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失落唤响 > 第二一五章 周文兴

失落唤响 第二一五章 周文兴

作者:猪头鱼虾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9:26 来源:笔趣阁

“宁宁怎么样?”

周家老宅之中,于秀才正在屋里慌慌张张的收拾细软,见到王中从房间里出来,立刻焦急问道。

“应该没什么大碍,之前也出现过一次,就是不能骑快马颠簸。”王中一边朝外走,一边回答道。

小家伙受不得连续的强烈颠簸,估计坐车也会晕车,王中让她先躺着休息,能睡一会是一会。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奔波的生活,不适合小孩子,他需要将手头的事情尽快处理掉,然后给她一个安稳的日子才行。

好在还剑山庄不远了,应该就快了。

于秀才手上动作顿了一下,叹声道:“唉,这孩子,倒是懂事,从头到尾都没有闹过。”

从在客然居发生冲突开始,一直到快马赶回涌谷县,宁宁虽然有害怕,有难受,但楞是从头到尾一个字都没坑过,没让两个大人担忧一次,确实是少见的心性成熟。

反观自家的小野,调皮跳脱,一点也不让人省心,于秀才也无可奈何。

想到这里,于秀才忽然赶紧又开口朝着门口喊了起来:“小野,你娘回来了么?”

远处大门口传来小野不耐烦的声音:“还没呢,爹爹,你啥事啊?这么急?”

小宁宁不能和她一起玩耍,周围的几个小伙伴也各自逃回了家,于秀才让她看着大门,她正心情有些不好呢。

于秀才闻言脸色一垮,王中忍不住莞尔一笑,赶紧道:“小野看门太危险了,我去门口守着,于兄你赶紧收拾东西吧。”

于秀才将手里的包袱两边一扯系好:“还收拾个什么,反正都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行,我得去坊长那边看看,幺娘该不会遇到了什么危险吧?”

于秀才不是那等没经历过世面的呆书生,什么假传消息将人引出去的话本他也是见过的,他家向来都没什么亲戚,谁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他来信,他越想越是觉得不对劲,赶将着就要出门去。

王中赶紧拦阻道:“万一真有事情,外面肯定有官兵,你去的话脱不得身,这样吧,你告诉我坊长家在何处方位,我去看嫂嫂是不是在那里取信。家里两个孩子,于兄就先看着,我尽快回来。”

王中说的也是实情,于秀才只得点头同意,然后又给他指点了坊长家的位置,王中赶紧出门就走,于秀才则将小野唤了回来,然后大门紧闭。

不过由于没有告知小野真实情况,小家伙还颇有些不高兴,还是于秀才呵斥了两声,才将之镇住,小家伙这才发现好像家里出了什么大事情,乖乖的不再闹腾。

这边王中运气难得的好上了一回,刚出巷子口,就看到周幺娘正从前头走来,一手提着卤菜熟食,正慢悠悠的走着,时不时还与路上的街坊邻居打着招呼。

王中顿时松了一口气,看这样子,看来涌谷县这边还真没出事。

周幺娘走着走着,也发现了王中,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正要张口打招呼,王中却给了她一个噤声的手势,转身就走。

两人一前一后转进了巷子,周围没了别人,王中才等她上前来,低声说道:“嫂子,赶紧回家,有大麻烦了。”

周幺娘心中一紧,也来不及细问了,赶紧便往家跑,回到家中,一家人团聚,于秀才激动得甚至落下泪来:“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东西我都收好,现在就走!”

周幺娘被他慌慌张张的表情也弄得有些后怕了,连忙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你这是做什么啊?逃难吗?”

于秀才急声叹道:“在府城不小心得罪了侯爷,麻烦不小,这涌谷县呆不下去了,咱们得赶紧离开。”

旁边的小野闻言跳了起来:“啊?爹爹?咱们要去哪?”

周幺娘听闻之后,心肝一颤,嘉禾府的侯爷,那就只有崇信侯了,得罪了侯府,他们这等小民家庭,家破人亡都是等闲。

知道事情紧急,她也就先不多问了,只是听到女儿的问话,她也觉得,这去哪里,总得有个目标啊。

“对啊,咱们这是要逃到哪里去啊?”

