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四六二 三年三战(15)

第一氏族 章四六二 三年三战(15)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师厚别无选择。

他的话虽然说得漂亮,但赵宁还是察觉出了他的勉强。

这是必然的,对王师厚而言,投靠天元王庭有着非凡好处,继续留在大齐有种种压迫,眼下只不过是为了保命,不得已选择听从赵宁的号令。

这不是赵宁想要的结果。

赵宁想要的,是王师厚心甘情愿反攻北胡,并且斗志勃发。惟其如此,他跟他的平卢军才能将战力发挥得完全。

接下来的战事很关键,平卢军的发挥很重要。

容不得差池。

赵宁遂直言道:“王大帅若是有什么顾虑,不妨直言,错过了这个机会,往后要是作战不利,你我都不好向天下齐人交差。”

王师厚默然。

有些话,不好说,更不好直说,说了也未必有用,还有可能引起祸患。

但他只是思考片刻,就决定不做保留。

到现在为止,赵宁已经表达了足够的诚意,也很给他面子。

他要是不识相,藏着掖着,果真惹出麻烦,触怒了赵宁,必然不会有好下场。

他面色凝重道:“眼下的齐鲁,大部分州县已经沦陷,北胡虽然暂时停了攻势,但实力仍然很强,防守城池绰绰有余。

“王某反攻淄州,牵一发动全身,平卢军虽然有些战力,目前却不足以应对乱局。”

一旦平卢军作战不利,孔严华、高福瑞之流,一定会让他的处境极为难堪。

乃至坠入深渊。

话说完,王师厚紧紧注视着赵宁,希望对方能有好的解决方法。

赵宁的确有解决方法。

事实上,他不止有解决方法,还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端起茶碗,只是送到嘴边,便放回了桌子,淡淡道:“茶已经凉了。本公为大事而来,王大帅不会连一口热茶都不给吧?”

“是王某怠慢了,唐国公恕罪。”王师厚立即站起身,来到门外,吩咐外面的人准备茶水点心。

红蔻坐在栏杆上,双腿悬空的一蹬一蹬的,好似在想象自己荡秋千;而那些之前被她揍趴下的高手强者,现在都只能站在月门外,焦急的往里看。

看到这副景象,王师厚暗叹一声,深感无奈,这哪里还是自己的府邸,俨然是赵宁的别院。

对赵宁面对他那么紧要的问题时,却不作回答,而是先理所应当的要求茶水的行为,王师厚不敢也没有不满。

对方毕竟是世家子弟,习惯了这套作派,而且对方贵为唐国公,在他面前完全可以肆意一些。

只不过王师厚还是迫切想知道,赵宁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很快就有了答案。

在月门外,除了一众高手强者,还有一名风尘仆仆、满头大汗的信使,看到他出现,连忙开口大喊:“大帅,有军报,十万火急!”

这时候有什么十万火急的军情?难不成北胡大军攻来了?这应该不可能,木合华没道理这样做。

他连忙走到月门。

军情很简单。

就一句话:郓州军一部昨日攻占了济州阳谷县,另一部日前攻下了宿城,已经兵进兖州!

得知这个消息,王师厚浑身一愣,不可置信的回头看向书房,张了张嘴,一时间却是哑口无言。

赵宁麾下的兵马,竟然已经向北胡大军发起袭击,而且还取得了开门红?!

济州在郓州北面,临着齐州,而齐州临着淄州;兖州在郓州东面,更是直接与淄州接界。

北胡在齐鲁占据的济、齐、兖、淄等州,既是围困郓州的包围圈,也是进攻青州的大军后方。

原本,这里的北胡大军,只要攻下青州等地,就能占据整个齐鲁,往后无论怎么用兵都能随心所欲,所以木合华才不惜重利诱降王师厚。

而现在,郓州军已经出动,要是平卢军再配合出击,那齐鲁的北胡大军,处境便立即糟糕到极点。

之前齐鲁的齐军,郓州的驻军,还没有战力反攻,能守住城池便已是大幸,而到了今日,攻守果真是将要易行了。

不是“将要”——随着郓州军主动出击,这里的两军攻守之势已经易行!

王师厚担忧的,仅靠平卢军反攻,难以攻克坚城的问题,一下子就不复存在!

眼下,他只需要立即出兵,就能配合郓州军攻城掠地,极有可能在齐鲁这处国战的局部战场,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王师厚事先怎么都想不到,此时此刻,郓州军竟然已经出动,而且还能攻下城

池!郓州军的战力强到了这种地步?

