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何以为道 > 番外小故事:《刀乞》(5)

何以为道 番外小故事:《刀乞》(5)

作者:浪客孤南九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45:10 来源:笔趣阁

杜叩之穿着灰衫,布鞋露指,路过正在除草的仆人,眼尖嘴厉,咳嗽几声,便嘱咐今日之事。往往这些繁琐小事由府上管家前来就可,可时日过的也快,正午后,小鸟婷雅,烟熏小庙堂摆正的炉火正浓,他忍不住心中的倦意,他十分律己,不能对庙中佛祖不尊,困意便是听了佛语乏味?

佛祖一怒,他可承担不起,殊不知乃是三子杜峦读书念字无味,一脚踹开了拂袖摸白胡须的老先生,眼中正是一个大花猫路过,他挺着翡润的小肚子,咣咣的水声在里面涌动。刚吞下三四斤的大西瓜,没吐一点黑籽,就这样摇晃追去。此时,哪里有一个文雅的少儿形象?他早于心中有打算,熟读四书五经,然后偷摸远游去。

这个消息要是被他爹知道,非得脱下鞋底抽在他的小脸上,要知道杜叩之常说的一句话,“快快长大,快快成才,我还等着你们给我养老呢?”这个消息束缚住了老大杜空,但心性不够,无法继承大业。老二杜图几日几日不着家,还留纸条道,青楼一行,做鬼也风流。

风流帐也都印在她爹的门面上,杜图拖着沉醉的心,蜡黄得了脸笑眯眯的躺在床上,怕是老来也是一个狠人。钱财从他抠门的爹手中挥洒出去倒也不心疼,只要是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有一日夜里,杜图带着烂醉奢靡的心态回府,脚步纷乱,他娘看到了急忙携他进屋,杜叩之气喘吁吁的抬着手中手臂粗的竹棍,啪啪的打在他的身上,从他意识模糊打到眼神迷离,皮开肉绽。他娘一个劲的叫道:打死我吧,我儿啊,你要打死了我儿,我也不活了。

杜叩之才得以罢手,但一月内,杜图再也没回府。

气的他握茶的杯子都拿不稳,骂了骂生他的娘。

骂她娘怎么过瘾?打儿子也不过瘾。这才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三儿子身上,一定要让他识书念字,不管是什么书,这教书的先生必须是最好的,请了全城里最好的雅学堂的讲师。他尊敬的抬着礼品,四入茅舍,差点给人弯膝下跪。要知道,得罪何人都不能得罪读书人,一句话都可以把你写成风骚烂臭之人,一句话也能把你从死人堆里救活——

讲师名泯牙。

一身粗步草鞋,素食下肚,读书万卷。

泯牙坦言道,他一生只教授平民子弟。所说的话语都带有讽刺意蕴。

杜叩之哼然一气,把手中的礼品一甩,骂道,不去也得去,你要不去我就拆了你的学堂,驱散你的学子。

泯牙无可奈何,抬着书架三步一回头,去了杜府。

才知道宽城为何用宽来为民?

心胸狭窄,小人得道,想以宽笑道内人。

这三子可不吃这一套,就算泯牙讲的再好,不听也没用,不过,杜峦的文雅之礼到时潜移默化的变化着,以至于杜叩之老想带着他走出杜府让平民百姓看看,但他羞愧不愿意。

那摇晃着肚皮的追猫孩童杜峦笑意满面,看到他爹尊敬的跨进小庙堂,好奇的露脸查看,待杜叩之念经结束,起身离去,他爬上了佛像周边,扭动了小佛身,特别是那十八罗汉的位置,左右斜,当杜叩之再次进来时,眼神一顿,惊骇道:自己有罪。

他满怀恨意的走出庙堂,不愿意喝茶享乐,便盯上了那倒似的仆人,一会除草除的不干净,就连怎么除草速度快都一一传授叫骂,这可就把两天的量缩短在了一天,剩下好多银两。这走后的仆人,呆板着脸,要知道短工不是那么好找的,两日的或,活生生压缩成了一日,少了一半钱财,谁能接受?

