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543 逃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543 逃

作者:叫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0-02 14:42:57 来源:笔趣阁

盛京,祖大寿出门,提笼架鸟,一如往日一般,去找人玩乐。

没办法,因为他有逃跑的先科,因此建虏并不放心把他放出去领兵一方,一直闲居在盛京,并且身边的人,有不少建虏探子。

之前这么养着他,是因为他外甥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方向的关宁军,很多都和他有或近或远的关系。优待他,就是想要示好关宁军,拉拢关宁军。

可是,这几年来形势突变,如今的关宁军早已不是原来的关宁军。因此,祖大寿的地位,日益下降。

原本开会的时候,都会拉上他旁听,并且皇太极等人,还会有那种礼贤下士的姿态。哪怕他一个屁都不放,该摆得姿态一直都有。

可是,到了如今,开会压根就不会通知他,待遇也陆续低了很多,就像养了一个闲人一样而已。

祖大寿也乐得如此,每天都去找人玩乐,至少表面上,他好像是乐不思蜀,没有逃跑的意思了。

然而,实际上,祖大寿不但偷偷派人往关内通风报信,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

这一日,他正出门呢,忽然,就听到了城外马蹄声隆隆。以他的经验一听便知,是大量骑军到达的动静。

“又有什么情况?”祖大寿心中如此想着,便改了注意,去了个热闹的茶馆喝茶听消息去了。

一如关内,每个地方都有一群闲人,爱八卦,还要显得自己消息很灵通的。

祖大寿所选的这个茶馆内,就是这么一个爱显摆人的场所。

“你们知道外面什么情况么,怎么来了这么多蒙古骑军?该不会又要和明国打大战了吧?”

“肯定了,这么大的动静,肯定是要打大战,不和明国打,还能和谁打?北面的索伦人都已经被我大清给征服了!”

“就算没征服,也不可能和索伦人打。我们大清北征索伦人,从来就没有要蒙古人参与过!”

“可是,和明国打得话,怎么打?该不会进攻山海关吧?那可是天下第一关,明军重兵把守,又背靠关内,如何能打得下来?”

“……”

祖大寿一边听着,一边心中也在想着,直觉上,他一下便否决了听到的猜测。

如今的两个摄政王又不是脑袋被门夹了,怎么可能集结蒙古人去打山海关!

他正在猜时,就听到了有人开始显摆了。

“你们不知道吧,蒙古人全都是一人双马地出动,就是要千里奇袭,打东江军去的!”

“什么?打东江军,这怎么可能,难道蒙古人的马还能水上飘不成?”

“你们连这消息都没听说?和硕肃亲王不是早已出征了么?就是要把东江军勾到岸上,然后蒙古人便换马不换人,直袭朝鲜,把东江军堵岸上,这不就结了!”

“高,这一招高,那东江军肯定想不到蒙古人会参战吧?”

“那肯定了,蒙古各部族都派人来了,都是他们头人的卫队,精锐来的,这一次看东江军还怎么跑!”

“……”

听到这话,祖大寿不由得担心了。

大半辈子和这些人打交道的他,自然知道东江军的危险性有多高了。

和建虏联盟的蒙古各部,其实都是差不多,有部分常备军的,这些就是蒙古各部族的精锐。装备精良,平时也不用放牧。不像那些普通牧民,不要说护甲了,就是箭头都可能不是铁的。

东部蒙古部族的这些常备军联合出兵,估计得有几万,换马不换人,那真得一日夜便能赶很远的路。这种作战方式,最是让人防不胜防了。

因为普通夜不收的查探范围,压根不可能查探到那么远。且就算查探到,估计也来不及回报,更不可能做出反应。

当然了,这么大动干戈,代价也是很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动机,那些蒙古部族虽然和建虏是盟友,但也不会出这么大的力气。

想到这里,祖大寿便立刻联想了起来,这很可能和之前蒙古各部族的使者来访盛京有关系!

