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赤心巡天 > 第二十四章 天下尽紫旗(月底求月票)

赤心巡天 第二十四章 天下尽紫旗(月底求月票)

作者:情何以甚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12:10:39 来源:笔趣阁

姜望并未面见天子,因为天子背对着他。

殿中有一根巨大且中空的水晶立柱,其外是不仔细看看不到的透明浮刻,铭的是天下山河。其中接着活水,水草丰茂,各色游鱼梭巡其间。

这可不止是一口造型别致的鱼缸,据说它连接着淄河。

天子便负双手,观鱼不言。

霍燕山安静地退出殿外,默守此门。

走进殿中的姜望,对着不回头的齐皇帝行了一礼:“草民姜望,拜见天子。”

沉默。

沉默延续了颇长一段时间。

姜望也就继续先前站在外间等待时的事情——用如梦令模拟同叶大真人交手的情景。他胸襟广阔,此举单纯是为了磨砺战力、查缺补漏、突破自我,倒不是想着报复。

这边刚刚演练到激烈的时候,天子就开口了:“以前朕不让你等,现在你不能随时见朕。你知道为什么吗?”

姜望老老实实地道:“上次我也等了两个时辰。”

姜望又道:“后来还等了一晚上。”

天子道:“朕国事繁忙,你不要说无关的事情。”

“呃。”姜望道:“因为陛下国事繁忙,所以我需要等。”

“齐国没有你的位置了。”天子道。

姜望道:“我不坐,就走走。”

“你当这里是哪里,随便你走?”

“我当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常回来看看。”

“少用些无意义的名头感动自己,有第一第二,还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算得什么。天下之大,都是你的故乡。”

“天下虽大,故乡只有两个。”姜望声音恳切:“枫林城是生我之乡,我无法选择,那里有我永远不能再见的人。齐国是我自己选的路,我在这里奋斗、成长,也在这里得到、失去。这里有我永远的朋友,还有我永远尊敬的人。”

天子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抬指虚点水晶立柱,其间有一条虹影鱼,受得惊吓,顿时如箭离弦,穿进水草之中,瞬间变了颜色,与水草混同……只在原地留下一个水泡。

天子道:“你现今就像这条鱼,滑不溜丢,变色极快。半点不实在。”

姜望面不改色,恭声道:“这水柱就像您的天下。”

“朕的天下这样小?”

“连着淄河,远接东海,贯通长河呢!”

“你一天到晚就做这些功课?”

“我只是牢记天子之言,多多读书,除了修行,就是读书。”

“修行是看到了,读书?《佞臣传》么?”

姜望好像完全听不懂讽刺,一脸的老实:“读的是《史刀凿海》、《石门兵略》、《五刑通论》、《万世法》、《势论》、《朝苍梧》……”

“不得了,你学富五车,都晓得报书单了。”

“不敢,常于书海徜徉,只得一粟。”

“你竟这样忙碌?”

“天下太辽阔,姜望太渺小,不得不勤学勤修,以免为天下所弃。”

齐天子词锋突起,锐利如刀:“你这般忙碌,竟是哪来的时间,在牧国风生水起?”

“也谈不上风生水起……就只是我义弟成亲,我在那边呆了几天,顺便跟草原英雄交了交手,顺便去了趟边荒、留了块碑。”姜望的声音越说越小:“顺便洞了个真……”

齐天子道:“朕听说,牧帝许你万户侯?”

这一刻姜望的头发丝都是凝重的。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进则得罪齐天子,退则得罪牧天子。

他的脑海中,千万颗仙念疯狂闪烁,最后平静地道:“说明陛下的眼光,即便伟大如牧天子,也是认可的。”

天子一展龙袖,回过身来,明明两人身高相差不远,这一刻却似俯身在九天,低瞰人间!

“油腔滑调!朕已是听得腻了。利弊权衡,都不得罪,做那不倒翁!你现在同博望侯有什么区别?”