王师厚连忙进屋,向赵宁抱拳称贺。

赵宁摆摆手,示意这只是平常事,对方完全不必大惊小怪。

博尔术麾下十万大军围郓州,久攻不克,自然不可能一直呆在城外,围城一年半载的很常见,一口气围上几年就没必要,所以很久前他们就退军了。

大军虽然退却,但并没有走远,而是驻扎在郓州附近的城池,铁桶般的封锁阵势没有松懈半分。

只等援军赶来,亦或是中原战事解决,再或者是郓州城中粮食吃完,而后毕其功于一役。

这几年,赵宁除了出城到处跑之外,呆在郓州城的时间,每天都要提点修行者修为,时间久了,积累够了,效果自然就显现出来。

郓州驻军本就有近二十万,虽有折损,但也有很多城中青壮补充进来,而且北胡大军没退时,都经历过长时间的大战磨砺。

厚积薄发的郓州军,理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宋治看到了国战大势的变化,决定在局部战场开始反攻,赵宁同样如此,只不过出于种种原因,宋治希望的是平卢军拔这个头筹,而赵宁则是要用郓州军,来为大齐天下再立功勋。

现如今的郓州军,有突破封锁、与北胡大军正面较量,尝试攻城掠地的能力,也必须尝试。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战中继续锤炼自身,变得更强,在将来发挥更大作用。

“王大帅,你的这个问题已经解决,还有什么别的疑虑?”

赵宁喝到了新上的热茶。

到了这会儿,王师厚完全明白过来,赵宁之所以到青州来,事前就笃定了,他一定会配合作战,也不会给他有第二个选择的可能。

更不会逼得平卢军反向北胡。

这份自信,源于对失态的绝对把控,就连他王师厚本人,也在赵宁的掌握之中——这说明赵宁很了解他!

既然对方很了解自己,王师厚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他的确还有最后一个忧虑。

搓了搓手,王师厚呵呵笑了两声,觉得很不好意思,毕竟赵宁已经非常给他面子,帮他考虑得十分周全了。

他红着脸道:“末将得罪过孔严华,也跟高福瑞撕破了脸皮。

“听说孔严华要出狱了,还会到朝中任职,以他俩现在的权势,末将日后是有功也无功,有过则必然遭殃......”

赵宁放下茶碗,打断了王师厚的话,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孔严华、高福瑞之流,只会争权夺利,惯于误国误民,该死。

“本公既然想王大帅沙场卖命,就不会不想到你的后顾之忧,只不过,这两个人要一下子解决并不容易。”

王师厚顿时大失所望,但也知道事情的确难办:“是,是......”

孰料,赵宁接着道:“本公就先帮你解决一个吧。”

王师厚陡然瞪大双眼。

.......

汴梁。

一身白衣的孔严华,在暗无天日的牢呆了几年,脸色难免憔悴,精神也很萎靡。

但此时此刻,他却满面红光,激动不已,甚至发出了得意的大笑声。

原因很简单:面前的官员告诉他,高福瑞正在加紧运作,用不了几日,皇帝应该就会下令,让人把他带回金陵。

届时不说官复原职,至少可以再立朝堂之上!

“等我出了这大牢,我一定会让赵七月之流付出代价!”

他红着眼咬着牙,“陈询!老匹夫,你没几天好蹦跶了,等老夫回到陛下面前,再掌皇朝大权,一定要让你陈氏万劫不复!”

来传信的官员,是高福瑞的人,他做完了自己的差事,便告退离开。

但他刚刚出门,就僵在原地,无法动弹。

孔严华猖狂的大笑与咆哮,同时戛然而止。

门外走来了好些人,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陈询。

“孔大人真是好精神,在地牢里关了几年,笑声还能如此洪亮,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陈询在门外停下,先是阴阳怪气的嘲讽了孔严华一句,而后看向那个报信的官员,吩咐身后的随从:

“皇后娘娘有军令,没有她的吩咐,任何外面的人不得与孔严华见面,此人违抗军令,罪无可恕,来人,拖下去,斩!”

被抓住的那名官员顿时惊慌不已:“陈大人,冤枉,冤枉啊!皇后娘娘饶命,饶命......是高大人让我来的,你们不能杀我......”

