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第二本笔记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二本笔记

作者:叫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5:10 来源:笔趣阁

上回说到沈一凡和陆梦等人在房间里研究董文轩和董文朔留下的两本笔记,在第一本笔记中记录了线索指向了金陵市的地下一百米有一座商朝古墓也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的墓穴。

当看完第一本笔记后,大家迫不及待的要看董文轩留下的第二本笔记,这笔记中记载了董文轩寻找永生奥秘的一些事情。

沈一凡打开第二本笔记,笔记本公正的瘦金体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内容更是让人看得瞠目结舌。

第二本笔记是有董文轩所写,董文轩前往北方寻找线索本来一直没有什么线索,后来得到了董文朔的消息,知道了五个关键地点,两人合计之后决定在苦山汇合。

前文提过华夏大地上有个五处龙脉风水宝眼,分别是武夷山;金陵;大巴山和巫山的交汇处,也就是渝北苦山;秦岭;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交汇处。武夷山的宝眼就是在北斗山七星仙宫之中,金陵的宝眼暂时他们两还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大巴山和巫山的交汇处宝眼应该在苦山内,秦岭的宝眼应该在云雾山鬼谷岭,还有就是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的交接处,这一处具体位置谁也不知道。

董文轩决定就去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的交界处,他自信到了那里凭他的观星夺地的本事,定是能看出端倪。所以兄弟两人就相约一个月后在渝北的苦山汇合。

董文轩独自一人来到了昆仑山和巴颜喀拉山的交界处,山脚下有一座不大的小村子,估计也就是住了几十户人家的,毕竟董文轩年数已经很大了,到了那里身体有些不适,结果在村里养病就半个月,因为和董文朔约定的时间快到了,身体也没法上山所以只能无功而返,虽说无功而返,但是他在村子里找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这个龙脉宝眼有着直接关系。

村里有一位和董文轩年级相仿的老人,当时董文轩就在这家养病,因为老人是一位孤寡所以很少有客人来,而董文轩见多识广出手阔绰,故此很快两人就成了朋友。

老人姓庄名为燕,是一名汉人。早年家里出现变故,父亲被迫带着他一同流浪于此,后来就定居下来。庄燕告诉董文轩昆仑山和巴颜喀什山脉的交界处有一座温泉谷,哪里常年被一种不知名的毒气笼罩,没有人能进去。不过以前有人看见过有一条火龙从山谷中飞了出来,而且那山谷叫喀拉卓山谷,意思是住着龙的山谷。

董文轩知道后要求庄燕去带他去哪里看看,到了一看便知道那峡谷内定是龙脉宝眼的所在之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山谷城一个蜿蜒迂回的蛇形状,如同一条巨大的蟒蛇。

董文轩断定这个峡谷就是他要寻找的龙脉宝眼,但是这峡谷的两边有非常浓重的红色雾气,庄燕告诉他这雾气就是毒气,早些年有人进去过但是都没有出来。

因为董文轩年事已高加上得了场病刚刚复原,自知无法进入也只能悻悻然离开,不过知道了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交界处的龙脉宝眼具体位置也算没有白来。

董文轩按照和董文朔的约定前往苦山,但是在路上发现有人一直在跟踪他,为了甩开跟踪他的人,他也费了很多时间,但是这些人的势力董文轩低估了,在前往渝北的火车上,董文轩遭到的袭击,一个已经知天命的老人虽然功夫了得,但是也是有心无力,董文轩在那场列车上受了重伤,为了准时赴约只能带伤咬牙前往苦山。

沈一凡看到这里双手已经开始发抖,他似乎知道董文轩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带着如此重的伤,来到苦山。一个已经知天命的老人是否还能撑下去也是个问题。

笔记的后面是董文轩记录了五处龙脉宝眼的情况。

五处龙脉宝眼出现的时代不同,最早的一处在商汤文明就开始了,就是昆仑山和巴颜喀什山的交汇处,哪里被称之为‘昆仑龙峡’。

昆仑龙峡成蛇形盘旋,入口有剧毒的红色雾气笼罩,很难进入。但是传闻这里曾经有火龙飞出,具体是怎么回事,也无法解释。

接下来形成龙脉宝眼的就是渝北苦山,看似一个非常简单苦山带来的神秘是它之前的文明,西川文明。西川文明出行在什么年代又终止在什么年代,这都是一个谜团。它如同世界上众所皆知的玛雅文明一样。传闻西川文明一直到明朝末年,有野史记载当时张献忠入川遇到了一支不明武装部队的袭扰和攻击,那断定西川文明灭亡定是在明朝之后。

