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何以为道 > 第三章 六月天

何以为道 第三章 六月天

作者:浪客孤南九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53 来源:笔趣阁

六月天,蝉鸣田裂,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来,见到骚扰的划船渔夫,拖着一张大网,洒下一道水波,就噗嗤着各自的飞翅,立在他们遮阳的斗笠上,像是吐出人言,在咒骂着扰乱他们清净赏荷花的时机。

正因为天气的炎热,就多了一点小狗吐舌,趴在树荫之下,摇着尾巴,两眼瞅着还在摇蒲扇的老爷爷。他的手中摸着一碗刚从井水里打出来的冷水,一口饮尽,馋的下方的狗嘴吐出口水落了一地。

没见到好处的狗子蹄子在地上蹭了蹭,独自去了太平镇的小水边,连着一条大河旁,他黄毛耳朵挺立就见到水中吐水唤起的鱼头。

汪汪了两声就被地下的一条小蜻蜓吸引跳进了水中。

这水中的爽快,让他漫步其中,挑着一个小水杆,样子似清晨半点赶鱼的养鸭人,目不暇接的对准其后的一个小叶子上的毛毛虫喷出鼻塞中的水,吹得毛毛虫渡水的干净毛发卷成一团。

一阵夏季凉爽的风吹过,摸过一层小竹楼,碰到一旁还在吐气的小玉米杆子,带着柳树条慢慢的揉动着细挑的身姿,吹到了山边的小榆树,吹到了一个青袍少年的身上。

他眯着眼睛紧凑着看向远处的天际,这地上的一曾厚厚的尘土被卷起,随着他的眉头落下,落在了他面前的棋盘上。

而他手中握着一本书上恰好写到:有福之人六月生,无福之人六月死。

那一位有着半步癫狂,身穿灰衫的老者,这些年异常平静,还亲口告诉李水山这六月天必定有要事发生,这件事关乎李水山的年岁,这一召剩一召的时月,不知道要听他说过几次。

且不管这这头顶小圆帽的山下小掌柜,摸着自己的小贵手,一只手抓这茶叶,一只手拎着茶壶水,神神叨叨的说道:“这附近要有一条肥鱼出世,捏着一把小纸片,窜出一个条幅,顺着水中的动静,一把抓下就可以顺着石桥拱游过去,就似鲤鱼过龙门。只是人一般往下一点,就是‘世人过石洞’,就是一个半水的道人,有一丝神童之力。”

这听信他话的灰衫老者就这样摸着一道符箓,按在李水山的头上,说道:

“六月天生的人容易挨饿死去,但对你这十几岁的少年来说,还是有些用的。就不知道那水中的鱼是什么鱼?是长鱼(长鱼就是蛇)?还是冒着斑点的青鲤鱼?还是味道肥美的黄鲫鱼?”

说的这老者舔着舌头,咂了咂嘴。

过了一日,他从山下的太平镇家中又跑了过来,扬言要教李水山下棋,下的一手烂棋艺,却迟迟不肯罢手,心中还有些不情愿。

又摆了一盘,输了。

再摆了一盘,又输了。

等到后面直接跳过了棋,要带李水山前去钓鱼。

这老者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名字叫做马远,还说有诸多寓意,一是马不停蹄,二是远帆似锦。

一身灰衫带着朴素的黑布鞋,脚里面塞着一块柔滑的白布,那时送离街边的老对头时候,哭了几声才递给了一块白布放在了自己的怀中,但是看着死去的人一脸无奈,熟知阴阳离别,就是无法回眸见上一眼。

这些天恰好他的儿子事多,吃住都搬到了学堂上,去教书了。他早就看上了这片山上的风静,二话不说摆了一个八卦图,意味深长的说道:

“家中老一辈的祖传八卦图,送给你了。”

“我也想在这个闲暇的地方,赏赏景色,念念诗词,看看书。”

李水山笑了笑。

他坐在石台旁,面前是一道悬空的崖壁。他皱着眉头对着空中的几个飞燕念数,见到五个之时,就下出一个棋子。这石台上铺着一层白白的薄纸,其上没有十字方格,哪里下的了棋子?

