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二十一章 采购

启复汉 第二十一章 采购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47 来源:笔趣阁

刘信启现在疑惑的一点是,假设把这张三星武将卡给已经附过卡的人再次附上,得到的结果会是什么。刘信启猜测有三种可能。一种是直接覆盖上去,三星武将卡的属性覆盖了二星或者一星卡的属性。

第二种可能是三星卡叠加上去,三星武将卡的属性和二星或者一星卡的属性相加。

第三种可能是三星卡替换了原有的武将卡,附过三星卡后,原有的武将卡会又恢复成“卡片”状态。

如果是后两者可能,那选择一个现有的战士附身三星武将卡是可以的,刘信启对他们熟悉,也算是奖励了他们这段时间的功劳。

但是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就相当于浪费了一张武将卡,这在目前这种名望稀缺的时候,是很不划算的。

考虑了一会,为了避免是第一种情况,刘信启还是决定现阶段先紧着未附过卡的人使用,稳妥的增加刘家堡的高端战力人数。

正思量着,刘礼升过来告诉刘信启,帐篷都已将装车,大家都收拾妥当,可以出发了。

“那就出发。”刘信启说完,对着迁徙队伍的四个小组长分别安排了下去。

等到安排好前行哨探,再队伍前后查看一番,确保没有人被遗留后,时间已经到巳时(十点多)末。迁徙期间都是一日两餐,出发时一餐,晚上宿营扎寨后一餐,中午会休息半个时辰。

刘信启来到拉着伤兵的车子旁。

因为之前女真鞑子屠戮的厉害,留下的伤兵并不多,只有在地窖关闭前进入的五个伤员得以活命。加上后来被女真鞑子拷打审讯产生的六个伤员,总共十一个伤员,这些人中有十个人伤势较轻,现在已经能活动,在地上跟着迁徙队伍走。

有一人伤势较重,守堡墙时被吊射的羽箭射在大腿上,这快一个月了,伤口一直没有彻底愈合,影响行走,照目前的医疗条件,这条腿肯定是保不住的了,估计会连命都保不住。

刘信启之前给刘礼振附武将卡后,刘礼振肩膀上遗留的箭伤不到两天就痊愈了,现在一点不影响行动。所以刘信启认为“武将卡”其实也可以当医疗卡使用,如果不是缺胳膊少腿的重伤,其他刀砍箭刺得伤口,自身恢复能力增加个三四倍后,估计都能自愈。

这名伤势较重的民兵名字叫李仓,属于刘家堡男性中少有的外姓,和师母李莲沾着点亲戚关系,不近也不远,属于李莲的子侄辈。李仓媳妇家四个女儿,没有男孩,李仓属于上门女婿。

“仓哥,伤势好点没有。”刘信启问道,李仓的媳妇也在车子上,正在给李仓用高度酒精擦拭伤口。方法和酒精都是刘信启之前教的、准备的。要不然李肯定仓活不到现在,早感染严重交代了。

“还是老样子,伤口一直有一些流脓,没有愈合。”李仓有气无力的回道。这一个月的病痛折磨,没死已经是李仓意志力坚强了,精神被折磨的很低靡。

“我现在可以施仙法,应该对你的伤口有帮助,你愿不愿意受法?如果受了仙法,以后就都得听从我的吩咐。”

“我愿意,本来我这条命就是你救的,要不是你教我媳妇清理伤口的法子,还送这叫“酒精”的药,我早见阎王了。”李仓没有犹豫,直接答应道。

李仓的媳妇乖巧的在旁边,没有插言。

看来李仓虽然是上门女婿,可是家庭地位应该还是可以的,从李仓媳妇这一个月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可以看出来。

“那好,我现在给你施法。”说完,刘信启爬上车子,呼出武将卡,拍在李仓肩膀上。然后查看属性。

姓名:李仓

民族:汉

年龄:35

关系:盟友

攻击:10 50

防御:10 40

谋略:8 5

速度:9 45

从属性上看,李仓现在应该是刘家堡的第一高手了,加上他本来就四肢发达,目前应该没有谁能打的过他。

“好了,你继续休息,如果伤口有变化,让嫂子及时告诉我。”刘信启说完后,下车继续朝迁徙队伍前面走去。

……

接下来两天的行程都很顺利,除了中途遇到三个难民加入到迁徙队伍,增加了刘信启三点势力和名望外,再没有其他事情发生,迁徙队伍在十月三日申时(17点)到达了胡山脚下的“麻风村”。