姜望心想,那总比被你找借口上廷杖好吧?

嘴里却只道:“博望侯世代勋国,智谋深远,乃大齐干城,我若是能有他一半聪慧,就要烧高香了。”

天子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轻飘飘的,却如山如海:“你之前带了朕的书走,现在是来还书的么?”

“还不了。”姜望语气果断:“陛下送我的那套,我已经翻旧了,做了太多笔记……但我可以给陛下买一套天都典藏的全新精装版。”

《史刀凿海》洋洋洒洒千万言,若真是天都典藏,那价格可就惊人得很。

天子声音微抬:“你现在富有了。特地来朕面前显摆?”

“陛下当知我囊中空空!只是为了不让您失望,才愿意痛下血本,买书还赠!”

“书呢?”

“啊?”姜望愣了一下:“您真要啊?”

见得气氛不对,赶紧道:“草民马上去借钱买书,还赠天子!”

“你当的什么糟烂真人,手上也空,钱囊也空!”天子冷道:“那你来干什么?”

“看看长辈不可以吗?”

天子‘呵’了一声:“你都敢反问朕了。”

姜望警惕地后退几步,躬身道:“草民失礼。”

天子本来不想动手,这会忍不住将他一脚踹翻:“你能躲到哪里去?”

这一脚姜望不是不想躲,而是确实躲不过。

明明看到了靴子,明明看起来速度不快,但就是没能做出反应。新近成就的元神,好像痴呆了一般,等到人在殿中翻了个身,方才活泼起来。

为避免挨上第二脚,姜望赶紧掏心窝子,大声道:“我确实是来看天子的,也是让天子看看我!我来东国,多赖天子信重,予我庇护,给我机会,方有今日之姜望——”

齐天子抬手打断了他的煽情:“机会朕不独予你,向来放予天下人。只是争气的没几个,你自己搏命抓住了而已。朕赏的是你的功,从来不是你的人。你屡立大功,却尽还其荣,也是靠自己在冠军侯的刀锋前脱身。朕说放你就放你,岂食天子之言?你于东国无亏欠,少说些无趣的废话!”

姜望恳声道:“陛下可以如此说,但草民不会如此想。姜望出身小国,漂泊多年,又多读史书,常读常新。深知‘公平’二字,并非理所当然。‘公平’的环境,不能天然出现,它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来维持,非明君圣主不能定,非向上之国不能衡。

“我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里成长,能够有所付即有所得,这本身即是齐国予我的恩义。所以上阵杀敌、为国取功,我从不惜死。

“姜望其人,不敏无智,莽撞冲动,纠结自我,时常任性。若非天子容我,这天下岂可直身?若非天子信重,世人岂知我名?

“昔时辞行,我报必死之心,不能再忍受庄高羡一日,亦不能以身累国,树敌天下,故辞印西去。二月果报此恨!

“此后深入边荒六千里,入洞真,斩真魔……这些人生重要时刻,我时常想起天子。

“我以为天子待我极诚,我亦视天子为尊长,故与天子看——

“惟愿昔日袒衣示伤之少年,已真正长为陛下心里的壮士!”

姜望说得情真意切,齐天子听得面无表情。

满殿肺腑洪声,终于散去回响。

天子才道:“紫衣仍在否?”

齐天子第一次见姜望,是在东华阁,彼时是重玄胜带姜望过去,并且‘裸其衣’,全程齐天子没有对他说话,只看了他的满身伤疤,宣了一声——

“赐紫衣一件,为壮士披身。”

彼时的姜望也只回了一句——“微臣谢过陛下。”

今有此问,说明当年的第一次见面,这对曾经的君臣都记得。

姜望拱手回话,语气略有委屈:“那件紫衣我一直好生保管,专门留了一个房间,焚香供着。上次韩总管封门,给我封掉了。说府中一切,都不能带走……”

天子道:“封得好,就是朕让他封的。你还告刁状,以前没发现你有这个天赋呢!”

