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信条 > 第413章 两虎相争

诸天信条 第413章 两虎相争

作者:咸鱼不惧突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5:06 来源:笔趣阁

宇文太师主动请辞在朝堂上引起了掀然大波。

依旧忠于大隋的良臣虎将相继出言挽留,但宇文拓心意已决,任何人的劝说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

杨广对倔脾气的宇文太师也颇感头疼。

虽然他对时常站出来劝他专心打理朝政的宇文拓有些厌烦,但杨广还没有完全昏庸,他很清楚这位刚直敢言且忠心耿耿的太师对大隋的重要性。

最终杨广还是没能下定决心,他烦躁的起身离开太极宫结束早朝,将宇文拓的请辞暂时搁置,并命令他在自己下达最终决定前继续履行太师的职权。

满朝文武都知道宇文太师的脾气,一旦他决定的事情就一定会贯彻到底。

既然宇文拓堂堂正正的请辞,那就代表他的决心已经无人能动摇了,杨广有很大几率还是会答应他的要求。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朝堂之上发生的大事在早朝结束后逐渐流入民间。

“那家伙果然是个死脑筋。”

陆潇好笑的摇了摇头:“也罢,反正隋朝的气数也已将尽,提前抽身离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宇文拓倒不是因为大厦将倾想提前出逃,他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对原则非常看重。

不管初衷是什么,宇文拓确实违背了杨广直接下达的命令,违抗君令在华夏的任何朝代都是大罪。

由于独孤宁珂之死,宇文拓的情绪非常低落,但他还是强忍着纷乱的思绪,打算优先结束赤贯妖星造成的危害,个人的私事可以留后再谈。

经过数月的紧急建造,通天塔已经基本完工。

作为至今无法找到的昊天塔替代品,通天塔的完工也意味着天之痕修补计划的筹备阶段正式完成。

张烈若有所思的抚须问道:“陆兄弟,你说大隋气数将尽,莫非你也和李淳风一样会望气之术吗?”

陆潇的眉头微微挑了挑:“李淳风?”

这个名字陆潇有印象,李淳风和袁天罡一同被誉为隋末唐初最知名的道人。

相传李淳风极擅望气之术,不但能轻易看出宅邸的风水吉凶,甚至能推测王朝的兴衰。

在民间传说中,李淳风和袁天罡被描述得无所不能,据说任何人被他们看一眼面向就能推测出未来的发展。

如果是在正统历史中,陆潇绝对不可能相信这些玄之又玄的说辞,但天之痕所在的世界观原本就有不少玄秘的成分,或许望气之术在这个世界也是真有其事。

张烈不久前打算前往山西一带招兵买马、招贤纳士,但根据李靖在洛阳时提供的情报,他似乎在接触某人后改变了主意。

听陆潇提起这件事,张烈也不避讳,堂堂正正的将前因后果讲了出来。

“陆兄弟,你应该多多少少听玉儿提起过,愚兄胸怀大志,打算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事业。”

陆潇点了点头:“张大哥志向远大我是知道的,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改变了想法?”

“两名年龄不到我一半的年轻人。”

张烈叹了口气道:“愚兄一直认为,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这个理念从来没有被打破过。”

陆潇神色一动,张烈的话让他猜到了一些端倪。

‘山西、李淳风、两位少年……难道?’

张烈继续说道:“愚兄在太原活动时,意外认识了一名尚未弱冠的少年。”

“他是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年仅18岁就对天下大事了若指掌,为兄在他的邀请下前往唐国公府作客,李淳风就是我在那时候遇到的。”

‘果然……’

陆潇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顿时了然。

努力奋斗一生的张烈全靠自己的打拼才获得了今日的一切,与李世民会面让他了解到,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天纵之才。

张烈自认也算是一名英雄豪杰,不管在行军作战还是治理人民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但与李世民经过一番高谈阔论后,张烈首次在年岁远不如自己的后起之秀面前产生了挫败感。

这还不算完,唐国公李渊膝下的麒麟子还不止李世民一个。

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也不遑多让,他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不如二弟李世民,但在内政民生上的理解却犹有胜之。

李淳风凭借望气之术看出了隋朝衰败的迹象,提前站队选择了最有希望定鼎天下的势力——唐国公李渊。

张烈苦笑着说道:“与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的交流,让愚兄明白了自己的极限。”

“按照李淳风的说法,我也拥有能在乱世之中争夺天下归属权的真龙之气,但在李家两名麒麟儿面前却相形见绌。”

陆潇好奇的问道:“这么说,张大哥打算主动退出?”

张烈摇了摇头:“还没最终下定决心,未来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

眼见张烈不想再谈这个问题,陆潇知趣的转移了话题:“张大哥,我首先回答你之前的问题吧。”

“我不会什么望气之术,但只要有眼力之人都能看出隋朝的衰败,这是难以逆转的时代潮流。”

杨广年轻时确实想要做出一番丰功伟业,他在前人修建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统合疏浚京杭大运河,将南北水道完全连接起来,为后世的河运发展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然而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意气风发的杨广接连发动多场战争。

三征高句丽无果是他的执政前后期最大的转折点,隋文帝杨坚积攒的丰厚国力在他手中逐渐被败光。

虽然如今隋朝的底子还在,但民间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已经难以控制,乱世之兆尽显。

“其次,同一家族出现两名麒麟儿,并不见得一定就是好事。”

陆潇意味深长的说道:“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能通力合作,应该能辅助李渊在隋朝打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无比强盛的新王朝。”

“但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一旦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因为继承权发生嫌隙……”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在文武两道上都有杰出造诣,贞观之治更是名传千古,但他终究是采用杀兄的不正当方式上位的。

他的做法给自己的子女们留下了错误的信号,认为帝位是能够通过争夺获得的。

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和四子李泰夺嫡之争绵延日久,将多名皇子也牵连其中。

最终他们闹了个两败俱伤,谁也没能得到好处。

李承乾和李泰双双被放逐后,由一直低调行事的九子李治——即日后的唐高宗捡了个便宜。

张烈目光一闪,陆潇没有把话挑明,但他的意思已经直观的表达了出来。

“两虎相争吗……”

摇了摇头,张烈暂时将脑中纷乱的思绪甩开:“正事要紧,愚兄的私事留待天之痕修补结束后再说。”

陆潇也认可道:“也对,我们差不多该出发前往洛阳了,希望宇文拓能尽快处理好自己的俗事,时间不等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