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三十四章 仓库

启复汉 第三十四章 仓库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47 来源:笔趣阁

等要买的房子看完,天色已经快黑了,再耽搁就不能出城了,租的房子只能交给牙保确定。

交了500两定金后,刘信启匆匆拜别徐管家,急忙往城外赶,最终赶在关城门前出了城。

在回姜家村的路上,刘信启对周心远问道。

“老师,刚才我有哪里说错了吗?”

“也不能算错,就是有些欠考虑,罗县尉显然知道你有‘仙兽’老虎的事,你应承的过满,如果他要这老虎做“祥瑞”献给朝廷,你是应还是不应?”周心远说道。

“当然不能给。”刘信启说道,意识到自己说了大话。

“就是,所以以后说话要过心,慎言慎行。”周心远说道。

……

回到姜家村的宿营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是刘家堡的人都还没有休息,大多坐在晒场中间的几处火堆边闲聊,小孩子到处跑动,欢快的声音远远的就传入耳中。

待刘信启将房子已经置办好的消息告诉大家,大家伙都高兴的大吼起来,走了这么远到登州,终于能够安顿下来了。

跟相熟的伙伴聊了几句,刘信启找到刘礼振、刘礼升等人,商议起了明天的安排。

今天时间紧迫,没有租安置大车和马匹的的地方,明天刘信启还得再去看这些,还要送族人名单和女真鞑子首级给罗县尉用于落户。已经顾不上亲自分配族人在城里的住所,这些事情只能交给族老负责。

“初步计算了下,今天看的院子,基本都有正屋、厢房、门房等五到六间房子,按照十个人一个院子的标准,考虑家庭等因素,现在先将八十个一进院子初步分配了,接下来用一两天的时间逐步将族人都安排进去,安置的时候再根据需要和实际做细致调整。”刘信启对几位族老安排到。

“老师今天跟我一起看了房子,明天开始就由老师负责带着大家和牙保交接”刘信启对周心远说道。

“好,我会做好的。”周心远应道。

“一进院子优先考虑有家庭的,剩余的单身、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伤员等,全部住进大院子,方便照顾和管理。所有的战士也住进大院子,老虎先留在城外,明天在码头租了仓库,再将老虎带去那边。”刘信启又安排到,

……

将人员分配的事情安排完之后,再次安排了看守和照顾马匹的工作。帐篷、大车和马匹等大件还需要组好仓库后等,再全部迁移到仓库那边去,城里的居住成本太大,用来搁置这些大件不划算。

再次交代根据每家的缺损情况,补充采买一些日用器具等。

等到所有刘信启能考虑到的工作都安排一遍后,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

“你已经考虑的很细致了,后面有什么疏漏的,我们几个会商量着解决。眼下还有几个需要考虑的,而且马上就要面临的问题,需要解决。”刘礼升说道。

“您老尽管说。”刘信启。

“一是目前大家都不事生产,这样坐吃山空下去,估计撑不了多久,而且初到这里,干什么都要花钱,冬季取暖也是一大笔开销,都还没有着落。”

“二是这二百多大牲口胃口惊人,我们肯定撑不下来,既然已经迁徙到这里,是不是卖一部分筹措资金,供人花销。”

“三是这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刘礼升接连问了三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都已经考虑过了。原本想等安顿下来我会再做安排,既然三爷现在问道,我就说说,大家也帮我看看,我有没有哪里考虑不周。”刘信启回道。

“先说取暖的问题,我知道辽东女真人会盘暖炕取暖过冬,通过锅灶里烧火,高温的烟气穿过炕下的通道给炕取暖,人睡在上面就不冷了,而且盘暖炕的屋子整个也会暖和起来。我知道这种暖炕的原理,后面我们可以给每间住人的房子都盘一个。”

“至于烧的东西,你们都知道莱州盛产黄金,我们从莱州走过来的,那里离这里不远,而且都在海边。其实我还知道那里也产石炭(煤),后面我计划买一些船,一方面由原赵家村的村民带着刘家堡的青壮出海打鱼,一方面去莱州采购石炭过来用作取暖。如果暖炕的效果好,我们还可以在莱州推广,到时候就可以做煤炭生意了。”

“关于族人的生计问题,我打算在登州附近海边找块合适的无主滩涂地,买下来,这个冬天族人可以安排在那里建设新的刘家堡,我计划在刘家堡里建设码头、盐场等,不会让族人无事可做的,以后也可以靠这些维持生计。”

“今后肯定有做不完的事,只有人不够,不会让人闲着。说道这里就得说明,马是绝对不能卖的,马就是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工具,卖马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做。”刘信启最后说道。

“你心里有数就行,你是族长,一定要考虑细致,眼光放长远。”刘礼升听了刘信启的想法,心里安稳了一些。

“还需要各位长辈时常监督指点。”刘信启说道。

“我这里有一点要求,人员安顿下来后,族学要尽快再次开启。”周心远提了一点。

“我明白,在城里的大院子里留几间房做教室。教育是立业之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也很重视教育。”刘信启对老师的建议很是认同。

几人又聊了很多,一直到很晚才相继睡去。

……

十月二十六日一大早,除了留在姜家村看守留下的马匹、帐篷、大车等物资的人员,其他人都赶车带着自家的行李进了城。

城门口有罗县尉提前打了招呼,对于刘家堡这么多人进城,守城的兵将没有为难。

在进城后刘信启和周心远他们就分开行动了,周心远带着族人去租、买的房子安置,刘信启带着两个战士,赶着一匹马车再次朝罗府行去。

今天县尉罗成不在家,听管家说是有公事去了衙门,刘信启留下首级、刘家堡族人名单信息和两千两纹银后,又出了门。

出门时,罗高不顾管家的劝阻追了出来,听管家话里的意思,罗高这次去汴京游学,来回花费近三个月时间,学业落下来很多,罗父禁足其一个月在家专心学习、收心。

罗高看到刘信启来家里,正好借着刘信启的名义出门闲逛。这几个月在外无拘无束的生活,罗高的心野的不成样子,早上看了不到两个时辰的书就坐如针垫,早已按耐不住。

刘信启笑骂了几句,就带着他出了门。

几人再次来到牙行,牙行只剩下掌柜的一人,其他伙计都出去配合刘家堡的人安置去了。

和掌柜的打了招呼,向其说明了情况,掌柜的直接关了店门,带着刘信启几人从北门出了城,来到蓬莱港,在港口实地看了几处仓库。

近来战乱,登州沿海也时常能看见女真战船出没,有赵国商人被劫掠,导致蓬莱港客商锐减,好多仓库空闲出租,刘信启看上了一处占地十亩的大院落。

这院子里都是简易的仓库,修缮修缮都可以勉强住人,养马当然不成问题,最主要的是院子里有口井,难得的淡水井。这大大减少了养殖用水的麻烦。

和房主谈了租价,最终以一年一百两的价格租了下来。

刘信启有些后悔昨天买城里的院子了,今年、明年刘家堡重建后,那个院落的作用就小很多了,却占据了1700贯的流动资金,很不划算。不过已经买了,退的话,不说定金没了,还伤罗县尉颜面,更不划算。

放在那里总是资产,不再多想,掏钱租下仓库后,刘信启带着人又朝着姜家村返回。

ps:作者每天晚上发新章,一般会在电脑上检查一两遍,不过自己检查自己,错别字在所难免。睡过一晚,缓缓脑子后,第二天会在手机上再次检查一遍,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不合适的句子。

说这个是想说,盗版网站的会比起点的错别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