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二八五 开辟新天

第一氏族 章二八五 开辟新天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汴梁。

城中最有格调的酒楼的雅间内,**个人摆案而坐。

这些人个个气息沉稳,呼吸绵长,满面威严精明之色,衣衫材质都是顶级,价值不菲,显然皆是有身份地位的强者。

最年长的已经白发苍苍,最年轻的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

若是有汴梁的大商贾在场,一定可以在第一时间认出这些人的身份,他们都是各个世家在汴梁城的主事者!

同时他也会感到惊愕,因为其中一些人彼此关系并不好,平日里没少互相争斗,因为他们分属将门勋贵与士人门第!

“这些年来,童京隔三差五就会派人,以各种理由来干扰我们各家产业的正常经营,今天说有人状告我们以次充好,明天说我们强买强卖,后天说我们构陷同行,每回来都要翻看账簿,从上到下调查一番,让我们好几天无法正常买卖,大大小小的客人与伙伴,都被扰得不厌其烦,不肯再度登门。

“最近几年,我们都在亏钱,经营规模一减再减,很多商铺不得不关门大吉,

“尤其最近这段时间,童京愈发肆无忌惮,竟然开始以各种名目直接查封我们的店铺!这鸟厮在对付我们这些世家时,也没忘记扶持寒门商户见缝插针,肆意侵夺我们的产业份额!照这样下去,不用几年,我们就将彻底退出汴梁城!

“诸位都是各家实权长老,肩上担着为家族增加收益的重责,而因为眼下这种局面,相信诸位都没少受家主诘难。若是我们果真丢了在汴梁乃至中原大地的生意,只怕诸位都无法给家族一个交代吧?”

说话的是赵正吉,赵氏在汴梁城的主事者,四十多岁、面容阳刚,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言辞颇为恳切。

众世家长老闻言,大多面容肃然,不乏唉声叹气者,显然赵正吉的话,正是所有人都面对的困境,而且是轻易无法解决的难题。

听完赵正吉的发言,众长老都把目光投向他,今天对方邀请大家到这里来赴宴,众人之所以会摒弃世家之间的成见到场,就是想要商量着一起拿出解决方案。

现在赵正吉挑开了话头,众人都想听听对方接下来的话,看看对方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如果说在寒门面前世家利益一致这句话,多少有些空泛,在当今形势下不好落到实处,那么在汴梁城,这些同病相怜的长老,无疑有着切实联手的可能性。

汴梁权力基本掌握在寒门官员手中,童京为人又强势,仅靠单个世家自己,谋的还是商贾之事,在如今被迫站在了官府权力对立面的情况下,的确是步履维艰,极难扭转局势。

然而,不等赵正吉接着往下说,房中就响起了一个阴阳怪气,满含讥讽的不和谐声音:“赵长老这话说的,好像各家在汴梁的产业,都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然而在座的诸位哪个不知,眼下童京查封的产业,基本都是赵氏商铺。最近这段时间,遭受损失最大的,也是赵氏。也就是说,童京真正动刀的对象,是你赵氏一族,可不是我们其它世家。”

众长老循声望去,就见一位气质颇为儒雅的半百老者,正一脸讥笑的看着赵正吉。

这是徐氏长老徐嵩,当朝宰相徐明朗的堂弟。

赵正吉脸色一沉:“徐长老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各家产业的规模没有大量缩减?”

徐嵩针锋相对:“徐某的意思是,童京现在要对付的,只是你赵氏,面对退出汴梁危险的,也只有你赵氏,其它各家并无生死之虞。

“赵长老刚刚说这么多,无非是想拉着我们一起下水,让我们跟你一起对抗童京。你这是把我们当枪使,让我们都跟赵氏一样,跳到跟童京不死不休,没有退路的局面上去!你觉得我们会答应?”

