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三百零七 急转直下

第一氏族 章三百零七 急转直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燕平。

国战已经爆发,边关激战正酣,禁军分批赶往雁门、山海关防线,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等地的防御使军队,也在向边关汇聚,而燕平城依旧莺歌燕舞,和平繁华丝毫未受到影响。

官吏们照常上差,百姓们依旧为生活奔走,大街小巷的茶楼酒肆,包括平康坊的青楼,还是大门洞开,人来人往。市井间原本的生活秩序,并没有因为边关战事而停滞。

大齐百姓早已习惯了蔑视胡人蛮子。

官府的邸报总是在渲染北胡的愚蠢弱小,街头巷尾流传着关于胡人土包子的各种笑话,每年到燕平来朝觐的异族更是多不胜数,对待齐人无不恭敬有加,就算是外邦贵族,也不敢对大齐普通平民大呼小叫。

一百多年根深蒂固的认知,让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孩童,都不曾将北胡放在眼里,再加上百余年前齐军荡平草原的战绩,眼下战争虽然已经来袭,而且是北胡大军压境,但燕平百姓从不认为王师会败阵。

大家现在都在嘲讽北胡蛮子疯了,竟然做挑战大齐天威这种蠢事,迎接他们的必然是尸横遍野的结局,到时候,大家就可以对着到燕平来请罪的北胡使节队伍,大喷唾沫。

齐人百姓很乐观,大齐皇帝却没有这么轻松。

近些时日来,宋治每天都站在舆图前,评估双方实力,不断推演战局。

他没上过战场,对战争谈不上非常熟悉,所以他推演局势,更多是从双方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彼此能够调动多少修行者、物资财富、平民战士,拥有多大的战略战术转圜余地。

从这个角度看,双方差距太过悬殊,大齐必胜无疑。

大齐百姓八千万户,草原各部拢共也就几百万人,这仗有什么好说的?蚂蚁还能咬死大象不成?

从古至今,但凡中原皇朝没有内乱,认真对待战争,草原人何时占过便宜?就算中原皇朝内乱,边军也常常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打赢战争。

中原皇朝唯一觉得麻烦的,是草原骑兵来去如风,便于抢劫,而边关防线太长,难免有疏漏,时不时会被对方夺走一些财物人丁。另外,中原皇朝大军远征辽阔草原,后勤补给线太长,压力也很大。

但如果真要正面对决,摒弃优势主动攻坚的草原人,不是找死是什么?

中原皇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财富是草原人百倍,物资是草原人百倍,军械是草原人百倍,青壮是草原人百倍,还有数不尽的山川之险。

中原皇朝会被草原人击败?会被草原人灭掉?天下还有比这更滑稽,更可笑的事吗?

赵玉洁进入大殿,来到宋治身旁,陪着他看了一会儿舆图,轻声道:“这些时日,臣妾研究了很多文书,越是分析越是觉着,北胡主动掀起国战就是找死的行为。只要咱们认真对待,此战断无打输的道理。”

宋治摇摇头,他脑子没有糊涂:

“蛮子敢进攻,就必然有所依仗,别的不说,萧燕在燕平那么些年,对大齐知之甚深,对方不可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前些年天元部族,仅靠十万精骑和一群仆从军,四五年就向西打了数千里,破城无数,战绩显赫。

“虽说蛮荒之地的西蛮子,跟大齐不能相提并论,但天元军的战力,的确是不容小觑。安思明跟史禄山的败绩,也不能不反思。”

赵玉洁抿了抿嘴唇,立马改变自己的意见立场,转头附和宋治:

“安思明跟史禄山虽说是大意轻敌,被半路伏击,但六万人全军覆没,可见对方的实力很强。战后安思明跟史禄山都说,北胡军中的高手强者不少。看来在各地防御使的军队抵达边关之前,咱们只能防守。”

宋治的目光停留在舆图上,不断在雁门关与山海关之间徘徊:

“形势的确不好。飞鱼卫虽说在草原行走了很多年,但对方防备严密,真正有用的消息也没打探到多少。现在我们还不能知道对方的虚实底细。大战已经开始,却不能知己知彼,这是很大的过失。”

赵玉洁宽慰道:“无论如何,仗着边境雄关,我们要守住不难,北胡有多少实力,都会被打出来。北胡高手再多,还能多过我们不成?从古至今,

草原上的王极境,从来都赶不上中原。”

宋治微微颔首。

就在这时,军报到了。

赵玉洁去接了过来交给宋治,后者看过之后,先是喜悦再是凝重最后是忌惮,瞬息之间面色变幻得很精彩,看得赵玉洁一头雾水。

等宋治把军报交给她,饶是有心理准备,赵玉洁的表情也跟宋治差不多。

“十个王极境!”