姜望这下真有点委屈了,提问不让答?那你别问啊。

他拱手道:“陛下,忠言逆耳,我只是说实话,不是告刁状。”

“朕叫韩令来与你对质?”

“这个……就不必了吧?来的路上,我们聊得还挺投机的,不想当面告他。”

齐天子伸手指了指他:“所以你就背后告?”

“虚言欺君,实言伤韩总管。”姜望叹了口气:“我不能欺君。”

“这一句就是欺君的话!”

“每一个字都是真的。”

“看着老实,实则狡猾。你姜望是什

么人,朕还不清楚吗?”

姜望道:“是真人。”

“现在还学会东拉西扯,巧言饰非,没有一点认错的态度,越长越油滑——”

“您就说真不真吧。”

齐天子高高抬起巴掌。

“我错了!”姜望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低头:“下次不敢了!”

“还想有下次?”

“有空我就回来看看您。”

“话不投机半句多!”齐天子一拂袖:“滚吧,朕还没有老到需要你探望!”

姜望深深一拜:“愿陛下宏图再展,天下尽紫旗。”

他的敬意,感激,祝愿,都发自肺腑。

齐天子没有理他。

他也就倒退,倒退,倒退,一直退到门槛,才转身。

直到这个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做得很好。”

姜望大踏步走出得鹿宫,殿外阳光刺眼。

……

……

便是不论权柄,只以个人伟力而言,大齐天子也在天下最强之列。国境之内,等同超脱,国境之外,也是无敌衍道。

如兵家修士在战场之上才能够展露最强的力量,在兵阵加持下才见最巅峰的、远胜同境其他修士的杀力。

官道走到极限,亦是如此。权柄越足,修为越强。

如天下六强的天子,掌霸主之国,号令天下英豪,动念之间,影响亿万人生死。真个与人厮杀起来,掌控国运,战力不输绝巅之上。

若能一统**,匡定寰宇,以此成道。那么即使是在绝巅之上,也是最强的存在!

因为这本身即是一条最难的路。

官道修行,在最开始最容易,最能帮助破境。可是走到了最后,反而难过其他所有修行路。

因为一统天下的至高目标,本就意味着你要压服现世所有雄杰!无论你走的什么道路,是什么绝巅,普天之下,皆为臣属!

今日之**天子,一旦成就,要更胜古老时代之人皇。

因为经过一代代人族的奋起,今日之人道洪流,已经昌盛过往日不知多少倍。

官道蓬勃至今,手握乾坤的艰难程度,也远胜过往。

对于六大霸国的天子来说。

最次的结果,是被人扯下王座,打散修为,生死不由自主,社稷任凭宰割。如庄高羡。

稍好一些,是在战场上身死道消,为国而薨。如阳建德、韩周、姒元。当然此等也有高低,明君昏君,历史会记得。

再好一些,是无功无过或功过相抵地度过了皇帝生涯,去位之后,伟力未能自归。但多少也能做个逍遥真人。(事实上无人能忍受这种落差,未能自归伟力的天子,卸任后不可能再证衍道。所以这些伟力未能自归的天子,几乎没人能活太久。要么强行冲境失败,要么起意归位却被新天子镇压,要么索性就死在战场上。)

好的情况当然是功德圆满,无憾退位,伟力归于自身,去位仍是真君。但这一步难之又难,天子掌至高权柄,自归伟力的难度,也超越所有王侯将相,不止是一倍两倍的差距。大齐开国这么多年,自归伟力的相国,也只有一个晏平,他是帮助姜天子成就霸业的贤相,注定要名留青史的。天子自归伟力之难,可想而知。

于所有的霸国天子,终极理想只有一个,就是那一统天下的伟业。这是普天之下,古往今来,所有君王都遥望的目标。却也是一条偏狭得只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的路。

“天下尽紫旗”,已是对一位君王最好的祝愿。

而齐天子的回赠,是“无亏欠”。

绵延的宫殿群落,雄踞在这三百里临淄巨城的正中心。

在大内总管霍燕山的陪同下,姜望一步步走出这里。红墙黄瓦白石道,匀分天光,反照云雾。

想起青雨之前论及仙宫,举了霸国皇宫的例子。

组成这巍峨宫殿群的,也只是砖石。但这砖石背后,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伟力。

如齐天子这般雄主,都勤勤恳恳五十九年,不敢懈怠。

他如何能说自己是真自由?

