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七九一 硬仗(4)

第一氏族 章七九一 硬仗(4)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反抗军第九军左营第三指挥,属于今日作战不利的部曲之一,被侍卫亲军压着打不说,将士伤亡也超过了平均水准。 指挥使马子明应声站起,满面通红地抱拳道:“回禀大帅,标下大意轻敌,致使本部战事不顺,伤亡过大,甘受责罚!” 其他一些作战不利的校尉,都把头埋得很低,如芒在背。 赵宁面无表情地道: “我要的是你反省今日作战情形,不是让你嚷嚷着请罪,如果治你的罪就能让大军明日得胜,我已经将你挂在了旗杆上。” 马子明更加羞愧,但也确认赵宁暂时没有怪罪的意思,赶紧整理了一下思路组织了一下语言,边回忆白天战况边道: “回禀大帅,今日与吴军交战之初,标下以为吴军战力寻常,便依照之前与兖州军对战的惯例,下令部下全力出击。 “标下想着能一鼓作气击破敌阵防线,在摧毁对方阵列后,打乱对方阵脚引起对方混乱,再上下齐进凿穿对方战阵,彻底击溃他们。 “孰料吴军战阵严密,技艺娴熟,配合无间,我们攻破他们的战阵时,付出的代价不小。 “但吴军纵然被标下攻破了好些个小战阵,后面的人也没有明显慌乱,依旧战意坚定层层阻击。 “加之吴军甲胄坚固,兵刃精良,本部又急于求成,在突进拼杀过程中伤亡不断扩大,直至气力消耗殆尽......” 马子明低下头,未曾继续说下去。 说到了这里,后面的就算他不说,在场的每个人也都明白后续会怎么样。 第三指挥在伤亡显著的情况下,耗尽精锐之士的气力,却没能真正击破敌阵,后面自然就只能被吴军反攻,一直被压着打。 在被压着打的时候,还能稳得住阵脚,没有被吴军击破防御,这已经是分外难得,体现出的是反抗军将士的非凡综合战力。 特别是强大意志。 当然,第三指挥在先期猛攻时,给对面吴军造成了不小杀伤,让那个指挥的吴军战力折损,也是原因之一。 赵宁打量马子明两眼,对方虽然衣甲整齐,表面上看不出任何伤势,但赵宁凭借王极境后期的修为,能细致捕捉到对方的身体情况。 在布满刀砍斧凿痕迹的甲胄遮掩下,是两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至于不太重的伤痕则是更多。 很明显,马子明不想把伤势展露出来,博取别人的可怜与同情。以赵宁对反抗军的了解,马子明更可能是把这些伤口看作耻辱,羞于展现在人前。 就马子明的伤势情况来看,在进攻受挫被迫转入防御后,为了稳住阵脚不被后面的人提前换下,他必然是持续奋战在第一线。 这是赵宁没有急着治他的罪的原因。 ——马子明在战场上是什么表现,赵宁在白天便了然于胸。 “知道自己为什么作战失利、问题出在哪里,你的脑子还算没有白长,这样的问题要是再有,本将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坐在下首位置的范子清觉得马子明给他丢了脸,但又没丢太多,半是责备半是劝诫地说道。 赵宁示意马子明 先坐下,转头看了看其他那些作战失利的校尉,“你们跟马指挥使的战况差不多,想必主要原因也是轻敌?” 众校尉低声应是。 反抗军中有很多国战老卒,自恃精锐,不把天下军队放在眼里,本身还是皇朝禁军,难免俯瞰天下勇士,再加上邹县一战范子清击败吴军很轻松,故而战前都有大意轻敌的表现。 “吃了亏,长了记性没有?”赵宁问。 众校尉纷纷羞愤的表示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赵宁简单教训了两句,没有太为难众校尉的意思,一方面各部损失都不大,并没有哪一部真被吴军打得被迫撤下来,另一方面,这些犯错的校尉都是第九军左营的校尉。 第九军左营,是今日第一个出战的大营。 与左营相比,第九军右营的表现就要好很多,战阵有所突破的校尉基本出自第九军右营,以及最后上阵只拼杀了一个时辰的第十军左营。 他们是轮换上阵的,在跟吴军拼杀之前,就被第九军左营的将士传授了经验教训,亲眼目睹了同袍奋战后的疲累、伤亡情况,心理有所准备,故而没有人再犯轻敌之错。 后面这两个大营的将士,就算没有取得战阵突破,至少不曾落于下风,让吴军讨到什么便宜。 赵宁看向第九军右营的校尉:“九军右营第三指挥使,你部在白日拼斗中突进了不小距离,虽然后来被挡住了,但确实给吴军造成了很大压力。 “你来说说,你部是如何在战阵上取得成效的?” 指挥使闻言起身,抱拳道:“回禀大帅,标下所部之所以能取得些许进展,都是因为麾下第四队作战得力。第四队队正就在这里,可否让他自己来回答大帅的问题?” 