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一七五 障目

第一氏族 章一七五 障目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漠北高原,真正的苦寒之地。

生活在这里的普通牧民,通常只有一件衣裳,基本取自于动物的皮毛,以羊皮最多。哪怕中原是炎炎夏日,他们也穿着这样的羊皮袄。

这不仅是因为气候严寒,更因为穷。气候严苛,生存环境恶劣,连粮食等各种农作物都基本种不了的地方,当然穷。

穷得只能捕获动物,驯养他们,放牧他们。

在齐人看来,长城以北便是蛮荒之地,再往北千里乃至数千里,那几乎不是人能居住的所在。越偏僻的地方,生存生活资源就越少,故而就越是穷困。

中原社会讲究男耕女织,但是在这里,纺织是门普通牧人根本无法接触到的高深学问,他们既没有生产工具,也没有原始材料。

麻衣布衫,对底层牧民而言也是奢侈品。

这就更不必说铁锅了。

在大齐境内,市场到处都是,哪怕是乡村,也有小市集,百姓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总能在市集上买到,物资交换因为物资丰富而便利。

可漠北草原不是这样。

自古以来,草原不乏强盛王朝,却鲜有起自漠北的。曾经强横一时的匈奴,在丢失了漠南之后,也是一蹶不振。

但穷山恶水,也未必不会出惊世之才。

这里残酷的生存环境,锻炼出了奋武豪烈、悍勇轻死的民族,为了生存,他们互相抢夺牛羊、财物。特别是天灾降临,部落难以为继时,他们彼此混战不休。

杀人、掠夺,让他人的生活资源变成自己的,让自己度过时艰,能够继续活下去,这是草原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

这正适合有大毅力大天赋者,砥砺无上修为,创造强横功法。

漠北之地,因为文明程度低下,百姓不受教化,或许几千年都出不了这样一个惊世之才。可一旦出了,就不是纸醉金迷的繁华之地里的修行者能比的。

苍穹湛蓝如洗,远处的雪山巍峨耸立,碧波万顷的大湖胖,有一片白色毡帐组成的海洋。天元部族右贤王察拉罕,躬身站在王帐外。

不知过了多久,王帐里走出来一个年青人。

这是一个剑峰一样的男子,身姿挺拔,面目阳刚,一身杀伐凌厉的气度,仅仅是站在那里,就有让人膜拜的冲动。

哪怕是察拉罕,在这个男子面前,也绝对不敢有半分小心思。因为他知道,不管他在想什么,对方都能从他的神态举止中立即分析出来。

明察秋毫,不外如是。

这是一个既有无数战功,又有世间罕有大智慧的男子。虽然不过而立之年,跟大齐皇帝宋治一样的年纪,但在天元部族眼中,却已经沐浴着长生天的光辉。

所以察拉罕心中只有恭敬,半点儿也不敢触犯。

“太子殿下,大汗可有什么训示?”右贤王毕恭毕敬的问。

相比于右贤王华丽的衣袍,年青男子的装扮很普通,全身上下几乎没有装饰品。但没有人会因此忽视他的威严。

因为他是天元王庭太子:孛儿炽君.蒙赤!

