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军工重器 > 第一百零二章 国际期刊

军工重器 第一百零二章 国际期刊

作者:五彩贝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2:16 来源:笔趣阁

这,这,这......

我没有看错吧!

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没有看错,应该也不是同名同姓之后,张晓东终于忍不住“啊”了一声,一扫心中的郁闷和失落。

这篇论文的作者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分别是“杨帆”和“张晓东”。

张晓东!

是我!

居然是我!

张晓东脸上的激动之色非常明显,原本以为今年的高级职称评选没有什么希望,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么戏剧性的大转折。

杨帆将张晓东的反应看在眼里,高兴的一笑。

“张哥,这下子论文的数量够了吗?”

“够了,够了。”

张晓东连连点头。《华夏舰船》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期刊,每月发行一期,也是国内舰船领域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期刊。

东海所就订了几十份《华夏舰船》,各个设计室都有一份,资料室、图书室等也有。

估计再过一段时间,等这份《华夏舰船》正式发行,东海所的很多人都会知道在这份期刊上有一篇论文,作者是杨帆和张晓东。

“杨主任,这篇论文怎么会有我的名字。”

杨帆道:“我知道张哥已经参加工作十几年,也许评高级职称的时候需要这样的论文,于是我就加了你的名字。”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真是天上掉馅饼。

张晓东满是感激的道:“杨主任,太感谢了,我一定要请客,就今晚,我知道有一家私人菜馆不错,我们去那里。”

杨帆爽朗一笑,爽快的一口答应,“行啊,我们好像也有一段时间没有一起吃饭了。”

论文的事情搞定了。

张晓东哪里还有丝毫的失落和郁闷,和刚进来的时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本来为论文发愁,花了一个把星期勉强写了一篇,打算给杨帆把一把关的,现在看来不必了。

评高级职称的论文数量够了,至于将来评教授级高工,那还远着呢。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张晓东对这篇论文的质量比较怀疑,也许寄出去之后也不能发表。

八十年代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还是很难的,不像现在,可能花一点钱也能发表。

心情大好的张晓东似乎话也多了起来,畅快的和杨帆聊着各种话题,不但有工作上的,也有时事新闻。

两人正聊得十分投机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型号办文书王芳进来了,十分礼貌的道:“杨主任,您有一封国外邮件。”

杨帆一笑,似乎猜测到了是一封什么样的邮件。

大约一个多月前,杨帆向国际著名的期刊《造船技术》寄出了一篇论文,原本仅仅只是想试一试水,可能是《造船技术》编辑部给自己的回信。

八十年代的国外邮件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不像现在,王芳将这份邮件交给杨帆的同时也拿出一个登记本,要求杨帆在上面签了字。

等王芳出去之后,杨帆拿着这份邮件高高兴兴的看了看,然后拆开看了起来,果然,里面是一份录用通知,杨帆的这篇论文被《造船技术》正式录用,下一期的样刊将通过邮件的形式寄给杨帆。

“杨主任,什么东西,你这么高兴。”

张晓东十分的好奇。

杨帆将里面的录用通知递给张晓东,告诉他道:“我上个月给《造船技术》寄了一篇论文,没有想到被录用了。”

什么!!!

张晓东吃了一惊,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接过这份录用通知看了看,然后彻底呆住了。

我的老天!

著名的《造船技术》啊!

这可是世界舰船领域,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领域,它绝对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期刊,绝对是no.1.

我们的杨主任居然能在这上面发表论文!

录用通知是全英文的,张晓东的英语口语虽然不入流,但阅读的话还是能看一个大概。

确实是《造船技术》,确实是一份论文录用通知。

良久,良久!

张晓东回过神来之后,不得不强烈感慨,人比人气死人,自己还在为高级职称评定的论文发愁,你看我们杨主任,已经发表两篇论文了。

一篇发表在国内的《华夏舰船》上,另外一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造船技术》上面。

“杨主任,你评高工的论文都有了。”

杨帆点一点头,心中想道,等我够年限能评高工的时候,发表的论文估计起码有几十篇了吧。

对写论文,发表论文,杨帆可谓是轻车驾熟,在重生之前,杨帆就经常写论文,发表论文。

有一些论文直接发表在国际上著名的期刊上面。因为熟门熟路,经验丰富,所以上个月随便寄出一篇论文,然后就被《造船技术》给录用了。

偶尔写一写论文,将一些东西写下来,这是杨帆的习惯。重生之后,直到两个多月前才写了第一篇论文,寄给了国家级技术期刊《华夏舰船》,上个月写了一篇论文寄给了《造船技术》。

想起来写一写论文,除了是重生之前就养成的习惯之外,杨帆也知道,职称评定需要论文。

虽然现在距离中级职称的评定都不到年限,但如果论文的质量够高,数量也有,是不是能破年限呢?

别人可能要工作满五年才能评中级职称,自己是不是可以只要四年就能评上,对此,杨帆比较有信心。

.......

时间在工作之中一天一天的过去。

东海所进入052舰的全面设计阶段之后,每一个设计室都一直在加班加点,很多设计员自愿放弃休息时间,默默的奉献,用铅笔、尺子、橡皮等最原始的工具绘制着052舰的设计图。

每一个月都有不少的设计图被绘制出来,每一份图纸都经历了校对,校对回来修改,修改好了送审核,审核回来修改,修改好了又送审定......

时间进入1985年春。

杨帆接到了潘总师交代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去海边寻找一个地方,为将来的陆上联调实验做准备。

早在论证阶段,潘劲夫就提出,在052舰的研制过程中加入一个新的试验环节,这个环节在我国过去的军舰建造过程中是从来没有的,叫陆上联调试验。

就是设备在上舰之前,先在陆地上进行性能测试。不少人对此不能理解,军舰设备在陆上试验,这看起来不仅多余,而且费力费钱。

但潘劲夫却一再坚持,因为他曾有过一个深刻的教训,051型驱逐舰在建造时所有设备没有经过陆地上的调试就直接上舰安装,结果在使用后发现了不少问题。

后来做了两年的扩大试验,就是把这个舰上所有的设备都好好的试验了一遍。在整个实验过程之中发现,设备装舰后再调试和纠错,难度很大,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让潘劲夫深感内疚,和051型相比,052的上舰设备更为复杂,还有很多是新研制的,一旦上舰后出现问题,后果难以预料。

潘劲夫终于说服了大家,决定加入陆上联调试验的环节,但是这种陆上试验场,有特殊的要求。

此前,潘劲夫带着武器系统设计人员,船电系统设计人员等人跑了很多地方,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

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显然,潘劲夫显得有点焦急,因为时间上拖不起,不能将时间白白的浪费在找地方这件事情上。

前两天,潘劲夫感冒了。

也许是因为心力交瘁,也许是风寒,反正是病倒了,去医院吊了水,原本他还想去继续寻找的,但杨帆接过了这个任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