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四十六章 月饷与大同社会

启复汉 第四十六章 月饷与大同社会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47 来源:笔趣阁

“你既然能提出来发月饷,想来已经有了自己的考虑,直接说出来吧,我们在你的提议基础上再议议。”周心远直接说道。

近段时间,周心远发现刘信启好多想法都是他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前所未有,但是基本都可行,所以在刘家堡管理方面,周心远越来越支持刘信启了。

“好,那我就先说说。”刘信启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

“刘家堡一百多年来没有饿死过一个人,在我作为族长的时间内,也不能打破这个记录,所以我打算,给每个人每月发放生存底线的粮票,确保哪怕他这个月什么都不做,也不至于饿死。这个底线我觉得五十斤粮票比较合适。”

“除了保底月饷之外,凡是做工的都发一份工钱,根据岗位不同、贡献不同区别发放。凡是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每月发一份成长补贴。对残疾导致的影响工作之人,每个月发一份生活补贴。对超过五十岁的老人,每个月发一份养老补贴。”

“就是这些,大家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刘信启问道。

“既然残疾、老弱都有补贴,那女人生孩子、带孩子是不是也应该有补贴?”刘李氏问道。

“李婶说的对,从开始怀孕到小孩三岁之前都应该有一份生育补贴,三岁之后白天可以放在族里的托育院照看,晚上带回家自己照看。”刘信启考虑了一下说道:“三爷,托育院要尽快建立起来,负责收养照看族里三岁至六岁的孩子,管吃,其他自费。”六岁以后就进入族学了。

“好的,这又是一大笔开销。”刘礼升说道。

“不能这么算,如果小孩在家里,必然拴住一个成年人照看,如果在托育院,一个成年人就可以照看十几、二十几个小孩,这样就等于多出了十几、二十几的成年劳动力,对族里来说,是有益的。”刘信启解释道。

“你说的有道理。”刘礼升赞同道。

再次询问有没有人有意见。

“族里有几个孤儿,家里大人都在之前守刘家堡时牺牲了,这几个孤儿照你的说法,只能领保底月饷加成长补贴。”刘礼振问道:“之前一个多月,有族里照顾,还可以正常生活,如果照你计划的,分发粮票后,各顾各自,这些孤儿的生活就难保障了。”

“振爷说的是,不能让那些为了刘家堡牺牲的家庭流血又流泪。”刘信启回道:“三爷,到时候计算一下所有做工的人的平均月饷,给所有牺牲的家庭,凡是有未成年和老人的,全部发一分平均月饷。以后只要是为了刘家堡牺牲的人,都这么做。要让他泉下有知,他的小孩父母遗属刘家堡赡养了。”

“给那几个孤儿找寄养家庭,找监护人,避免粮票发到手里,孩子不懂事乱花。”周心远补充了一句。

“老师说的对,寄养家庭和监护人,族里要做好监管,这件事拜托母亲负责了。不能让小孩太受委屈,也不能让寄养家庭将小孩的钱花光。”刘信启对母亲说道:“您再建立一个孤儿院,将不愿意去寄养家庭,或者没有寄养家庭收留的孤儿照看起来。”

“放心,我会做好的。”刘母陆从雪应道。

“如果残疾成年人、自己自强找了工作,那生活补贴和月饷都发吗?”刘礼升问道。

“都发,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发,这几份补贴与保底月饷、工作月饷互相不冲突。”刘信启回道。

后面几个族老和管事都陆续提了一些自己的疑问和建议,刘信启一一给于解释。

以目前刘家堡的福利,放在后世还是很低级和简陋的,所以对于族老的问题,刘信启在后世的记忆中,基本都能找到对照的答案,然后依照刘家堡的现状做合适的更改,就能暂时适用。

所有的福利政策,以后还会根据刘家堡的成长做出调整,刘信启作为后来人,当然希望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等大家都没有疑问后,刘礼升最后问道:“那这几个补贴,具体发放多少合适?”

“按照刘家堡目前的族产,首次发放粮票后,应该还剩余四千两,你先将每个月的补贴总额计算控制在每个月四十两左右,然后给做工的人月饷总额,控制在六十两左右。”刘信启回道:“加上保底月饷会花费一百两左右,族里的族产现银应该可以支撑二十个月,有这二十个月缓冲,我保证让刘家堡的财政健康起来。”

“那就按你说的办吧。“刘礼升应道。

“拜托老师按照此次商议结果制定公告,具体数额由几位族老商议计算决定,不超过我刚才说的总额就好。”刘信启对周心远说道:“估计需要五六天,刘智木那里的粮票就制作好了,到时候如果我不在登州,麻烦老师给族人依照此次决议分发。”

“你放心,交给我了。”周心远回道。

“既然‘分家’了,那到时候大食堂还做不做?”眼看大家起身要走,刘李氏最后问道。

“做,一直做下去,以后一天早中晚三餐,每顿交一斤粮票就可以吃一份饭,李婶将一份饭的成本控制在二三斤粮票之间,到时候差额的那部分从族库里出。”刘信启回道:“这算是给大家留个福利吧,仅限对族人,对外人要赚钱。”

说完大家起身散会。

……

走出学堂,刘信启和周心远走在一起。

周心远突然对着刘信启,摇头晃脑的念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刘信启明白周心远的意思,周心远是说刘信启想要建立一个“大同社会”。

“老师过誉了,学生现在也是如履薄冰,只是尽心尽力为族人做一点事,算不上建立‘大同’,我这么做,也是不想辜负先人授予我的‘仙法’。”刘信启回道。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刘信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时代的,也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系统是怎么来的,最近被族人“仙法”、“仙法”的叫多了,自己都有些相信,自己是先祖召唤过来,带领刘家堡、带领汉民族复兴,使伟大的汉民族不被异族欺辱。

“你现在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我相信你坚持下去,一定能实现大同。”周心远坚持赞誉道。

刘信启没有接话,刘信启心里是不太认同“大同社会”的,可能在遥远的未来,人的素质提升的非常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非常高的时候,有可能可以谈“大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以目前、甚至是发展到“刘启”生活的那个时代,都根本不可能实现大同。

刘信启所作所为只是源于他来自后世“刘启”的最基本的“善”,受五星红旗的教育,刘信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可以自己选择安逸生活或者选择勤劳致富,合格的政府应该能保证每个人最基本的温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