于秀才慨然摇头道:“现在还不知晓,但先出城再说,不然官府牌符一到,官兵一来,被堵在城里头,就插翅南飞了。”

周幺娘心中一沉,边上的女儿还要嚷嚷个什么,让她也一把抱在了怀里,不再闹腾。

周幺娘虽然只是个小妇人,但她并不傻,而且早年为父伸冤,也与官府打过交道。相公这样的说辞,显然并非是简单的得罪侯府这么简单了,多半涉及到什么大案,不然不可能是官兵来抓捕。

事态危急,这个时候,还是先逃出去再说其他吧。

他们一家说话的功夫,王中也去将刚刚躺下没多久的宁宁抱了出来,背在背上,小家伙只感觉有些昏昏沉沉的,便趴在王中背上睡觉。

几人也不管那些家什什么的了,转身就走,四匹大马载着三大两小,从后门出去,走了北门,赶在城门落锁之前刚好出城。

出城之后,天色将暗,虽然涌谷县这边官府好像还没收到消息,没有动作,但一行人也不敢耽搁,一直小跑出了将近三十里,才在一处名为虎头坡的地方暂且落脚。

这地方按照周幺娘所说,是她父亲以前常来的地方,有不少很好的木材,林木繁盛,十分隐秘,而且还离官道不是很远,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坡下还有个荒废的山神庙,几人晚上便在此地将就对付。

路上于秀才将在嘉禾府城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细致的与周幺娘说了,却将周幺娘吓的不轻,原本她以为就算涉及什么大案子了,总该还有个常理的。

但没想到王中居然将崇信侯杀了,让她这个市井小民,差点吓得跳下马去。

被这事情一吓,就连她一向很在意的归问香的事情,都没怎么在意了。

而且自打这时候起,就连她看王中的眼神,都开始有些不自然起来。

于秀才也不好多说,只得暗中握住了她的手心,默默安抚。虽然他之前也无法接受,但经过这一连串的慌乱,现在镇定下来之后,他忽然又有些庆幸了,若是崇信侯没死,那他们一家的麻烦,只怕又是另外一种无穷无尽的光景了。

现在这样也好,反正都是落难,逃离此地,好像也不算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

“对了,你之前去取信,到底是何人给我来的信?”

破庙之中,狼狈了一整天,几人总算得到了暂且的休息,两个小家伙累的累,惊的惊,吃了点东西之后,现在都昏沉的睡了过去。

于秀才忽然想起之前女儿说的事情,赶紧问向了妻子。

“不是给你的,是给我的!”周幺娘叹息一声,然后解释道:“是文兴来信了。”

于秀才顿时又惊又喜:“文兴?他现在如何?来信说什么?”

周文兴,周幺娘的弟弟,少年求学,也算是略有才华之人,几年前,于秀才和周幺娘刚成亲没多久,周文兴便跟随夫子一起游学去了,连小野出生都没见到。

上次来信还是三年前,据说在北面某个地方随夫子一起做了个小官,现在不知道如何了。

于秀才听到是周文兴来信,心中略微安定了一些,从嘉禾府逃难离开,他心中其实早就思考过该到何处去避难,虽然他心中初定是去寻父亲这边的一处远亲,但周文兴也曾在他的考虑中出现过。

他没那么多讲究,会觉得投靠妻子娘家人丢人,现在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安全。

周幺娘从怀中摸出一封黄纸信封,递给了他:“唉,我不好说,你自己看吧。”

“夫妻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于秀才楞了一下,嘀咕着将信接了过去,抖开信纸,借着篝火的光亮一一细读下来,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他要入赘?孩子还不能跟他姓?”看完信,于秀才忍不住对着妻子问道。

周幺娘叹息一声:“信上是这么说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只有等过去了之后才知道了。唉,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呢。”

于秀才一阵无言,由于关系到于秀才一家的逃难去处,边上的王中赶紧问道:“发生了何事?”

