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

启复汉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47 来源:笔趣阁

六月三十日。

由于蓬莱保卫战影响而推迟的夏粮征收工作开始进行。

按照之前《兴汉盟土地法》的规定,今年蓬莱县境内所有的耕地只征收一成的粮税。

蓬莱县境内目前可以征收粮税的耕地有一百七十万亩,因为蓬莱县处于丘陵地带,旱地占大多数,所以平均亩产并不高。

水浇地年亩产能达到四石,旱地只有水浇地的一半。而且山东半岛一年两熟,夏粮只是年产量的一般。

之前清理士绅时,收缴归公的公田有六万亩,这六万亩田收的是三成的地租。

预估下来,今年的夏粮应该可以征收二十五万五千石,也就是两千五百万斤。

“后世共和国粮食年产量一万三千亿斤。”刘信启嘀咕道。

这两千五百万斤看起来很多,但是现在兴汉盟光是纯财政供养的官吏和军队就有超过一万人,这些人每天按照三斤粮食需求计算,就要消耗一千一百万斤粮食。

如果再加上间接需要财政供养的工匠、劳工,还有公民阶层的福利,起码还有一千万斤的缺口,也就是十万石。

刘信启发现粮食缺口如此巨大后,急忙朝着兴汉盟总部跑去,并召集了政部部长罗成、户司李莲、税司姜学、财司陆从雪和政部部长兼农司卢仁。

待人都到齐后,刘信启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兴汉盟要供养这么多人,是前所未有的,粮税又降低了这么多,有缺口是当然的。”姜学说道。

“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刘信启问道。

罗成想了想,回道:“只能用钱买了,几次战事胜利,兴汉盟的金钱储备还是很充足的。”

“这治标不治本,而且粮食是根本。民以食为天,粮不稳则政不稳。”刘信启回道:“用钱买则受制于人,过于被动。”

“那加税?”姜学说道。

“承诺了永不加税就要做到。”刘信启没有同意。

看到大家都没有办法,刘信启说:“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征税只征一成,农民手里必然有多余的粮食吃不完,这些不可能全部自己储备,必然有一部分需要换成钱。如果我们将这部分买下来,粮食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还不是用钱买吗?”罗成疑惑道。

“不一样,我打算立法规定,禁止私人进行粮食交易,否则依法处置。”刘信启回道:“你们觉得是否能施行开来?”

“能到是能,但是这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肯定需要军部配合。”罗成有些担心:“官府参与粮食买卖,并且垄断经营,这算不算与民争利?”

“不会的,我给诸位分析分析。”刘信启说道,然后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每年两季,粮食收获时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必然下降,士绅、粮商用低价收粮,然后囤积到青黄不接之时,再高价卖给缺粮之人。不仅赚取巨额利润,还使得种粮食的反而常年饿肚子。

刘信启打算建立兴汉盟的粮食储备机制,通过立法禁止粮食私人买卖,所有粮农的多余粮食都必须卖给官府。

官府按照合理的价格收粮,然后增加一些管理和储存成本后,再卖给需要粮食的人。这个收粮价格肯定会高于粮食收获时的市面价格,卖粮价格肯定会低于青黄不接时的市面价格。

这样不仅官府可以以较便宜的价格收到粮农多余的粮食,补充官府的粮食缺口,在缺粮、灾难的时候,还可以平抑粮价,保证百姓不饿肚子。

蓬莱县的人口并没有增加,最多也就增加了刘家堡的一千多人,这十万人以前的粮食够吃,现在兴汉盟管理之后自然也够吃,只是主动权的转移而已。

“那需要建设很多粮仓,而且还需要招募许多管理人员。”罗成说道。

“市面上是有成熟的人才的,毕竟之前的粮食买卖本就有人做,只不过现在由官府主导。可以将这些人招募进吏员队伍。”刘信启回道:“而且我只是说不准私人买卖,但是我们官府可以卖给一些信誉好、支持兴汉盟的粮商,并且规定他们的基本粮食(粗粮)的最高销售价格,这样不仅我们的粮食管控主动权没有减少,还减轻了我们的管理成本。”

“看来您已经有了细致的办法了,请继续给我们说说”罗成说道。

刘信启也是参照后世共和国的粮食储备政策,后世共和国也是禁止粮食私人贸易的,农民最多只能小范围小批量的交易。

“政部建立粮储司全权负责这项政策,伍亮为司长,建立粮仓的工作也由伍亮负责,他工匠出身,最适合这项工作,而且近来在白石弯一直使用水泥建造房屋,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刘信启回道:“水泥是建筑粮仓的最好材料。”

伍亮时之前在莱州(掖县)城外招募的劳工,在白石弯作为劳工代表,向刘信启请愿。这人识字、会算,工匠技术也好,管理才能也不错,可以服众。最重要的是他会使用水泥,也是最先使用水泥的一批人,经验丰富。

“至于后续粮储司的运行细则,我会出一个大概的章程,再由罗叔父进行细化完善,吏司吴兴功负责招募足够的吏员进入粮储司,并配合粮储司的建立。”

“卢仁,你农司的工作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接任?”刘信启最后对着卢仁问道。

“我的副手章有,工作积极,性格稳妥,对农事也精通,并且酷爱研究良种,我觉得他最适合接任。”卢仁回道。

“好,就让他接任你的农司工作。”刘信启安排道:“接下来你要全力建立法部,争取在一个月内将法部的框架搭起来。”

“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最好两天内做出《兴汉盟粮储法》。如果做不出来,也可以先出简版告示,我要在两天后开始禁止粮食私人交易。”

“这事很重要,若是拖太久,估计农民手里的夏粮都卖完了。”

卢仁站起身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