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失落唤响 > 第一百六十七章 仁义礼智

失落唤响 第一百六十七章 仁义礼智

作者:猪头鱼虾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2:47:57 来源:笔趣阁

窦书生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道:“我了解,不过县尊日后有的是机会见,你现在学业未成,还是不要被县尊抓了典型了。”

常玉郎顿时一副受教的样子,恭敬的点了点头,不过转而他又忽然好奇的问道:“对了,窦兄文采斐然,学问在本县也是声名远播,为何窦兄不和那些人一样挤到前头去,若是能被点中,在县尊面前一展才学,飞黄腾达岂不是近在眼前?”

窦书生闻言立刻摆出一副不屑的脸孔道:“县尊劝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来的时候,为了站到前头,这些人都要你争我抢,浑然没有一点读书人的体统,简直就是斯文扫地,亏得县尊以为他们求学之心甚笃,却不知都是一群阿谀之徒,我却不愿与他们为伍。”

常玉郎听得一阵尴尬,这哥们还真敢说,你那点水平你自己不知道吗?而且你蹭酒宴的时候,怎么就不说不愿与他们为伍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不能将这些话说出口的,只得装作高山仰止惊为天人的继续与这书生应付着。

人群进了县学之后,没过多久便停在了一处真正的广场之上,广场那头有一座雕像,王中离的太远,又不敢抬头眺望,只看到了雕像小半个圆润的额头,没看见是什么人物,不过想来应该是先贤哲人一流。

王中正想问这是要干什么,常玉郎已经扭头问向了窦书生:“这是要做什么?”

窦书生低头笑道:“三郎你刚进学还不知道,这是每年劝学的必定步骤,祭拜至圣先师。之后若是你胆子大一点,其实都可以走人了,反正你在县学也没有名录,又不会点名,县尊也不认识你,后面的学问提点甚至都可以不用参加。”

常玉郎登时涨红了脸,咬牙摇头道:“不行,怎么说也是县尊劝学,我若是就这样跑回去了,连县尊提点是什么场面都没见到,铁定要被我爹打个半死。”

两人说话的功夫,前头不知进行到了哪一步,竟然还点起了香火来,接着便传来了“拜”的呼喊声,窦书生赶紧拉着常玉郎躬身拜了下去。

站在广场侧面,和那些家属一起的王中,这才偷偷从发丝间隙看到那雕像的具体模样。

那是一个面容富态的老头儿,额头光洁,颌下三缕长须一直拖到胸前,一手执着书简,另一只手则背在身后,目光深邃的望着前方。

有那么一瞬间,王中甚至觉得这个木塑泥雕的假人那两只眼睛好似在看自己一样,不过转眼升起的香火青烟,将这种错觉打散了开去。

广场上一溜儿的儒衫纶巾之人,一连三拜,而边上的这些家属之流,个个都保持着一种肃穆的神情,就连王中身边的谢老头儿,都十分恭敬严肃。

王中刚想问他怎么回事,前面的队伍拜完起身,一群读书人又在前面人的引导下,朝着侧面的学堂屋舍走去。

趁着人群混乱的瞬间,王中赶紧抢上前窜到了常玉郎身边,但他还没开口说话,常玉郎身边的窦书生便开口了:“啧,三郎,你家这护卫倒是忠心,不过接下来要到学舍进行学问提点,外人可就不能进去了。”

王中一听,立刻有些急了,窦书生却还在继续对他道:“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与你家公子进去只用在角落坐一阵便会出来,你们就在外面等着好了。”

常玉郎立刻便对王中道:“既如此,你和老谢就在外面等我出来吧。”

不过说话的时候,却给王中做了个眼色,王中立刻会意道:“公子,小的有点内急,想去茅房。”

常玉郎顿时嫌弃道:“粗汉就是粗汉,早不拉晚不拉,偏偏这个时候找事。”

边上的窦书生却是好说话,一指左手边的一条廊道道:“人有三急,也是常理,你往这边去就是,走到底,便是厕溷,不过切记莫要乱跑,不然被县学里的执事撞见了,抓了你是小,连累了你家公子事大。”

王中连连点头道:“小的省的,小的省的。”

说着便带着谢老头朝着左手边的走廊而去,看得窦书生一阵疑惑,怎么这两个人都要上厕所吗?这一想来,自己好像也想厕所了,难道是太白楼今日的早茶点心做的有问题?

