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二五二 亡国祸首

第一氏族 章二五二 亡国祸首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3:38 来源:笔趣阁

赵宁乘坐楼船离开松林镇,翌日从永济渠进入黄河。

顺流东下一段距离,没用太长时间,就已经能够看到郓州州城。

松林镇只是位于进入齐鲁之地(泰山地域)的门户地带,郓州城则是实打实的门户重镇。黄河以北(河北)的兵马,要进入黄河以南(河南)的中原大地,首先必须攻占齐鲁,否则侧翼威胁就会一直存在,齐鲁兵马甚至可以北渡黄河,直捣河北腹地、后方。

而河北兵马要大规模踏足齐鲁之地,必然要过郓州城这道门槛。

故而自古以来,郓州城就是兵家重镇。同时,郓州城临近运河永济渠段与黄河交汇地,对漕运的影响力非同寻常,随着运河开通,郓州城也成了繁华之地。

“皇朝地势,金边银角草肚皮。控制了四边四角,也就控制了天下。从军事上说,齐鲁大地北控燕赵之地,南控数千里中原,是天下少有的核心地域。依我看,这回到郓州城,我们应该会停留不短时间。”

跟昨日一样,今天赵宁跟杨佳妮还是在手谈,经历了一番令人精疲力竭的厮杀后,两人离开座位来到船舷前看风景,放松之余,杨佳妮望着郓州城方向忽然说道。

赵宁笑了笑,“我可没有控制天下的想法,到郓州城来,是为了给陈奕的船行解决漕运上遇到的麻烦。要说真有别的想法,那也是因为齐鲁是河北的腹背之一,一旦河北战事僵持,齐鲁就是后方,可以提供支援战场的力量,譬如说兵源。”

杨佳妮不无深意的看了赵宁一眼,却什么也没有多说。

前朝皇帝收世家的权,做得太过明显,引发世家怨恨,又因为开凿运河、数征高句丽失败,导致百姓生不如死,结果天下有了造反的人后,各个世家立即开始扶持各路反贼。如果没有世家从中作梗,以当时皇朝的军队战力,仅仅是剿灭百姓反军的话,并不会多么困难。

但就是因为有世家在暗中扶持,反军才灭了一股起两股,灭了两股又起四股,怎么也杀不完,最终导致皇朝崩溃。而后最终坐拥天下的,也不是百姓反军,而是同为世家的宋氏。

皇帝真把世家逼狠了,世家绝不会坐以待毙,赵氏没道理不一样。这就是杨佳妮没有明说的意思。

赵宁知道杨佳妮的意思,但他没打算现在谈论这个话题。

跟前朝不同的是,大齐到了今日,寒门势力已经不容小觑,手握这股力量的皇帝,处境跟前朝皇帝已经有本质区别。而宋治在吸取前朝覆灭的经验教训后,收世家权柄的策略也更加高明。且就眼下来说,世家还没有走到非得跟皇权,亦或是跟帝室死磕的地步。

楼船在郓州城外的码头停泊。

早早在此等候的陈奕连忙上来见赵宁,跟赵宁禀报他名下的长河船行,在郓州遭遇的困难以及当下的具体情况。

赵氏以陈奕和他的船行为爪牙,插手漕运这件事,并没有摆到明面上来,世人并不知道长河船行是赵氏羽翼。

自从赵氏一门出了三个王极境后,已经是树大招风,现在扩大族产只能隐蔽进行。青衣刀客之所以是青衣人,没有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品楼,也是避免一品楼的名声太响,招来不必要的注意、忌惮与打击。

总而言之,赵宁当下的布局都是在暗中,虽然注定不能瞒太久,但他也只需要几年之内不暴露赵氏的真正实力。就像这回赵宁离开燕平城,也没有大张旗鼓,除了已经去陇右的魏无羡,进入推事院任职的陈安之,其他人并不知情。

等到有人注意到赵宁离开燕平城,问起他的动向,赵氏就会告诉别人,赵宁这是到杨氏做客顺便游历四方去了,他现在身无官职,而且五年之内不能出仕,目标并不太显眼。一路南行,赵宁跟杨佳妮也没有大张旗鼓,做事都是由一品楼出面。

