,放牧比种田更合适。

但现在他们舱容有限,也没采购太多,又继续行程。

再一路北上,航路都还算顺畅,四十多公里后,他们抵达了甲线上的要点“临沭堡”(后世临沭县附近)。

甲线走大沙河大约只有四十多公里可以通航,然后还要走二十五公里陆路才能抵达沭水,这段陆路的终点就是这个临沭堡。

当然,运输路线打通也没几天,这“堡”还只是个名字,只是把原来就有的一个小渡口给占了,刚在两岸圈了两个营地出来,建材还要想法运过来呢。

乙线航路的重点,也是这个临沭堡,因为再往北行船也没意义了,想去沂水水系得就地卸货再陆运去西边。

显然,此地得好好经营一下了。

高川抵达的时候,正巧见到一名陆军少尉带着几个兵乘船到了东岸,紧接着这艘渡船就又开始装货,再往西岸送去。他观察了一会儿,见两岸秩序井然,也就没继续关注,带人停到了东岸。

此时海洋部同属第二舰队的许嵩涛正在东岸港区带着几个人测绘些什么,见到两艘河级过来,高兴地迎了上去:“哈,高川你来了,果然这条路是能通的啊!”

高川点头道:“不麻烦,沿途有几处浅水区,我都记录下来了。以后开春入夏水位还会涨,总体来说通航能力还挺强的。”

许嵩涛哈哈一笑,说道:“那就方便了,以后大宗货物直接走沭水过来好了,临沭堡的建材也方便运了。”

“嗯,也好。回去给徐云报一下,让他准备一批一二百吨的平底船,直接从本土出发一路走沭水来这临沭,省了不少事。”高川道。

“对,甲线以后只走时效性强的货。”许嵩涛又往河边一指,“说起这个,我准备把这处码头修一修,准备一批特殊的船,东岸马车到了之后,通过码头上的坡直接拉到船上,乘船到西岸上岸直接走,又省了一遍装卸货的麻烦。”

“好,这个办法好。”高川忍不住笑了出来,“我们这都把粮草喂到嘴边了,也算对陆军仁至义尽了。”

许嵩涛捏了捏拳头,看向了北方:“是啊……不过我们第二舰队来了南边主战区,本以为大展拳脚,可到现在全在干运输大队长的活,反倒被第一舰队捡了漏,可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