棋子完整的落在最中间的位置,他便笑嘻嘻的抬起手指,弹了出去。

“这个棋子下的不微妙,若是马伯见到,就会说我又在瞎闹。”

他抬起头看着朦胧的天际,呼了一口深气。他的脑子中呈现一个画面他抬起手再次按在一个棋子。就是在褚水国最为南端的荒蛮地狱,恰恰离国君征伐的水

周国,在这片十字方格子上最边缘的一块小凹陷地域,靠着海边,占据数百个岛屿,乃是国土辽阔,美食佳肴多不胜数的地方。

水周国,确实是一个安详的地界。

“记得有一本《征伐》的书中,写着的是说是褚水国的丰功伟绩,但是仔细看到其中详细的部分,就缺失了一大部分。只记得其中一句,征伐的本质是为了完成对于祖训的一番教诲。可是褚水国的国君又有什么教诲呢?”

他手中自己摸起一个棋子,按在他理想的水周国的地界,而后又拿起一个棋子按在褚水国的地界。这几个黑色棋子并不齐全,恰好有几个被摔坏了一半,按下去的瞬间,看到一个未曾看到的画面。

在水周国君城中。

一阵冷风吹过,满脸沧桑的黄袍马褂之人,身旁陪着的唯有一位穿着锦衣,抱着黄枇杷的女子,被国中人称之为“黄衣”,看起来属实是他的左膀右臂。

城下等待着红车马驾,她身穿红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一番好气色。等待这看到结局的女子上了马车,黄袍马褂之人泪流满面。

褚水国国君,站在城墙上。

君主为情缘,看到女子的到来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而后马车后面带着一辆辆白银,他一挥黄袍,让水周国地界上的棋子存在,并没有因此错位,或者消失。

他闭着的眼睛睁开来,拿起一个棋子点在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两国的交接,自言自语道:“你觉得我下的地方如何?”

“你知道的地方,我不知道。”

他收起了那张薄纸。

这坐坏了腿脚的榆木椅子,花纹美丽,结构粗厚。在寒夜,干燥之季,就是开了差,翘了一锦上添花。因为马远不满意,一脚就脆掉了一个腿脚。

三个腿脚坏了一个,他心里有些郁闷。这是他儿子为他做的,几次带着山上,上次就不带回去,一次缘分,就成了他的“千古恨”。

他若有所思,翻阅着书卷,顺着自己的心意读道:

“赏脸的大公子,仗着家里有钱,给了老鸹一笔钱财,说是赎身用。赎的是那焦楼里最红热的女子,名翠玉。

她身穿红衣,手中缠绕丝带,面若桃花,手指如玉中白质,眼眉细挑,头发盘起……”

他面色泛了红,有些羞耻。

马远脚上的布鞋磨在地上,走了进来,手中持着一把小芭蕉扇,摸着自己小细胡子,颐养天年,他开口问道:“我好久没回过家中。”

李水山抬起头,合上卷谱,面露苦涩,问道:“你可想回去?”

马远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我猜你是一个半仙(文中的半仙,是一个有意愿成为道人的平凡人,因为没有那种体质。一般都会成为算命之人,或是国中教授阴阳大道的凡尘道士。)”

李水山没有回答,这夏热让他头昏脑涨,想找个凉快的地方避暑。况且一见这六月天,一声蝉鸣就让他与夏季撞了个满怀,别具匠心的在自然中喂养出一袭翠绿。

马远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要去太平镇,就帮我打壶酒来。”

......

太平镇,一片幽静。

有白色的栀子花香,开在不远处的小院子里,带来扑鼻的清香,这也算一缕好纯净色;蜻蜓低空盘旋,垂柳纹丝不动。这趴在一颗水边的小柳树下的哈巴狗,吐出红色头。

老人坐在树下乘凉,摇着蒲扇,嘴里埋怨道炎热的夏季,说道:“我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

他们常常会坐在那颗几米宽的老桑树下,乘凉。

传到李水山耳边的一个说法:当年饥荒,有迁移的大部队,一路吃光树皮。她们还有前几年栽下的桑树,镇里郎中说道,“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桑椹能滋阴养血,补虚润燥;桑根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所有之物,都有其独特用处。

正因为桑树救国他们老一辈的命,便称之为桑年,一成不变。

桑树就用河

边的石头堆出围栏,总有一个小孩跑过来,像是跨栏一般,过去后就站在树下盯了一会,调皮的说道:“白的桑葚算是熟了吗?”