察拉罕从漠南一路赶回王庭,因为天元可汗正在闭关,而且到了颇为关键的时期,他便第一时间求见了蒙赤,将此行见闻如实禀报。

“大汗没有多言,让我们自行处理这件事。”天元可汗的原话,是让蒙赤自己处置,蒙赤换成了“我们”。

对于大齐的“威逼”,王庭早就制定了应对方向,天元可汗这话,是没有更该既定计议的意思。

蒙赤带着察拉罕去了他自己的大帐,半途命人将萧燕也叫了过来,毕竟是要商量大齐的事,萧燕比较熟悉。

萧燕来的时候,蒙赤和察拉罕已经分主次坐下了,她简单见过礼,就到了察拉罕对面的案几后坐下。

从大齐归来后,萧燕就成了闲人。因为天元可汗对她的失利不满,她现在精神状态也不怎么好,借酒浇愁的时候很多。

她很急迫的想要揪出赵宁所说的那个奸细,然而天元可汗却没把这个差事给她。萧燕绝望的意识到,她在天元可汗心里,已经不值得信任。

对方

不再信任她的能力。

这几个月,天元可汗都没有见她第二面。

这让萧燕痛苦不堪。

被关进燕平城大理寺的监牢里,以为自己会被斩首的时候,她都没有这么绝望,这么痛苦。

作为天元部族少有的人杰,萧燕并不畏惧死亡,早在在潜入燕平城的那一刻,她就做好了为王庭而死的准备。

但苦心孤诣经营的细作实力烟消云散,失去自己一直以来奋斗的成果,还让王庭大业陷入危机,她之前的人生就完全没了价值。

如今遭受天元可汗的冷遇,她在天元部族,再也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英明公主,而只是一个罪人。没有人再认可她、尊敬她,这让她痛不欲生。

对于一个人杰来说,活得没有意义,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最大的痛苦。

与之相比,当时就死在燕平城,还能像个英雄,被部族铭记、称颂,对她而言无疑会好很多。

可赵宁没给她这个机会,他夺走了她的一切,却偏偏让她活着忍受看不到尽头的绝望折磨。

萧燕现在每每想起赵宁,想起在监牢里会面的场景,都会觉得恐惧。

午夜梦回,萧燕时常被惊醒,并再也无法入睡。

她很想再回燕平城,豁出去跟赵宁决一死战,哪怕是战死也在所不惜,只要能捡起往日的荣耀。

可她不能。她的修为已经被废了。

她如今手无缚鸡之力,什么都做不了。

她只能在永无止境的黑暗里沉沦。

很多时候,萧燕会觉得,这就是赵宁故意为之。赵宁之所以让她活着回到王庭,就是为了让她过这种无休无止的煎熬日子。

这是对她最大的惩罚。

“太子殿下可知,南朝皇帝究竟在想什么,齐军到底会不会来攻打我们,妨碍我们一统草原的大计?”察拉罕没有看萧燕,转头问高居主座上的蒙赤。

从始至终,他都没正眼看萧燕。在他眼中,对方是天元部族的罪人,再也不是之前那个需要他恭敬有加的公主。

萧燕感受到了察拉罕对自己的蔑视,这让她的心口疼得厉害。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怪对方。她只是有种无地自容、无脸见人,想要马上离开的冲动。

蒙赤并没有直接回答察拉罕的问题,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察拉罕路上的疑惑,他也有,眼下他们能探知的消息有限,他也不能凭空得出结论。

“我今天刚刚得到消息,赵氏公子去达旦王庭不过两日,就离开达旦王庭转道东北,看样子,是要去契丹部了。”

蒙赤声音低沉,“并且,达旦太子还带着人马,改换了装束,隐蔽混在那个赵氏公子的队伍里。”

天元王庭在达旦部有不少探子,虽然地位不高,无法与闻机密,但眼光不错。

这个消息让察拉罕心头一惊,“赵宁行动这么快?达旦太子还跟他同行了?太子,他们莫不是已经察觉到,契丹部正在整军备战,彼此达成了什么协议?”

蒙赤摇摇头,“如果真是这样,达旦部就该立即调集兵马,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但如果他们没有达成协议,达旦太子怎么会跟赵宁一起东行?只有怀疑契丹部了,他们才会这样做。”察拉罕寻思着。

蒙赤没有继续跟察拉罕说什么,看向萧燕问道:“你在南朝多年,对他们比较了解,你觉得是怎么回事?”

