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战衣能超神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集堡的陷落1

我的战衣能超神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集堡的陷落1

作者:迷途陌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59:24 来源:笔趣阁

李憬刚刚送走了酉阳军和王贵的毛兵。酉阳兵去隔海相望的秦皇岛,毛兵登船去了高雄修建营地。

白再香等人带着剩下的2370人在李憬这里补充了粮草和其他辎重,这次卖俘虏的钱还不够付账,李憬给白姨出了个损主意,到了秦皇岛后,把这次斩获的建奴人头卖给关宁军和蓟镇,大同诸军,每个人头五十两不二价。白再香手里有五千多首级。加上缴获的马匹牲畜、以及盔甲兵器,足够卖出四万五千两银子。

这次战斗让酉阳诸将看到了自己面对建奴的不足,这次有了钱后开始了买买买的狂欢。这次装备板甲的亲兵营几次救火,使全军转危为安,给酉阳土兵留下了深刻印象,全身渗碳一点五毫米钢制板甲,在将士们的坚决要求下,直接购买了五千套,一米五斩马刀也购买了五千柄。留下2370套,其余托李憬用船队沿着长江送到酉阳交货。

现在每人全套的板甲和原有的十字三棱枪外,还购买了钢臂弩一千支,弩箭每弩千支。这种弩长度一米五,钢木结构,带可收放两脚支架,可以放下做支点,有点类似重型火绳枪。另一头类似枪托的结构抵在肩膀上。是用棘轮手摇上弦的,射速一分钟六发,有效射程100米(穿透三重甲),最大射程400米。

带轮子的弧形2毫米钢制盾牌,购买了500副,这种盾牌,高两米,宽一米五,三部分组成,带折页可以折叠收纳,轮子可以拆卸。便于运输,这个可以替代盾车和偏向车来保护步兵。

表面铆接了七寸长的尖锐钢钉,带有滑动观察和射击孔,有可以收放的驻锄支好后可以抵挡重骑兵冲撞。

白姨还想购买李憬的三磅炮,李憬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不能外流,最后答应她,可以为酉阳兵特别生产一批古斯塔夫皮革大炮,半个月后交货。重量大概五百斤左右,比三磅炮重一倍,但是是发射十二磅炮弹的。射程和铜铁铸造的十二磅炮一样,就是寿命短,大概120发。不过价格便宜,每门只要150两。这个是良心价,一分钱没赚的。

送走了酉阳兵,从辽沈地区高新雇佣的大批劳工也陆续抵达营口。正式开始修建海港码头栈桥,修建十五座外围小型棱堡。分别位于营口港城的外围。这里是河口港,辽河和浑河相隔不远在这里注入渤海湾。李憬在两河口直间的五公里长的陆地上修筑城墙。位置选在离海岸线码头到向北五公里的地方,新城设计成正方形,

这里是河口港,海水被稀释,冬季实际是结冰的,一年中只有九个月不到的通航时间,但是这里的位置比旅顺更靠近辽沈核心地区,同时又威胁着通向辽西锦州一代的陆路交通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李憬计划挖一条五公里的运河,联通辽河和浑河。河宽五十米,深三米。挖出来的土用来夯筑四面沿河城墙,然后再包砖。城墙估计要一年的时间才呢完成。目前只是先拉好铁丝网。修建木质的望楼。

辽东的大米价格接近五两银子一担。李憬直接给出每个劳工一个月一担大米的高价。李憬的大米从南洋运来,一担才两钱银子的成本,可以说是非常划算。辽东的劳动力冬天只能猫冬,是没有收入的,这样的暴利下,劳力蜂拥而至,农民、卫所兵、流民,甚至还有很多的朝鲜人、蒙古人,以及不知道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民族。

这次李家派出五百多人去辽阳和沈阳等核心地区去招人,半个月就招到了五万多壮劳力。后续的听到消息的还在不断源源不断的赶来。李憬计划招募二十万劳工。反正辽沈也要丢,拉出来多少算多少。

大批的劳工被组织起来,在划定好的标段上,先把雪铲掉,然后用大锤钢钎打孔,李憬的士兵们负责插入火药筒爆破,然后把挖出来的泥土装上雪橇,运到城墙位置堆放。冬季虽然土地坚硬,锹镐挖不动,但上火药爆破也不算什么,反倒是冰雪尚在,李憬手里不缺大牲口,用雪橇可以轻松的运输。李憬希望一个月内完成运河的挖掘和城墙土方的堆放,开化以后在夯筑城墙。