连续三天住野外,刘信启今天打算宿营在麻风村的晒场,然后明天早上休整半天,让迁徙队伍紧绷的神经缓一缓。

刘启带着队伍走到麻风村门前,示意队伍暂停休息,自己上前询问等在门前的前哨刘信远,与村子交涉的情况。

今天早上出发之前,刘信启有安排刘信远打好前站。

“村长不同意,说我们人太多,可以允许我们在村外呆一晚上,明天就得走,而且不能有人擅自进村,不然他们就报官。”刘信远汇报道。

“可以理解,不过我们在村外宿营,哪还需要他允许。你有告诉村长,我们会给报酬吗?”刘信启问道。

“说了,没用。”刘信远回道。

“族人今天必须得进村子好好休整一下,都是头一次迁徙,连续三天野外行进、野外露宿,神经绷得太紧了,这样下去会出乱子。”刘启看着前面麻风村围墙上面站着的那些人,对刘信远说道:“今天必须得做回恶人,你去后面召集战士,我们先拿下这村子,再和他们讲理。”

“好。”刘信远应声后朝后走去。

刘信启没有等战士到齐再行动,直接走到围墙前三十米处,对着围墙上喊道:“上面站着的可是村长?我是刘家堡族长刘信启。”

“我是村长曹云,不知有何贵干?”围墙上有一个五十多的老人回道。

“我们刘家堡族人远行至此,人困马乏,想借贵村晒场稍作休整,愿支付钱一千文作为报酬,并且我保证在村中所用贵村之物,均会现钱结算,望村长通融。”刘信启打算先礼后兵。

“请刘族长谅解,进来附近胡山贼匪常下山劫掠,实在不敢擅开村门,我也是为了村里的村民,只能麻烦贵族到别处去了,恕不招待。”这村长也不客气,还暗指刘家堡有可能是贼匪。

“哎,给过你机会了。”刘信启心里默默道,没有回话,直接转身往回走,准备与战士汇合,一起攻村。

没过一会,刘信远就带着十五个战士走了过来,全部都已经全副武装,并且带来了刘信启的武器。

这几天刘信启皮甲和铁甲都是不离身的,并且要求所有的战士也同样甲不离身。

刘信启将短枪都插在背后,弩弓挂在右侧大腿侧面,刀挂在左侧腰上。对着战士们说道:“此次攻村,不为抢掠,只为以力服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伤人,刀不能脱鞘,枪用枪杆。他们估计也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就攻村,所以我们要攻其不备,尽量找村长、村老等重量级人物俘虏,尽快拿下话语权。”

“好!”战士们齐声回答。

“出发!”说完刘启带着战士直接成散兵线,两人一组朝着麻风村的围墙冲去。

战士冲的太突然,速度又快,一直冲到围墙前,墙上的村民都没能射出一支箭。

麻风村的围墙只有一丈高,寻常人一般翻不过去,但对于战士,一个小跳,手直接就搭上了墙头,一翻身,就站在了围墙上。

刘信启与刘信远一组,刘信远先挡住冲上来的村民,刘信启直接一个跳翻,翻过冲过来的人头顶,径直朝着村长冲去,两个大踏步就冲到村长面前,拔出刀,直接搁在村长的脖子上。

“喊话!让你们的村民都停下,我们不想伤人。”刘信启对村长说道。

“你休想!”村长曹云用颤抖的语气说出了硬气的话,不过接下来的话就有些漏气了:“就算我说了,也不一定有用。”

刘信启明白,不是所有村寨都能像刘家堡这么团结。

环顾四周看了一圈,刘信启接着对村长说道:“你可以喊一喊试试,喊了后,不管有用没用,都不为难你。”因为,就这几句话的功夫,战士们已经在围墙上打到了五六十人,还劫持了两三个看起来有威望的中老年人。至于怎么区分,谁叫他们穿的好。