不提常玉郎跟着窦书生坠在队伍的末尾,跟着进了县学的大学舍去了,王中带着谢老头顺着左手边的长廊一路走下去,偶尔遇到几个人,都是手扶腹部,显然里头确实是厕所所在地。

不过他可不是真要去厕所的,瞅着一个前后无人的空档,两人就闪进了右边的一条走廊,然后很快翻了出去,从两间屋子中间的缝隙穿了过去,后面是连绵的院落墙壁,也不知道到底通向哪里。

不过王中所选的方向,一直都是朝着前面大会的方向,在穿过了几个院子之后,王中总算听到了前面传来的喧闹声。

王中估摸了一下距离,应该就只隔着一个院子左右了,当下便道:“就这了!”

说着便推开了右边一个房门,走了进去。

“老谢,你将功力借我,之后你就在这躲着,等那边出现动乱,你再从这边出去,应该就没人注意你了,出去之后,记得第一时间出城,应该还能赶的及。不然到时候官兵封城,再要出去就难了。”

谢老头没说什么,只是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道:“全凭恩公吩咐。”

王中见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还有些凄苦,忍不住问道:“你怎么?有什么其他事情么?”

谢老头连忙摇了摇头:“没,就是有点担心,恩公你要小心。”

王中迟疑的又多看了他一眼,才点点头道:“放心,我有把握。你记得我说的,一定要第一时间出城啊。”

王中一边说着,一边开始解开狼牙刀上缠的严严实实的布条,当最后的一根带子也落在地上时,雪亮的刀锋让人忍不住心头都泛起凉意。

“来吧!开始!”

将刀一扯,刀鞘也不要了,王中拄着刀便站在了谢老头身前。

谢老头吐了一口浊气,双掌缓缓上提,然后印在了王中背上,瞬息之间,涛涛狂浪一样的妖力汹涌而入。王中本来脆弱普通的经脉,立刻被撑到了极限,但是偏偏就是没有断裂,也是十分神奇。

盏茶时间过后,王中只感觉全身上下的经脉之中已经被老谢传过来的真气填满了,而谢老头一身妖力也只剩三四成左右。

就在谢老头准备收回手掌之时,王中却一咬牙道:“继续,再来多点,我最多只有三刀的机会,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谢老头迟疑了一下,终于一狠心,又传输了一成功力过去。

承受了谢老头一身七成多功力的王中,就连眼睛都开始向外凸起,才让谢老头罢手。等到转过来的瞬间,王中整个人都呈现一种诡异的浮肿姿态,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淹死的人被水泡肿了一般。

谢老头登时便楞在了那里,脑海之中,忽然浮现出了一个久远之前的画面。

王中伸手将刀一提,爆炸一般的力量,让他有一种不真实的虚浮感,狼牙刀的刀柄被他握在手里,似乎都在沉闷的呻吟。

映着刀锋,王中也看清了自己现在的样子,忍不住咧嘴一笑:“啧啧,你说我们这像是是要去杀人的样子吗?哈哈哈……”

笑过之后,王中提刀便朝门外走去:“记得,乱子一起,立刻出城啊!”

身后的谢老头恭敬的回答着:“老汉明白!”

