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医侦朝野 > 第114章 山河防线 三 75mm炮族

医侦朝野 第114章 山河防线 三 75mm炮族

作者:沐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7:23 来源:笔趣阁

1258年,10月7日,东海地区,西山试验场。

高正和司徐等人站在山谷路口,焦急地望着东方。不多一会儿,季国风带着一列车队,晃晃悠悠从东边过来了。

车队里的林小雅看到高正他们,远远地就招手打起了招呼。季国风慢悠悠驾车来到山口,对他们喊道:“不是说好九点的吗?怎么这么早就到了?”

“这不是心急嘛,赶紧来看看新宝贝。”高正说着,直接跑了过去,拉开了第一辆车上面盖着的帆布,顿时眼前一亮:“呦哈,这是铜的?老季,你们可真是下了血本啊。”

车上拉着的,赫然是一门超过了两米长的“巨炮”,通体泛着黄色的金属光泽,简直就像钱一样——哦不对,这本来就是钱,还是成色绝佳的好钱,九铜一锡,还加了百分之一的锌,是武备组多次实验做出的炮用青铜配比。

季国风一边赶车,一边得意地说道:“得多亏统合部大方啊,肯把一直捂着的铜拿出来用。其实也没什么,一贯铜钱重三千克,就算只有一半含铜量,这门炮四百千克,也就相当于二百多贯罢了,比想象中便宜多了。再说了铜铸成炮,只不过是换个形式储存起来罢了,等用完了还可以再融了铸钱嘛!但反过来说,不用铜也没办法。你们要炮要得太急,如果还是用铁的话,生产速度肯定是赶不上的。”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铜是远比铁更好的铸造材料。铜的流动性更好,铸造时不容易出缺陷,而缺陷是铸件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前用铁铸造狮吼炮时,十门只成三四门,就是因为炮管内部出现了不可见的缺陷,而铜炮的成炮率则高得多。之前铸造厂已经用青铜铸出了一批狮吼炮,在成炮率翻倍的前提下,重量却减到了235kg,令安全部爱不释手。而今天,他们又搞出了一批新炮,这就拉过来实验了。

高正爬上去比划了一下,这门炮口径仍然是75mm,与狮吼炮一样,不过长度几乎有后者的两倍,尾部也更粗一些。只是炮管中部有一段凸出的保护套,上面还用钢条箍了两圈,不知道是干嘛的。

高正敲着这段保护套,问:“老季,这个是干嘛的?”

季国风转过头来一看,回答道:“唔,这家伙重四百多千克,而且长度太长,我们铸造起来没把握,所以是分两段铸造的,然后再拼接起来,中间浇上铜水焊接,为免强度不够,又加了个保护套。”

“哇,这也行?”高正似乎被吓了一跳,“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你们点出了不少黑科技嘛。这么搞真没问题?不会漏气爆炸什么的?”

“没问题,我们不是简单把两根管子拼在一起,嗯……怎么说呢,就像拼图一样,一端做出凸出的卡榫,一边做出凹槽,然后拼接在一起。本来燃气行进到这个部位膛压已经不高了,再加上保护套,强度是绝对够的,也没有漏气问题。”

“好吧,”高正从车上跳了下来,“能不能行,今天一试便知。”

季国风自信地一笑:“随便试,绝对没问题!”

上次季国风把武备组的制炮路线图拿给高正看了之后,高正很有兴趣,就借了回去翻了一遍。结果安全部几个人拿着这份路线图商讨了一番之后,高正又回来找季国风,指着上面某型炮要求试制一门。

原来,安全部经过推演,认为现有的75mm狮吼炮倍径只有15,虽然对付军阵够用了,但对付小型目标还是差了点意思,用于要塞防御时,可能无法及时击破敌军从500米外推进过来的远程攻城器械。因此,他们希望有一种更长身管的火炮,用于这个距离上的精确打击。同时,考虑到制造难度和弹药通用性,口径最好与狮吼炮一致,最终选定的就是今天运过来的这门27倍径的75mm长管加农炮。

这种长管炮本来是作为舰炮设计的,因为长管炮初速高,既打得准,穿透力又强,重一点在船上也问题不大。没想到海军还没用上,就先被陆军看中了。

还好武备组有了铜做铸造材料,前不久又从崂山请了两个铸钟师傅做技术顾问,要不然这短短一个月还真别想做出样炮来。

说话间,车队已经行进到了试炮场边。高正刚要喊人把长炮搬下来,后面的林小雅就搬了一门小炮过来,对着他喊道:“老大,别急,先试试我这门幼狮炮,这可是我负责设计的哦!”