赵宁微微颔首:“第四队队正是何人?” 钱仲闻声起立,腰杆挺得笔直:“回禀大帅,标下第九军右营第三指挥第四队队正,钱仲!” 看到精神头十足的钱仲,赵宁露出了欣赏的笑容:“钱仲,我记得你,今日阵战之前,我跟你说过话。没想到你部今日表现这般优异。” 钱仲见赵宁还记得他,顿时大感荣幸,当即大声道:“得大帅勉励,标下所部岂能不奋力杀敌?没能击破敌阵,有愧于大帅称赞!” 赵宁摆摆手:“放松些,不必这么绷着,说说你部今日的战斗情况,让大伙儿借鉴借鉴。” “是!” 钱仲昂首挺胸,回答得铿锵有力,好似在与敌拼杀,话出口才反应过来,连忙暗暗长吐一口气,松了松肩膀: “幸得左营同袍提醒,标下在跟侍卫亲军交手前,就知道了对方的难缠。 “标下考量之后认为,我部优势在于修为,敌军优势在于甲兵,唯有趁将士力气完全时给予敌军迎头痛击,方有取胜的可能。 “标下率部奋勇进击,初时连破对方四个小阵,当时侍卫亲军已有惊慌之象,正当标下想要更进一步时,却被对手死死挡了下来。 “后续标下虽然又破了对方一个小战阵,但耗时太久,已不能给对方战士心里造成太大冲击力,也让他们有时间做出调整,稳住了心境与阵脚 。” “再往后,标下队中锻体境圆满之境的修行者气力消耗太多,在击破对方无望的情况下,为了不耗尽力气让对方反攻,故而放缓了冲击势头。” 介绍完战况,钱仲想了想,主动补充道: “大帅,对面的侍卫亲军队正有些本事,临机应变不差,战法战术变幻灵活,与标下见招拆招,丝毫不落下风,甚至一度让标下感受到了不小压力,可见对方不仅训练有素而且不缺厮杀经验。 “从战场撤下来之后,标下一直在跟麾下将士讨论、推演破敌之法,暂时还没有必胜方案,可能需要与对方多战几场,进一步摸清对方的底细,才能找到短处破绽。” 赵宁听得很是专注,尤其喜欢钱仲的那番补充,虽然对方言语里没有什么高论妙语,但能主动总结经验思索破敌办法,这对一个队正而言就十分难得。 这就更不必说,对方还在刚刚结束战斗之际,就立马召集部属讨论推演破敌之法了。 能思考,才能走得更远。 赵宁现在考量的是,该如何解决钱仲抛出的问题,在侍卫亲军战力不俗没有明显破绽的情况下,尽快战胜对方。 “第九军左营的马子明指挥使等人,上阵伊始就一味进攻,右营的钱队正所部,一开始也是猛攻猛打,大体战法并无不同。 “但不同的战法却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是值得你我思考的地方。”范子清见赵宁没有立即开口的意思,适时做出点评,引导众将校动脑筋。 众人见赵宁露出鼓励的眼神,陆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人说这是钱仲机灵,见势不妙主动收住攻势,这才让战阵没有陷入困境;有人说这是他们轮换上阵前,就对吴军战力有了心理准备,拼杀起来注重攻守兼备,方才没有犯错。 接下来,作战失利的校尉与作战得力的校尉,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在范子清的主持下,数十人就如何扬长避短战胜吴军,展开了战术战法上的激烈讨论。 集思广益的过程中,赵宁不时也出声发表意见。 侍卫亲军是精锐,要迅速战胜精锐不容易,众人提出了很多想法,在推演研判过程中有的被否定有的被肯定,渐渐大伙儿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可以试一试的战术战法徐徐多了起来。 这些战术战法,都需要来日在沙场上验证。 赵宁、范子清在中军大帐,带着一帮将校集体讨论,各营各队的将校们,也在跟自己的部下交流意见。 现在大家都知道侍卫亲军不是易与之辈,自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身为皇朝禁军的荣誉感与责任感,让他们无法接受自己不能破敌。 所以各营各帐的讨论无不激烈。 特别是今日跟吴军拼杀过的将士,讨论起来有更坚实的基础,说到意见相左亦或是意见统一时,纷纷下场实际演练起来。 平等讨论,集中决议,最后形成的结论无论个人同意与否,上下都将彻底贯彻执行,这是反抗军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中,已然形成的成熟制度。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战术战法上的成果不止中军大帐有,各营各帐里也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