赵玉洁水灵的双眸瞪得很大,抬头不可置信的看向宋治,“雁门关外,竟然出现了十个北胡王极境?!”

她很想说这不可能。

但军报后面,有安思明的密报,还有大战开始后,朝廷派去雁门关,负责调运物资协调诸事,帮助守关的高品官员,他们都见证了战局,绝不可能有假。

宋治脸色难看,紧眉不语。

“北胡是把所有的王极境,都派到了雁门关?”赵玉洁很快稳住心境,分析起这个军报意味着什么。

“若是如此,那就说明北胡主攻雁门关,但也绝不会是所有王极境。”宋治寒声道,“这说明北胡的王极境数量,比起我们,只多不少!”

赵玉洁默然低头。

宋治也没有再开口。

他们一起看着舆图。

半响,赵玉洁幽幽道:“雁门关上,出现了四个赵氏王极境,两个准王极境,三个杨氏王极境。加上赵玄极,赵、杨两家,也有十个王极境了。”

闻听此言,宋治眸中掠过一抹杀气。

十个王极境,远超帝室的王极境数量。

“雁门关要是没有这么多王极境、准王极境,也不可能挡住察拉罕。若是如此,我们现在接到的军报,就不是雁门关打退了北胡大军几波进攻,局势平稳,而是雁门关已经被攻克,北胡军通过雁山长驱直入了。”

宋治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没有丝毫感情。

赵玉洁偷看了宋治一眼,见对方已经面无表情,看不出心中所想。

但她知道,宋治对赵氏的忌惮之心,于此刻达到了顶峰!

前段时间,为了平息世家怨忿,汇聚世家、寒门之力共同应对国战,表明自己没有废后的打算,时隔多日宋治再度去见了皇后,带去的赏赐之丰厚,远胜赵玉洁单次得到的最大值,这让赵玉洁心中十分芥蒂。

她不想宋治真的跟赵氏缓和关系,放弃废后。

现在她的机会来了。

“去支援雁门关的禁军,刚出发没两日,以雁门关如今的战力,挡住察拉罕不是难事。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批禁军是不是应该调去别的,更加需要增援的的地方?”赵玉洁一脸一心为公的模样。

好几万大军出动,不可能今日做了决定,明日就启程,怎么都需要准备一些时间,所以前往雁门关一线的六万禁军,现在的确还在半途。

宋治回到桌案后坐下,默然不语。

禁军不增援雁门关当然不行,若是雁门关丢了,危害太大。

但增援的时机却可以选择,赵氏如今实力这么强,让他们的力量先消耗一些,等到对方残了的时候,再让禁军增援,无疑是最合理的决定。

赵玉洁看出宋治有些意动。

她跪坐到对方身边,打算再不着痕迹的劝说一番,帮助对方拿定主意。

恰在这时,山海关的军报到了。

宋治打开军报的时候,赵玉洁就在一旁一起浏览。

这不看还好,一看她跟宋治一样,都是同时身体僵住,完全失去了表情。

山海关的军报只说了一件事。

关城破了!

山海关驻军没能守住关城,大战开始不过一日,北胡军就攻破了关城!

战败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就一条:北胡军中的王极境高手太多,竟然达到了九个!

所以战况也很简单:开战伊始,八名北胡王极境初期修行者,在身为王极境中期的天元左贤王的带领下,骤然降临关头,孙蒙、孙康、孙乾、石崇、史禄山这五名王极境初期,被对方迎头痛击,须臾便败下阵来。

孙乾战死关头,孙蒙重伤被俘,孙康、石崇、史禄山三人溃逃。

于是

关城被北胡修行者所夺,继而北胡军大举杀入关城,只用了不到一日的时间,就将山海关驻军全面击溃,完全占据了山海关不说,其先锋数万精骑,马不停蹄长驱直入,已经向关内腹地杀来!