杜叩之高兴不得了,笑呵呵的拽出胸口的一个小算盘,打了打,啧啧道:“又省了。”

他便抬步游走,这大儿子自从在揽客城被惊吓后,神色萎靡,他找了算命先生,前前后后来了八位,各个都说,不吉利,这是招惹了大人物了。至于这大人物是谁?都摇头不知。唯有那捧着罗盘,一手捏符箓的道士走来,笑道:“我知道你家所有情况。”

杜叩之急忙迎接,问道:“何种情况?前因后果是什么?”

道士伸出两个指头,捏了捏,杜叩之咬牙拿出一两银子放在他手心,他才摇头晃脑的道:“因的话,你家大公子出生时辰为辰时,性格软弱,善良,一生起伏不定,婚姻尤其为重。这祸根也正因女子而起,也会因女子而终。我若没算错的话,你家大公子信了梦中的导语,去了揽客镇,那里有妖魔鬼怪,难免吓到了他。”

杜叩之又急忙问道:“大师,那怎么解?”

道士又伸出两个手指,杜叩之欲哭无泪,再放一两银子,道士摇了摇头,还不够。

杜叩之把自己袖子都掏烂了没有抓出银两,从脚底扣除一个臭烘烘小白纸,拿出一两银子,小声道:“大师怎么解?”

道士严肃道:“果为华发死,正所谓梦中有妖必出倪端,不是你罪恶积攒过多,还是你福气散尽,都有待考究。”

杜叩之心虚道:“胡说,我杜府传承百年,先祖承恩念情,外人称道,何为宽城?乐善好施,善良围城。这等恩德怎么会有罪恶呢?难道吃了米还怪发米的人没有多给吗?要说福气散尽,我坦坦荡荡,做事沉稳利民,怎么说也不通啊?”

道士笑道:“至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自己思量。这解决之法呢,必须三日内成婚,无论贫贱富贵,不论远近高低——寻医问药都无用,怕何物,用何物破之。我赐你三道符箓,若是在成婚之夜自燃,你可在你加大枯井呼唤我的道号,杏枯。我会及时现身。灾祸能不能免除,全看你大公子的造化喽!”

杜叩之看着到时潇洒离去,心中多有敬意,收起那三道符箓,紧锣密鼓的去找一位貌美女子求婚,首选的乃是门第和家室。

至于成不成,全看缘分。

杜叩之跑了很多地方,多数无女,有缺摇头不嫁,他苦愁摸胡须,唯见一位妙龄少女织布缝衣,她母亲是一位桑柔之人,采摘桑叶养蚕,丈夫打仗战死,立下贞节牌坊。她小温一壶茶放在来临的破灰衫男子,笑道:“是否买丝绸?”

这一问可就惊呆了本来寻口茶水喝的杜叩之,他一杯温水下肚,洋洋得意的弯身看人家小女子,身材苗条,相貌端正,若是给些钱财打扮,足以惊

人,但忍耐道:“不知家中妙龄女多大?”

女子母亲诚恳道:“年过十七。”

杜叩之皱眉思索道:“可否嫁人了?”

女子母亲叹气道:“人家随她玩耍的幼女都成了一家好帮手,她还恋家,若不是我身体不好,早就让他寻个好人家。”

杜叩之再喝一杯温水,略有些温和,急忙道:“我家犬子愿纳其为妾,你看——可否愿意?”

女子母亲一听,回首望女儿,叹气不舍,但噙着泪珠叹息道:“她若同意,我便随她意愿。”

女子跪地一拜,点头泪落,“我愿意。”

她们也没问何言,杜叩之满意点头奔回家中,首先准备了一些薄礼,悄悄轻踏门槛替他儿子迎娶而来,声势全无,只剩一个红灯火之夜,手中紧握三道符箓,按照道士先生所言,静待。大公子杜空病虚体弱,在房中掀开红盖头,摇头睡去。他知道此人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女子,他是很厌倦那位女子,现在略有所思,但父亲之意不敢违背。

他起身倒酒喝了一个时辰,也不知为何要喝。梦中有一个声音呼唤过他,让他去揽客镇清酒阁喝一口酒,他寻过声音来源,得到的只是破碎的记忆。他似乎记得声音在说:这是你的劫。

“我的劫?”杜空喃喃道,“为何选的是我?”

