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第五十五章 分析;猜测和答案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第五十五章 分析;猜测和答案

作者:叫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5:10 来源:笔趣阁

上回说到沈一凡;鬼医;金镶玉;慕容婉儿四人在静水寺找到了末代闽王齐淳罡的陵寝所在地,还找到了一个金环,结果被金环制造的幻想搞的,差点在静水寺丢了性命。还在被一记钟声唤醒了沈一凡,大家才陆续得救,后来分析那金环是唐朝封魔族的致幻法器,可能是用来破解齐淳罡陵寝中产生幻觉的神器,将金环妥善保管好之后,大家才离开了静水寺。

一路无话,沈一凡等四人离开静水寺后一路而行,沿着巨门山的山脚朝着廉贞山而去,山涧沟壑,绿树成林,溪水缠流,一派祥和的景致。沈一凡一路上一直在看着锡纸上的图形,不时还和慕容婉儿手中羊皮地图对照着,每过一处标志性的地方都会在羊皮地图上标识出来。慕容婉儿在一旁帮着沈一凡一起标志地图,两人有说有笑也是忘了身处危险的北斗山中。

金镶玉看着沈一凡和慕容婉儿,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的味道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而鬼医则在前头探道,一路上而来也是没有什么危险。

四人走了大半天已经到了中午了,看着天气还是阴沉沉的,而去天边的乌云又一次加厚了,那巨大的旋涡式的云层又比原先大出了一大圈,透着厚厚的云层能看出里面电闪雷鸣。

回头望去天玑山的大火已经烧的差不多了,浓烈的黑烟如同一个巨型的烽火台一般冒着黑烟,直冲上天和空中乌云融合在了一起。武曲山已经看不见了,因为垮塌的厉害早就被巨门山给挡住了,遥望巨门山就如同两扇青铜大门一般,泛着绿色的铜锈屹立在他们的面前,背后还有一缕缕的青烟,看着像是门后有人在生炉子时候冒出的青烟。

其实这烟就是破军山中冒出来的烟,那场人为大火已经开始蔓延到了整个破军山,虽然不如天火来的猛烈,但是大家都知道山火一起,付炬千里,如果没有效的灭火手段只能看着山火蔓延,等到山火全部自动停止。

一路而来四人难得如此清闲,便在一处山涧小溪旁的大石头上休息,吃点东西再继续赶路,四人也就是做短暂的休息所以并没有生火而是胡乱的吃了点压缩饼干喝点水,山里的水很是清澈,灌入过滤水壶之后直接就能应用,四人就这样围坐在大石头上稍作休息。

沈一凡迫不及待的问鬼医,那佛卷禅经和禅匣的事情,金镶玉和慕容婉儿也是非常的好奇,都看着鬼医。

鬼医看了下三人笑道:“好吧!我就跟你们说说……”

话说南朝之时帝王提倡佛法而建寺造塔颇多,后妃嫔;公主等也开始兴造佛塔寺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千古佳句。当时南朝之都在康建也就是现在的金陵。在四百八十寺中排在第一位莫过于就是金陵的鸡鸣寺了,此寺庙初成之时南朝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奔走相告,万人空巷前去看开光大典。开光大典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前来布施。

开光大典何等重大的事情,岂能给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入场,那和尚就被挡在了门外,那和尚哈哈大笑后,留下了一个匣子便离开了。开光大典结束之后,寺庙中的小沙弥就将这件事情和方丈提起,方丈一看那匣子便询问和尚的模样,小沙弥便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方丈懊恼万分,事后就一直将这个匣子放在大雄宝殿的案台上每日清香一株。一直到了圆寂的时候,那小沙弥已经成为了下一任的主持方丈。老方丈在弥留之际告诉他,这个禅匣有一玄机一直未有参透,希望他能完成心愿。说完之后就老方丈就圆寂了,后来新任方丈也就是那个小沙弥用毕生精力参透此禅匣也未果,至到鸡鸣寺毁于战火之后,寺中的一个看守经书的老僧将此匣带出之后,就一直没有了音讯。

沈一凡听到这里问道:“那这个匣子究竟有和奥秘?”