不过因为他没有参与朝堂之上,所能知道的消息,都是像这样打听来的,更进一步的细节也就不知道了。

“这一次,东江军危险了啊!”祖大寿在心中如此想着,眉头便皱了起来。

他知道,花了这么大的代价,那建虏那边肯定是有把握,能把东江军勾到岸上去的。

要是有可能,他当然是想给东江军通知下的。

但是,身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当然也知道,这种背景之下,建虏绝对会在东边花大力气屏蔽消息。要想往东边送消息,绝对会非常困难。

如果把消息送去山海关那边的话,等山海关再通知东江军那边,估计东江军的尸体都烂完了。

对此,祖大寿也是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上忙的。

更不要说,他已经连续两次派出了心腹手下,去山海关那边报信。如今他的手下,已经没有可靠的人可以用了。

这么想着,祖大寿的心情有点不好,也不想多待,便回府去了。

盛京城内外,随着蒙古骑军的到来,也开始戒严起来了。并且,城中军队也有调动。

总之,这一次的建虏,真得是大动干戈了。

城外,还有蒙古骑军陆续到来,应该是离得远的部族,来得晚了一些。

三天之后,就在清晨时分,忽然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并且逐渐地远去。

祖大寿在自己府里都听得很清楚,他很明白,这是城外的蒙古骑军出发了。

果然,随后盛京城的戒严解除。

见此情况,祖大寿便又溜出去喝茶打听消息。

不过这一次出去,他明显发现街上的情况有所不同。好像是建虏抽调了兵力,和蒙古骑军一起出动。因此,这盛京城内的防御,看似松懈了不少。

茶馆内,有关眼前这局势的,自然也还是热门话题。

“这一次,只要端掉了东江军,我们大清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对啊,先皇花了多少年的功夫,才把东江军给瓦解了。如今摄政王一战而定东江军,太厉害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要没有先皇打下的底子,会有如今的大清?”

“怎么就不能这么说了,摄政王睿亲王殿下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

祖大寿听了一会,便觉得没意思了,又开始日常的争论,都是老调重弹了。

不过他也听出来了,这次针对东江军的战事,应该是多尔衮主导的。

回到府里,祖大寿开始静静地想着这事。

朝廷比起以前要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东江军哪怕被建虏给消灭了,只要有水师,回头便能重建东江军,建虏的这个算盘,依旧是打不响的。最多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可以让建虏没有后顾之忧而已。

可怜那些蒙古部族,依旧还是用老眼光在看朝廷,还和建虏走得这么近,真是脑子被马踢了。

别的不说,光是朝廷官军现在已经按时发放军饷,就足以证明如今的朝廷官军非是吴下阿蒙了!

之前的宁远战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想到这,祖大寿不由得眼睛一亮:对啊,朝廷不是在关宁军这个方向,还有两万左右的骑军么?

如今那些蒙古部族的精锐都跑到朝鲜去打东江军,家里正空虚着,如果朝廷的骑军出关……

“啪”地一声,祖大寿猛地拍了自己的大腿,发出一声响,可他自己却压根不觉得疼。

神情兴奋,继续在那想着:“如果把这个消息传回关内,大军出动,横扫东部蒙古草原的话,那些和建虏结盟的蒙古部族绝对会实力大损。而他们的实力大损,这也就意味着建虏的实力大损!”

“这份功劳,可是一份大功劳啊!”祖大寿这么想着,便有点坐不住了。

不过他的手中,已经没有可靠的人去送信。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他自己冒险一举。

要么从此逃回大明,要么被建虏抓住。不过建虏估计不会再这么好相处,很可能会被杀了。

考虑了半天,祖大寿想起如今的局势,所有的建虏,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朝鲜那边即将开始的围剿东江军的事情上。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这些年来的表现,也让建虏放松了警惕,确实是有逃跑的机会了。

之前不跑,是因为没有把握,有手下心腹可以用,他就不想冒险。

可如今,手下心腹已经没有,带着这么重大的消息逃回去,就是大功一件。

再三衡量之下,祖大寿便做出了决定:逃!

他已经有过一次成功逃回大明的经验,而且他本身就是辽东人,对于辽东这边都很熟悉。谋定而后动之下,便立刻开始了准备。

此时的多尔衮脑海中,压根就没想着祖大寿这个降官,而是在想其他几个汉官。

这都过去了半年左右,他派往关内的三拨人,竟然都没有传回消息,这让他很是恼火。

对于关内的消息缺失,是多尔衮认为对阵明军失利的最大不利因素。

尚可喜,耿继茂,夏承德,你们究竟在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