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无题

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二十四章 无题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3:38 来源:笔趣阁

冲刺串讲听完,还有一周,进入做题训练中。给自己加加油,也请朋友们多多谅解。

……………………………..分隔线………………………………..

战场上的因素是动态变化的,有利和不利也在相互转变。

海城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阻碍建奴,有利于明军的向前推进;但推过海城河之后,对于明军来说,又有了不利的方面。

但这种不利,对于朱由校来说,往往会有所扩大。毕竟,他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没有前线指挥官的那么多经验。

如果从熊廷弼来看,海城河既不宽,又不急,凭明军的能力,搭设浮桥并不困难。

当然,数万人马向前推进,粮草物资的运输补给肯定会增加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也需要一些时间作充分的准备。

同样,毛文龙也在调兵遣将,也在进行着准备。

这样算下来的话,朱由校觉得两下发动的时间离入秋也就不太远了。如果能取得战果,形成更有利的态势,倒也不影响二人入京述职。

二人之间的芥蒂,也是朱由校所担心的一件事情。平辽到了关键时期,借着入京述职,朱由校也想借机解开,使得将帅同心,以竟全功。

如果不是有大灾害步步临近,朱由校也不急于在辽东取得决定性胜利。

就依目前的军事形势,辽南四卫已占其三。从长期来看,建奴龟缩辽沈也只是另一种坐以待毙的方式而已。

辽南四卫的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后金未背叛明朝之前,“奴寨山林丛密,可耕地少,一切米粟皆取给金复海盖之间”。

且“辽左东征,余兵多聚金复海盖间,烧矿为业。皆夙善射骑,亲冒矢石,与市人自异。且久挫骤用更觉感奋宜命将招以资冲锋之用可也”。

由此可见四卫之地对于整个辽东地区而言,是一个经济上十分富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地区。

如今三卫在手,海州亦成两军对峙角逐之地,建奴已无法从此地得到粮草米粟的补充。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两年没有得到抢掠收获的建奴,在今年冬天就会陷入缺粮的境地。每拖一天,情况则会更加严重。

其实,这也是朱由校坚持要在明年冬春发动攻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要保证进攻的持续性,数月时间就差不多会让建奴耗尽物资。

所谓“无粮自毙”,当然是有些夸张。但建奴四分五裂,陷入困境,却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陛下——”张嫣给有些心不在焉的皇帝挟了菜,微笑着说道:“这是臣妾命宫人腌制的小菜,爽口开胃,臣妾甚是喜欢。”

朱由校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吃到嘴里果然不错,笑着说道:“听宫人禀报,月前宝珠害喜得厉害,最近倒是少了。难道,是这小菜的功劳?”

张嫣听到皇帝一直在关注,又叫着她的小名,心中甚是欢喜,说道:“劳陛下挂念,臣妾觉得这小菜确是有功。嗯,还有杨医,也是尽心尽力。”

“该赏!”朱由校微笑颌首,又端详了一下皇后,调笑道:“宝珠身怀有孕,显得更加珠圆玉润、美丽动人了。”

说着,皇帝垂下咸猪手,藏在桌下,在皇后的大腿上捏摸。

张嫣脸上一红,不自觉地一手轻护小腹,一手按住皇帝的大猪蹄子,现出娇羞又幸福的神色。

戏谑,上下其手,占便宜,也是一种放松。

至少,吃过午饭,朱由校搂着皇后小睡之后,再返回乾清宫时,心情已是大不相同。

皇宫巍峨壮丽,占地极广。但对皇帝来说,住在其中,时间长了,也没多少的乐趣。

说得不好听的话,皇宫形同牢笼,让皇帝和皇宫内的人不得自由。

皇帝对此的感觉更加强烈,看着别人不以为意,甚至是乐在其中,他理解中也有不理解。

这就是生活,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生活所桎棝着,哪里有绝对的自由?

处在什么地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有烦恼,都有不如意。可要彻底脱离,又会觉得还不如从前。

围城啊,婚姻如此,生活如此,恐怕没有例外。

皇帝坐回龙椅,早有李成成殷勤地上前用温毛巾擦去脸上的汗珠,又有范小慧捧上茶水。

满足吧,做了皇帝还抱怨,你让别人怎么活?

朱由校自我安慰了一下,命人拟旨,褒赏女医杨涵易。考虑了半晌,朱由校又下旨,对李旦、颜思齐、唐默、邵翰良等各加民爵一级,并赐服赏圭玉。

对于八大家的砍头抄家,尽管有着合法的理由,但朱由校还是担心会对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会不会有人造谣生事,认为皇帝和朝廷打着割韮菜、薅羊毛的心思,对富豪和商贾挨个收拾。没钱了,就编个罪名抄家掠财。

所以,朱由校才会有罚有赏。不仅对各大商会首脑加爵,还准备再授一批民爵,彰显朝廷对义商勤工勇士的重视和褒奖。

对于忠君爱国的义商勤工勇士,朝廷不吝啬,皇帝不小气。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朝廷记着,皇帝也没忘。

至于长江商会,得到朝廷的承认不久,还没做出什么成绩。这次加爵对他们也是一个激励。毕竟在以后,长江航运对于北方的赈灾救灾至关重要。

“成成——”朱由校忽然想起一事,伸手将李成成召到面前,询问道:“你父现任内库管理一职?”

“回皇爷,正是。”李成成躬身施礼,如实回答。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李成成不明所以,猜测可能是皇爷有什么别的差事,可也不能问,便躬身退下。

皇帝随手从桌案上拿起题本,翻阅起来。

题本是夏中时呈上的,官员已经培训完毕,长卢盐场也布置妥当,请示“票盐法”实施的时间。

朱由校对此没有太长时间的考虑,便决定开始颁旨实行。

这已经是确定过的事情,已经反复权衡计算过。先从北方开始,也没有直接触及到两淮盐政,作为试点,倒不用太过担心。

对于大明的政策,对于大明的子民,这又是一个改变啊!至少,盐价能降,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皇帝感慨了一下,提笔写了回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