旁边还有穿着长褂子的孩子,缝缝补补的补丁五颜六色。灰色的裤腿露出里面蓝色的布,他抹着嘴上的泥土,回答道:“没有,继续等等。”

说的旁边那个矮个子小子都馋的流下口水,埋怨这天气说道:“你再说我都忍不住了。”

有一个瘸腿老汉瞧见了他们身影,缓慢走来,神情激动,指着这帮孩子大骂道:“多说了几次,还不听。送你们去了学堂,没有任何作用。”

瘸腿老汉吓到了他们,听他们忏悔几句,慌忙离开。

这几个孩子从对面翻出砖墙,麻溜的跑走。而这长褂子少年抬头就撞上了迎面来的青衫身影,摔在一边,抬起头,瞅着他,说道:“没看见我?”

“看见了,看见了。”

青衫身影看李水山平静的面容,吓的跟着两个少年跑了。

瘸腿老汉走了过来,盯着李水山看了两眼,皱了皱眉头,转身要走。

李水山拦住了瘸腿老汉,问道:“老伯,打酒地方怎么去?”

却听到他一生教导的话:“小小年纪,就喝上了酒。”

“家中大人需要,我也只好自己来。”

“老伯,请问打酒地方何在?最好是新开一家。”他继续问道。

他摇摇头,说道:“老字号在镇西,酒街,第二家。别乱走错了地方。”

李水平停顿了一下,谢了谢老伯。

其实,这家店他打了好几次,每次都是缺斤少两,他在手里一颠就知道分量。

等到瘸腿老汉走了,他就去了镇东,只是要过了石桥,那里就是马远儿子家住处所在,看了几眼。

他思索一下。

就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

镇东好多馋人口舌的口食,看这天尚早,可以去一趟铸铁的地方,寻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汉,要几本好看的游记,野史。

就不晓得这砸铁的黝黑老人从哪里得到这些书籍。

洋洋呵呵的走入了大街道,挑担的老人,在自己头顶包圆白布,嘴里吆喝着冰糕。旁边的竹棍老头挑着蓑衣叫卖,褶皱的面容,有很是顺滑的羽毛的水鸟,一个抓住老头的肩膀其余在竹棍上站着,闭着眼,丝毫不怕这街道混杂。

过往人眼看着都忍不住多瞧瞧,这老头有两把刷子,靠着水江吃饭,还做蓑衣叫卖,他只走一遍街道,直到有人打断他的步伐,就停下来,问道:

“你要是买,我做本的营生都给你。”

买就把竹竿上的蓑衣一划拉通通放在地上,让他们挑,这水鸟就站在地上,多半聚拢过来的人都是好奇这水鸟。

老头不屑,放好蓑衣这鸟就飞回竹竿上,继续走。

“若是真的这么做,那他吃饭的家伙都没有,如何谋生?”李水山对于这种玩乐的东西不太上心,心中有些不顺心罢了。

转而,身边两位穿着长衫的青年说道:“在那座山上,会从草里蹦出一个大黑耗子。”

旁边一个吃茶青年说道,“什么大黑耗子,有多大?”

“师傅跟我说,这黑耗子有人头大小,吃的可是血肉,在山洞里还有几个人骨,说是林中的小土皇,成了精,后来悟出一窝小崽子,就在这镇后的山。”

“你说的是那座山?”

他指了指头顶不远处的山脉脊椎,指头划着定在一个地方,叹道:“对,差不多就是此处。”

李水山听了心里有些不安,手里攥着衣袖。他心里打着鼓,却不知旁边的两个青年盯着他老久,叫道:

“少年,你叫什么?”

这其中青年清清楚楚的说道。

李水山打了个楞,不知问道什么,就便说:“我什么都不知道。”

青年笑语道:“名字也不知道?”

“名字?”他尴尬一笑,说道:“我,我叫李水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