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539 财政司和大明中央银行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539 财政司和大明中央银行

作者:叫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0-02 14:42:57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八年的春节,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年号,如今却继续有了。

张明伟在京师过年,也难得抛开了所有事情,可以轻松个几天。

然而,这个年代的娱乐节目太少,春节太过无聊也不行,他便发明出了“打贪官”的娱乐节目。

说穿了,这个“打贪官”其实就是后世的“斗地主”,改了个名字而已。

说起来也是有理的,看,明明三个人一起打牌,但是有人却要贪三张底牌,这不是贪官是什么,对不对?

然后,他教会了朱媺娖,陈圆圆和费珍娥,总之,三人打牌,一人伺候,倒也其乐融融。

然后朱媺娖进宫的时候,把这个“打贪官”的娱乐活动,又带进了皇宫。

这么一来,那就不得了了。

后宫的那些女人,都有大把闲着的时间,三人成局,一下子都玩得不亦乐乎。

随后,京师的命妇进宫给皇后贵妃拜年什么的,便又传出了皇宫。

总之,连正月十五都还没过呢,这个“打贪官”的娱乐活动便一下风行起来了。

京师的这次春节,和以往就这么不一样了。

普通百姓也能玩这个“打贪官”的游戏,甚至还有一种神圣的参与感。

毕竟贪官是人人都恨之的,现在可以借助这个游戏,实现打贪官,多少都是带着现实中没有的快感的。

一些商家见此机会,嗅到了商机,春节也不过了,立刻推出了制作精美的扑克牌来售卖,还真别说,销售一下火爆起来。

张明伟听说之后,不由得感慨,忘记把这玩意注册专利了,真是错亿!

当然了,他其实也就这么一感慨,并没有多大在意,反正他又不缺钱。

在这个春节中,还有一个话题,也是从未有过的。

就是有关春晚的话题,特别是有人知道了参与春晚的人,都获得了纪念品,便更是羡慕。

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知道,这些纪念品到往后,那可都是宝来的。

于是,就纷纷开始活动起来,想要购买那纪念章,哪怕手提袋也行。开出的价码,甚至十倍之。

比如银质纪念章本身大概五两银子左右,就有人开出了五十两的高价求购。

然而,肯卖的人,真得是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都是要当传家宝的。

如此一来,在价格更高的同时,很多人就越发地羡慕能去参加春晚的人了!

连带着有关春晚的话题,也更加地热门起来。

春晚的情况如何,节目怎么样,什么样的人能参加啊,等等。

当有消息流传,说春晚的节目将会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时,就引发了最大的关注。很多人都决定了,这可是皇上皇后都一起看的节目,而且听说还非常的好,那就是花再多的钱,也得看看着节目到底是怎么样的!

听到锦衣卫报上来这个消息之后,张明伟原本是打算免费观看的,便立刻改了主意,建议朱媺娖为她的文艺兵增收,改为收费观看好了。最多把这个门票的收入,再分出一部分,用于做慈善,名声也会更好听。

至于他自己,春节还没过完,就开始忙起来了。

主要是大年三十的时候,他自己找的,从崇祯皇帝那领了任务过来的。

闭关三天之后,便有了方案,和朱媺娖一起进宫窜门的时候,就把方案递给了崇祯皇帝。

这个方案可不像成立科技部那样对其他部门的关联度不高,因此,崇祯皇帝便又召集内阁和司礼监以及六部尚书一起议事。

虽然说是议事,但更多的其实是通知,让他们对这个方案加以补充,而不是给他们反对的机会。

这些大明高官一听方案的内容,便知道这个方案只可能出自兴国公而不会是其他人,因为这个方案在之前,是闻所未闻,那就没跑了!