于秀才长叹一声,将事情原委与他说来。

原来周文兴来信,说是好事也是好事,说是坏事也是坏事,他随师尊游学至江南道华阳州,师尊得了华阳州刺史的赏识,得了官位,连带着他也得了一官半职,在刺史府礼房出任知事。

本来这都还算平常,但偏偏周文兴不知是走桃花运还是走霉运,被刺史的小女儿给相中了,两人门不当户不对,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偏偏那刺史小女儿在家中颇为受宠,非他不嫁,闹将开来,刺史府脸上都不甚好看。

后来刺史好歹同意了这门婚事,但肯定是有条件的。刺史家的公子,找到了周文兴,让他入赘,而且还要改姓,以后生了孩子自然也随母家。

周文兴不知是与那刺史千金真心相爱,还是受迫于高官压力,反正是接受了,传信回来便是通知姐姐与姐夫二人,去参加婚礼。

这个世界的民间传统,将家族子嗣传承看的还是很重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于秀才这样豁达,周幺娘一心想着让弟弟考中科举,不说广大门楣,至少能让周家香火繁盛下去。

但现在弟弟却要跑去入赘,还要改姓,也难怪她不高兴了。

不过她早已经嫁为人妇,而且丈夫还同她一起住在娘家,在外人看来也有些像是入赘的意思,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也难怪她刚才说不知道怎样与于秀才说了。

入赘不入赘,这是人家的家事,王中不好多说什么,而且他本身对这个,其实也没多大概念,他现在想的是,于秀才一家要去哪里才安全。

周文兴与刺史千金成亲,在华阳州应该算是有地位的人了,而且还是官府中人,庇佑于秀才一家安稳过日子,应该没什么问题。

所以在他看来,于秀才一家三口,去投奔周文兴,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王中便问道:“那,于兄,你们是打算去华阳州,找周兄弟?”

于秀才叹了一声,将信收起:“文兴成家,自然是要去看看的,而且还是入赘这么大的事,肯定要了解清楚。另外,不讳言,我之前本来就想过是去投靠我那位远房的叔父,还是去投奔文兴,现在看来,不用选了。”

一旁的周幺娘瞥了他一眼,有些低沉的说道:“你那远房叔父,几十年都没怎么联系,还认不认都是两说,去了图什么。”

于秀才一摊手,给了王中一个你自己体会的眼色,然后才对着周幺娘道:“是是是,我这不是怕给文兴添麻烦嘛。不过事已至此,看来华阳州是必须去了,不然你也不安心不是。”

周幺娘微微呛声道:“你让我省心,就最好了。”

说完,叹息一声,便搂着边上的两个宝宝睡觉去了。

篝火边上,于秀才与王中对视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没继续接话。

王中忽然道歉道:“于兄,这回是我鲁莽了,对不住你了。”

于秀才却随手一挥道:“别这么说,其实我现在回想一下,发现王兄弟你这等蛮横手法,还挺好的。至少,如果你当时没拦住那个侍卫,我很难想象被他上去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说不定会将崇信侯得罪的更惨,活人因为脸面发怒,比一个死人的仇怨,有时候可要大的多。说不得我就得家破人亡,只在反掌之间。”

世间升斗小民,面对权贵豪强之时,不管有理没理,都是这样苍白无力,于秀才倒是看得透了一些。

王中也慨叹一声,不好说什么:“唉,算了,命道不由人,顾好眼前再说,于兄先休息吧,我来守夜。”

于秀才体质自然比不得王中这等练武之人,所以也没反对,迷糊着很快也跟着妻女一起睡着了。

王中一个人对着篝火,警惕的看着四周,好在他瞌睡少,不怎么累。

一直到后半夜,都没什么动静,看来就算有追兵,今晚应该也不会来了,王中总算松懈了一口气,伸手将怀里的那块救命玉佩拿了出来。

黑色的佛像,巴掌大小,玉质温润,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此刻在火光之下,却给了王中之前未曾见到过的色彩,随着火焰的跳跃,好似有一圈一圈的光轮,在小小的佛像之中来回扩散,若隐若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