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素衣艳阳 > 136沟通机制

素衣艳阳 136沟通机制

作者:凯霞君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59:38 来源:笔趣阁

黄川明这回也愣住了:“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何田田故意提高声音说,“肾脏病专科医院大量欢迎有临床经验的青年才俊来医院发展!”

如果不是李劲柏和唐玲玲在场,有几个年轻医生差一点鼓起了掌。李劲柏感受到了这种冲动,对几个年轻的医生说:“谁羡慕,谁想去,我现在就批准。”

年轻医生当即收过目光,低头写病历开医嘱。

黄川明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细看协议,拿出笔“刷刷刷”签名。

何田田当即鼓掌,握手:“欢迎黄主任加盟,我们医院将为你创造有尊严的执业环境!”

周舟州冷冷地看着这一幕,跟着鼓掌附和:“我们欢送黄川明这个刺儿头走人!”

黄川明瞪了周舟州一眼,说:“走着瞧!你们这些没出息的样子,这辈子都不可能赶上我!”

“你还没得志,就一副小人得志的相,”周舟州嗤之以鼻,“祝你好运!”

何田田公然来医院抢人,特别是招聘一个普通临床医生年薪三十万的消息,在医院引起一阵轰动。很多职工义愤填膺,要求禁止何田田进入医院。

周斯绵听了医院这些反响,虽然觉得不至于要禁止某人进入医院,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她私自来医院“抢人”,并且时机把握得这么精准,说明她是真正的瞄准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了。长此下去,医院人才还不会被她挖空了?

医院不能允许这种“挖墙脚”的现象,虽说市人民医院跟肾脏病专科医院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但他必须要警惕这种苗头。

侯江涛却不以为然。他对周斯绵的忧心忡忡有了新的解释:“斯绵啊,我们要清楚,一家医院要引进什么人,留住什么人,培养什么人,而不是为个别医生流失而苦恼。”

侯江涛的话,出乎周斯绵的意料:“怎么说?我看这种现象对医院很不利,她已经公开到医院来抢人了。”

“真正的人才,她是抢不走的,”侯江涛信心十足,“斯绵啊,我们要认真分析,现在的人才在想什么?要什么?”

面对侯江涛抛出的这个话题,周斯绵回答不出来。他没有深入思考,也没有深入调研,不敢妄下结论。

“我在想,我们对人才的理解是不是肤浅了?”侯江涛说,“我们总以为把博士、教授引进来就成功了,其实不然!”

“还要怎么样?我当初也是这样的啊!”周斯绵不解。

“我在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我们要引进什么样的人?”

“刚才说了,医学博士和教授,是我们引进的重点对象。”

“还应该再加上一条,院士团队,”侯江涛摸摸他头上的“栅栏”说,“我们要探索弹性引进措施,将国内外知名院士团队引进来,把顶尖的专家团队引到市里来,方便市民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包括你的导师团队。”

侯江涛的话,让周斯绵豁然开朗:“侯书记,这是一盘大棋,我们要好好规划一下。”

侯江涛摆摆手,说:“斯绵院长,我已经跟你的导师进行过初步协商了,基本上可以成形了!”

周斯绵大吃一惊:“我的导师?我的天呐!你悄悄干了一件大事啊!”

侯江涛得意地笑笑:“你的导师是国际顶尖的肾脏病专家,你看,我这个已经被判了死刑的人,现在不是活得好好地吗?”

侯江涛刚回国就在想,怎么样将周斯绵的导师团队请到医院来坐诊?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他经过查阅很多文件,才弄清楚邀请国外专家来坐诊的规定和要求,找了很多人,请教了很多专家,才搞清楚里面的弯弯绕。

“现在,我们只差最后一个环节,”侯江涛得意地说,“这个环节搞好了,你和导师见面指日可待!”

周斯绵一阵激动。能请导师来市人民医院定期坐诊,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大事。他急切地问:“什么环节?”

“你飞瑞典,亲自跟导师团队签订协议,”侯江涛说,“这份协议,我已经跟他们谈了很久,每一个细节都敲定了,并请律师看过,只等你去签了!”

“好你个老侯,悄悄办了件大事!”周斯绵激动得拍着他的肩膀,“我这就去跟导师约时间!”

“慢着!”侯江涛冷不丁说,“这只是我们打开国际学术交流的第一步,还有一步,就是建立院领导联系人才机制,文件我已经安排人事科起草好了,你先看看,到时候我们上党委会研究完善。”

周斯绵接过文件,好家伙!这份文件,对医院领导什么时候跟人才沟通交流、沟通交流的方式、内容都做了明确规定。

看过文件,周斯绵激动地说:“老侯,还是你老谋深算!你把人才关心的问题都想透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人才何愁留不住?”

“别忙着高兴,”侯江涛说,“我们做这些工作,其实是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我们总是说,要把职工的利益看得跟医院的利益同等重要,其实,很多事还停留在口头上。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扎实,才会真正形成尊重人才的大环境。”

周斯绵对侯江涛的看法深为赞同。一家三甲医院,没有人才支撑,没有学科支持,没有技术创新,就谈不上发展。在刘志和当院长的时候,医院处于野蛮扩张的地步,学科发展在低端水平,人才大量流失,医院损失了整整十年。

“如何将损失的十年夺回来,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周斯绵说,“下一步,我们要把医院学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建强学科,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市人民医院一直在大学附属医院的包围夹击之中。市里,有八家三级医院,其中四家是大学附属医院,已经对市人民医院形成了合围之势,如果在这一代人手里,不能有效突围,就会沦落为二级医院,生存都会相当困难,何谈发展?何谈竞争?

想到这里,周斯绵刚刚那一点高兴劲,又飞走了。他的肩上,担子很重,不能有一丝懈怠。医院三千多职工,都在看着他,自己不能沉迷于家庭的小得失、个人的小情绪之中。

一家医院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就像人的发展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