而兴国公所提出来的这些事情,事后往往证明是对的。

有了这个经验,当然,如今这些大明高官都和兴国公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也没人眼拙到要和兴国公去掰手腕,最终都是表达了一定的忧虑和担心,但是,这些都没有用。

等到朝廷正式开衙的日子,大朝议之上,崇祯皇帝便公布了张明伟的这个方案。

户部原本下辖十三个清吏司,各省一个;不过因为去年底的时候新增了一个朝鲜省,因此变成了十四个清吏司。

这一次,重大的变动,也是和吏部那边一般,在户部之下增设一个衙门,是为财政司。不过这个司的职权明显比其他清吏司要高多了,因为其主官不是正五品的郎中,而是从二品的新设中侍郎,这第一任大明户部中侍郎为方孔炤。

财政司的主要职责,是设立大明中央银行,行使钱庄职能之外,还有其他职能,为了区别,便命名为银行。

银行除了普通钱庄职能之外,还担任发行大明新的货币职能,也就是金币,银币和铜币。在未来五年之内,三种新的货币和原有铜钱银子的支付体系并存,五年之后,不得再使用铜钱和银子为交易货币,至少朝廷不再认。

新的货币发行,先从文武官员,勋贵的俸禄发放开始,同时朝廷明确,在新的货币开始发行之时,朝廷在赋税方面,也将鼓励以新的货币来缴纳,这是其一。

半年之后,军饷等各项朝廷支出,都会以新的货币来支付。

新的货币发行,只能是财政司委托大明中央银行来发行,其他衙门或者地方豪强仿冒发行,一经查获,严惩不贷。如有人举报,得一半官府查抄钱财。

这个意思,就是新的货币发行,将由财政司决定;而执行机构则是财政司下属的大明中央银行。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定,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明百姓存于钱庄的钱财出现东家卷钱跑路,以至于大明百姓损失钱财的事情发生,所有想要开钱庄、银票的,就必须要得到财政司的资格审批,并且缴纳一定的押金才能再开。

官面上的解释,就是一旦发生钱庄东家卷钱跑路的情况,这部分押金就能赔付那些损失的百姓,不管是否足够,至少是个保证。

另外,大明中央银行对外存款,会支付存款人以百分之一的利息;而不是像钱庄一样,是收取存款人的保管费;

大明中央银行的对外贷款,年利息为百分之十,远低于市面上的借款利息。

为方便大明百姓之银钱需求,南京那边也会同样设立财政司和大明中央银行。不过南京那边的这两个衙门,是为分衙门,归属于京师这边管辖。

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内,大明各个省的省会,都将设立分衙门。

在未来的半年时间内,大明中央银行将会开展通存通兑业务,也就是在南京存入大明中央银行的钱财,可以凭票据在京师中央银行提取,反之亦然!

等将来在大明各个省会都设立分衙门之后,这种通存通兑业务,在大明中央银行的各个分衙门都会有,方便大明百姓在异地用钱。

这份旨意一下达之后,便立刻引起了轰动。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钱庄票号,你要是去存钱,那是要给保管费的。说起来也是有理啊,存了钱,不就要有地方来放,还得雇人看着,这些都是要钱的。

可是,到大明中央银行存钱,竟然不用给保管费不说,还会给存款人钱,哪怕只有百分之一,那也是另外一笔收入了啊!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大都还倾向于把钱财放于自家地窖更安全一点。可是,总有一部分人,其实是有存款需求的,或者私房钱,或者经商等等,如今都不用选,肯定是存大明中央银行去更划算。

当然了,也有人对于存大明中央银行是有顾虑的。因为那么一来,自家的钱不都被官府知道有多少了?还有,万一去取钱的时候,官府不认,那连告状都没地方告了,岂不是倒霉?

对此,朝廷并没有下指标之类,一定要存多少钱财到大明中央银行什么的,爱存不存。

等到时间久了之后,他们自然就会知道,大明中央银行是不是值得他们信任!

当然了,对于官员,特别是在京官员,那就有要求的了。

他们的俸禄,将全部存在大明中央银行。到了俸禄发放日的时候,自己去大明中央银行领取,如果不领取继续存的话,也会计算存款利息给他们的。

除了这个存款引起热议之外,贷款自然也不可避免。百分之十的贷款利率,一万两银子,借一年才有一千两银子的利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和白捡钱一样!

这个措施,虽然极大地损害了放贷人的利益,而且这些放贷人还大都是豪强权贵背景的。可是,他们的背景再大,能大过朝廷?

崇祯皇帝和兴国公在盯着的,锦衣卫和东厂是吃素的?他们那些人又能有什么理由来闹,信不信都抓了吃牢房?

对于这些人,得罪也就得罪了,他们还能翻了天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