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七四七 为百姓计 即是为长远计(4)

第一氏族 章七四七 为百姓计 即是为长远计(4)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杨佳妮有相当长世间的沉默,不过在沉默结束之后,她脸上却露出笑容,笑嘿嘿地对赵宁道:

“你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人心就是大势,为百姓计就是为长远计,这番论调虽然没有毛病,但知易行难,特别是需要时间。

“这天下的事,坏就坏在知易行难、需要时间。

“我吴国大军已经渡河北上,中原大战已然开启,我就不信,你收拢人心的速度,会比我大军攻城掠地更快。

“等到我们占了中原,就算你收拢了一些人心,但‘百姓拥护’这四个字,如何能够比得过‘强权强军’?

“我们也需要人心,民为水君为舟的道理谁都懂,但我们根本不必太为百姓着想,只要能让他们活得下去,不造反即可。

“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不至于饿死,不至于家破人亡,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起来反抗,他们会念着你的好,却不会为了你拼命。

“所以我们就算不施大恩于民,只要掌握了中原的庶族地主、寒门权贵、州县士绅,就能彻底掌握中原。

“而据我所知,金光教在控制人心这一道上,有非常不错的造诣,我们有张京和金光教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一番话针锋相对,杨佳妮说得格外畅快。

末了,她总结道:

“你大晋喊着公平正义,要消除特权阶层,让天下没有地主没有权贵,没有压迫剥削,看似光明美好,实则是跟千年传统作对。

“千年传统早已深入人心,在百姓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方方面面的固有认知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现在人人都认为官员就是高高在的大老爷,见到官员都会恭恭敬敬,甘愿陪着笑脸说着奉承的话;

“人人都认为东家老板赚了钱,他们就该拿走十之**,伙计只要有一份工钱就很不错;

“人人都认为良田千亩的地主家,就该大鱼大肉锦衣玉食,他们租种地主的田地,理应上缴半数粮食;

“权力是官员的,钱财是老板的,土地是地主的,千年以来大家都这么认为,现在你大晋说权力、钱财、土地是天下人的......

“这不是倒行逆施是什么?与人们固有的思想认知作对,不管这件事对与不对,它都是最大的倒行逆施!”

说完这些,杨佳妮已是心旷神怡,抱着酒坛子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罢,举起酒坛跟赵宁碰了一下,咕哝咕哝一阵牛饮。

赵宁没想到杨佳妮这时候还能思维如此清晰,多少有些意外。

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很正常,毕竟整个吴国都该这么认为。

不这么认为,还怎么跟大晋争?

他没有跟杨佳妮如何争辩,既然口舌之争没有达到目的,他也就不再浪费力气,追根揭底,大家最终要比拼得还是实践结果。

城内声势浩大的械斗拼杀,不仅让城中的小门小户一夜三惊,紧闭大门不敢贸然露头,生怕遭受池鱼之殃,也让城外的难民听得心惊胆战。

“城里这是有人造反,把房屋都给掀了不成?”

一座棚子前,与众人一起望着城墙的夏侯丞,忍不住凑到雷闯身边发问,“该不会是你们的人在攻打官府吧?”

雷闯惊疑不定,他知道夏侯丞问的是赵氏修行者,但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杨氏修行者,而

他很清楚地是,双方修行者必已爆发冲突。

在杨佳妮前往城内后,他就失去了城内的消息,再无一个麾下修行者出来禀报城内情况的最新进展,可见情况之紧张。

而杨佳妮临行前的那句话,让他心情沉重。

最重要的是,他亲眼看到赵宁击败了杨佳妮。

那位化名赵安之的赵公子,竟然不是什么普通赵氏子弟,也不是简单的赵氏嫡系子弟,而是大晋太子赵宁!

自己竟然称呼了大晋太子这么久的“赵老弟?”

雷闯觉得自己可能是疯了。

而堂堂大晋太子,居然在徐州活动了这么久!

对方到底想干什么?

自己竟然在随行监视一个王极境后期修行者?

自己到现在还没死真是福大命大,真是......岂有此理!

那么现在,城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么大的动静,会不会是赵氏修行者正在围杀杨氏修行者?

