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封神榜逆天成圣 > 第七十九章 颁五诏,帝辛舌辩群臣

封神榜逆天成圣 第七十九章 颁五诏,帝辛舌辩群臣

作者:锁城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8:27 来源:笔趣阁

readx;此番暗杀妲己不成,那高人必会提高警惕,一时之间,恐不能再次行事,或是,等孔宣到了,才能擒杀此妖,无论如何,妲己之事,怕是着急不得,只能缓而图之。

倒是还有一事,在张帝辛脑中萦绕多时,四方诸侯依旧虎视眈眈,此番苏护反商只是一个火星,若将熊熊大火燃起,必是极大祸患,万事需得早作准备,殷商之制,已不得不改。

翌日,宫中颁布新令:

一、天恩浩荡,恩蒙四野,圣君武德天子,功比三皇,德比五帝,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皇帝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自接天命,享万世福泽,腾大商昌荣,上朝共言,陛下万岁,以彰天德,共拂天帝之命,鸣谢圣人之恩。

二、于宫中修摘星楼,以接天命,亦皇帝静思修养之所。

三、宫中设“一师三公”,一师自是太师,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为皇帝负责,立军机处,一应事宜,均交此地处理。

四、行推恩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者,则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五、放农奴,解荒地,鼓励耕织开垦,设黄金台,广范招贤纳才,无论背景如何,唯才录用。

此令一出,冀州侯新主黄飞虎,上表天子,封其弟黄飞豹、黄飞彪为冀平侯、冀定侯,其子黄天化,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亦是各受侯位,张帝辛自然应允,一时间,黄家一门七侯,自是风光无两!

诸侯见此,纷纷陈言上表,一时间封侯成疯,推恩令乃是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法,不想提前这久颁布,亦有如此效果,张帝辛自是欣喜,管你封什么侯,管你叫什么名,一并应允下来。

只不过,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三大诸侯尚无动静,西岐那边更是安静的要紧,张帝辛暗忖,四方诸侯各成领袖,果然有其中道理,任是谁的封地,也不是平白落坠而来。

顺天五诏,前四条自然得了众臣极多响应,即便其中劳民伤财的摘星楼,也得了众人推举,言天子隆恩,此处着实应修,却是最后一条,放农奴,解荒地,为才录用,得了众人极大反对。

张帝辛早先已料到如此,便将推恩令行,意图转移众人注意,不想推恩令如此简易,放奴荐才却是如此之难。

“陛下,卑贱贫奴,俱是庸物,猪狗一般的东西,如何上得厅堂之上,宗亲、君侯,才是陛下所依所仗,万勿将本末倒置,违逆天命。”

“奴性使然,纵百十代难去其根,诸侯私物,陛下岂可轻释?”

“天道命,草芥如是,敬天祭祀,皆有人命,活如牲畜,皆已早定,若此行事,必乱了纲纪,还请陛下三思。”

为免商容再出祸事,张帝辛早已令人将其劫下,不想五令一出,朝中依旧议论纷纷,其中君侯大夫多在其中,便是原书忠臣梅伯、赵启反对之声甚烈,闻仲乃是道家出身,自不在意这些俗事,比干早知天子心意,只在一边旁观,不附众人之议。

朝中大臣,多为君侯举荐,也有贵胄依托宗族,其间奴隶自是不少,自然不愿放奴,至于耕地,那就更易言明,商朝肥地多在贵族手中,其间奴隶耕作,自得其利,更是将经济命脉,牢牢握与手中。

此至是富之更富,贫之更贫,贫富交加,便生变异,此事张帝辛不得不防,若贫富中生得一陈胜、吴广,那便是天大的麻烦,此番鼓励耕种,便为安民,予之地,自得财,有财则心安,心安则国盛。

“昔日成汤圣祖之立事,成我大商国运,其间贤相伊尹,可是侯族贵属?再则言之,武丁圣君三年不语,得之傅(fu)说(riu),方才治世,傅说之身,可是名门望族?”张帝辛心烦众人诉说,这便开口言道。

伊尹、傅说皆是殷商贤相,其两人皆是贫苦出身,身份地位,自然不比朝中之人,重臣听之,纷纷低头不语,赵启大胆言道:“贤相伊尹乃是圣祖臂膀,同出一地,自是身份非凡,傅说大人亦是上苍托梦,才有贤才之名,陛下岂可同论而言?”

