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七二二 当头棒喝(下)

第一氏族 章七二二 当头棒喝(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3:38 来源:笔趣阁

镖师们麻利地、灰溜溜地滚了。

两位商人,诸多伙计、船工,有的大感快意,神清气爽,有的面色遗憾,觉得便宜了镖师们,少数几个则颇有纠结之色,好像觉得对镖师们太过苛刻。

雷闯搓着手,难得的不好意思:“赵老弟,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们确实没有加害我们的具体行动,咱们是不是做得过了些?”

刚刚镖师们都是对着他磕头,他哪里面对过这样的阵仗,初次经历很是不适应。

面对雷闯这种可以教化的人,赵宁自然愿意解释自己这么做的缘由:

“凡事不能空口白牙照本宣科,就算是官府断案,也最是忌讳对着律法条例一味抠字眼,而忘了回到具体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形上去考量。

“就之前那场景,镖师们明显已经跟河匪达成共识,罪恶之行在彼时已然开始,我若是来晚一步,你们都得性命不保。

“若不是加害行为确实没有发生,我岂会只让他们磕头道歉了事?

“惩罚不是目的,惩罚是手段,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长记性。期待坏人自发的善念,这本就是错谬,是软弱的表现,他们只会记住痛苦记住恐惧。”

雷闯没想到赵宁会郑重其事,说出这样一番饱含道理的话来,凝神认真地思索片刻,正经向赵宁抱了抱拳,由衷感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赵老弟虽然年纪轻轻,但这份真知灼见却非常人可有,为兄着实汗颜。”

其他两名商贾跟伙计船工们听到这里,有的很受冲击若有所思,有的一脸迷惑不解其意;

有的甚至觉得一个江湖修行者,竟然对官府怎么断案妄作评判,搞得好像自己是州县大官一样,实在是可笑。

——当然,这么想的那几个人,若是知道赵宁大晋太子的身份,一定会立马跪下来表示臣服,发自内心地认为赵宁说得都对,乃不可能有错的金科玉律。

处理完十余名镖师,赵宁的目光再度回到那群河匪身上。

相对而言,这群河匪处置起来更加麻烦。

此时,除了已经死掉的几位河匪首领,其他人在赵宁放开修为之力的压制后,都从河里挣扎着爬上了船。

或者没个样子躺在里面大口喘气,或者挤在船底瑟瑟发抖——绝大部分船都翻了,只有船底露在水面。

眼看赵宁踩着水面如履平地走过来,河匪们犹如被针扎了一下脊椎,受惊的绵羊般不断往后缩,脸上都是面对不可抗拒的存在的浓烈惊恐。

赵宁来到一条没有翻着的船的船头——河匪们一个劲儿往船尾凑,差些让这条船倾覆,若不是赵宁踩住了船头,他们很可能要再做一次落汤鸡。

一位身材矮小瘦弱的河匪,被众人推在前面做挡箭牌,惶恐得快要尿裤子,赵宁看了看他手上的茧子与指甲里洗不干净的黑污,在船头蹲下身,问道:

“看你的样子,之前应该是庄稼汉,我知道你们是活不下去才做贼,但盗亦有道,平日里盗匪们收个买路钱都会放人过去,最多把货物劫了,真抡刀子杀人的情况很少。

“你们为何这般穷凶极恶,一定要杀光货船上的商人船工,而不是抢了货船就走?”

一般人做强盗是为了以强大武力抢劫财货,这是强盗的本来含义

杀人只在抢劫无法顺畅进行的情况下进行,喜欢杀人、专门杀人的那不叫强盗,叫杀人魔头,叫杀手。

这是盗亦有道的含义。这四个字里的“道”,不是道义,而是道理、方法。

开玩笑,都做违法犯罪、杀人越货的职业强盗了,还能有什么道义可言。

“我们.....我们活不下去,我们没做错什么就活不下去,我们勤勤恳恳半辈子依然活不下去,我们......我们恨!恨这种不公!

“既然我们没做错事就活不下去,凭什么还要管什么对错,这世上本就没什么对错!为了活下去,杀人有什么不可,杀了......杀了就杀了!”

那汉子因为恐惧,刚开始说话不利索,声音很小,有些自觉理亏,到了后面情绪上来,说话清晰了一些,声音大了不少。

赵宁皱了皱眉。

他指了指还没走远的那一家百姓,问:“看他们的面色、穿着就知道,他们跟你们一样,都是生活艰难的苦命人。

“你们曾经受过难吃过苦,他们也一样,现在你们手里有了刀,不去找祸害你们的地主大户、大族富人拼命,却看见他们就冲上去要抢劫杀人,这是什么道理?

“你们难道就没有同情心同理心?”

那个瘦弱汉子仿佛自知必死,索性豁出去了,又或者是平日里怨忿深重,所以逮着机会就迫不及待宣泄出来,说话没有任何遮掩:

“地主大户的庄子都有院墙,有的还很高大,而且家丁护卫不少,打他们太难了……

“大族富人大多有声望,跟官府关系匪浅,杀一个百姓杀了也就杀了,要是杀了一个大族子弟,影响就会很大!