西川文明传闻是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在渝北出土了很多关于西川

文明的青铜器,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西川文明居然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很多记录西川文明的文字都是后来。明朝末年有张文川带信徒入渝北西川文明才算有了汉字记载。

渝北苦山的龙脉宝眼董家兄弟找了很久,后来居然在一座张家大宅中找到了宝眼的所在地,这里也是华夏龙脉五大宝眼中最小的一处,称之为点睛,后将张文川尸体葬于此处。

笔记的最后还特地提到了这个宝眼墓穴居然是个空的墓穴,董文轩和董文朔进入后,发现这里两处都是空穴,董文轩此时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下去了,决定找个地方养伤。为了此事能继续下去,他们决定将两本笔记一本寄给他们的弟子之一陆梦,一本则放在这空墓的棺椁之中。

第三处龙脉宝眼在秦岭。这一处董家兄弟认为就是秦岭云雾山鬼谷岭。这个地方沈一凡等人都知道,鬼谷岭就是现在很多势力逐鹿的目标,很多人包括沈一凡在内都认为,鬼谷岭就是他们寻找目标的终点站。

鬼谷岭有很多的传说。传说鬼谷岭是当时鬼谷子隐居避世的地方,也有传说鬼谷岭中有鬼谷子的墓葬,里面不但有富可敌国的宝藏还有很多惊世骇俗的书籍秘密。

但是要找到鬼谷岭的入口非常难,因为秦岭的地势非常复杂,只有收集到六块玉牌之后才能找到鬼谷岭的入口。

因为鬼谷岭我们会详细讲述所以我在此就不再多费笔墨了。

第四处就是武夷山脉中的北斗山。前文提过北斗山坐落的位置离着武夷山其实很远,但是为何称之为武夷山山脉中的北斗山内,因为我们所知道的北斗山一座小北斗,而前文说的北斗山是大北斗,大北斗山其实是武夷山脉地下支脉延伸后又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出现了七座山峰。前往也详细说过北斗山,我们在这里也就不再多说。

沈一凡是从北斗山内出来的,在北斗山内他所知道得知的消息和推断可能所谓的不老之法,有可能不是地球上拥有的技术,而是外星文明的科技,前往也提过可能是一个叫四维文明人所留下来的科技。

在笔记本能董文轩还特地提到了北斗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发现了一只狮面人身的怪物,董文轩推敲这只怪物可能是当时北斗城最后一名领主齐淳罡,但是为何会变成如此模样,董文轩也不知其理。

第五处也是沈一凡最不解的一处,就是所谓的金陵天王墓。

这个墓葬最为蹊跷之地就是它本身的传说。传说这座墓葬其实并不是洪秀全的而是一处商朝古墓,只是洪秀全雀占鸠巢而已,还传闻这座古墓在金陵市某处深达一百米。

从笔记上看,董文轩和董文朔都没有去过金陵天王墓,只是猜测而已。但是沈一凡脑海里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那他后面有很多疑难都无法解决。

这座天王墓究竟在金陵的什么位置?金陵市也是一座发达城市,它在历史上也是一座六朝古都,但是岁月沧桑,星海沉浮金陵市迎接了多少次战火的洗礼还有就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改造,一点不夸张的说,金陵市估计每一寸土地都已经被翻了遍,至今也没有听说过有所谓的天王墓。这个墓葬究竟在什么地方?

笔记上其实没有记录金陵天王葬的具体地址,全是董文轩的猜测。

董文轩猜测金陵天王葬可能是传说中的两个版本的结合。第一这个墓葬应该是商周时期的墓葬。第二这个墓葬可能是被洪秀全发现了之后,洪秀全将其作为一个藏匿宝藏的地方。第三太平天国在覆灭之际,刘秀全回到了金陵,将洪秀全的尸体带入了整个墓葬。

从笔记上看这个天王葬有可能的龙眼宝眼,有可能晚于昆仑龙峡早于其他四处宝眼就形成了,也就是说金陵天王葬所聚集的龙脉之气可能除昆仑龙峡之后最为旺盛的宝眼。

按照董文轩的笔记董家兄弟并没有去,金陵天王葬在这长弓县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而他们留下的两本笔记,则很明确金陵天王葬是整条线索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沈一凡看完笔记之后向陆梦等人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金陵天王葬是找到董家兄弟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找到永生奥秘的最为重要的线索之一。

