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战衣能超神 > 第六章 老吴的大明朝金融课

我的战衣能超神 第六章 老吴的大明朝金融课

作者:迷途陌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59:24 来源:笔趣阁

李憬颔首,喝了口酒,示意大家吃菜,说道:“不了解钱币哪里做的了生意,你详细说说”。示意白羽记录,老吴继续说。

“咱们大明的货币分成这几种,第一是黄金,这个都是达官贵人之间使用,民间少有大宗交易一般用不上。但是如果有大宗生意,黄金价值高好携带。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是一比六。当然还要看成色,这指的是官锭的比例。一般到钱铺子里兑换,还要收三到五分的手续费和另算火耗,毕竟成色不一致,重新熔炼也有损失的。”

“第二就是银子,这个分很多种,第一是官锭,这个成色足到哪里都是通兑,都愿意收,其他就是各地省城府州县商家私自铸造的民锭,这个成色参差不齐,具体要看情况。第三是百姓手中的散碎杂银,成色最差。第四是佛朗机红毛人用大帆船运来的银元,这个有好多种,以后遇到了再和少爷细说,红毛人的一块银元比一两银子略微要轻些。但是成色极好。而且成色重量大小统一,使用十分方便。”

“第三就是铜钱,这个也是最通用,最方便的,升斗小民,都用铜钱买卖交易。家里也就存着多少贯铜钱来显示财富。银子一般都是乡绅使用的。咱们大明的铜钱按照京师和地方官府铸造的不同分成京钱和皮钱。京钱就是户部铸造的,每一朝代都要铸造年号钱,为避开太祖元璋的讳,通称通宝不得程元宝。”

“这京钱和皮钱有何不同。莫非是京钱成色好于皮钱”

“少爷高见,京钱含铜量高,分量也重,看着金灿灿的,年号钱要彰显新朝气象自然要美观。皮钱是各省藩库铸造,一般分量轻,含铜少,看着发暗发黑。一般京钱六百文兑换一两银子,也就京钱一贯六百文。皮钱一千大钱换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一千文”

“哪我们平时用的是京钱还是皮钱,”说着李憬掏出几枚万历通宝。

“公子手中的就是皮钱,一般我们很少遇见京钱”

“第四就是宝钞,大明宝钞是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贯行于本朝二百多年。太祖洪武八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大明宝钞印框高约一尺、宽约六寸半。大明宝钞四贯合黄金一两,是地道的“大钱”。

说着,老吴从怀中掏出一张大纸,看着很是陈旧,都磨的毛边了。李憬接过来看看,只见在版面设计上简介匀称,文字简练,刻工细腻。钞体为竖长方形,花栏内为龙、缠枝番莲、云气纹等。内栏上端书写钞额,钱图两边为“大明宝钞”、“通行天下”九叠篆文8字。

“这大明宝钞基本上沿袭元代钞制,但由于洪武朝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发行数量又无限制,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百姓纷纷弃之,不到二十年,便趋于衰败。如今和少爷说句砍头的话,这纸钞拿着生气,擦屁股纸又太细,真是没人愿意要了,扔了官府还要拿问治罪。”

“第五就是银票。这个要看各个钱庄票号的信用,一般江北以晋商票号信用最好,江南以徽商票号信用最好。十三省基本能通存通兑。携带也方便。”

李憬不禁皱眉,他深知这银票其实就是通用的纸币,印钞权非同小可,铸币税就可以富可敌国。后世一般都是用黄金抵押,或者政府靠信用发行。不禁问道:“为何这两货商帮可以垄断钱庄票号生意,如何取信于人。”

“少爷有所不知,且不说这两伙商帮规模庞大,经营种类齐全,货物大宗,最主要的是,大明朝的盐业主要集中在扬州城,而且具体上就垄断在这两伙商帮手中。朝中后台更是一个比一个硬。少爷可知道,这盐业一年利润几何。”

“利润几何”

“一年不下三千万两白银”

李憬倒吸了一口冷气,“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四百万两白银,这两大商帮一年净利润居然有财政收入七倍半。不算其他的收入,仅仅这盐业一行做保,他们发行的银票岂不是是比户部还有信用。”

“不错,这两大商帮一年的利润,保守估计在五千万两以上,乃是我朝实力最为雄厚的两大集团。”

李憬沉默良久,缓缓说道:“看来这两大商帮实力不比江南士绅集团小多少。以后真要多多关注了”

“少爷聪慧,一点就透,凡是生意做大就免不了要和这些大势力打交道。老奴接着言归正传,说说这榨油的成本。油菜籽晒干到岸价格一斤也就二十皮钱文左右,合二分银子一斤。100斤最多也就能出油20斤左右,质量差的工艺不行的最少也就15斤。工艺上全看老师傅手艺,质量上看年景,品种,以及栽培施肥大田管理收割晾晒等都有关。”

李憬暗想后世油菜籽出油率能达到四成,最差的也有三成二三,看来问题出在工艺上,毕竟后世是化学浸出法,当前的技术纯靠人力挤压,估计压力上也没有达到极限,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从人力上看,一斤油要有四五分银子工钱,如果运到城乡县利润也就一两分银子一斤,运到潮州府就有四五分银子的利润。运到南京就有一钱银子的利润。咱家二爷在潮州管着海运的船队,有五条千料的福船,在南京也有店铺,运到南京也没有问题,只是冬季逆风不好走,一般要春夏才是北运的好时机。但那时竞争对手多利润也薄些,估计也就七分银子。

“老吴,这榨油我是听明白了,商税百分之一点五,我比较清楚,咱家是官宦可以免税的。看来这榨油要想挣大钱,就要远销,要点有三个,一是出油率,二是人力成本,三是季节性。如果,我把出油率提高到三成以上,人力成本降到一分银子,此时节可以海运到南京自家油铺卖个好价钱,岂不是有一倍的利润。”

老吴瞠目结舌,惊呼道:“谁能逆天时,现在正是北风,况且工钱少了那里雇得到人。

李憬神秘道:“榨油工艺主要就是压力,是也不是,只要压力大上万斤压力下,何愁不出油。”

“人力哪有如此神力,这不是夸父盘古吗”

“本少爷自有妙计,你且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