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九十八章 研发进度

启复汉 第九十八章 研发进度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47 来源:笔趣阁

“我带你看看‘新刘家堡’目前的建设情况吧。”刘礼升邀请道。

“好。”

刘礼升带着刘信启围着建设工地细细转了一圈。

目前建设好的房屋已经超过二百院,随着各项流程的熟悉,对人力的充分合理利用,各种既方便又增加工作效率的工具的增加,新刘家堡的建设进度也随之大大增加。

“估计如果天气顺当,在年底前,就可以让所有的族人住上新房了。”刘礼升感叹道。

刘信启知道他说的所有族人并不包括燕尾镇的海盗村村民,只是安家在登州的三千人。

“您乐观了,估计马上就会有台风天了,到时候十天半个月的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以目前的进度,应该完不成你说的目标。”

“不过您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努力做就好。虽然使用的是土砖,但还是要做好质量管控,不能新房子人还没有住进去,就自己塌了。起码要使用十年以上,让我们有足够时间换成砖瓦房。”

“而且目前蓬莱城里的房子还在,还能住,对于新房的需求并不紧迫。”

刘信启被郭知州封为长岛乡耆长后,两方算是暂时“协议”停战,刘信启已经安排部分族人又住回蓬莱城了。

转完建筑工地,两人再次来到窑厂。

这里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五十多个窑炉。

窑厂的负责人名字叫刘信石,是刘智木在这边的两个徒弟之一,刘信启之前为两人附了武将卡,都是战士身份。

成为战士后,两人的学习和研发进度大大的提速,其中刘信石的表现最为突出,被刘礼升提拔为窑厂的总负责人。

“目前窑厂已经可以正常供应建筑工地的土砖、火烧砖和瓦片了。目前限制窑厂和建筑工地的最大制约是人口。窑厂这边占用二百人,剩余都安置在工地,这样窑厂的产量刚好满足工地的需求。”刘信石介绍道。

“你只看到人口制约建设速度,没看到每个月白石弯这里要吞掉族里多少资源,能维持现状已经很不错了。”刘礼升对着刘信石数落道。

“您说的对。族长,你们跟我来,我给您看样好东西。”

刘信石带着两人来到窑厂后面,这里有几个看起来新建的窑炉。

刘信石钻进旁边的帐篷中,出来时手里多了一块青绿色的玻璃。

“这是琉璃?”刘礼升问道。

“不是,这是族长说的‘玻璃’,昨晚刚做出来的,这是沙子煅烧而成的。”刘信石说道,语气中透露出掩饰不住的自豪。

普通沙子中含有一些杂质,主要是铁,因此刘信石烧制的玻璃会带有青绿色。

“很不错!”

刘信启自己也不会制作玻璃,只知道制作玻璃的原材料是沙子,给刘信石说了下,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制作出来了。

“产量怎么样?可以做出想要的形状吗?”刘信启问道

“产量很低,要达到融化沙子的温度,需要长久的加热窑炉,而且很耗费石炭。”刘信石说道:“还没有尝试过将它定型,不过我看他融化后像水一样,应该可以定型。”

“非常好!”

刘信启很激动,就算目前粗制的、青绿色、透光性差的原始玻璃,也已经可以作为商品了,而且肯定能收回成本。

接着刘信启对其又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比如用很长的铁管插入玻璃溶液中,往里面吹气,可以制作中空的玻璃容器;用铁棒碾压可以制作玻璃板;烧制玻璃时,加入石灰或者其他材料,试制无色、红色、蓝色等彩色玻璃。

看完玻璃,另一位刘智木的学生,带着刘信启看了自己初步制作的水泥,已经可以参与到建设中了。

“近期打地基、建砖柱等都已经开始用这‘水泥’掺河沙作为粘合剂了。比之前使用糯米等材料省钱太多了,而且效率也高,强度也高。”刘礼升对这个水泥很是满意。

“不过这水泥制作太麻烦了,光是前期将原材料磨粉就耗费了窑厂超过一半的人力。”负责研制水泥的学生说道。

刘信启上前拿起一小块水泥河沙混合制成的砂浆块,用手使劲搓了搓,上面掉下来一些粉末。

“你也很不错,不过不要自满,你现在制作的水泥强度还很低。后面在满足建筑工地使用的同时,要继续研制强度更高的水泥。”

“信石也一样,无色玻璃如果研制出来,我们刘家堡就真正的吃喝不愁了。”刘信启稍稍给两人降了降温,继续说道:

“后面我会给工地再送来一百匹马,你们两个研究一下怎么将这些畜力利用起来,用作原材料磨粉。”

之前在步兵营地缴获了一批马匹,放在蓬莱那边用处不大。

“这个简单,将他们套上石磨就行了。”刘信启刚说完,刘信石就提议道。

刘信启在其头上轻拍了一下,说道。

“你以为是磨面吗?用石头碾压石头?你们可以尝试用铁做一个可以循环挤压的机器,用来粉碎磨细水泥原料。”

“还有,窑炉的研发也不能放松,等后面可以轻易制作玻璃和水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建设高炉炼铁了。”

其实以目前的窑炉温度已经可以勉强炼铁了,不过只能算是“土高炉”,能炼制生铁,但是生铁不能铸造,还需要继续炼制。

刘信启打算等窑炉技术再升级,直接研发小高炉,炼制含碳量小于2%的钢,到时候刘家堡的武器装备就可以急速的提升了,堪用的火枪也将触手可及。

了解到目前的研发进度后,刘信启在白石弯又呆了十天,期间一方面更深入的了解了刘家堡目前的窑炉“科技”情况,另一方面为这里的“科研”人员解决了一些疑难杂症问题。

也有一些疑难杂症问题,刘信启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只能以后世人的见识和思维,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让他们自己琢磨。

初步在这些人的思维中建立了“科学”概念。

科学是正确反映世界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是客观本质与客观规律。虽然刘信启的系统很唯心、很不科学。但是刘信启前世今生也只见过自己这一个特例,所以他还是相信科学的。

刘信启臆想:“可能自己的“系统”,在遥远的未来,也可以用科学解释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