“属下已经跟他们面谈过好几次,但方家等家族态度强硬,不允许长河船行在这里建立分舵、船队、中转仓库。

“他们的意思是,长河船行的货物到了这

里,必须换用他们的船队进入齐鲁之地,也不准我们在这里承接从齐鲁进入中原的货物运输;就算是我们自己的商货需要中转储存,仓库也得用他们的给他们付租金。

“如果我们的船队在这里把货物交给他们的船队,他们可以给我们一定数量的佣金,在后续路程的运费得交给他们。从齐鲁进入中原的货物如果我们要承接,他们可以把后续运费给我们,但我们也得给他们佣金。

“一言以蔽之,双方可以合作,但长河船行不能进入郓州地界另立山头,抢夺他们的生意份额。”

陈奕说这些情况的时候,面色很不好看。

赵宁微微颔首,对这个情况并不感到意外。

郓州城处在运河沟通河北、河南的节点上,又是齐鲁门户,进入齐鲁的货物很多都要经过这里,市井十分繁华。一个地方有了钱自然就会有大户,郓州地界上的地方豪强势力不容小觑,而且彼此盘根错节。

赵宁打算在这里成立长河船行分舵,建立货物中转仓库,并新增一个货运船队,承接齐鲁大地与中原商货往来的生意,以此为基础,让长河船行渗透齐鲁大地。

如此一来,长河船行在必要时候也能配合一品楼的行动,双方相互照顾、彼此帮衬,就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就不可避免要跟郓州地方豪强打交道。

郓州地界上,没有世家势力,但这并不代表地方上就没有土豪——所谓土豪,通俗来说就是寒门庶族大地主,家财丰厚,在地方上有巨大影响力,但没有族人在官场掌握大权——这也是他们跟地方豪强的区别。

能被称为豪强,肯定要有族人在官场地位显赫。赵氏在本朝之前就是地方豪强,在成为地方豪强之前,就是地方土豪。简而言之,地方豪强、土豪、大户富人是地头蛇,世家官员如果离开自家基业所在地出仕,面对他们时也要客气几分。

长河船行是新建立的山头,要来分郓州本地船行的羹,对方当然不会答应。

如果长河船行只是普通船行,那么接受对方提出的条件,双方合作也无妨,可赵宁要的,是长河船行必须赚取更多利润,同时将势力触角尽可能延伸出去,跟一品楼在齐鲁各地惩奸除恶的修行者相互呼应。

为了在漕运之事上,给长河船行腾出生存空间,赵宁之前在燕平城的时候,通过对付庞氏、吕氏、郑氏等世家,拔掉了他们在漕运上的利益份额,挤除了空白,长河船行能在燕平城码头拥有自己的山头势力,也是靠着这个时机趁虚而入。

但到了地方上,庞氏、吕氏、郑氏等世家或倾覆或衰落后,留下的利益份额明显被豪强大户趁机迅速抢占了。

千番努力万般付出,却给他人做了嫁衣裳,这种事赵宁怎么能容忍?

“你刚刚说方家,他们的家主可是叫方大为?”赵宁忽然想起什么,问陈奕。

陈奕道:“正是方大为!”

在杨佳妮奇怪目光的注视下,赵宁的表情变得很玩味。

前世国战时期,北胡大军突破黄河天堑后,不少地方大地主的私人武装成了绿营军,在后续的战争中,赵宁免不得跟他们有过交战,方家家主方大为带领的绿营军,就曾是赵宁的对手之一。

那一战双方殊死相搏,都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赵宁所在的军队几乎就要战败,是靠苏叶青带着一批一品楼精锐及时赶来支援,他才死里逃生击退方大为部,保全了自身性命与不少赵氏族人。