……

走出屋子的王中,只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三两下就上了屋顶,瞬间略过了前边的院子,很快便来到了与前面学舍一墙之隔的所在,速度快到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连动静都没怎么发出。

身手的敏捷得益于灵猴拳法根植,但行动的迅捷力道,就是真气带来的效果了。

难怪说练功不练内功,等于无用功,如果他能一直有这样庞大的真气,灵猴拳法在他手中一样可以爆发强大的威力。

只不过眼下他体内的真气在处于一个不断流逝的状态,下去打拳就还是算了,最好是一刀就能将宋复生解决。

虽然他估计能发三刀,但是第一刀是偷袭,第二刀是在第一刀没有建功的情况下,现场的常玉郎出来帮忙,重新再来一刀。

而第三刀,就是孤注一掷且没有后果的一刀了!

前两刀都杀不死的话,那第三刀,也就没有机会了,或许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常玉郎拖延一下时间,让他逃跑吧。

院墙的廊檐角落,王中靠着雕成不知道是狮子还是龙头的琉璃瓦上静静站立,高大的檐角将他的身形遮了一半去,加上现在外面活动的人也没多少,就算有也不会朝着屋顶望来望去,所以暂时还没人发现他。

前方便是学舍所在的院落,不得不说,这个小小县城之内,对于读书人确实优厚,就连学舍都修得如此大气磅礴,将近二百张条案,一人一座,竟然也安排得绰绰有余,也不知道是临时都拼凑到了一起,还是本就有如此大的规模。

不过这四方通透的建筑,光是占地,便是一般人家的整个宅子大小了,想来不可能是临时修建的了。

学舍之内,莘莘学子济济一堂,上首的主案之后,宽袍大袖的宋复生跪坐在地,正在对眼前的这些读书人侃侃而谈。

“何谓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圣人有言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此之为仁也。”

“何谓义?义者,宜也。该为即所为,所为即该为,不因果滥取不义之道,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何谓礼?礼者,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有序有规,不乱不犯,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何谓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辨是非、曲直、邪正、真妄,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此所谓仁义礼智,圣人有言,非由外铄我也……”

……

中正平和的声音,若是换了一个人来说教圣人经典,或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老师,但此刻听在王中耳朵里,却是感到了莫大的讽刺。

这个世界的构建,有许多都是参考的现世他早已了解,仁义礼智等等文化流传,在这里得到显现,他也不觉得稀奇。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是他宋复生?这四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难道他自己就不觉得羞耻吗?

单单就第一个仁字,他是怎么说的出口的?

他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山民将孩童拿去活祭所谓的河神,却不阻止,甚至还主动主持这样的事情。

他可以因为一己之欲,将半个县城的人都扦插成为活死人。

他哪里有半点资格和人说教这个仁字?

王中原本还有些新潮澎湃的心情,瞬间变得无限冰冷,平静的湖面之下,蕴含的是必杀的意念,但锋芒,却反而完全被平静的湖水所遮盖了。

杀意在含蓄收敛中凝聚,一切都在等待爆发的那一刻。

之所以他没有第一时间跨出这道院墙,便是怕自己的杀意会惊醒到宋复生,那天常玉郎对他说过这事之后,他一直都有注意,所以他刚才才会在凝心静气。

但现在宋复生的所言所行,反而将杀意推向了一个凝聚的高峰,而且不露。

再动身的瞬间,王中直接从侧方的院墙上飞腾而起,如同一只大鸟一样落在了对面学舍的屋顶上,落下之时,却如猿猴一样轻盈,没有发出一点动静。

下方的学舍之中,也没有人关注头顶的情况,只有坐在最后一排的常玉郎惊鸿一瞥,看到了外面地上掠过的一道影子。

常玉郎登时心情也跟着沉寂下来,在外人不见之处,双手已经开始凝结印法,随时准备配合王中发起致命一击。

但就在这时,学舍前面的讲学忽然停滞了下来,宋复生开始抽查学生的学问。

按照以往的惯例,都是县学里的教谕等人商量,早就会拟好名册,呈送给县令一份,县令可以在名单上点一点,然后就是看坐的近的哪个顺眼,点起来考教一二。

可是今天却出了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