半夜十分,一个吹箫女子坐于一颗老榆树上,眯眼看去,已山笑呵呵的走进城中,后方稻草人一脸平静,唯有洛小云翘嘴摸肚子,全然无先前严肃神色。

还有一位拖拽板车做夜宵的老者在收摊,三人对视略不好意思,落小云掏出几文钱,纷纷问道:“老爷爷,可否做完我们三人的饭菜再走?”

老者微微点头,说道:“只有几块馒头,几碗粥,一些凉食了。”

已山笑道:“都可以,我们不挑食,吃饱就好。”

老者哈哈大笑,一边拿碗盛饭,一边道:“你们是远来此地的人吧?我看你穿着怎么如此破旧,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强盗?我箱子里有一件老灰衫,你要不然穿着吧!”

已山摸着自己成柳的头发道:“多谢老爷爷美意,我穿这件破衣服很合身,习惯了。这世间还没有什么强盗敢抢我们,否则我们一人一拳就打的他们鼻青脸肿。”

老者弄好饭菜,端上桌子,微笑点起烟,坐在一旁的板车上,望着夜月,若有心事。但已山只顾吃喝,还把带的大饼拿出摇头光脑啃下,看的老者笑露大门牙,愁思随风散开,轻道:“我家原先也有一儿,小名叫小丑儿,也如你那般能吃。我在他小时远离游行,考官未果败家而归,嫁于我的妻子泣涕涟涟,我挽手安慰道:小河弯弯,家中有良妻好儿,若是再来一女儿,儿女双全。考官之事忘之即可。”

“天伦之乐乃是我读书三千卷写下的一个妙想,没想到考官不成反倒回乡成佳事,我也便既如此,则安之。日后白粥素食,欲要一巧女。命运不归,天不顺我。在深秋之夜,黄叶落石,白衣遮窗,我等待许久也未听到哭声。雷声四起,妻子与胎儿远离我去,我心痛之。”

“我的小丑儿聪慧能干,那些日子我心力憔悴,思**绝,但望见三四岁的小丑儿心中略有欣慰,但十岁之年,他坠河身亡,我包裹尸骨葬于娘俩身边,三人团聚,唯缺我。在小丑儿遇事的前夜还告诉我:爹,我很能吃,吃饱了一定会考上大官。”

“如今,望见小友,略有所思。”老者泪珠悬眶,已山放下身前大饼,坐于他身边安慰道:“各有命术,我们皆为凡,不可知,也不可解。安之。”

已山让老者伸出手掌,一手紧握其上,对其安慰少许,收身继续饮食,老者话语颇多,神色暗淡,讲到这宽城大小事,唯独对自己居住的小竹屋一掠而过,他一生坦荡善意,又需求就会帮助,但常常会引起他们的责骂与埋怨,用一句话来说,好人之心当做恶。

三人饱餐后,帮他收好桌椅,老者起初拒绝落小云拍下的几文钱,但已山严肃摇摇头,紧握他手掌后远去,他们正要去一处红灯之处,那也是落小云为何来到宽城的原因。

她的师尊留下一并竹签,标识道,此城有杜家,杜家祖先与她有约定,当年上山求珠子震慑妖邪,就是为了求富贵。因善缘惊叹,索性给予一枚暗夜明珠,此珠可大小变换,放于悬梁上,可以腾风而起,日后家族兴旺,但善缘因此抵消。那杜家祖先也嘱咐后辈,一定要多做善事,莫要辜负宽城宽字,但日月不齐,百盛必有衰落。

如今便是取珠之时。

老者在三人走后,身上浮起一股白烟,气血翻腾,萎靡之气消散。

老者嘴中念道:“莫非——”

三人脚步放缓,吹箫之人紧随他们而来,稻草人驻脚锋芒毕露,轻轻道:“何人?”