他这时语气柔和,语气中透着关切、鼓励,完全不是跟察拉罕相谈时的公事公办,感情真挚。

萧燕本来没打算插话,以她现在的尴尬身份,若是说出来的话不被人听,那就是自取其辱。感受到蒙赤的兄弟情谊,她稳了稳心神,谨慎地开口:

“南朝内争严重,所以常常会有一些,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决策。我在燕平城败露后,南朝面子上过不去,肯定要我们付出代价。

“这是他们让大汗去赔罪的原因。

“我们一直没有同意,他们就派雁门军出关耀武扬威,做出跟其它部族密切往来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压力,逼迫我们就范。

“但就这件事来说,依我看来,就算最后大汗不南下,但只要我们付出的代价足够,南朝就不会过于逼迫。

“南朝现在内争十分严重,那些门第文官,是不愿将门挑起战争的。”

蒙赤点点头,表示对萧燕分析的认同,这让后者心里稍稍好受了些:“你的意思是说,赵宁跟达旦太子去契丹部,只是为了加强达旦部跟契丹部的关系?”

萧燕的确就是这么认为的,“用草原部族制衡草原部族,不费南朝一兵一卒,这本就是南朝处理草原问题的国策。

“但赵宁这个人不容小觑,他有自己的主见,赵氏和雁门军驻守边地,对我们又很敌视,必会千方百计防备战争,他们或许还有的谋划。

“赵宁秘密带着达旦太子去契丹部,可能就是赵宁不满足于,只是在草原做做样子,他或许是要撮合达旦部跟契丹部结盟,共同限制我们。

“这样一来,一旦我们有什么异动,有这两个部族在前面挡着,雁门军想做什么都很容易;

“若是我们没有异动,达旦部跟契丹部结盟交好,对他们也没有害处,达旦部便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萧燕的话合情合理,既解释了赵宁跟达旦太子的异动,也解释了达旦王庭眼下没有调集兵马的事实,不仅蒙赤觉得对,察拉罕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若是真如公主所言,那赵宁这回可就犯了大错,他想促成达旦部跟契丹部的同盟?用齐人的话说,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察拉罕终于正经看了萧燕一眼。对方虽然犯了错,但在大齐多年也不是在虚度光阴,就算没了细作势力,对天元王庭依然还有用处。

“这个赵氏公子就算再聪明,又哪里能知道,契丹部早就是我们的爪牙?”

蒙赤淡淡一笑,“稍后我就传令给契丹部,让他们做做样子,拖住赵宁跟达旦太子,为我们赢得调兵遣将的时间。”

察拉罕哈哈笑道:“等到我们大军齐出,踏破达旦王庭时,赵宁那小子的脸色必定很精彩!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看了。”

萧燕没有如何得意。

她虽然觉得自己推断的不错,但总觉得不能小看赵宁,对方留给她的创伤太深,结果没有到来时,她实在不敢说自己就是对的。

“这个推论有个前提,那就是我们王庭里的那个南朝细作,没有把我们的战争谋划告诉赵宁!”萧燕肃然道。

此言一出,几个人同时沉默下来。

这个细作他们已经查了几个月了,却始终一无所获。

现在王庭因为这件事,已经产生了不小混乱,虽然不至于人人自危,但许多位高权重的人,都在惴惴不安,不少公事都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

“为了消息不泄露,各部兵马虽然已经在调动,但用的都是狩猎的名义,下面的将领并不知道实情,完整的谋划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

蒙赤沉吟一番,“这几个月,我们也派遣了高手封锁四境,重点监视这些人和他们的心腹,消息应该还没有走漏。”

说到这里,蒙赤顿了顿,面色沉了下来,“无论如何,这个细作必须揪出来!如果这个细作并不存在,也必须在大战前确认!

“要不然,赵宁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就没有十足把握。”

萧燕跟察拉罕没有接话。

如果这件事好办,他们早就办了。

到了现在,多番调查无果,他们已经倾向于认为,这个细作就是赵宁放出来的幌子,是迷惑他们用的。但以如今的形势,他们又不能妄下论断。

毕竟,如果这个细作存在,天元王庭的处境就会极为麻烦。他们错不起。

除了调查,天元王庭也不是拿这件事,真完全没了办法。

但那需要天元可汗出手。

而且这个办法,代价不会小。

“契丹部的应对,就照我们刚才说的。至于那个奸细,还是要继续查。”

蒙赤做出了决断,“如果实在不行,就只好请让大汗出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