“都停下!都停下!…”这村长犹豫了一个呼吸不到的时间,就连忙对剩余还在战斗的村民喊道。

听到村长的喊声,剩余还在战斗的村民也看到了现场的战况,都很识相的停了下来。己方都到了六十多人了,对面攻村的十几个人看起来一点伤都没有,谁还能有勇气战斗。

看到村民不打了,战士们也停手站在一旁。

刘信启从胸前口袋摸出来两个一两的碎银子,递给村长,村长一头雾水的小心接过。

“还是之前的条件,这是宿营在晒场的钱,多的一两是给受伤村民的医药费。打开门让我的族人进来,我们不是胡山的贼匪。”刘信启对着村长说道。

现在银贵钱贱,不同地方的兑换比例不同,1:1100-1400都有,反正肯定超过一千,所以刘启给的二两银子已经很充足。

“哪里会…哪里会…,英雄这么仗义,族人肯定也都是好汉。”村长见自家都打输了,还有钱拿,连忙赔上笑脸。然后对围墙下守门的村民喊道:“赶紧开门,让乡亲们进来休整休整。”

“这会就又成了乡亲了…”刘信启心里吐槽到:“都是大赵子民,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能不流血就是最好了。”

上次夜袭两个山寨,缴获的财物价值超过一千两,后面肯定还会有这种“好”事,这也导致刘信启现在做事、说话都带着些阔气。

进村后,照例设置宿营地,虽然同样是住帐篷,但是毕竟是在围墙里面,周围都是民房,都是良民,刘信启明显感觉到族人的神情都有所放松。

接着刘信启安排刘礼振带人去找村长买柴火、买鸡鸭猪肉、买村里多余的粮食、买处理好或半处理的大车备件等等,老人知道行价,不会被宰。不过估计现在村里也不敢宰,都是以防万一。

晚上虽然宿营在村子里面的晒场上,不过刘信启仍然没有放松警惕,照往常一样安排好值夜、暗哨等工作。等到晚上大家都安顿好,刘信启找到刘礼升。

“明天休整半天,午时出发,刘信宝已经在前面把路探好了,明天争取走到郑家寨,二十多里路,晚上宿营在郑家寨,明天可以带着一个麻风村比较有威望、与郑家寨相熟的村民,去联络郑家寨开门,应该会有效果。如果他们仍不开门,那就等我过来汇合后再处理。”刘信启对刘礼升安排到:“我明天和礼振爷,带十个战士、三十个村民,二十匹驽马,早早出发去章丘县采购,争取多买一些粮食、禽蛋、肉、大车、铁器、布等物资,天黑前和你们在郑家寨汇合。”

“行,到了城里,多听听你礼振爷的话,不要冲动惹事。”刘礼升应道,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城里可不要强买,那里做买卖的,后台说不定就有关系通天的。”

“我晓得了。”刘信启从善如流的回答道:“对了,明天走时,记得警告村长不要报官,拿战士的武力威胁他。”

“这我晓得,我会好好和他说的。”刘礼升应道。

……

十月四日卯时(6点)

天色才蒙蒙亮,刘信启就带着采购队伍出发了。因为队伍里有族人,所以行进速度不快,用了一个时辰才赶都章丘县。

知道今天进城,所以大家都没有带明显的武器,只是贴身带了一些短刀。进城时,守城的兵丁没有多问,收了每人两文钱、每匹马三文钱的进城税,就放行了。

进城后的采购过程都很顺利,先去车行买了其库存的马拉大车十五架,一车的备件,然后就紧着大车的载货量采购,买了两扇猪肉、二十只鸡、二十只鸭,粮食买了两百石,买了马吃的豆子、草等四十石,买布五十匹,还买了些盐、油、醋、针线等日用品。最后又去铁匠买了些箭头、铁钳、铁钉、铁锹等,还买了生铁块,准备路上宿营的村寨如果有铁匠房,可以借用打造一些工具。

采购的东西将十五辆大车装的满满的,剩余的五匹驽马身上都挂了一些东西。

这些粮食应该可以够迁徙队伍吃半个月,后面遇到县城还会继续采购,并且会多采购,为到达登州后青黄不接的时间尽可能的做好充足的储备。

早上进城门的时候很顺利,中午出城门的时候出了问题。

四十多个人赶着装的满满的十五辆大车,出门时,被守城的小将看到,挡了下来。

“你们是做什么的?很面生啊,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东西?都买得什么?”守城小将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