后方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子跳下,抱拳一拜,“在下洞箫宗弟子,泯池凤。”

已山嘴巴一撇,问道:“什么?”

“在下洞箫宗弟子,泯池凤。”

洛小云微微笑道:“洞箫宗来此有何贵干?”

泯池凤从袖中抓出一张紧裹的画卷,丢落在稻草人手中,转身离去。已山抓起花卷,拉开一看,画卷分上下中三小分,上便是一张附着人脸鬼木的邪意画,中为钟馗抓鬼,一把褐色桃木剑狠插心坎,下为一女子惨死,心脏受到侵蚀。

已山皱着眉头看完,咳嗽一声丢给稻草人,慢悠悠道:“这画没什么用,就是纸张不错,留你擦屁股了。”

小云惊讶一番,稻草人倒不觉得如何,说着就塞进不知从哪弄来的包袱中,三人便继续行进,走过那沉寂的街道,此地客栈竟都紧闭门窗,路中间还有倒下的稻草,几匹马在马厩里低头休息,阴冷的风吹来,让已山不禁打了个冷颤,笑呵呵的道:“看来得找个喝酒的地方,暖暖身子。”

三人见拔剑的剑客们踏过屋檐飞奔而去,身影极快,宛若对下方外来之人不感兴趣,已山思考一番,抬腿跳上屋顶,望向他们远去的地方,正是红灯笼的杜府,他眼皮微抬。稻草人宝剑飞上,豪气道:“在下不愿意杀人了,你尽量少动手。”

洛小云眼中有一丝怪异,张嘴道:“我要去看看。”

已山邪笑道:“我也去。”

稻草人脸色平静,轻叹一声,望着两人消失的身影轻功踏步。

杜府。

那红灯笼中的油灯在家狗轻吠后,骤然暗灭。

一位极速的身影跳上墙壁,瞧着里面空寂的红火场面,那烧香小庙堂里,还有烟雾萦绕,轻笑声从一个厢房中传出,那声音似为一位老妇人,她手中正捏着一件红布,在上面缝制一些简单花草图案,香芋,青蒿,梅菊,一边哼唱歌谣,正是杜空纳妾的喜事引得他咯咯作笑。

那离去不肯回家的女子,她巴不得别在踏入一步,若不是杜叩之碍着面总会让她儿子取了这样一位女子为正房?身材还好,但她一看,就想起打仗时,她父亲当着杜叩之的面说,他不足以道也。什么不能说?她虽然手伸的长,常会给人不好的脸色,但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说吧!

杜叩之早就嫌弃她人老珠黄,但她也是为杜家着想,独守空房几年了。她只有今天笑的开心。他生出杜家的大公子,还为正房,他做事也不会过于拘束,怎么说,她也是有些权利的人。以后杜叩之老了,家产怎么也都会落在杜空的身上,这重担不小,但要是担负起了,她安详而去也无所谓了。

杜叩之倒是焦急的要死,她站在小妾的房前,里面传来妩媚的叫唤声。灯火下的人影,微卧床边,照出她一头黑卷发,白玉簪子微微反亮,绣花蚕丝被蓬松盖肚,雪白的脚面微微弯斜。

“老爷,来了吗?——”

杜叩之一听身体一抖,转身走去大公子房间的方向,他静静的趴在门前,聆听里面的动静。几息后,轻叹佝偻身躯,这一幕,略显沧桑。

他看清一个人影趴在桌面上,手中握着一个酒壶,那床边女子身影,轻轻扶起他走向床上。

看到这样,他才松了一口气。

他屁股坐在台阶上,抓出道士送于的三张符箓,微微愁思道:“保佑我的儿啊!”

他看着泛满星影的夜,弯月挂起,吐出一口寒气,轻轻踏步要走,这后边有一个剑客落地,府中有几个黑暗之处冒出寒意,五六双眼睛睁开,抽出剑鞘的剑。沙沙的脚步声入耳,那落地的剑客拔剑要刺进大公子房间,有一个身影跑出,挡住了他手中的剑,两人对目相视,纷纷问道:“想死?”

