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启复汉 第三百一十四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47 来源:笔趣阁

“好,既然出来做事,那就要好好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我们兴汉盟的人才多了,可用之人多了,兴汉盟才能继续健康的发展。所以说,教育部就是我们兴汉盟的基石,你作为我的贤内助,可一定要为我打好这个基础。”

“你放心吧,我很用心的,若是遇到不懂的,我会向你、向罗成叔叔等前辈请教的。”周玥答应道,也不反驳刘信启话中使用的“贤内助”一词。

两人继续聊天,一直到中午,一起吃了个午饭才各自散去忙工作。

……

正月初九,焦睿在各团营挑选的特种连人员全部到齐,原来就是战士的,给了陆军部或水师部武将卡补偿,不是战士的已经全部附了武将卡。

全连算上焦睿共计一百零一人。

上午刘信启前往军营进行了检阅,下午亲自送这支特种连乘坐运粮船前往滨州。

“有这一百名猛士帮衬,那些义军就能真正的站住脚了。”周心远说道。

周心远是前几天才回来的,在河北他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那些义军对于周心远的指手画脚有些不耐烦了,不像刚开始对他那么热情,开始逐渐将他边缘化。

所以周心远自感无趣,就乘坐运送流民的船回了蓬莱。

“老师这次为什么不跟着去?”刘信启问道。

“那些义军没有前途的,不仅主官心中无沟壑,底下的义军也是得过且过,自从有了我们兴汉盟支援,有了用人换粮换装备的门路,就更加的疲赖了。”周心远说道。

“都是活不下去,被逼造反的穷苦百姓,都没啥大的见识,当然不能指望他们有多么高远的理想了。”刘信启应道。

“明天白石弯新船下水,您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行,前段时间看到那么多腌攒事,去转转,看看新船也好。”

周心远答应了刘信启的邀请。

自古粮食都是地里种出来的,河北的义军想要生存,肯定会做一些劫掠百姓的事,周心远在那里呆了近两个多月,看的太多了,又不能制止,只能勉强让义军少造杀孽。就是不知道那些被抢了粮食的农民是怎么度过这个冬天的。

送走焦睿和他的特种连后,刘信启和周心远一起前往位于港口的流民安置点。

这处安置点是由仓库改造的,用来给这些从战乱之地过来的流民稍作休整,将他们的旧衣服全部清理,并清洁身体,避免将河北的瘟疫之内的病菌带过来。

刘信启知道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不能绝对杜绝病菌传播,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来到仓库之后,刘信启看到上一批送过来的流民心态已经稳定了下来,除了有一部分比较担心还留在河北的亲人以外,其他的人已经接受了目前这种安逸的生活。

“截止正月六日,这里已经接收了两批流民,合计九百一十七人。”流民安置点的人给刘信启解释道。

自从二十二日在海仓镇决定和义军用补给换人之后,义军很快响应,除夕的时候就向蓬莱送了两船人,正月初六又送来一船人。

“向外安置了多少了?”刘信启问道。

“已经向外安置了五百四十人,其他人都是暂时不愿意前往工厂,其他七县的荒地还没有统计出来,也没法安排他们去开垦荒地,只能滞留在安置点。”负责人回答道。

“我回去后会安排户部加紧统计工作进度,可以先确定出来一部分无主之地或荒地,到时候你这里就可以安排愿意种地的流民前往安置村寨。今后从河北过来的流民会越来越多,一直这么养在安置点也不是办法。”刘信启安排道。

“确实不是长久之计。我已经发现这里有一些好吃懒做的人,我担心他们什么都不愿意做,不愿意去工厂也不愿去拓荒种地。”负责人提出了一个难处。

“这种人多吗?”

真的是什么人都有,这个时代、目前的处境下竟然还有这种想要混吃等死的人。

“不多,有十几个吧,还没有明确调查过。”负责人回道。

“等户部那里准备好,你可以对每一批过来的流民设置一个最晚出安置点的时限,过了时限仍然不愿意出去的,我会让‘监狱’配合你,将他们抓过去劳改。对付这些无赖,监狱有的是办法。”刘信启安排道。

“谢盟主。”

“就算留在安置点,也可以安排他们在港口码头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看情况给一些报酬,以工代赈。”

……

从安置点出来,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刘信启和周心远顺着大街走着入城,回盟部。

“卖报啦!卖报啦!兴汉盟正月二十五日组织第二次吏员招募考试,这将是最后一次不限制文化程度的招募考试。”

“卖报啦!卖报啦!兴汉盟正月二十五日组织第二次吏员招募考试,…”

“给我来一份。”

刘信启上前买了一张,跟在后面的警卫员付了一张一斤粮票。

打开报纸,看到头版头条就是关于这次吏员招募考试的信息,里面的内容非常的详细,还有考试的科目和重点。

不限制文化程度的意思是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今后就会要求参加吏员招募考试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比如基础扫盲考核、础义务教育水平考核等,要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

这些都是兴汉盟这几天开会讨论决定的,这版报纸的头版内容也是吏部提供给宣传部的。

“没想到罗高在办报上竟然能做的有声有色,我听说,年底的那版报纸卖出去了三万份,八县之地识字的家庭基本做到了每户一份。”周心远赞扬道。

“新生事物,并且独一无二,一份报纸也不贵,不够吃一顿饭,自然很容易推广。但是我也没想到罗高可以这么快将《百姓旬报》在其他七县推广开。”刘信启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