“混账!你等如何知朕未得上帝之梦,前番宫中祥瑞,后有女娲降彩,俱是天意,你等如何不知!”张帝辛怒而言道,“难道要上苍托梦你等,方才可信不成?”

众臣闻言,俱是颤颤惊惊伏跪在地,一旁梅伯张口言道:“陛下言之有理,纳贤之事乃是天恩,放农奴,解荒地,虽是善举,却是万万不可行之,朝中大臣,边关之将,莫不因此根基受损,陛下因为下贱之人,而寒一众臣子之心,岂非舍本逐末,此事尚请陛下三思。”

“民为国本,无民何君,此番道理自不必多讲,且说梅大夫手下,良田一千又三十五分良田,若无人打理当是如何,还有那三百又二十一匹骏马,又是何人收拾?”张帝辛在上言道,“你之如此,尚需劳民,我之一国,如何不需?”

张帝辛言语虽轻,却说得梅伯一身冷汗,心中惊到,陛下如何知晓如此清楚,重臣一听梅伯如此家产,更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国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等须得谨记。”张帝辛此语之意,再明不过,天子能立你,便能退了你,饶是你再多家产,也是天子之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梅伯听此,面色更红,自是不再言语,悻悻推至一边,张帝辛也不责罚,只是扭头说道:“此事太尉昨夜已同意寡人,不知三公意思为何?”

黄飞虎冀州一战成名,半月便灭了冀州十余万军马,又是一门七侯,自是风头正旺,朝中无人可挡,加之背后有闻太师撑腰,其位至太尉,自然无人敢有异议。

“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臣子也是陛下的臣子,老臣等深受军恩,自是不敢忘怀,我大商军士,亦唯陛下马首是瞻,一应决定,皆听陛下之言。”听闻太师如此答道,众人心中,皆是凉了半截,朝歌军马,尽数在闻仲手中,已然是军方代表。

“陛下此事还需谨慎行事,全国各地不一,还需因地制宜,朝歌乃是辖地,可先行之法,北海尚贫,亦可行此法。”比干直说如何实行,更是将众人凉了一般的心,直接打碎,至于所选之地,则是张帝辛早先示意好的,新命开始,自然从朝歌而起,北海之地,乃是东北一方,其地甚厚,若尽数开发,必可解军粮之苦。

“陛下圣明,果真所见非凡!”费仲这一声符合,却是将众人目光转移过来,其中愤恨之声,自不虚多言。

此人乃一马夫,却因冀州之行,成了功臣,官位更是扶摇直上,直到中大夫之位,位列三公御史,自是让不少人眼红,费仲对众人之言,早已习惯,说完更是一声轻哼,趾高气昂起来。

张帝辛如此封赏自然有其用意,费仲此人虽是奸馋懒滑,却收集了一手好的讯息,重臣家底此人俱是门清,此人做御史一职,简直再合适不过,况且,朝中之人,不能都是红脸正义之士,总得有一人挨骂,这黑锅自然要费仲来背。

“既然如此,那日后便照此令行事。”张帝辛恩威并施,众人便是不服,也不敢再多言语,自是同意下来。

散朝之后,张帝辛特将闻仲、比干、费仲三人留下,言此番新政,边塞怕是有变,需得做好准备,比干主修内事,且将在朝歌大胆实行,凡是可先斩后奏,,费仲乃是第一次得天子器重,更是激动非常,全身的肥肉都颤抖起来:“陛下,嘿嘿……不知陛下,教我何事?”

“摘星楼之事,便交与你,另,若得空闲,需得寻一批监察之人,万事听丞相调令,有些事,官方不好出手,还需多些手段。”以比干性格,必定不会做强占之事,可朝歌放奴释耕,少不得一些手段,张帝辛早已料到如此,这便安排下来,比干自是开口称谢,感恩不已。

张帝辛一说,费仲自然知晓其中道理,这便行礼道:“陛下所言之事,臣便是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将之做好。”

张帝辛点头,这才令三人下去,良久之后,方才言道:“天下之事,权在人为,如今已将仁之一字紧握,日后天时、人和,自不必言说,此番便看,那些如何不义了,天将要变,圣也是拦不住的……”

果不其然,顺天五诏一行,各路诸侯对放农奴、解荒地一项多有异议,其中骚动更是不断,此时大商征冀军马也已班师而至,苏妲己终是到了朝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