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五一四 郡王的操守与心意(上)

第一氏族 章五一四 郡王的操守与心意(上)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赵宁在街上教训都尉府总旗等人的时候,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左右有不少百姓,张仁杰便在围观的人群里。

只不过他到得晚,只看了个结尾,本来还打算去跟赵宁见礼,不曾想赵宁邀请了石珫去酒楼,他也就不便打扰。

骑上自己的毛驴,张仁杰穿街过巷,来到一座寻常三进宅院前,敲响了门。开门的是个衣着朴素的老仆,见到张仁杰,没有通报就笑脸相迎。

过影壁经垂花门进中庭,张仁杰看到的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居家装扮的狄柬之正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耳提面命。

只看两个小家伙皮青脸肿的模样,张仁杰就知道他们肯定是打架了,而狄柬之在教导了一番何谓“兄友弟恭”后,便让他们互相行礼致歉。

两个半大的小子,学着大人模样,一板一眼老气横秋的拱手弯腰,并且自我批评,夸赞对方的长处,场面有趣,让张仁杰忍俊不禁。

看到张仁杰进来,狄柬之结束对儿子的教导,但并没有放过他们,而是要求他们同心协力,去为妹妹做个鞠球,还有时间限制,做好了有奖励,做不好受罚。

“狄兄教育小子的方法,真是让张某大开眼界,往后我也要效仿一二。”

张仁杰笑眯眯的说道,“刚刚在路上看到了唐郡王教训都尉府官员,到了这里还能看到你教育小子,难道这是老天在提醒我什么?”

狄柬之招呼张仁杰在院中的石桌前落座,吩咐仆人准备茶水:“提醒你不要胡思乱想,先得取个媳妇。

“唐郡王教训都尉府的官员?那必然是都尉府的人做错了事,让唐郡王撞见了。以唐郡王的性子,但凡看见不公之事,必然是不会不管的。”

张仁杰跟赵宁打交道少,不像狄柬之,在郓州当了好几年差,必然对赵宁十分了解,所以不奇怪对方的料事如神。

张仁杰忽然话锋一转,语气怪异:“若是世家之人,都能如唐郡王一般,处事公正品性高洁,视江山社稷大于家族利益,这天下不知要太平多少。”

现在很多人都简称赵宁唐州郡王的爵位为唐郡王。

闻弦歌知雅意,狄柬之知道张仁杰这是在说魏无羡,“陇右之事,的确是个隐患,若是处理不好,只怕国战刚刚结束,大齐就要再起兵戈。

“不过有唐郡王在,天下宵小想要犯上作乱,总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凤翔军虽然强,但若是唐郡王出征,祸患必会迅速平息。”

张仁杰意味莫名的看了看狄柬之,笑呵呵的道:“你果真觉得,唐郡王会去征伐凤翔军?且不说他们都是世家,仅仅唐郡王跟魏无羡的关系,就情同手足。”

丫鬟把茶水端了上来,狄柬之伸手作请,张仁杰见只有茶水,连半块茶点也无,满脸失望的叹息,打趣他的清贫。

狄柬之却正经解释,能从死伤千万的国战里活下来,已是莫大幸事,如今天下凋敝,河北地尤甚,可以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天下百姓饥寒交迫,他们这些父母官没道理独自享受。

面对缺乏幽默感却持身极度中正的好友,张仁杰只能挑起大拇指,道一句自

愧不如。

狄柬之接着刚才的话道:“你们太小看唐郡王。倘若唐郡王不是把皇朝社稷天下百姓,看得比家族兴衰个人荣辱重要,他跟赵氏怎么会回燕平?

“以郓州军与河东军这两支天下精锐之师的战力,倘若唐郡王真有什么贰心,完全可以像魏无羡一样,割据河东俯瞰河北,而不是没有任何怨言的交出郓州军的兵权,连以郓州军组建藩镇军、自任节度使的要求没有,心甘情愿回燕平做个闲人!

“国战能胜,半赖唐郡王与赵氏,唐郡王的人格操守,绝对不容质疑,那是对他也是对天下忠肝义胆之士的最大羞辱。”

这番话狄柬之说得义正言辞,不容反驳,仿佛这就是世间至理,谁要是有反对意见,那就跟反对皇帝是皇朝之主一样荒唐。

清茶入口,张仁杰原本还想细品一番,奈何茶叶质量实在太差,味道跟树叶水没多大差别,让他差些一口喷出来,憋得眼角直抽抽。

放下茶碗,张仁杰摇着头道:

“唐郡王的声威的确不容置疑,我怏怏华夏,总归还是有真英雄的。如若不然,类似国战这样的大劫,我们何以能够安然渡过?”