路上霍燕山看了他好几次,欲言又止,临出宫门,才终于道:“姜真人,胸口有鞋印。”

“哦。”姜望恍过神来,面无表情地拂了拂,些许薄尘,已为如意仙衣洁去。

“我新学了一门步法,我自己试试能不能踩到这里。”他强调道。

霍燕山默默点头。

姜望也便不再说什么,跟韩令比起来,新任大内总管还是不够懂事啊……

把姜真人礼送出宫,一直到他的身形消失在视野里,霍燕山才转步往回走。自觉已经展现了守口如瓶的形象,全然不知已有被告黑状的可能。

姜望此前不认识他,但他当然是知道姜望的。此前不知道具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离齐之人,现在算是明白了。

古今难测,天子之心。

走出大齐皇宫的姜望,很是静默了一阵。

他踏上长街,顾自前行。

去哪里呢?

大概很多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姜真人这次回临淄,是低调了又低调。韩令迎他,是只身前来,一路送他入宫,也遮掩了痕迹。绝大多数城中百姓,都压根不知道这件事。

确实没什么好宣扬的,不比从前。

但在有心人耳中,这悄然寂寞的脚步,不啻于惊雷行空。

不客气的说,姜青羊若归齐,能够影响整个齐国的权力格局。

姜望无心被人观望,所以掩声遮目,汇入人群。

他早已天下知名,在齐国更是家喻户晓。但以东国之大,百姓之众,不可能人人都看过他的脸。临淄不同,在这座霸国雄城里,他的拥趸格外疯狂。

当初离齐,整个齐国上上下下,几乎所有曾与武安侯产生过摩擦的人,都遭受了近乎疯狂的舆论抨击。

连军神关门弟子王夷吾都不能幸免。

在这座城市里,他的五官都被单独拎出来分析多少回,还各自都有拥趸。眼睛最优党和鼻梁最佳党甚至茬过架。

他若是不遮不掩,走在街上,马上就会被认出来,而后轰动全城。

幸亏见闻可掩,如今不必长袍斗笠。

行走在繁华的长街,看着忙碌生活的人们,他仿佛置身其中,又仿佛身在世外。

此心此境,不与旧时同。

这一刻他想起了余北斗,就是在这条街上,这个最初被他认定为老骗子的江湖术士,拦在马前假摔,纠缠着非要给他算一卦。

然后牵着他的马,带他游长街,看人寿,观未来。

不知那时候的余北斗,是否看到了他自己的人生?

俱往矣!

今夕何夕!

姜望任意而走,放开心怀。这时候他在繁杂的喧声里,精准捕捉到了一个名字,非常熟悉的名字——

尔奉明。

不由得微微一笑。

脚步半转,已经出现在某座酒楼之中。随手召来一把椅子,坐在了正围拢一桌、高谈阔论的文士中间。

然后拨动视线,放开声音,叫这些人看到他、听到他。

尔奉明酒意上头,面红耳赤,正在指点江山:“早好几年我就写过文章的嘛!那时你们都不信。当时我就说,当今之弊,正在于——”

他看到了姜望。

红脸变成了白脸,助长气势的高扬的手放下了,说到兴奋时站起来的身形,也慢慢地往下滑。

“我让你坐了吗?”姜望平静地问。

尔奉明立即又挺身站直。

此桌其他文士,也都下意识地起身,罚站般站了一圈。

“没事,你们坐。”姜望抬掌往下按了按,指挥他们坐定,像按下了一堆木偶。

这才姿态舒展地看向尔奉明,语气轻松:“最近怎么没听见你骂我?”