在场的杨氏长老闻言坐不住了,大声道:

“童京要在汴梁彻底压制世家力量,当然不会同时把我们都逼到死路上,引发我们共同反抗。可一旦赵氏撤出汴梁,接下来就会轮

到我们!唇亡齿寒这么简单的道理,徐长老难道都不明白?”

徐嵩呵呵冷笑道:“杨氏跟赵氏的关系,谁人不知,杨长老自然向着赵长老说话。但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好处的事,我们可不干。”

“你!”杨氏长老被气得不轻。

赵正吉却忽然道:“若是有好处呢?”

“能有什么好处?”徐嵩一脸不信。

赵正吉正色道:“赵某有把握,只要我们联手,这回就能扳倒童京跟他的党羽!此事之后,各家产业都能恢复如初,或许还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徐嵩不屑的冷笑一声:“大言不惭,空口无凭。”

赵正吉面色铁青,大怒道:“你可敢跟我打赌?!”

“你要怎么赌?”徐嵩老神在在。

赵正吉咬牙道:“这回的行动,你徐氏可以不参与,但事情若成,徐氏的产业就彻底退出汴梁!”

“事若不成呢?”

“我赵氏再不踏足汴梁一步!”

“好!一言为定!”徐嵩生怕赵正吉反悔,“在场长老都是人证,你若是食言,赵氏就会名声扫地!”

赵正吉冷冷道:“赵氏从不食言,也希望徐氏不要出尔反尔!”

“这就立约,白纸黑字写清楚!”

“正该如此!”

眼看赵正吉跟徐嵩闹得面红耳赤,各世家长老都有些尴尬,赵氏跟徐氏是眼下大齐最顶尖的两大世家,而且随着文武之争愈演愈烈,两家的关系也是愈发紧张,他们之间的争斗,这些世家长老并不好轻易插手。

这要是放在以前,雅间的诸位长老们,说不定就按照文武之分站队了,但如今面对来势汹汹,有皇帝支持的寒门,和眼下汴梁的局势,大家都表现得很克制很谨慎。

约定立完后,雅间的气氛也不再适合宴席继续,没多久众人就各自散去。

除了有两家长老跟着徐嵩走了之外,其他世家的长老都决定这回跟赵氏同一立场。面对切身利益,分歧都可以暂时抛开,先看看赵氏能不能有办法总没坏处。

宴席结束,赵正吉跟杨氏长老结伴离开酒楼。

“宁哥儿既然已有对付童京的策略,咱们自己行动就成了,完全没有必要拉着其它世家一起,尤其是那些士人门第,又不是没他们不行,咱们跟他们费这番口舌、力气做什么?”进了马车坐下,杨氏长老不解的问赵正吉。

作为杨氏在汴梁的头号人物,他已经知道了赵宁要怎么对付童京。

此刻的赵正吉,已经完全没有在雅间时,被徐嵩激怒的恼火之态,整个人神色轻松意态闲适,完全不像是刚刚发过火的,闻言他轻轻一笑,不无深意道:

“宁哥儿看得比我们远。他已经不满足于,赵氏、杨氏只是在将门中有影响力了。”

杨氏长老怔了怔,讶然道:“赵氏难道还要结交士人门第?”

“这回的事,就是一个契机,也是投石问路,且先看看效果如何。总而言之,从商事上入手,比直接跟世家官员在权力场上碰面要好得多,回旋余地大。”赵正吉不急不缓的道。

“眼下大齐文武之争如烈火烹油,在这种形势下,宁哥儿还要谋求跟士人门第结交,他这......到底是要干什么?!”杨氏长老双目瞪大,他越想越觉得这个问题不简单。

刘氏、庞氏倾颓,郑氏、吕氏衰落后,士人门第中的不堪之辈,除了徐氏,基本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剩下的不说个个家风纯正,至少没有大奸大恶之辈了。

赵正吉没有正面回答,事实上赵宁也没有给他明确答案,他只是凭借自己的推测徐徐道:

“这天下哪有什么永远的敌人。杨兄可别忘了,在本朝之前,门阀世家本身就没那么明显的文武分流,早些时候的真正世家俊彦,哪一个不是出将入相?”