也正是那一场血战之后,守着残破的城池,赵宁第一次跟苏叶青在月下城头对饮烧酒,成为知心的生死之交。

可惜的是,那一战赵宁只是击退了方大为所部,并没能阵斩对方。

后来江淮防线被破时,赵宁又见到了方大为,而彼时对方的境界已经超过他,成为破城的先锋大将,赵宁没能再一次挡住对方,在对方占领扬州城后只得仓惶南逃。

没想到时光流转,到了这一世,两人竟

然早早碰上。

赵宁这回带着一品楼核心力量南下,对青衣人的任务是有分层安排的。在青衣人第一轮出动时,行侠仗义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小地方,例如松林镇,这是因为这些小地方的官府、土豪势力不强,青衣人能轻易完成任务,又不会让封疆大吏特别忌惮,立即出动庞大官兵强者围剿。

在这些小地方打响名声后,一品楼才会集中力量去县城、州城活动。

铲除这些小地方的恶人,虽然十分必要,有利于国战开始的时候,这些地方的青壮踊跃参军卫国,但赵宁需要亲自盯着的目标,却不是他们。

前世十年国战,赵宁跟很多绿营军交过手,也听说过很多战绩突出的绿营军势力,知道他们的将领(大地主家主)是谁,这些人都是祸国殃民、贻害社稷、投敌反戈的罪人,赵宁这回南行肯定要尽可能铲除他们。

如若不然,一旦几年后国战形势不利,这些人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之前在燕平城,赵宁扳倒了刘氏、庞氏,让吕氏、郑氏衰落,门第在战争中表现不堪的世家势力,算是处理了七七八八,主要就剩了徐氏。

但在国战期间,十七将门、十四门第,其实几乎没有投敌的。

他们虽然也重利益,但自小接受的优良、系统家族教育,让身为汉人的骄傲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使他们在异族蛮夷面前绝对不会低头。

刘氏、庞氏、郑氏、吕氏的罪责,是在觉得北胡并不难战胜的情况下,为防将门在战争中势力壮大,千方百计掣肘了将门征战,客观上妨害了国战进程,并不是主观上就有资敌的意图。

徐明朗虽然对国战失利有非常大的责任,但在最后,他也是带着一众徐氏高手战死在荆州城头。

但这些地方庶族大地主,崛起的道路就是跟其他地主勾心斗角,拼杀的你死我活,再兼并平民土地,让百姓家破人亡,充满了血腥暴力,同时又跟官府官员相互勾结,为了利益增长无所不用其极。

与靠功勋成为皇朝权贵的世家不同,从根本上说,他们是踩着别人的尸体与血泪壮大自身的,血与火的残酷斗争、崛起之路,让他们早就抛弃了良知,从根本上就没什么道德观念,眼中大多只有利益,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深厚的民族观念。

为了自身利益,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所以有奶就是娘。

这从寒门官员为了自身仕途前程,对皇帝无条件服从,在皇帝面前宁愿跪着做奴才就能看得出来。世家子弟是绝对不能接受,在朝议时跪在皇帝面前的。

膝盖这个东西,弯了一次就会弯无数次,尊严这个东西,一次放下了就永远放下了,当人没有道德底线之后,什么事做不出来?

原本,大齐皇朝内部的权力之争,并没有现在这么浓厚的血腥味,文武分流文武制衡,大家都是世家权贵,只要能保证家族地位,谁愿意没事找事?稳定与秩序是保证权力的基本前提。

文武阵营不同在朝堂上争争也就是了,私底下不会不择手段构陷对方,更不会为了家族壮大去扶持市井黑帮,战争来临的时候,大家该怎么迎敌就怎么迎敌,门第也不会冒着战争失败的风险去掣肘将门。

但如今,皇帝一手掀起的文武之争,让文武双方走上了互相残杀的道路,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势下,各个世家为了自保为了壮大自身,只能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国战爆发了,门第也必须压制将门,因为将门崛起后,他们一定会倒血霉。

眼下赵宁不择手段壮大赵氏,也是基于如此局面。

如果没有北胡入侵,皇帝的收权大概率会成功,中央集权与皇权集中会改变皇朝权力架构与官僚机构,但大齐偏偏碰到了天元可汗。

前世大齐被北胡灭亡,论起对国战失败的责任,论罪大恶极的程度,世家大族怎么都赶不上皇帝,跟这些投敌叛变的庶族大地主!

为了保全大齐的江山社稷,赵宁必须事先处理掉方家这种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