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四百四十五章 以文御武

启复汉 第四百四十五章 以文御武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44:57 来源:笔趣阁

(还没有改错)

周心远信里的内容很少。

主要是说他看了《百姓旬报》,对于刘信启抄了衍圣公府很是震惊,不过事已成定局,没有办法晚会,他只是要求刘信启不要擅杀那些孔家后裔,否则会在历史上留下恶名,就如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样。

刘信启知道秦始皇“焚书”并没有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坑儒”也只是杀的方术士。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并不这么认为,言路狭隘,被传授知识的阶层掌握,所以在这个时代,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绝对的恶。

刘信启没有给老丈人回信辩解,马上就要回蓬莱了,到时候上门拜见聊一聊,自然就能解了两人之间的误会。

秦始皇“焚书坑儒”做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刘信启清理孔家也是为了清理特权,做到天下士绅百姓一体纳粮,确保政府财政健康。

特权的口子不能开。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这口子但凡开了,今后就难关闭了。

周心远书信后面还预测了刘信启这次抄孔可能会导致的恶果,预估天下读书人都会反对兴汉盟,导致兴汉盟无才可用,将会大大的影响兴汉盟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兴汉盟治理体系的大崩坏。

其实若刘信启没有系统帮助,周心远说的这些真的有可能发生。

但是刘信启之所以敢一意孤行,就因为他有系统作为金手指。目前招募的武将卡已经超过五千张,有这五千多绝对忠诚的人,刘信启一点也不担心兴汉盟的治理体系会崩坏。

最差的情况就是刘信启给每个村庄、每个街坊都派驻一名战士,有了战士作为“定海神针”,兴汉盟乱不了,离了谁都乱不了。

……

七月十日,蓬莱县,君悦酒楼。

二楼窗边的饭桌上坐着四个人,一边优先的喝酒吃菜,一边细声谈论。

“伯纪,对于刘信启的行为你怎么看?”坐在四方桌子北边的的老者问道。

“很大胆。”被称为伯纪的老者回道,继续看着手中的《百姓旬报》。

新一期的《百姓旬报》因为刊印了刘信启抄衍圣公府的大新闻,加上一些对于衍圣公府发迹过程介绍的内容,版面增加了许多,整整八大张,三十二页。一斤粮票的售价,光计算纸张和印刷成本,真是亏到姥姥家了,好在目前报纸的广告收入已经很客观。

“崧老,这报纸真是好东西啊,比我们江南的小报厉害太多了。”伯纪评价道。

“还是你厉害,真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竟然还能静下心来看报纸。”崧老喝了一口酒,就了一口青豆。

“想我李纲沉沉浮浮一辈子,还有什么看不透的。你还是没有明白,在你看来这是大事,大坏事。可在我看来,对于兴汉盟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孔家只是一个大一些的士绅而已。”

伯纪是李纲的字,崧老是许翰的字,另外两人是他们的家仆。

两人自二月份就准备启程前往登州,可是先是沿海进入台风季,接着就是兴汉盟西进攻略开始,惹的南赵朝堂大震,所以原本计划好的行程一直未能达成。

进来,许翰看明白,朝堂上根本就争执不出什么来,再次邀请李纲北上,两人乘坐江南商人的船只,用了二十天时间从钱塘江口来到了蓬莱。

七月二日到达,已经在蓬莱停留了八天。

原本计划在登州各处转转,可是李纲进了蓬莱之后,就不想走了。派人想方设法搜集了往期的《百姓旬报》、《工商旬报》和《科学旬报》,找了一家价格适中的客栈住了下来,每天不是在城中闲转、去码头闲转、去学堂闲转,就是光顾城里各家酒楼饭馆。

“亏你已经来过登州,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刘信启权利的来源。”李纲道。

“权利的来源?”许翰低头思量这句话。

来源于民?来源于士?好像都不是。

“军队?”许翰小心翼翼的说道。

“想明白了?”李纲抬头喵了一眼许翰,继续看手中的报纸,好像里面有什么绝世宝物一样。

“我觉得不是军队。当兵的总要吃饭拿饷,这些钱从哪里来?还不是要文人帮他刘信启牧民收税,若是没有这些文人士子,他刘信启拿什么供养手下的军队。”许翰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这个时代,主流的思想,当官的是代天子管理百姓,也就是“牧民”,“州牧”这个官职中牧就是这个意思。

君王自称天子,代天牧民。因此老子才会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大多数士子的理念中,百姓是一种“庄稼”,官员管理“庄稼”,收获“税收”。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理解并且认可:“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需知百姓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你认为兴汉盟如赵国一样,是以文御武?”李纲问道。

许翰想了想,点头:“是的,总体上来说,还是以文御武。看政务院罗成就知道,他的全力比丞相的全力都大。”

兴汉盟政务院院长罗成的全力确实非常,颠覆了这个时代文人的认识,这种“权相”出现在一个势力的发展初期,是很不可思议的。

作为兴汉盟最高统治者的刘信启,在政务上只会把住大方向和立法,其他九成以上的执政全力都下放给了罗成和卢仁。

给人的感觉就是,兴汉盟是一个真正的“士大夫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体。

“你错了。”李纲道。

“我错在哪里?”许翰不解。

作为兴汉盟最高统治者的刘信启,在政务上只会把住大方向和立法,其他九成以上的执政全力都下放给了罗成和卢仁。

给人的感觉就是,兴汉盟是一个真正的“士大夫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体。

“你错了。”李纲道。

“我错在哪里?”许翰不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