“要是攻占了地主庄子、大族别墅,官府必然震怒,会花大力气派人缉拿、围剿我们!

“所以我们只抢平民百姓,被抢的普通人就算去官府告状,官府也未必理会,就算理会,轻易也不会动用大批官兵来围剿。

“哪怕是杀了人,只要是平民百姓,毁尸灭迹做得好了,问题就不大......”

赵宁沉下脸来:“所以你们刚刚去劫杀那一家四口,就因为对方好欺负,就因为对方弱小?

“你们哪怕是做了悍匪,都不敢跟真正祸害了你们的地主大户、权贵富人作对,只敢去杀戮比你们更加弱小的人?

“那些弱者有什么错?!”

瘦弱汉子被说得有些惭愧,涨红了脸,但最后还是梗着脖子道: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强者打不过,当然只能对弱小下手,否则我们就会有大麻烦,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有什么不对?

“那些弱小是没什么错,可我们有什么错,我们不好过,凭什么要考虑别人,大家都不好过才好!”

赵宁如遭当头一棒,险些眼冒金星,差点儿控不住手抖。

在他过往的印象里,平民百姓都是勤勤恳恳的良善之辈——至少绝大部分跟大奸大恶毫无关系。

所以,只要给他们公平正义,他们就会联合在一起团结起来,在赵氏一族的带领下,在朝廷官府的帮助下,跟邪恶罪孽作战,与不公不义斗争,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可现在,面前这个瘦弱的河匪,让他在一瞬间觉得对方就是厉鬼修罗。

弱者被强者欺压,不联合起来去找强者报仇,反而抽刀向更弱者!

他们对无辜的可怜人动手,把自己变成了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的邪恶暴徒,还有什么未来与希望可言,赵宁还能怎么去帮扶救助?

在河北河东,赵宁走过的地方也算不少,见过的平民百姓很多,不曾遇到过弱者抽刀向更弱者,自身还这般理直气壮的情况。

说起来,国战期间,河东是抗击北胡的主战场之一,且因为雁门军、河东军作战得力,赵氏早有准备,战局没有糜烂,百姓奋勇,人人支持大军,民族气节、家国大义在那时候得到了充分激发。

胸怀民族气节、家国大义之人,不会卑劣到哪里去。

河北之地有义军存在,一直坚持抵抗,虽然后期因为萧燕的所谓仁政,百姓对义军支持少了,但毕竟只是极短时间,有义军这个榜样在,血性之民并不少见。

再后,反抗军起于河北,影响力非比寻常,平民百姓得到很大引导。

相比较而言,徐州之地在国战时期,不是赵氏掌控的地盘,而是赵玉洁的战区,河北兴起义军时,也不曾影响到这里。

这里的百姓没有得到赵氏的庇护,更不曾有义军作为榜样,还没有因为反抗军而掀翻不公,压迫剥削遭受太多太重,又没有正确引导,在日积月累的苦难中自生自灭的后果,就是堕落为魔。

由是观之,徐州的情况跟河北河东不同。

以此推之,中原的情况跟河北河东亦有不同。

赵宁要在这里打下革新战争的基础,仅是照本宣科河北河东的方法,是不成的。

也幸亏他亲自来走了这一遭,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得如此深刻清晰,并能及时有所应对。

中原形势风云变幻,胜负尚处于迷雾之后,容不得半分差池。

想到这里,赵宁暗自叹息。

诚然,面前这些河匪堕落成魔,自身有莫大责任,但国家亦有不可推卸之责。

换言之,他这个大晋皇朝的太子,亦有责任。

齐朝尚在的时候,赵宁每每面对天下各种不公乱象,总说皇帝最该对此负责,他一个将门子弟能做的有限,只能力所能及为后事考量。

现如今,大晋取代齐朝,赵氏成了第一氏族,他赵宁也由将门子弟一跃而为皇朝太子,天下种种乱象,若论责任,现在他无论如何都逃脱不掉。

不管那是历史遗留的,还是新近出现的。

正因有这个觉悟,当初方家村的百姓客串河匪抢劫船客时,在没有造成百姓伤亡的情况下,他并未去苛责方家村的村民,而是努力为他们解决根本问题。

但是如今,眼前这群河匪跟方家村村民不同,赵宁的应对之法亦要有所差别。

赵宁站起身来,指着说话的瘦弱河匪,扫视一圈惴惴不安的河匪们:“我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选择自己的命运。

“所有跟这个人类似想法之人,都举起手来,让我看得清楚。我只数三声,过时不候。

“我知道你们的苦难与不易,我处事向来追求公平公正,刚刚那些镖师的遭遇你们也看到了,我并未威胁他们的性命。

“现在,表明你们的态度。一,二,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