鬼医说:“有传闻开光大典到场的其实是地藏王菩萨,这个匣子内有渡人向善之法门,却无世人可以参透。”

沈一凡看着了下鬼医说道:

“你对这个匣子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匣子就是一个普通匣子,如果我没猜错,你要找的是匣子里的东西,而非匣子本身。”

鬼医笑道:“聪明!其实这个匣子并不是什么地藏王菩萨的宝物,相传这个匣子里原本放着一本地藏药本,是天下医学之奇术,可改人之心肺,我要找的就是这本东西。”

沈一凡微微一笑说道:“佛卷禅经其实就是打开禅匣的钥匙,而匣子里本事没有东西,那地藏药本会在哪里?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也在齐淳罡的陵寝中。”

鬼医笑道:“我和你想的是一样的。”

金镶玉问道:“你们这样确定?”

沈一凡笑道:“要不要听听我的版本?”

大家听到这里感觉很有趣,特别是鬼医。其实鬼医一直在寻找这个禅匣中的奥秘,今日听的沈一凡有新的见解,也是非常感兴趣。

沈一凡说道:“鬼医说的那个传说实际上只是那个小沙弥的一言之辞,我认为匣子里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地藏药本,而是可让人长生的法门。故事里出现过五个和尚,第一个出场的是衣衫褴褛的布施和尚,他留下了匣子就离开了。第二个是小沙弥他拦住了衣衫褴褛的和尚,接触了那个禅匣。第三个就是老方丈用了一身去参透这个匣子结果没有参透出来就圆寂了。第三个是看守经书的带着匣子的老和尚。”

大家听到这里都点点头,沈一凡接着说:“鬼医又说道其实这个匣子里是一本佛家的医书,那也是江湖传闻谁也没有看见过。那问题就来了,禅匣中究竟是什么?”沈一凡站起身来看了一下鬼医说道:“能把禅匣拿出来给我看一看?”

鬼医不加思索的将禅匣递给了沈一凡,沈一凡看了遍禅匣说道:“鬼医你进北斗山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两样东西,第一就是所谓的佛卷禅经,其实这个所谓的佛卷禅经就是打开禅匣的钥匙,当然还有其他的用途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第二个就是我手中的禅匣,我仔细看过这个匣子,并没有什么玄机。但是……”

沈一凡将‘但是’两个字说的很重,他笑了笑说道:“如果是一个神物,齐淳罡又怎么会在这个匣子上刻上他陵寝的所在位置,你不觉的这种做法违背了当时古人对神的尊敬吗?”

大家听着都认可的点点头。

沈一凡将禅匣还给了鬼医,自己点上一支烟说道:“综合以上所说,我认为这个匣子其实就是那个小沙弥的,而且匣子里装的东西应该是在齐淳罡的陵寝中,这件东西对于北斗城和整个齐姓部落,齐淳罡都很重要。”

大家听得云里雾里的,一脸疑惑的看着沈一凡,沈一凡还是笑了笑,吐出一个烟圈又坐了下来,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蛮夷部落放着自己的宗教不大兴土木,而在北斗山内用一座山峰来兴建寺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问题?”

大家听到这里全都看着巨门山,若有所思。

沈一凡又说道:“巨门山的佛教寺庙早于天玑山的道观,从传说中也没有说过寺庙和道观一样有唐朝政权引进的,那就是齐姓部落自己建造的,为何要在天璇位建造寺庙,历代闽王精通堪舆风水,不可能不知道天璇位是建造后宫的绝佳之处。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唯一的理由就是寺庙在北斗城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地位仅此于皇权。道家的修道成仙和佛家修禅成佛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我认为静水寺里的那个金身的‘修静’和尚就是带着这个匣子的人。”

鬼医一听也是惊讶的很说道:“那怎么可能?这个和尚从南朝经历到唐朝要经历多少年,除非他……”鬼医刚说到这里也觉得有点不对嘴里自言了一句:“难道真是长生不老之法门?”

