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素衣艳阳 > 168院士驾到

素衣艳阳 168院士驾到

作者:凯霞君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6:04 来源:笔趣阁

上次,医院面向高等院校公开招考一批高层次医学人才,结果,动用了上百号人,花费了十多万经费,却招不来合适的人才。

“为什么会这样?”主任问。

侯江涛说:“主任呀,这件事,真的超出了你的职权范围,你可能也会觉得无能为力。”

“侯江涛!你这不是汇报工作的状态。”主任愠怒,“有问题,不要藏着掖着,要研究分析情况,找到问题症结,而不是发牢骚,消极观望。”

“其实,就是医院没有管理自主权,”周斯绵说,“现在,上面要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给医院更多的自主管理权,我们有的部门却不能正确对待,希望能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周斯绵这话一出,主任就继续追问很多问题。其中,触及到体制机制的问题。

每年高校毕业生都在七月,个别部门对人才招聘管得太死太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比如,年前,就要求各个医院报用人计划,等审核完毕,却要到第二年六月份,各个医院拿到审批文件,才能匆匆忙忙出去招聘。

“可是,大多数毕业生,早在二三月份就已经跟用人单位签好的协议。”周斯绵补充道,“即使一个专业的分支学科,比如,骨外科学和脊柱外科,定了某个专业就是某个专业,毫无调剂和商量的余地。”

“这是典型的外行干预内行。”主任说。

问题远远不止于此。个别部门,对用人单位极度不信任,这里监管,那里监督,先入为主。

“有人生怕我们搞萝卜招聘,其实,他们自己要安排人到医院来工作的时候,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没安排好,左一个刁难右一个责怪。”侯江涛说。

还有,要求在全市医院抽考官,结果,专科医院的来综合医院当考官,综合医院的护士,却去了另一家医院当招聘医生的考官,这样的考官。

面试结果可想而知,不管是国家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还是副主任医师,面试成绩最高只有七十分,最低的三十多分,相关部门却要求录取成绩为八十分。这件事,说出去都是个笑话。这样的操作,怎么能招到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

“用招聘公务员的方法招聘医务人员,简直是个笑话,”侯江涛的情绪有些激动,“拿省里晋升高级职称的面试题目来面试,这不是开玩笑么?”

主任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周斯绵和侯江涛将此事形成一个详细的调查报告,供领导决策,“一定要下决心改变当前困扰医院的用人自主权的问题。婆婆太多,怎么能办得好事!”

院士工作站开诊仪式筹备妥当,王院士带着专家团队驾到。

此前,医院宣传科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电视、报纸、网站等等渠道,将呼吸内科王院士和袁东教授开诊的消息传遍了市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网络时代,每一个信息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门诊大厅爆满,挤满了前来找王院士看病的父老乡亲。王院士一看这么多人排队,没顾上医院为他们准备的院士工作站开诊仪式,更没顾得上等待他出席仪式的一众领导,一屁股坐进院士工作站,忙不迭接诊病人。

周斯绵和侯江涛看到这种情形,预感到今天这个院士工作站开诊仪式要泡汤了,对请来的领导又是赔礼又是道歉,一个个将他们送了回去。

好在,现在的大多数领导群众路线走得好,没有架子,没有什么不高兴,更不见外。

周斯绵送走领导,就返回院士工作站,一直安安静静坐在王院士对面,陪着王院士看病。

王院士看病,简直就是一本教科书。他下诊断的时候,会跟病人讲清楚,这个肺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要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后续多久来复诊一次,治疗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有一个病人,约摸五十来岁,年前体检的时候,查出双肺多个肺结节,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不同的医院给出截然不同的诊断,有的说恶性肿瘤可能性高,要马上住院手术治疗,有的说这就是些普通的肺结节,只要多观察,定期复查,不要做特殊的治疗。

从县医院到市医院,从省城到上海,这个病人来来回回奔波在各个医院,工作没心思,索性辞职了,家人被折磨得精疲力竭,老婆几次闹离婚,心理负担特别重。

王院士一字一字看完厚厚一叠病历资料,又给他做了体格检查,微笑着说:“没事呢,压根不是肺结节,更不可能是肺癌。”

病人讶异:“王院士,您没忽悠我吧?”

“你曾经得过肺结核?”王院士不经意地问。

“没有呀。”

“得过肺结核的,”王院士和颜悦色地说,“只不过,你自己可能没有症状,后来没有治疗,自愈了。医学影像片子上这些肺部的白色点点,应该是肺结核自愈后的医学影像表现。”

病人的泪水瞬间就流出来了,他长吁一口气,仿佛压在心头千斤巨石一下子消失了。他当即给王院士跪下:“谢谢王院士给我明确了诊断!”

王院士笑着将病人扶起,劝道:“该干啥就去干啥,找个工作,好好和家人过日子。”

周斯绵目睹这一幕,深为感动:不愧是院士,水平就是不一般!

病人拿着病历资料,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

周斯绵给王院士续满茶水,双手递给他:“王院士,您先喝口茶,休息一会儿。”

王院士摇摇头:“周院长,您有事先去忙。不要陪在这里。”

“看你诊病,是一种享受,”周斯绵说,“更能学到很多知识。”

王院士笑笑,对导诊护士说:“下一个。”

王院士精力出奇充沛,一个上午,看了三十多个病人,只喝了几口茶水,没有起身,更没有上卫生间。他并不仗着自己是院士,在病人和市人民医院医生面前摆谱,更不端架子,跟病人交流轻声细语的,认真听完病史,看完每一份病例记录和检查单,听诊、叩诊,一样不少,然后得出诊断,开出药物,或者收住院治疗。

眼见着快到下班时间了,周斯绵示意导诊,不要叫病人了。王院士问导诊:“还有多少号?”

“挺多的。”导诊护士回答。

“我再看几个,他们来看一次病不容易,都想早点看完。”

周斯绵不好执意打断王院士看病,再次静静地坐在王院士对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