或许,可能,大概......不是。

如果是,那必然有诸多王极境高手间得对决,而眼下城内的动静虽然大,王极境也有出手,但明显没有彼此搏命的场面。

那么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雷闯想不明白。

在赵氏已经取得主动权的情况下,肯定是要做一些事情的,在雷闯看来,对方很可能是在清除那些直接、间接投靠杨氏的势力,而杨佳妮只能选择袖手旁观。

赵氏这么做当然有作用,只是对吴国大军占据徐州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已。

雷闯暗暗哂笑,赵宁这是明知已经无法阻止吴国大军占据徐州,所以在城内杀人泄愤。

泄愤这种行为,听起来不高级不理智,但却是最常发生的事情。

“看来大晋太子的真实格局真实格调,也不怎么高。”自我说服般想到这里,雷闯松了口气。

这一路来,眼见赵宁一心为民,把百姓看得极为重要,雷闯内心是有震动——乃至震撼的。

把对方跟吴国君臣一比,对方的人格明显要高尚得多。

而现在,雷闯终于可以说服自己,吴国君臣比之大晋太子没有那般不堪。

他心情好了些,一番深呼吸,勉力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想要调整好心态。

雷闯不愧是情报统领,很快做好了这些,并且在随口回答得夏侯丞的问题时,还能带上几分调侃之意:

“我们的人怎么就不能攻打官府?赵公子可是说过,要让你看到真正的人间公义。

“攻打官府对付节度使,不就是你所说的,解决徐州百姓苦难的真正根源?你看好就是。

“说不定明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徐州已经是一片片朗朗乾坤,你们昔日遭受的苦难会有达官显贵负责,你们来日的生活会有仁人志士保证。”

雷闯是在说笑,且暗含揶揄赵宁之意,他把事情说得越是美好,赵宁没做到的时候就越是掉价。

夏侯丞不知道雷闯的潜台词,他认识雷闯的时候,对方就是赵宁麾下随从,习惯性以为雷闯与赵宁是一体的,对方的意思就代表赵宁的意思。

听了雷闯这番话,夏侯丞脸上刻满惊诧,有些不能置信:“赵公子真的能说到做到?”

雷闯没有回答,懒得回答。

夏侯丞眼神变幻,自顾自道:

“要是赵公子真这么做了,而且真能做到,那他......那他真是为人间立道,为生民立命,践行圣贤之义的当代孔孟了。”

一夜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管夏侯丞、雷闯等人心思如何,东天终于迎来了旭日升起的那一刻。

当金黄的光辉洒满城墙,在大大小小的棚顶熠熠生辉,给难民们带来珍贵光明的那一刻,徐州城的城门被缓缓打开。

——城内的喧嚣,早已彻底平息。

各个粥棚里,已有浓郁米香飘出,随着微风钻进每个难民的鼻孔,这种在昨日还会让他们忘记一切,盯着粥锅一动不动的香味,在这一刻却反常地没能吸引到他们。

吸引了他们全部注意力的,另有存在。

那是从城门出来的一群人。

准确地说,是一群披头散发、鼻青脸肿、伤痕累累的人,他们要么身着官袍要么穿着绸缎,显然非富即贵。

但此刻他们却犹如丧家之犬,模样凄惨没有半分风仪不说,还精神萎靡步履蹒跚,好似死了爹娘子女、挚爱亲朋。

这样的人很多,被一群青衣人和武宁军牙军甲士压着走出,穿过居民区来到一座座棚子前的空地上,一个接一个被按着跪了下去。

不过是片刻间,成百上千个达官显贵,在难民们面前跪成一大片。

难民们、城外居民区的百姓们,无不围在了这些阶下之囚附近,震惊、疑惑地议论纷纷,对他们指指点点。

他们虽然是平民,但并不是蠢驴,哪里还能认不出这些人的身份?

正因为认得出这些都是平日里高高在上,横行徐州鱼肉百姓的真正权贵,此刻才震惊不已、疑惑不解,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那些青衣人、牙军将士。

方小翠、孙小芳、薛长兴、雷闯、夏侯丞等人,俱在围观的人群前面,他们时而看看那些如丧考妣——确实丧了考妣的达官显贵,时而看看一身精悍锐气的青衣人,禁不住面面相觑。

他们都意识到了什么,但又没有完全意识到。

他们扭头往城墙方向看,希望能有人给他们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的人已经出现。

对方就站在城楼前。

那是三个人。

中间的是赵宁,左边的是杨佳妮,右边的是常怀远。

认识赵宁、杨佳妮的没几个,但常怀远坐镇徐州多年,不认识他的徐州百姓却是少之又少。

眼见堂堂武宁节度使只能站在旁边,屈居末位,众人无不好奇站在中间的赵宁的身份,并开始暗暗揣测。

“那不是赵大哥吗?他怎么站在城墙上?”方小翠一头雾水。

孙小芳同样困惑:“节度使为什么要将赵大哥奉为上宾?”

薛长兴已是隐约明白了什么,声音颤抖:“那不是奉为上宾!那分明是......是以赵大侠为主的姿态!”

他的话让方小翠与孙小芳同时转头,目光灼灼紧紧盯着他。

夏侯丞脸色数变,双手一会儿握拳一会儿松开,怎么都抑制不住心跳的紊乱,看看那些沦为粘板鱼肉的达官显贵,又看看俯瞰众生的赵宁,渐渐连身体都开始战栗。

他感觉今日朝阳的光芒格外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