两人身法矫健,打斗声不止,黑暗中还有人未走出,那墙上剑客们纷纷跳下,有一人轻声道:“速取走杜府大公子的命。”

“你这狗贼。”有一个强壮汉子骂道。

“嘿嘿,杜府作恶多端,今日拿走一人命,下次就取走所有人的命。”

门被踹开,一男一女刹那惊醒,暗处之人拔剑跳出,与之斗杀起来,杜叩之在小妾房中刚要休息,就听到外边嘶吼打斗,穿着短裤就直奔枯井,而手中的符箓并未自燃,着急的他眼泪啪啦,跺起了脚,狠狠骂道自己无能,在他哭了半会后,打斗声渐归尾声,三个符箓燃烧,他趴在枯井上大呼,“杏枯,杏枯,杏枯道人——”

他一不小心栽进井中。

那杀了守卫之人的剑客直奔大公子房间,已山站在一株大榆树上,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洛小云刚要出手,就被他拉回。

这时,一个身穿道袍的道士手持木剑落下,甩出木剑落在他们身前,抱拳道:“在下杏山道观道士,杏枯。今日见诸多剑客煞气颇重,我来指引一番,此子不能动。”

剑客其一,传出沧桑话语,“既是道士,也便能分清是非。这杜家作恶多端,为民除害不可?”

杏枯道士道:“此子命不该绝,你若是抢夺他之命,必定会降灾劫于你们身上,不出三年,你们都将死去。身为道人,行走于山野,看过的繁华与落寞数不胜数,对于眼前此等小事自然了然于胸。我说话皆有理,你若不信,还请动手。”

剑客们眨眼相看。

杏枯道士笑道:“杜府先辈积善供佛,那佛如今报恩于他的后代,待杜叩之死去。这佛便了结果杜家因果,强盛与衰败全由之。他的子嗣有我杏山道途之命,我会带他远走。你们有心了。”

剑客中有一个瘦弱的身躯拉下头顶的帽子,露出沧桑的面庞,抱拳道:“杏枯道人,在下数十年前都已听闻。远闻不如一见。我已老了,带着一种兄弟远走奔波,拔剑抚不平,自当归心。若是您出手,我不会多说。但——”

他深深一拜,颤抖道:“还请前辈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

杏枯道士哈哈大笑,拂袖道:“人生自有路,你若不走,总有人替你走。你不敢走,自有人敢走,走吧,走吧——”

他摇头似在驱赶。

所有剑客都拜拳离去,那房中的杜空仿佛有所明悟,跪地一拜,挪移而来,拜道:“前辈,在下梦中见到要杀妖之人必定是您,还请前辈助我。”

杏枯道士摇摇头,似笑非笑,房中那女子弱弱哭泣。

“三位小友,看了那么久,还不下来?”

李山丝毫没带犹豫跳了下来,两眼睁的极大,笑眯眯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

“老朽从小修行,到现在不多说也有七十多年,熟练的耳听之功,一点动静都逃不出我的耳中。”

“稻草人,你师尊最近可好?”他转身看向了李水山身后的人影,颇有寓意的问道。

稻草人抱拳一拜,尊敬道:“拖前辈的福,一切尚好。”

杏枯道人微笑的点点头,他本就与他师尊有不小的交情,在许久之前,还在芦水山一叙,喝一杯他亲手沏的黑竹茶,满嘴回香,倒也不错,之后,拍屁股走人,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让稻草人由心感觉到他的冷漠。

这一夜,倒也是有缘相聚,喝茶在杏枯道人看来不必了。

因为他们要赶路,直奔芦水山,那里又一桩美差等他们齐了就开始。

前辈在,它们三人不好动手,此时也便是有了了解,至于一家人的宿命,不是常人能够决定的,但此事过后,想必也会号上很多,城府的声誉也会由着人们内心感叹,不会哭泣掩埋。

三人叹息中转身奔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