他这句话很有代表性。

现在不少有志之士跟天下绝大多数平民百姓,都是如此看待赵宁。毕竟事实就摆在眼前,任何质疑赵宁操守的言论,都显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氏满门忠义之士的名声,已然深入人心。

张仁杰继续道:“然而你指望陇右事变的时候,唐郡王能出征平乱,却是想岔了。”

狄柬之虽然中正,但并不愚笨,自然知道张仁杰这话的意思,他脸上浮现出几分愁苦之色,嗓音低沉道:

“陛下重用贵妃,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把对方用作打压世家、扶持寒门的刀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世家到底还是有些底蕴的,陛下如此选择无可厚非。

“可也正因贵妃重新主事内阁,所以不可能让世家建功立业,陇右如是果真有战事,贵妃必然是用寒门的力量解决。”

说到这,狄柬之喟叹一声:“福兮祸兮?”

张仁杰习惯性端起茶碗,送到嘴边才反应过来,又顺手放了下去,呵呵笑了两声,似乎这天下就没什么事能让他心情糟糕: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天下之事大半如此。

“对我们寒门而言,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好时代,诸侯贵族、世家门阀统治国家的时刻,终于要在本朝走向终结,往后这天下,必然是我们做主!

“千年以降,世家士族把控皇朝权柄,族中子弟即便没有才能,也能靠家族蒙阴身居高位,完全不知努力为何物,米虫由此遍布中枢、州县。

“寒门士人即便是戮力办差,为政事为百姓殚精竭虑,也鲜有能身居高位、真正显赫的,就莫说出将入相了,一辈子都只能做世家门阀之下的鹰犬。

“这公平吗?这不公平!所以我们要反抗,要争一个公平!

“你看现如今的天下,庶族地主的力量有多大?州县之中乡村之内,哪里不是这些寒门之家,

掌控了绝对的财富?

“天下庶族地主的财富、俊才加起来,十倍百倍于所有世家!既是如此,皇朝权力有什么理由不是我们的?天下有什么理由不由我们做主?

“国家权力早就该是我们的,陛下与本朝历代先帝,打压世家收拢世家权柄,大兴科举让更多寒门士子掌权,不过是顺势而为。”

“魏氏不顾大势,倒行逆施,必将走上穷途末路,即便唐郡王不出征,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福兮祸兮?是福不是祸!”

说到最后,张仁杰慷慨激昂,出口的话字字千钧,仿佛一个个拔剑而舞的猛士,拥有搅得周天寒彻,让日月换新天的力量。

狄柬之望着意气勃发的好友,怔了半响方才回过神,不过对方的这些话,他自身也早就想明白,心里倒是不如何震动。

末了,他沉吟着道:“手里握着的富贵,谁也不会甘愿送出,魏氏的选择合情合理。与之相比,倒是唐郡王与赵氏的选择......”

张仁杰对这个问题早有思考,微微一笑:“唐郡王的操守毋庸置疑,赵氏的忠义不必置喙,但在此之外,我也想用自己的小人之心,度一度对方的君子之腹。”

“哦?”狄柬之很有兴致。

张仁杰道:“事到临头,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世家衰落已成定局,反抗只会加速毁灭,若是低头顺从,则族人至亲还能保全,富贵尚可延续百年。

“唐郡王有国战大功,作为大齐唯一的异姓王,必然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被后人称颂,人臣尊荣已到极点,等闲也没有人会对他不利。

“为了保全这份尊荣,他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世间还能有什么事,是值得他不计后果折腾的?”

狄柬之想起什么,神思悠远,不置可否。

张仁杰问:“你不信?”

狄柬之摇摇头:“无所谓信与不信。”

张仁杰却很笃定自己的见解:“明日早朝会朝议陇右之事,届时,你只要看唐郡王的言行,便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

翌日,含元殿。

第一缕晨光洒进大殿的时候,皇帝宋治走到了皇位前。

百官分列两班,朝服在身的赵宁,面色如常的站在左首位置,与众臣一道向宋治行礼——身为大殿中唯一的王,他想不站在首位都不行。

宋治平日虽然已经深居简出,不怎么处理具体政务,但大朝会没有理由不出现,否则百官就要思考到底谁是皇朝之主。说到底,皇朝大政还是由他主持。

“今日大朝会,先议一议陇右之事。”

宋治坐下后直接开口,脸色很难看,“前日内阁派人去陇右,召凤翔军节度使魏无羡归朝述职,对方明明身体无恙却以伤病为托辞,执意不肯入京。

“朕还得报,这些时日,凤翔军时常恃强凌弱,欺辱邠宁、泾原等镇兵马。魏无羡打算做什么?他是不是忘了自己乃是大齐臣子?!”

说到这,他缓和了语气,看向眼观鼻鼻观心的赵宁:“唐郡王,你如何看待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