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一百六十章 一姓一国

启复汉 第一百六十章 一姓一国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7 03:39:05 来源:笔趣阁

(很低级的历史错误,以前还评论过别人,在自己这里竟然也犯了。仁宗是高丽王王楷的庙号,死后才有的。前面已改,后面不会再出现。)

每次这种有自己人损伤,最后都要和谈妥协解决冲突的感觉真是让人憋屈。

刘信启到现在,终于体会到了前世国家对待各种外交事件时的态度的原因了。

“顾全大局!”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是太难了。

“你有没有见到我派上岸的两个人,一个翻译一个战士。”刘信启对崔武问道。

“见到了,我示意他们留在岸上监控局势发展,以防有变。”崔武回道。

“做的好,继续加油。这次城里的突发情况你处理的很果断,虽然仍然有人伤亡,但是也很不错了。等我学会了高丽语和倭语,回去后,就下放你做营长,到时候独当一面!”刘信启拍了拍起崔武肩膀以示赞赏和鼓励。

“谢谢盟主!我还是喜欢呆在盟主身边,学习进步的快。”

“哈哈哈,不用拍马屁,要想走的远,底层的经验不可或缺。不然就是空中阁楼,昙花一现。”

……

虽然已经与王昊家人谈妥,也已经达成了协议,不过刘信启为了保险起见,晚上仍然安排船队退出了礼成江,在江华湾外海停船过夜。

好在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天天色刚亮,船队又启程来到开京西港口,继续停在河道中间,只安排了一艘州级沙船靠岸接人。

这次仍然是崔武负责岸上的事物,刘信启留在齐州号上。

崔武下船后得到昨天留在岸上的人汇报,开京城没有异常,然后就开始从莱州号上卸展示的货品,还是昨天那些货品,用木架展示在莱州号停靠的岸边。

“你们就是昨天在市集展示琉璃镜的赵国商人?”

旁边一个高丽商人上来问道,这人从船只靠岸就已经在港口岸上等着了,刚开始没有上来,直到崔武将货品展示出来,一人高的镜子立起来,方才上前问道。

“是的,你要购买吗?”崔武道。

“我有些担心你们昨天大闹开京的事,会不会影响我们后续的售卖。”商人担心道。

“我们只能保证不影响你今天从我们这里买回去,至于之后的事,就各凭本事了。”崔武没有随便保证,兴汉盟的信誉比今天欺骗这些商人所获得的利益高太多,继续说道:“不过,这世上哪有躺着就能把钱赚了的,想赚大钱就得承担风险。”

“昨天大闹开京的事对你们来说应该算是好事。本来竞争的人肯定多,价格必然高;现在出了昨天的事,竞争的人少了,你们采买所需花费必然也降低了,利润也就更高了。”

崔武最后补充了一句。

这高丽商人咬咬牙,握紧拳头,说:“好!我参加。”

说完叫过旁边的下人交了一百两的保证金,上了莱州号。

有这个高丽商人带头,之前在港口上观望的商人立即拥了上来,争抢着交保证金上船。

不一会儿,参加的商人已将超过了十个。

“发信号,让船队派船过来接人。“

为了安全,靠岸的莱州号只是个中转,船上并无多少货品,只有展示的那一些。

信号发过去,潍州号很快就靠了过来,接走了等在莱州号上的高丽商人。

焦睿看着络绎不绝参加采买的高丽商人,心里突然就想起了刘信启昨晚对自己说的话:

“但凡是商人就没有胆小的,胆小的必然不能成事。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必然会为了高利润冒高风险。一旦预估利润超过五成,他就会铤而走险;利润超过一倍,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若是再高,利润超过三倍,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

又想起刘信启最后的感叹:“随着兴汉盟管辖范围内的工业和商业继续发展,政部必然要成立商司来管理这些工商业,到时候我们兴汉盟的官吏必将面临更复杂的管理难题:防**!”

“工商业界,能干成事的就没有省油的灯,我们今后不仅要防范他们钻空子,还要防范他们腐蚀兴汉盟的官吏队伍,损公肥私,公饱私囊。”

看到下面的人对接待流程已经熟练,崔武暂时闲了下来,焦睿对其说道:“这些商人真是没有底线,我们昨天才在他们的国家京城大闹一场,还杀了那么多他们国家的士兵、民众。今天他们就乐呵呵的过来买我们的货品,真是小国无德。”

崔武笑着反驳道:“你这就不对了,不说这些商人现在算是在帮我们,是我们的朋友。就说‘小国无德’这话就有些片面了,有德无德跟国家大小并无关系,是民智的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得生存,才能要求百姓有德。”

“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我们赵国算大国了吧,不也有大量读了圣贤书的士绅,金国来了就没了骨气。先是从伪楚,现在又从伪齐,后面还可能直接降金。”

“但是也不乏忠诚勇猛的卫国之士,就像那些随着南赵朝廷流亡的人,起码在德行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两人都默契的没有谈论兴汉盟,毕竟现在兴汉盟里的官吏都清楚,虽然盟主刘信启没有投降金国,没有屈从伪齐,但是也没有忠于赵国。

现在兴汉盟的官吏平时闲谈,都会刻意避开这个话题。

这个问题刘信启已经有所察觉,但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刘信启上一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并没有很深的哲学造诣,并不能建立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行为和理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但是在心底里,刘信启自己是清楚的。

这个矛盾主要集中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上,一直是一家一姓一国,所以刘信启现在不忠于宋家的赵国,方才显得很突兀。

只有当有一天,这个国家姓汉,姓中华民族,方才能打破了这个枷锁。

……

“先带他们去货仓查看所有的货品,让他们心中有数。”刘信启对一名翻译安排道,指了指上船的高丽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