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素衣艳阳 > 59走进一线

素衣艳阳 59走进一线

作者:凯霞君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59:38 来源:笔趣阁

周斯绵不知道李劲柏是什么时候进的办公室,挂断电话,他就听到了李劲柏的声音:“周院长,这是我的辞职报告。”

周斯绵一愣:“什么意思?老虎屁股摸不得了?说你几句就要辞职了?”

“不是这个意思。”李劲柏说,“同学在广州办了一家医院,想让我过去。”

“少扯!只有你有同学,我没有同学?其他医生没有同学?动不动就喊走,你以为市人民医院的菜市场?”

“我确实想过去。”

“想清楚了?房子不要了?每月那么多的博士补贴不要了?你的合同期是八年,应该还没到期吧?单方面毁约,你知道后果吗?”

“我当然知道。就算不要房子,不要博士补贴,我也要走。”李劲柏的态度坚决,好像不放他走,就是仇人。

“我放你7天假,先去你同学那里试着工作。如果觉得合适,你再回来办手续,我不拦你。如果觉得不合适,你赶紧回来!”周斯绵这样的安排,是不想李劲柏一条道走到黑,到时候又后悔。年轻人考虑问题不周全,做决定容易冲动,周斯绵不想眼睁睁看着他一再犯错,一再后悔。

李劲柏不再坚持。一味坚持,就是愚蠢。他只好收回《辞职报告》,补了一张休息七天的公休假条,找领导签好字,拿到人事科去备案。

兴冲冲去了同学医院,头两天感觉还行,顶着博士桂冠,大家还是给他面子,挺尊重他的。

到了第三天,他就感觉到不太对劲。一打听才知道,同学的这家医院,所有的科室主任都是博士起步,还有好几个是从外国回来的博士,坐镇医院的是赫赫有名的肾内科专家,他没有任何优越感。想摆谱摆不起,坐门诊的时候,连个倒茶的人都没有。

在市人民医院,他在科室里就是说一不二的学术权威,敢公开反驳他的人不多,确切地说,没有人敢反驳他的学术观点,他做出的治疗方案,即便有瑕疵,也没有人敢指出来,除非他自己意识到这个方案有问题,需要调整或者修正,别的医生才会小心翼翼地说:“其实,当时我也觉得不是很妥当。”这样的话,李劲柏很受用。他享受这种被尊重的感觉。

李劲柏没等七天假休完,就赶紧回来了。回来那天,他给周斯绵发了一条微信:我回来了,不再走了。

周斯绵看着微信笑了,只回了一个字:好。

周斯绵想听到一线真实的声音,决定把全院每个科室和班组都走到。他不想跟刚上任一样,搞得那么正式,不要科主任陪,不要护士长在场,他是想听听基层职工的想法,科主任护士长在场,哪个职工都不敢当面说真话,听到的还是假话,至少不是真心话,没有意义。

他当然听不到每个人的声音,他想听到最有代表性的话。最基层的职工,是医院的底座,如果底座出现了问题,就是大事。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时间比较久。

周斯绵留心,哪个科室主任护士长不在,就去哪个科室。他一个人悄悄地去,每次到一个科室,就找普通的医生护士聊天,看看科室主任护士长的管理能力、绩效分配情况、职工有什么困难?

周斯绵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你家里住哪里?”之所以问职工家住哪里,是想调查一下,职工中有多少人没有住房,上下班要多长时间,中午在哪里吃饭,午休怎么办。住,历来与出行相连,关系到大家生活是否方便。

答案五花八门。有住医院家属区的,这一部分人是年纪大点的,在医院工作时间长。有住离医院十多公里远的,上下班在路上要耗费一个多小时,如果堵车,时间更长,和北上广的时间差不多。当然,大多数职工都在五公里以内,单程半个小时可以到。

周斯绵还关心单身职工交友和职工子女上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他看来,才是职工最关心的。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是职工最好的福利。当年,张娟娟一个人在竿子乡卫生院工作,上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下要照顾儿子,千辛万苦,心力憔悴,这样的日子多么难熬,后来,张娟娟才狠命跟他闹,要调到城里来,两人还差点离婚。这一段时光,很难熬。

推己及人,周斯绵希望能为职工做点实事。跟工会沟通,让他们多举办青年职工交友会,可以在医院内部进行,也可以跟其他单位联谊。年轻人的生活圈子不大,一些从农村读书出来的年轻人,生活圈子更窄,除了同学、同事,基本上没什么熟人。扩大年轻人的交友圈,才能更好地为年轻人创造相识相爱的平台。

工会主席乐意,却担心经费问题。医院对经费开支管得紧,没有明确文件要求的,都不能开支,工会主席缩手缩脚。

之前,在刘志和任上,工会没有一分钱活动经费,想为职工做点好事都不行,刘志和曾经说过:医院以基本建设投资为第一要务,全面压缩开支。你给我赚钱回来可以,花钱?门都没有。

刘志和这些话,让工会主席再也不敢开口要钱,偌大一家医院,一年到头就组织退休职工到公园去游园。现在公园都是免费开放,退休职工每年重阳节游园一次,反正不安排吃饭,就只发一瓶水,照几张照片。还有,就是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就安排爬山,套路是一样的,不搞比赛,不发纪念品。省钱省事。

周斯绵听了工会主席吐槽,明确表态,只要有文件依据的,我坚决支持。不但支持工会多办青年职工联谊会,还支持工会想办法,将医院幼儿园或者托儿所建起来。医院工会是联系职工的桥梁,我们尽量多为职工办实事,才能让职工安心工作,为病人提供很好的服务。试想,一个人总是牵挂家里的小孩、老人,他能干好工作吗?有的人坐着说话不腰疼,说当年我们也是这样熬过来的。我倒是想问一句,你们当年有多少心思用在服务病人身上?你的工作干得怎么样?现在,你的孩子长大了,不要你管了,自己也在医院有了一点小权力,就认为职工的要求过分了?职工的正当要求,我们都要想办法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