高正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季国风,后者点点头,说:“没错,原案是她设计的。嚯,这炮可是有五十多千克,小雅臂力不小啊。”

林小雅跳过来掐了他一下,哼了一声道:“当兵的连这点东西都搬不动怎么行?哪像某些人,手无缚鸡之力。”

季国风把驴车交给研究生赵兴去停下,然后自己把那门小炮搬到了场地上,拍了拍手说:“手无缚鸡之力说的一定不是我吧?”

林小雅不服气,拉着他比起了臂力。高正咳了一声,蹲下观察起这门小炮来。

这就是上次姚崇义给高正推荐的75mm榴弹炮,同样使用铜铸造,袖珍小巧,全长不到70cm,重53kg,安装在一个木架上。高正试着提了一下,以他的臂力很容易就提了起来。

“短距搬运没问题,长途行军还是得使用载具……”高正看着它,嘀咕道。

“别看这只是一门简单的小炮,可是有门道呢!”林小雅赢了季国风一局,跳过来得意地对高正介绍道。

高正有些奇怪,这怎么看都是普通的一门薄壁小炮:“什么门道?”

林小雅拍着小炮,说道:“这可是动用了武备组的禁忌技术,用铁模铸造的!”

“铁模铸炮?有些耳熟,什么意思?用铁做的模具?那样不会熔化吗?”高正又左右看了小炮一遍,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啊。

季国风过来解释道:“没错,就是把铸炮用的砂模换成铁模。熔化倒是不会的,铜的熔点比铁低。就算是铁水也没问题,因为注入模具的时候已经降温了,不足以把模具熔化,只要涂上一层脱模剂就好。铁模铸造这种技术古已有之,不过一般都是铸造些农具,要到清朝,才有人拿它来铸炮。由于模具可以重复使用,这样的铸造速度极快,可以一门接一门地出炮,最适合我们现在的场景了。”

高正听完,嘿嘿笑道:“那么后面一定还有一个‘但是’吧?如果这技术真那么好,你们不早就拿来用了?”

“聪明!”季国风竖了个大拇指,“铁模铸炮速度虽快,但也败在这个‘快’上。铁水在铁模中冷却过快,铸铁难以石墨化,只能形成脆弱的白口铸铁,强度太低,必须做得很厚才能防止炸膛。我们以前用砂模做狮吼炮,十门都只能成三门,要是换了铁模,估计就一门好炮都没有了。但是你们现在催炮催得急,也就只有这么个法子了。当然,因地制宜,我们不用铁铸,而是用铜,问题就小多了。为了保险,我们还去崂山请了两个铸钟师傅做技术指导,目前模具已经做好,这是出的头两门,今天试过没问题,就可以批量制造了,以后每天都可以出六门。而且我们还在制造更大的模具,狮吼炮也能这么制造。”

目前安全部的火炮缺口非常大。规划中的山河防线,包括落药、胶水、新河三个棱堡以及胶西、高密两个县城,每一个都需要大量的火炮才能有效防御,紧缺程度可想而知。为此,武备组不得不祭出了传说中的技术——铁模铸炮法,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用炮需求。铁模铸炮法用来铸铁炮,会带来质量问题,用来铸铜炮则正好。

不过武备组对此并不满足,正在试图用模具保温、回火、退火等工艺改善铸造质量,使得铁炮也能用铁模铸造,不过一时半会儿还出不了成果。

高正调整了一下炮位,对准一百米外的木靶,说:“好啊,这下子防御就有着落了。来,赶紧试试吧。对了,这炮起名字了没?”

“就叫幼狮炮,”季国风指了指林小雅,“小雅起的,本来她准备叫辛巴的,被我给拦住了。那门长炮就叫长狮炮……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像段明远那样随便胡诌个炫酷的名字很简单,但记起来不就混乱了?以后75mm口径的炮都用狮命名,简单明了。嗯,对,这样就是75mm‘狮’系炮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