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战衣能超神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京

我的战衣能超神 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京

作者:迷途陌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5:58 来源:笔趣阁

李欣等人从秘道里牵出两百多匹驮马,其他的都被李秉诚拿出做了火牛阵。着些马不能作战,跑不快。但是用来驮载粮食和火药枪械兵器还是没问题的。组后撤出来的有四百八十二个人。其中三百人都带伤,有几十人都是重伤,只能躺在两匹马中间的网兜里。人和马的脚上都包了布,嘴里咬着木棍,悄无声息的潜行。

走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前边传来喊杀声,李欣和赵成大、林栋伏在小山包上仔细看去。找成大说道:“大人,是总兵大人派出去的200斥候,他们一直在外面游荡没有回来。听说是奉命攻击敌军粮道。”

看着远处两只骑兵正在互相砍杀。背对着自己的是正白旗的骑兵,大概有两百人左右,大明穿着红色鸳鸯战袄的骑兵大概有一百五六十人。明显处于下风。

“火枪准备,鲁密铳准备,来一轮齐射”李欣说道,这次撤退,虽然炮都炸了,但剩下的都千余只火枪带着,每人都背着两只。

“打”李欣一声令下,四百多只火枪一起开火。对面的正白旗骑兵仿佛一震,一片人马栽倒。紧接着,奉集堡军每人又拿起第二只火枪,尤其是一百多只鲁密铳,马上开火。敌人的骑兵又掉下来四五十人。

“弟兄们,跟我冲上去”李欣大喊一声,拔出刀来,冲了出去,正白旗的骑兵瞬间被火枪轰击下马**十人,又见到黑暗中不知道多少人冲了出来,无心恋战,掉转马头就跑,大明的的骑兵追击了一会就回来了。

“周遇吉见过诸位大人,诸位大人怎到了这里”周遇吉奇怪的说道。

“你们千户呢”李欣问道。

“千户大人刚才大战的时候阵亡了,眼睛中了一箭”周遇吉说道。

‘奉集堡破了,总兵大人带着骑兵冲出去了,我们突围出来的,你们现在听我指挥,合兵一处,一起去营口。“李欣说道。现在他是奉集堡最大的官,也不客气直接下令。

”喏“周遇吉也不二话,躬身领命。

随后整个队伍合兵一处,不敢打火把摸黑沿着浑河向下游走。此时浑河已经开河,伴着哗哗的流水声,河面上大块的浮冰起起伏伏。所有人都保持沉默,静静的走着。

此时李憬,已经离开了营口回京,奉集堡已经陷落成定局,这一仗是后金对辽沈的一次试探,是攻克坚城的一次尝试,是对辽东最强军队的一次硬碰硬。这一仗后,努尔哈赤会短暂的修整一段时间,毕竟本次损失不小。通过这几次接触,李憬发现后金的兵力非常雄厚,通常大量的奴隶啊哈和仆从军、新附军是不计算在内的,比如这次奉集堡和虎皮驿之战,正兵不多,杂兵不少,清史上一场场高交换比的背后是大量的杂兵没有计算在内。

几十年里,清朝几乎把东北和西伯利亚的部落青壮抽调一空,大批的填进了和大明的战争磨盘,碾成了肉泥。后来沙俄往往派几十人,几百人就能一路轻松占领西伯利亚,甚至在黑龙江边的雅克萨建筑城堡,这个地方已经离齐齐哈尔不算太远了。真实的伤亡数字绝对要比史书记载大得多,尤其是无圈点的《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启起兵进攻抚顺时就出动了十万人。这些是写给清朝黄帝看的,数据更加真实。

清朝没有那么强,明朝也没有那么弱。

这次李憬没有做海船,乘坐的是陈重带来的第一批内河脚踏螺旋桨船。一共六艘。排水量四十吨多一点。吃水只有1.5米,只有一层甲板。单桅杆,挂纵帆。船长27米、宽3米。长宽比达到9,以利于发挥速度。

船舱里有一根主轴,主轴上横向布置20个脚踏车装置,20个壮汉飞快的脚踏飞轮,用链条带动主轴上的齿轮,从而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获得高达9节的航速。而最多1.5米的吃水,可以航行绝大多数的内河。

上层甲板舷墙和水线上的船板用三毫米的钢板加强装甲。并用弧形钢板顶盖封闭甲板上空,天棚可以滑动,以利于升降和操纵纵帆,以及爬上桅杆顶部的了望台。

武备上,船头和船尾各安装了一门六磅炮。两侧船舷甲板上安装了每侧三门三磅炮。船上的条件比较艰苦,全体都要睡吊床。李憬和四婢住在后甲板封闭的一间小房子里,房间里还有一门大炮。五张吊床平时收起来。

从营口到天津海河口,然后沿着海河进入大运河,经过通州到达北京。一共六百公里。海上四百公里,内河两百公里。升起纵帆,一个昼夜就到了大沽口,然后进入海河航道。

平时炮窗都是关着的,根本开不出来船上有炮,钢板都刷着黑色防锈漆。看着和那些乌篷船也差不多。沿途的水师和税关见闽粤总镇府的旗帜都直接放行。一路倒是很顺利,李憬这次选择乘坐陈重第一批搞出来的内河近海快船就是要看看实际性能。

在海上由于吃水浅,需要用大量石块压舱,同时放下了李憬设计的简易减摇鳍防止翻船。由于船体的流线型设计的好,长宽比达到9,飞剪首,加上纵帆和前三角帆。海上速度非常快,四百公里的海路,24小时就狂飙到了大沽口外。

李憬乘坐的这一艘,和其他的还不一样,加上了李憬实验中的球鼻艏。李憬的坐船宽度放大到了五米。这样长宽比降到了5.4左右,速度会下来。为了能跟上其他船,这条船实验性的加上了球鼻艏。

球鼻艏出现的超级早,公元前的非尼基人和罗马帝国以及迦太基人的战船上都有类似的设计。

所谓的球鼻艏就是在船头的水下前伸出一根棍,棍头上有一个球。非常像雄性的器官特征。为什么加上这个就可以增加航速呢。最广泛接受的解释是船在水中行驶的主要阻力是兴波阻力,也就是海浪的阻力,飞剪艏虽然劈开了波浪,但是波浪依然有波峰波谷作用在船的侧面,极大的增加了阻力。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加上这个“**”。它会再产生新的波浪,而它产生的波峰正好能和船体侧面的波谷重合,它的波谷恰好可以和船体侧面的波浪的波峰重合。这样,互相抵消,船的侧面就没有大的波浪了,极大的提高了航速。

实验效果是成功的,尽管加宽了两米,增加了阻力,但还是能跟上整个船队的速度。

进入内河航线帆就用处不大了。海河九曲十八弯,需要频繁转弯,非常难驾驶,太大太长的船很难掉头。民国时期,英国人曾经不顾本地船工的反对,把海河取直为直线航道。结果取直的海河存不住水了,最深的时候也不超过九英尺,什么船都进不来。最后英国人无奈又恢复了旧有河道。

陈重亲自下到船舱,指挥人力踩踏带动螺旋桨。尽管他已经试验过,但还是有些紧张。在外面的其他船上,水手、官兵、百姓、苦力们看到一个小小的水师船队,没有帆,没有桨,居然在逐渐加速,向上游是驶去。都惊讶的瞠目结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