沈一凡呵呵一笑说道:“我来连贯的说一遍我的假设。”

沈一凡沉思了一会说道:“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悲剧。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套长生不老的秘诀,当他完成了这种秘诀修炼之后才发现,每个人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之术其实是非常痛苦

的,他不老不死却要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老去死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时他顿悟了,决定斩断七情六欲遁入空门,如果潜心修佛可能会摆脱这样的痛苦,但是日月苍生,皇朝更替,他始终无法摆脱情愫,最后选择和最爱的人一同埋葬。而这个最爱的人就是齐淳罡。”

金镶玉听到这里问道:“就这样简单?你意思修静和齐淳罡是一对,那他们为何不埋葬在一起。”

鬼医说道:“或者就是在等待齐淳罡的重生。古代有一句话叫‘肉身已死,金身不灭’如果长生不老之法不是肉身长存的话那就是灵魂长存。”

沈一凡点点头说道:“鬼医说的对。齐淳罡认为修静肉身虽灭但是法身还在,故此在修静的金身中放了这个匣子里面刻着他陵寝的位置,等待下个转世轮回的修静来寻找他,还能共续前缘。”

鬼医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匣子里的东西究竟是从哪里带出来的,还有这个修静和尚和齐淳罡是不是还活着,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灵魂还在。”

鬼医说到这里,其余三人都不由自主的看看周围,让他们感觉毛骨悚然。他们觉得在他们的周围有两双眼睛看着他们。

其实到现在沈一凡还是没有搞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北斗城内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进入北斗城。

在写到这一段之时,我一度不知道如何去组织语句,后来只能用对话的方式来完成,我委托人的述说,后来我仔细的研究了委托人说的一切,又重新组织了一下。

静水寺的金身‘修静’和尚可能是一个活了很长很长时间的人,他掌握着一种不死不灭的法门,但是他虽然可以长生不老但还是一个凡人,在他漫长的人生中最痛苦的就是经历亲人离开爱人去世,故此他遁入了空门想修的六根清净,可是没有成功。在逃离兵祸战乱他进入了北斗山,遇到了齐姓部落的族长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两人日久生情。为了不让悲剧连续重演,修静和尚决定教他爱的人长生不老之法。

我认为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闽王那就是第一代闽王而后面出现的都是延续他灵魂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第一代的后世,我概念里的长生不老可能是将一个人的思想;记忆都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如果是这样就能解释修静和尚为何有找到齐淳罡陵寝的地图,这是为了要让后世找到齐淳罡的陵寝,完成灵魂不灭不死的步骤。

闽王爱上一个和尚,两个男人的爱情是无法让人接受,故此闽王在巨门山建造静水寺让修静和尚履行着皇后的职务,从内心里他已经将修静和尚看作自己的皇后。修静和尚的肉身可能早于齐淳罡而死,齐淳罡为了让修静和尚的后世能找到他的陵寝,所以将陵寝的线索放入了修静的金身之中,等待着修静的后世来打开齐淳罡的陵寝。

言归正传,沈一凡等人在大石头说着关于禅匣;佛卷禅经和齐淳罡的陵寝,以及猜测齐淳罡和修静的关系,和长生不老的事情。似乎大家都在接近真相,但是有觉得自己看到真相更加模糊和不可思议。

休息了一会之后,沈一凡等人准备赶路,就在大家离开大石头的时候,他们眼前的环境已经改变了,原本有的潺潺小溪不见了,后头一看他们四人和那大石头居然已经挪动了数十米,难道他们坐的石头会动?还是他们眼前的大山在动。

沈一凡很快就意识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些诡异,因为他们身边的小环境并没有改变,而远处的大环境正在改变,原来那溪水沟渠还是有的,只是沟渠的溪水没有了,周围的树木花草没有变化,但是在远点的山峦峭壁则有了改变,如果硬要解释的话那就是他们所在一块地壳正在慢慢的朝前挪动。

这时候,大家都可以体会到远处的景致正在往后动,而自己所站的位置很大一块则就是往前走,究竟他们遇到了如何诡异的事情?他们能找到齐淳罡的陵寝吗?大家内心开始忐忑不安起来,沈一凡等人开始寻找线索,来证明他们眼前的一切则是环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