陆梦等人第一站是渝北苦山的长弓县,在这里他们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其实除了这两本师傅们留下的笔记也没有其他的线索,对于沈一凡的出现让他们觉得找到师傅有了很大的转机,故此大家都很耐心的听沈一凡的解释。

沈一凡先将北斗城的事情大致的说了一下,期间鬼医余梦城也稍微补充了一点内容,接着沈一凡将笔记上的内容和北斗城的内容结合,得出了永生奥秘可能太平天国的刘全秀和石达开都已经掌握了,至于萧朝贵是否掌握了永生的奥秘,沈一凡也吃不准。

为何要将石达开也算在其中,是因为前文提过萧朝贵和刘全秀得知了石达开出走金陵和天王洪秀全分道扬镳的事情之后,发生过分歧,萧朝贵是主张寻找石达开而刘全秀则主张返回金陵,在这期间他们约定在渝北苦山一代先和石达开会面。

那问题有来了。石达开为何和洪秀全分道扬镳之后要来渝北苦山呢?最能解释的原因是石达开同样知道关于永生的奥秘,而这个秘密就是萧朝贵透露给石达开的。

从历史上看来石达开是因为和太平天国内的其他权贵不和,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但是事实是这样吗?沈一凡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推测,石达开并没有和洪秀全分道扬镳,而是受命前往寻找永生奥秘的第三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太平天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当洪秀全要寻找永生奥秘之后先让萧朝贵率队伍前往了北斗山,这一点唯一的疑点就是萧朝贵为何知道北斗山和永生奥秘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有可能就是洪秀全找到的金陵商周时期的墓葬,从墓葬中找到了线索,线索指向就是北斗城。萧朝贵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北斗山,在北斗山他带走了所有可以带走的关于永生奥秘的东西包括魔符玉璧和一块石碑。而在石碑上可能指明了前往苦山的明示。

因为当时太平天国已经是强弩以末了,洪秀全为了加快找到永生奥秘又派出了刘全秀去协助萧朝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萧朝贵在北斗山遭遇了原居民的抵抗,不敌五行尸故此刘全秀发兵协助萧朝贵。

下一个目标就是渝北苦山,当时洪秀全刻能对萧朝贵和刘全秀两人已经不太信任了,故此想让石达开去接替他们的使命,但是究竟如何才能不让旁人起疑,最好的方法就是石达开和洪秀全闹翻了,两人分道扬镳。

石达开在这里盗空了张文川的墓葬之后当时已经得知金陵被围的消息,故此让刘全秀带着永生的奥秘回到金陵,而自己这率部继续和清廷周旋一直到兵败大渡河。

因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太快,导致后期鬼谷岭的行程没有继续下去,对于这点沈一凡还有一个疑惑,而这个疑惑可能需要进入了金陵天王葬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沈一凡的疑问就是萧朝贵;刘全秀;洪秀全和石达开这四个人是否找到永生的奥秘?因为洪秀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石达开是被清廷凌迟处死。这种极刑早就康熙年间就废除了,清廷为何还要拿出来用在石达开身上,沈一凡唯一能解释的就是石达开可能已经得到了永生。

沈一凡解释完一切之后说道:“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在于金陵的那处龙脉宝眼。只有到了那里才能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陆梦疑惑的问道:“这五处宝眼?为何是这五处?华夏大地地灵之处有的是,为何就这五处呢?”

沈一凡将笔记翻了几页说道:“两本笔记都提到过一个人,而这个人是为两位师傅确定五处宝眼所在位置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他就是郑文麟。”

余梦城说道:“这个郑文麟我也听说过,是一位风水大师。据说师承的是句容茅山,在风水界很有名望。”

沈一凡思付了一会说:“我想我们要去找一下这位郑大师。”

余梦城有些若有所思,这个表情让沈一凡看出来了。

沈一凡问道:“你有什么话要说?”

余梦城说道:“郑文麟是一个隐世高人,恐怕很难找到这个人。”

董家兄弟的笔记中其实就提到了郑文麟的名字,却没有提到在哪里找到郑文麟的故此,要寻找到这位风水大师,其实不是沈一凡想的那样容易。

如果要找到金陵天王葬必须要知道天王葬在金陵市内的那个地方,而单凭沈一凡等人的能力可能很难在偌大的金陵市内找到一处深埋于地底下一百多米的商周古墓,郑文麟这个隐世风水大师,就成为他们唯一的希望。

那沈一凡究竟是怎样知道郑文麟在江南古吴镇呢?金陵天王葬究竟在金陵市的哪里?天王葬又会给予沈一凡等人什么线索呢?

沈一凡和陆梦等人下一步将会如何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