宋治跟赵玉洁两人,惊得愣在当场,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九个王极境!竟然又多了九个王极境!北胡军中的王极境修行者,数量之多完全出乎两人预料,已经大大超过大齐!

而且领头的北胡统帅,竟然还是王极境中期!

战局远比他们之前预计的要艰险!

大齐皇朝面对的局势,远比他们之前想象的要可怕!

这份军报的力量,将宋治跟赵玉洁的心防,瞬间冲得七零八落。

殿中一片死寂,安静得可怕,落针可闻。

诡异肃杀的氛围,让每个宦官战战兢兢。

突然,宋治长身而起,一掌将桌案拍得粉碎,王极境中期的修为气机,如泄闸洪水一样喷散出去,殿中侍立的宦官,无不是当场粉身碎骨,化作一团团血雾。

殿中陈设,尽皆化为齑粉,廊柱嗡嗡作响,房梁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吱声,像是垂死的病人在呻吟。

“无能!一群饭桶!朕养你们何用?!”

宋治野兽般的咆哮声,配合他扭曲的面容,显得格外可怖。殿外的宦官、宫娥、宿卫,无不拜伏于地。

赵玉洁怔怔坐在原地,娇美无双的脸上没有半点儿血色。

......

不知过了多久,宋治咬着牙下令,让宰相百官到崇文殿议事。

在走出养心殿之前,他下达了一条严令:增援雁门关的禁军,日夜兼程赶路,必须在五日之内抵达雁门关!

“陛下......”赵玉洁猛然回神,眼看宋治要离开养心殿,在时隔好些年之后再度踏入崇文殿,不由得心头一惊,追上去两步,想要说什么。

宋治回头看了她一眼,没有看浴血同伴的情义,只有看被抛弃者的怜悯。

这个眼神,让赵玉洁手脚霎时冰冷,到了嘴边的话再也说不出来。

“自今日起,你不必再去崇文殿。”

皇帝声音复杂的丢下这句话,就消失在赵玉洁的视线中。

赵玉洁一颗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皇帝这句话,无疑是褫夺了她“内相”的权柄,让她再也不能公然干涉政务。

之前宋治虽然诏令世家寒门齐心协力对敌,但他并没有走出养心殿。中枢主事的还是内阁,在百官前露面的仍旧是赵玉洁,她的权力丝毫未受影响,宋治的大方向布局,也没有因此改变。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局势瞬间急转直下,宋治这个皇帝,必须要亲自主持一切。也只有皇帝露面,文武百官朝野军民,才能真正同心据敌。

非只如此。

山海关在一日之间丢失了,才显现出赵氏在雁门关的奋战,是多么得力!

山海关被破,北胡大军接下来势必直驱京畿之地,朝廷必须调集所有力量,共同应对接下来的艰难时刻。当此之际,雁门关的重要性已经无可比拟。

要是雁门军不能把天元右贤王察拉罕,挡在雁山之外,一旦让北胡军从雁门入关,燕平就会被两面夹击,届时左右贤王合军,燕平哪里还能保得住?

燕平保不住,整个河北都会跟着丢失!

在这个时候,皇朝对赵氏对雁门军的依仗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无论如何都要让赵氏全力守关,绝不能放察拉罕进来。

而在今日之前,皇帝对赵氏的打压众所周知,一个安思明的六万大军,一个废后的谋划,就足够让赵氏心怀怨忿。

要想赵氏奋力作战,宋治岂能不千方百计向赵氏示好?

无论在宋治看来,赵氏知不知道赵玉洁就是赵玉洁,她终归是这些年打压世家的利刃,是意图取皇后而代之的“祸首”。此情此景,赵玉洁的所有权力,都必须要消除掉,她所有的尊荣,都必须被收回!

意识到这些,赵玉洁不能不面如死灰。

她的双手紧紧攥拳,指甲都嵌进了肉里,很快就有鲜血滴落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