杨氏长老似懂非懂。

良久,他叹息一声,悠悠道:“宁哥儿在想什么,

我或许不明白,但眼下我至少知道了一件事。”

“何事?”

“徐嵩跟徐氏这回会亏得很大。”

“杨兄觉得,他们亏了什么?”

“当然不只是在汴梁的商利。”

“还会有什么?”

“在士人门第中无可比拟的威望!”

......

作为同平章事、东京府尹,童京每日都有大量政务,所以昨夜杏花村的流民祸乱,事态虽然不小,但在李彦、蔡贯都赶过去之后,童京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等对方给他带回捷报。

两个元神境中期带着四个元神境初期,弹压区区一个张京,就算后者麾下河匪流民很多,在童京看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真正让童京觉得有些烦的,是眼前这个站在大堂中间的人。

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官员,出自士人门第中的章氏,是东京府中的两个从四品少尹之一,叫作章东来。那也是东京府上层官员中,唯一一个世家官员。不到四十岁就能官居从四品,除了家世显赫,章东来自身能力也是非凡。

叫童京头疼的是,对方品性端正的可怕。

章氏、史氏、陈氏,都是门第中排名靠后的世家,家势虽然不大,却一个比一个顽固,诗书传家培养出来的,就是一群把礼法看得比天还大的家伙。

“张京为祸乡里,固然罪不可恕,但他麾下能有过万之众,根结却在于这些年来汴梁土地兼并过甚!今日我们要剿灭张京固然不难,但若是不能抑制土地兼并,坐视流民持续增多,那么明日就会有李京,后日还会有王京......”

听着章东来侃侃而谈,童京不由得脸黑如墨,他觉得对方很可能说大后天就会再出个童京。

抑制土地兼并,说得轻巧,寒门地主不壮大实力,他这个寒门官员、寒门利益的代表,在汴梁的地位怎会稳固?

秦汉以来,皇朝的立国根基都是世家大族,眼下皇帝打压世家扶持寒门,就是要把皇朝的统治基础换成庶族地主,从而实现中央集权。

不扶持寒门,皇帝的大计如何成功?

产生一些流民,只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罢了。

从童京的立场出发去思考,等到天下没了世家,世家大族的家业、田产全都空出来,自然也就有了安置流民的地方,届时天下自然会安定。

至于眼下,如张京这种势力,胆敢冒头闹事,灭了就是。皇帝难不成还会因为此事降罪于他?

皇帝比谁都门儿清。

“张京的事本官自会处理,章少尹还是继续本官之前交代的任务,去处理那些不法商贾吧!”童京冷冷打断了章东来的话。所谓不法商贾,其实指代的就是各个世家的产业,用世家的人对付世家的人,能给童京减少很多世家仇恨。

“大人!下官说得不是张京,而是流民,是土地兼并......”眼看童京偷换概念,章东来严词强调。

“退下!”童京断喝一声。

章东来张了张嘴,末了还是无法忤逆上官的权威,只能无声退出大堂。

望着章东来愤怒而落寞的背影,童京暗自嗤笑。身为官员,首要任务就是弄清什么才是政绩,那是立身之本、进身之阶。

抑制土地兼并、为普通百姓做主是政绩吗?扩大寒门地主的势力,打压世家的力量,才是皇帝需要的认可的政绩!

童京已经是二品大员,挂着同平章事的职衔,他要继续往上爬,就得瞅着宰相大位。

这些年他政绩不错,童京仔细算过,等做完手上的事,让各个世家的产业、势力基本退出汴梁,他就完全证明了自己对付世家的能力,而这份成绩也足够让他再进一步。

届时,大齐皇朝的第一个寒门宰相,就将是他童京!

他将开创历史先河,为后续无数寒门官员闯出一天新天,并且青史扬名,成为后世无数寒门官员歌颂的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