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战衣能超神 > 第二百零八章 未来(第一卷 梅花坞终)

遥远的大员,四个多月的清剿下,土著已经被驱赶进了深山。为了生存,土著们正在开战,互相抢夺地盘,大员岛中部和东部山区正在重新洗牌。李憬三叔这段时间忙的几乎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李憬二叔带领海盗登陆辽东九连城开始,大批的人口开始进入大员,好在之前的清剿行动已经提前完成。

李家子弟为军官的基隆镇,毛兵为主体高雄镇、镇竿兵为主体的台中镇三个镇在平原和山区交界地带挖了壕沟,修建了上千个炮楼,拉起了铁丝网。基本把平原和山区分割开了。

然后就是安置移民,先是戚家军的家眷来了,李憬许诺划出一个县给他们。整个宜兰平原都用来安置戚家军的家属,以后这里就是义乌人为主的聚集区了。

然后辽东的移民来了。把他们沿着海岸线从基隆到高雄,千人一个聚居点,分配土地修建茅屋,派遣村长、执法官、医生。建立基层政权。由于运力问题,皮岛的聚集的上百万人口都运到大员估计要到年底。

幸好李憬这次在辽东有收益,而且海盗死了一大半,这些是不用分战利品的,之前从通州抢了七百多万两白银。勉强能维持得住。

半个月后,辽阳周围也洗劫一空,再也没有一个人了,建奴已经返回,断后的部队续续撤退回营口。至此整个辽东除了半岛最南端的旅顺卫还有三十几万人口外。已经彻底清扫干净。

李憬是最后走的,在黑船上看着冒着滚滚黑烟的辽阳城,下令撤退。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计划做得第一件事已经完成。建奴被狠狠的放了一回血,伤筋动骨,没有个十年是舔不好伤口的。

他为大明做的已经够多了,如果后续大明还是处理不好辽东就真的谁也不怪了。大明的问题甚至是神州自古以来的问题从来都是自身的问题。李憬看来,任何外敌都不足为惧,不论是匈奴、东胡、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还是蒙古。统统不是汉人的对手,只要汉人自己没有搞垮自己,对这些外敌都是碾压。

秦汉时代,一个汉兵能打五个胡兵,号称一汉当五胡,这里边有兵器铠甲兵法名将的优势,但同时和整个民族奋发向上,团结一心的民心士气分不开的。

到了明末几十个汉人也打不过一个八旗兵,虽然有戚家军浑河血战耀眼战绩,但是掩盖不了,整体的废柴。

其实华夏从来都有最好的兵,既是用最简陋的武器也能把世界最强的霸主打得满地找牙。大明不是亡于天灾,纯粹是士大夫们整个的腐烂了。华夏统一后的第一个千年,士大夫们不服气,他们非要单独管理国家,第二个千年开始国家彻底交到他们手上,不论是两宋还是明,他们管理的一塌糊涂。每次都把国家搞崩溃。

天启朝的大幕已经拉开,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要登场,小冰河时期的严酷环境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挡的,从现在开始,天启朝七年,崇祯朝十七年,华北基本没怎么好好下雨,天花、鼠疫横行,粮食年年绝产。盗贼蜂起,一片末日景象。

李憬没想去救大明,根本就救不了。

地里不长粮食,他有什么办法,他能变出粮食吗。人不吃饭就要造反,他可不会像大明的二货县令那样质问造反被抓的农民,为什么造反,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在家老老实实的饿死,要出来给官府找麻烦。

推广玉米、地瓜、土豆,别逗了。

民国时期干旱的西北,玉米亩产量还大量地区普遍三十斤,土豆和地瓜到乾隆朝才适应中原的环境,未来三十年,不仅仅干旱,天还冷,还不如民国的甘肃呢。

修水利,也是扯,天不下雨,河流都断流了,修个毛线的水利。

李憬的打算就是放弃长江以北,保住江南。至少江南气候还算正常,还能救一救。

李憬办完了善后事宜后,准备辞去南澳镇镇守使的职位,南澳镇将由李憬的六叔接任。连带营口城也交给六叔。

李憬的爷爷目前已经重新出仕,升任应天府尹,正三品,近期就要到南京赴任,李憬的父亲也升任松江知府。今后李家将集中力量经营江南。

李憬的爷爷来信,告知了这些安排。并安排李憬近期交接后,去广州一趟,参加科举考试,李憬目前才是秀才,虽然近期一直在经商、打仗,受了不少的历练,没怎么看书,但这个时代科举是正途出身,家里的安排,大房还是要做文官。

李憬把南澳镇改名叫近卫镇,这支自己起家的部队,今后将作为自己的亲兵。在籍的一千五百营兵将交给六叔。

李憬在完成了辽东计划后,对自己掌握的军事力量进行了整理。交卸朝廷的官职后,李憬在济州岛设立私人机构“北洋总督府”。北洋总督府下设陆军部和海军部。

陆军部下设新军六镇。分别是,第一镇,韩江流域客家人为主体,李家子弟为骨干的基隆镇。第二镇,毛兵为主体的高雄镇。第三镇,湘西凤凰城镇竿兵为主体的台中镇。第四镇,戚家军为骨干,义乌人为主体的定海镇。第五镇,李憬起家的部队,近卫镇。第六镇,济州岛的骑兵镇。

除此之外,奉集堡撤退出来的李欣是个人才,李憬和他彻夜长谈后,终于收服了李欣,李憬授权他以奉集堡步兵旧部五百人为骨干,在营口就地从辽东汉人中招募三个独立团四千五百人,组建西伯利亚远征军。

这是李憬唯一一支高寒地区作战的部队。

李憬派船运送他们去海参崴登陆。今后向图们江流域,绥芬河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发展,修建城堡。一个是威胁建奴的后路,收编野人女真和各种乱七八糟的民族,一个是对沙俄东侵未雨绸缪。

尽管李憬认为大明是脓就得挤,烂透了才好收拾,但是,外边的势力就别进来的。进来的一律腿打折。

海军部下设北洋水师舰队,台湾以东洋面都归北洋水师负责。营口的内河水师调长江沿线,毕竟四川奢安之乱迫在眉睫,李憬第二批移民目标已经有了,就是四川贵州人。

小师姐的骑兵改编为连个独立骑兵团,驻扎在济州岛。

李憬板着指头算算,六个镇,五个独立团,一个舰队,一个内内河舰队,这个实力也是大明头一份了。

夜已经深了,小师姐支着脑袋困的直点头,整理完手头的军事力量,李憬非常满意,搂着小师姐行周公之礼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