尔奉明迅速收拾好心情,脸上带笑,颇有风度地道:“瞧您说的,我都是就事论事。当然事实证明我有些时候发声很浅薄,但我都出于公心,没有半点私念啊。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总有人要站出来挑刺……您这样的大人物,岂会跟我计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您说是吗?”

姜望也不与他废话,只笑着按止了声音,而后道:“此声不入第三人之耳,你今天与我说实话,我不动你。”

满座文士皆不得闻,像是隔着一层看哑剧。但都规规矩矩地坐着,不敢吭声。

尔奉明稍一权衡,便笑道:“您都不在齐国了,我还骂您干啥啊。又不挣钱。”

他开这个口是有风险的,因为一旦姜望骗他,把他的声音扩散,他顷刻人人喊打,一生

所求之名,就此毁于一旦。

但他相信姜望。

因为这个人一诺千金。

有句话说,骂你的人最知道你有多冤枉。

尔奉明有时候会觉得,他其实可以算眼前这位青史第一真的知己!

姜望仍是笑着:“有点实,但不够。”

尔奉明索性破罐子破摔:“你有名,又没什么背景,我骂你别人才会注意到我。我要是骂个张三李四,谁会理我?我怎么成名呢?”

他小心地看着姜望的表情,又道:“而且我骂您对您也是有好处的啊……正因为我总是骂您,才有更多的人关注您,了解您。您才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扬名东国。”

姜望眼中倒无恼意,只瞧着他的表演,悠闲地道:“你回答了你为什么骂我,但还没回答为什么现在不骂了。我难道不是更有名气了吗?”

“你以前在当官,有顾忌,不可能把我怎么着。现在你离开齐国,没什么顾忌了。”尔奉明老老实实地道:“我也怕死的。”

姜望笑了笑:“名士求名不是不惜死吗?”

尔奉明坦诚以对:“那是别人。我可不学许放。我既要求名,又要好好活着享受名声。”

姜望哈哈大笑,真就没动他,自顾扬长而去,就这样走出视觉和听觉之外。

“他走了吗?”

“怎么样啊,青史第一真与你说了什么?”

“尔奉明?嘿!还活着吗?”

一桌文士七嘴八舌。

“唉!”尔奉明忽而活动了眉眼,长叹一声。

“怎么了,尔兄?”有人问:“他是不是威胁你了?”

尔奉明喟然长叹:“今日方知何为真人!”

他一脸感怀:“此后我当为姜真人忠犬,我要为他著书立传,助他流芳百世!”

“急死我了,你们刚才到底说了什么?”对面的文士凑过来:“别打哑谜啊!”

尔奉明环顾左右,看着那一道道期待的眼神,才矜持地道:“我看到了姜真人的度量,姜真人也明白我一片公心,只是有时候被蒙蔽。君子之交淡如水,求同存异道中行。姜真人与我意气相投,一笑泯恩仇!”

“好!真是佳话!”旁边的文士举起酒杯来。

他们喝彩,高歌,共饮。

真是欢宴!

……

……

……

(很抱歉今天只加了两千。兄弟们是了解我的,非我不诚,属实就这个实力。)

(现在继续码,明晚八点一定会有。)

(感谢大家为这本书所做的一切,最后三天,票不投就过期啦!)

(愿我们一路前行至此,终可以保住第一。)

本章6k,其中2k,为盟主“猫腻的夜晚”加!

……

【感谢书友“老板你们太糊涂了”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594盟!】

【感谢书友“ghimger”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595盟!】

【感谢书友“叔叔好棒”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596盟!】

【感谢书友“头号没趣”打赏的白银盟,是为赤心巡天第26白银盟!】

【感谢书友“丁般般”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597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