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信条 > 第七十八章 砸墙

诸天信条 第七十八章 砸墙

作者:咸鱼不惧突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5:06 来源:笔趣阁

“此计甚好!”

大殿当中许多人闻言,点点头的同意道。

叶小北也很高兴,自豪的笑着。心说:我这一个从未来穿越过来人,我在没知识储备量,以后咋跟你们扯犊子玩。

“哪位卿家愿意担此重任?”赵任好坐在大殿上带着一点山西口音发问道。

众臣皆不语,时间仿佛被静止了一般。而叶小北却回想起来了自己上学的时候,大家趁老师不在就聊天,聊着聊着突然间就没有声音了,大家不约而同的集体闭嘴,而且还发生了很多次。

而这次也是一样的,空气也仿佛被凝固了,偌大一个秦咸阳宫大殿,竟然会变得落针可闻。可怕。

大臣们相互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勇士竟然开口说道“臣请君上派叶大夫率军前往。”

“君上,臣附议。”

“君上,臣赞同。”

“君上,臣顶。”

“臣,沙发。”

总之,这群人不知道犯了什么疯,集体请荐让叶小北领一支大军前往执行任务。

叶小北一脸懵逼的看着周围所有人,都出班推荐我率一军化妆进入敌军老家,开始斩首行动。

这整齐划一的场面,绝对和秦始皇封号和王莽登基时下样热闹。

“嘿嘿嘿,你们几位这是干嘛呢?连起来合着伙坑我呢?”叶小北额头挂着几条黑线,便开始揭穿道。

没有想到,叶小北原以为自己更不要脸,这帮人比自己还不要脸。

“叶大夫,此言差矣。为国效力是你我为臣子的荣幸啊。”

“是啊是啊,叶大夫不要推辞。”

“叶大夫既然有此计策,安能不统领一支兵马。”

“叶大夫……”

“……”

叶小北站在一旁,也不学庙里的神像了,依靠在一旁的柱子上,冷眼的看着他们七嘴八舌的扇风点火。

“你们五个搁着块凑福娃宝贝呢?”叶小北实在忍不住,便嘲讽了一句。那五个大夫面面相觑,互相看着对方,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却也能从语气上和肢体动作上感觉出来,叶小北在讽刺他们。

叶小北现在是真不打算去领兵打仗,先不说自己会不会,自己领兵打仗光路程就得走一个月左右。现在这时间同步了,自己在这里待多长时间,冷却就得多长时间(虽然只有10天)。

自己这十天干点啥不好?在穿四五个世界比啥都强。而且现在还是没有变法的时候,吃力不讨好。

看了看大殿另一头靠近秦公赵任好的大个百里奚,微微冷笑。

“臣推荐百里奚百大夫率军前往。”

叶小北这开口一嗓子又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哎?我为什么要说又呢?),听明白之后所有人全部转向了书桌下的第一人——百里奚。

这百里奚是谁呢?叶小北知道。叶小北现在要是没穿越的话应该在读初三年级(六三制),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应美女班主任的要求买了一本《初中生课内文言文与古诗词赏析》、一本《初中生必读课外文言文与古诗词赏析》以及一套《初中生课外必读国内&国外名著》。

他百无聊赖的时候(手机游戏机电脑脑都没有电)随意翻看过几篇,其中就有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记载了百里奚。文章是这样说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啥意思呢?就是说百里奚是秦穆公赵任好在没事的时候,逛当时的百货市场(也可以叫购物一条街)的时候,路过奴隶市场给买回来的。

当然,这是记载于《孟子》里的故事。话说孟子这老头在叶小北的上上个故事中的便宜岳父就家里呢?

下面在记载了几句话,秦穆公赵任好买完百里奚以后,百里奚帮助秦穆公赵任好出了几个主意,还带兵打了几次胜仗。

当然,这么好的机会不让去,让谁去?

赵任好一听,对哈,不让自己人去让别人去不合适啊。

随即开口问道“百大夫,可愿意率军前往?”

所有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百里奚。只听百里奚嗡声嗡气的说道“君上,臣愿往。”

赵任好一听,美的鼻涕泡都快乐出来了。心说:果然是自己买的东西用的舒服,用的安心。

连忙开口道“好,果然是我的好臣子。”

叶小北和众位大臣一听,得,这位秦公拐着弯骂人呐。

“这样吧,你率精兵三千兵马押运物资,在派八千步卒在外接应你。”赵任好连忙给这位百大夫安排好兵马物资。

“这个什么秦罗罗计不好,改名叫《趁火打劫》。”

随着秦穆公赵任好说完之后,珍妮收到了命令信号,提示道“叮,恭喜主人完成收集任务,可以返回。”

叶小北微笑着用双手中指比了一个国际友好手势,就消失在了原地。

“叮……,恭喜主人完成任务收集成语《趁火打劫》,用时一小时零十分钟。”

“进行任务收集计算,收集成语《趁火打劫》。”

不过这次叶小北并没有继续听珍妮汇报,蹑手蹑脚地走回房间,然后摘下蓝牙耳机,关机睡觉。

次日八月五日一早,叶小北便早早的起来做饭,吃完早饭之后,叶小北和赵性齐两个人商议着把炉子安装上。

需要做的也比较简单,找到合适的位置安装炉子,再用泥巴糊住冒烟的连接处。再把两面墙的上方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打穿一个洞出来,用于放置排烟管道(炉筒子)。

然后位置也画好了,叶小北一只手拿着大打铁钎子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位置,另一边叶小北单手拎着那杆大锤试图凿穿出一个洞。

“儿啊,你小心点啊,被砸到自己手上。”赵性齐在下方给叶小北扶着凳子,关心的叮嘱道。

“没事的,你放心,我有准头。”叶小北不耐烦的敷衍着赵性齐。

“一二三……”

叶小北右手一较劲,猛的一轮砸了上去。

只听“轰隆,咵嚓”一声,房间的东山墙被叶小北给砸出了一个可以钻人的大窟窿。

赵性齐一听声音不对,抬头一看,特别的“豁然开朗。”

叶小北低头看看赵性齐,赵性齐抬头看看叶小北,两个人无言。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修墙呗!”

叶小北暗道该死,只好跟着自己的干爹赵性齐,两个人走出去用掉落在房子外面的土块,重新和泥,砌墙。

砌墙不像是别的,先要把破坏的位置打磨赶紧,用原来的泥土砸碎再和上其他泥土和稻草秸秆,多次揉压后放在木制模具上定型,晒土砖。

问题是现在没有稻草秸秆,最快的也需要等到十号以后才能收割。不过一般的农户不会着急的先进行收割,宁愿在地里多放几天,或者等到规定的收租纳粮的前两天在进行收割。

一是为了长得成熟一点交粮的时候上秤的话更压分量,二是为了防止放在自己手里变坏了。当场收割纳粮以后,自有各州、县粮仓的官吏来处理晒干打粮入仓等事宜。而百姓家里留的粮食自己会细心处理,妥善保管。

“这可怎么办才好?”叶小北无奈的看向赵性齐,因为自己的确没有制作土砖或者烧青红砖的经验,不然一定会出个主意啥的。

“要有麻头儿就好了。”赵性齐说道。

“啥是麻头儿?”叶小北以前光听过相声郭老师说的《醋点灯》里面提到过,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今天一听,赶紧问问。

“就是破碎麻绳头或者破烂的麻袋,用铡刀铡碎了拌在泥里加强黏性和韧性用的。”赵性齐师傅白了叶小北一眼,然后开口解释道。

“能不能烧砖啊?”叶小北单纯的问道。

“不会,你会吗?”

“我也不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