在李憬埋头挖土的半个月里,辽东形势急剧变化。后金开始大规模调动,新的进攻迫在眉睫。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泰昌元年),辽事危急,努尔哈赤率领女真攻陷开原、铁岭,毛兵共发三千余名援助辽东。随后朝廷廷议调“于畿内八府,山西宁武等处,及中州毛兵,山东长枪兵、并浙江兵,马步兼募三万五千名”赴辽阳参战。

1621年1月21日开始使用天启年号,此时辽沈已经增兵至十余万人。李憬上报的1500人实数,实在是小爬虫不值一提,营口这里是无人关注的角落。在兵部看来,只要码头修好,维持海运辎重就可以了。

其实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萨尔浒大败开始,辽东的形势一日紧张过一日。未曾有稍纵即逝的喘息之机。

1619年努尔哈赤取得萨尔浒大战的胜利之后,又乘胜夺取开原、铁岭,消灭叶赫。

萨尔浒惨败之后,以开原铁岭总兵身份担任北路军统帅的马林狼狈逃回开原,以待罪之身,听候朝廷的处理意见。但是,萨尔浒总指挥官经略杨镐因为是内阁首辅方从哲举荐的自己人,迟迟没有受到问责,直到八月才被朝廷逮捕下狱。

当时党争已经白热化,和东林党对台的,是齐楚浙三党。但此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却深得人心,与党争牵连较小,他的建议也更多的反映了当时的公心。起用杨镐,是方从哲的提议,作为深得万历信任的人,方从哲的建议被即采纳,所以杨镐披挂上马。

战败后,首辅保杨镐。杨镐拖了很久没被处理。在杨镐的支持下,马林仍然掌握开原军权。他对八旗铁骑已经心生畏惧,知道单凭开原不到两万的兵力难以抗衡。他多次向辽阳请求则加援兵,但损失惨重的的辽东实在无力派出援兵,马林只好寄希望于拉拢蒙古诸部落对抗建州。结果蒙古人不上当,开铁相继失守。

萨尔浒之战后,明清之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在辽东完全处于守势,而后金处于攻势。努尔哈赤则将辽、沈作为下一个进攻的目标。但由于明重新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努尔哈赤将进军辽沈的计划推迟了一年多,直到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年)春,努尔哈赤才把进军辽沈提到日程上来。

后金为进攻辽沈做了一年多精心准备。首先将临时都城从界藩迁到了距离辽沈更近的萨尔浒,在萨尔浒简单修建了木城。界藩城建于铁背山上,其西侧不远便是浑河与苏子河的交汇处,满语“界藩”正是两河交汇处之意。铁背山上树木浓密、怪石嶙峋、三面临水、一面连山,地理位置极为险要,这里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前,原是建州女真哲陈部的“界藩寨”。

二是打造攻城武器,聚集工匠,日夜打造钩梯、楯车等攻城器械;

三是不断派出股部队和外围仆从部队对辽沈作试探性的进攻,通过武装侦察以了解明方虚实。

这其中最大的一次进攻就是萨哈廉对虎皮驿的进攻。熊廷弼曾说过:“沈之东南四十里奉集堡,可犄角沈阳。奉集之西南三十里为虎皮驿,可犄角奉集。而奉集东北距抚顺、西南距辽阳各九十里,贼如窥辽阳,或入抚顺,或入马根单,皆经由此堡,亦可阻截也。不守奉集则沈阳孤,不守虎皮则奉集孤,三方鼎立,不各戍重兵三二万人则易为贼撼。”

可惜的是,熊廷弼已经被换,几个月前,熊廷弼被罢,朝廷任命水利专家袁应泰为辽东经略,这或许是后金加快攻取辽沈的原因。最最重要的虎皮驿只驻守了酉阳兵四千,加毛兵王贵部七百,要不是李憬把李玉的观察团派去,并携带了火炮,别说虎皮驿了,恐怕奉集堡都早丢了。

面对后金的进攻,明朝也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如从各地调遣大将领兵援辽,被遣的就有总兵柴国柱、游击朱万良。四川副总兵陈策被升为总兵,派来辽东。四川土司女将秦良玉也奉命率兵援辽。辽东的军队来自全国各地,有川兵、蓟兵、保定兵、宁夏兵、宣府兵、大同兵、固原兵、甘肃兵,包括镇兵、各将领的家丁以及土兵、毛兵、当地招募的新兵等。后来还调来了淮、浙、闽粤总镇府水兵。同时还按实际军队规模调集了充足的马匹和粮饷。此时镇守沈阳的是总兵官贺世贤与尤世功。

明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十一日,后金数万大军分八路进攻奉集堡,揭开了辽沈之战的序幕。奉集堡位于辽、沈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绝对不能有失,否则沈阳辽阳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