无论他怎么叫唤挣扎,都不能阻

止自己被带走。

他的声音,在牢房走道的拐角后陡然消失。

孔严华恶狠狠的盯着陈询:“老匹夫,你连朝廷派来的命官都敢杀,简直是丧心病狂,就不怕陛下降罪?!”

陈询冷笑一声:“陛下或许会治我的罪,或许不会,不过这都跟你没什么关系了。因为,你已经看不到那一天。”

孔严华脸色一变:“你想干什么?难道你还想杀我不成?你敢吗?!”

陈询呵呵一笑:“我当然不会杀你。可你如果自杀,亦或是病死在了牢狱中,就不关我的事了。”

“你......你敢?!”孔严华咬牙切齿,气势丝毫不弱,“我可是参知政事,我如果死了,你也不会有好下场,皇后也摆脱不了罪责!”

随从搬来了椅子,陈询好整以暇的坐下,淡淡道:“孔严华,你到了这份上还能如此嚣张,无外乎是因为外面国战大势已经更改。

“在战局艰难的时候,陛下需要皇后和我们拼死作战,所以不会触怒我们,也就不能冒我们之大不韪,把你救出去;

“但眼下国战形势已经平稳,北胡攻势乏力,汴梁不复有倾覆之虞,皇朝也开始谋划反攻。

“在这种情况下,陛下无需再仰人鼻息,故而也不必过多在意我们的感受。

“你是一条忠犬,好用的忠犬,在对付世家这件事上,做得一直不错,陛下还需要利用你在寒门中的威望,让你做更多事,所以现在打算把你救走,让你在国战后接着对付我们。

“你说,我会让你如愿吗?”

眼神如剑的问完最后一句话,陈询招了招手。

跟在他身后的陈安之,走进了牢房。

孔严华这时才意识到事情不对,急忙闪转腾挪,大声呼救。

可这没有用了。

他只是元神境后期,哪里是陈安之的对手?

片刻后,孔严华被陈安之捏住了脖子。

他双目突出的瞪着陈安之,却什么都做不了。

而后,陈安之一掌劈下,击在他的额头上,将他轰得脑袋粉碎!

陈询站了起来,扫了一眼倒在地上,已经死得透透的孔严华,面无表情的吩咐:“孔大人拍碎了自己的脑袋,自杀于狱中,你们可都看见了?”

“回禀大人,我们都看见了!”

......

八月,王师厚亲率平卢军,兵进淄州。

九月,连克数城的平卢军,兵围淄州州城,猛攻不止。

由此开始,除陇右外,国战几大战场上,齐军陆续发起规模不一的反攻。

至此,国战正式攻守易行!

......

旭日东升,站在泰山之巅的赵宁,在霞光中俯瞰大地,目力所及,是一望无尽的大好河山。

郓州军与平卢军出兵后,虽然攻城拔寨并不快,间或还被北胡精骑突击,应付得手忙脚乱,但战事总体推进的还算顺利。

这是符合他预计的形势。

他脚下的这盘国战大棋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的心情很好。

他的目光投向北方。

在河北文安县的时候,他救了徐奇,而后走了一趟县城,让红蔻帮助狐狸淀义军打赢了那场激战。

事后,徐奇救出了秀娘的二哥,带着他的老母亲,包括秀娘一家人,跟着义军进了狐狸淀。

对徐奇来说,美中不足的是,拖雷在混战中跑了——红蔻赶到的时候,他已没有战力,没在杀人破阵,所以红蔻没注意到他。

离开文安县后,赵宁带着红蔻继续北上,最终抵达了燕平城数十里之外的石门县,在那里,他见到了黄远岱,与对方共同谋划了一番河北义军接下来的行动方略。

那是他北上的目的。

彼时,苏叶青跟萧燕就在燕平城,但直到离开石门县南归,赵宁都没有进城去见苏叶青一面,也不曾让对方冒着不必要的风险出城相见。

这一年中,萧燕又组织了一次对河北义军的围剿,河北义军按照赵宁跟黄远岱的谋划,提前化整为零散入各处,避免了之前那样的战损。

这一年来,河北义军发展得很好,规模又有扩大。

总而言之,河北战场的局势,也符合赵宁的预期。

“宁哥哥,接下来我们去哪儿?”看完了美轮美奂的日出,好一阵惊叹的红蔻,歪着头眨着乌黑的大眼睛问赵宁。

她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喜欢到处乱跑。

赵宁笑了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