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军工重器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军工重器 第四百四十八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作者:五彩贝壳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0:29 来源:笔趣阁

姐弟俩一边用餐,一边聊了很久。

宏泰投资公司的事情,杨芳非常清楚,平时主要是她代管,关键时刻还真的必须听杨帆的。

她知道杨帆的眼光远比她厉害,尤其是在一些大事上。如杨帆说,明年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对此,杨芳就深信不疑。

如果是别人说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肯定只是一笑,不会放在心上,可见她对杨帆的信任。

当然,如果换成别人,听杨帆说明年东南亚会发生金融危机,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货币会大幅贬值,他们也可能不会相信。

姐弟俩的信任是彼此的。杨帆相信姐姐,姐姐也相信弟弟。

对宏泰投资公司高层的任命,杨芳更是没有半点意见,非常支持杨帆的决定,由林建伟担任宏泰投资公司的总经理。

中饭吃完之后稍作休息,俩人就一起出了门,前往宏泰大厦施工工地。

这栋大厦已经开工建设好几个月,像这样的摩天大楼高达86层,工程量最大的还是地基的建设。

乘坐在车上,杨帆再次询问道:“姐,我曾经和你提过,要准备多台大功率水泵,都准备好了没有么?”

杨芳马上回答道:“幸亏你提出了这样的提议,我们早早地准备了一共十几台大功率水泵,这解决了大问题,不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焦头烂额。”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难道真的遇上了地下水上涌的事情。

杨帆早早地提出来,准备大功率水泵,并不是未卜先知,而是重生的记忆,告诉他,jm大厦在施工中就曾遇上这样的难题。

当地基开挖才仅仅十余米的时候,遇上地下水大量上涌,整个巨大的基坑内一片汪洋。

宏茂大厦距离jm大厦不远,二者应该处于通一地质条件内。既然在jm大厦历史的施工过程中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宏泰大厦可能不也能幸免。

居然还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杨芳就说了上个月大厦地基施工建设的情况。

摩天大楼的地基建设是一个大工程。像宏泰大厦的地基,规划则必须深挖20米。

挖出一个150米乘150米的巨大基坑,面积达到两万多平方米。

当这个巨大的基坑仅仅只挖到五、六米深度的时候,就遇到了地下水大量冒出。

更糟糕的是,上个月连续下了几场大暴雨,出大事了。

地下水因为上层土壤压力减少,地表喷口越来越大,四下一片汪洋,加之天公不作美,连续多天大雨倾盆,下喷上灌,整个基坑内很深的积水,有崩塌的危险。当时很多人紧张的腿都发软了。

幸亏早早的准备了大功率水泵,如果没有这些水泵日夜不停的往外抽水,整个基坑肯定是一片汪洋,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水塘。

听杨芳讲了这些情况之后,杨帆感到暗暗幸庆。

多亏了提前准备,不然,会非常的被动。

两人在车上聊着天,谈着宏泰大厦的建设情况。不知不觉中,车子就到了宏茂大厦的施工工地。

杨帆下车之后,看到了十分壮观的一幕。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基坑,目测深度已经达到十几米左右,大量的工程机械,大量的建筑材料,大量的施工工程人员,整个场面一片热闹。

杨帆忍不住道:“姐,这样的施工场面还真是让人有一点震撼。”

杨芳自豪的一笑:“我们的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整个建设都是日夜不停的,如果你晚上来这里会发现,整个建筑工地一片灯火通明,也非常的忙碌。”

在杨芳的带领下,后面跟着好几名宏泰集团的中高层人员,大家戴着安全帽,走进了建筑工地。

这里看一看,那里瞧一瞧。有专业人员陪同在杨帆在身边,向他介绍着这里的建设进展情况。

杨帆看到这里矗立着起码十几台打桩机,有一些正在打着地桩。

每一个地桩的直径在一米以上,只是暂时还不清楚地桩的深度已经到了多少米。

没有多久,一位戴着安全帽的中年人急急忙忙地走过来,看得出来,他的脸上全是焦急之色。

注意到这个情况,扬帆心中想到,莫非发生了什么事情。

果然,他走过来之后,马上就会报道:“董事长,从目前的打桩情况来看,我们可能遇到了一点麻烦。”

杨芳马上询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就开门见山地和我们讲吧。”

他是宏泰大厦施工建设的总工程师,地基的施工建设情况最清楚,不过目前遇到了难题。

见杨芳这么说,他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道:“施工建设之前,我们对这里的地质情况进行过分析,但目前看来,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他说着这里的情况,大家渐渐的沉默下来。

就是外行也知道,宏泰大厦的施工建设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情况。

东海市大部分都是冲积平原,地表以下40米都是淤泥。

考虑到这个情况,这栋摩天大楼的建设规划中十分清楚,除了深挖二十米的巨大基坑之外,还需要打下几百根地桩。

这些地桩必须直接穿过柔软的淤泥层,扎扎实实的抵达坚硬的沙土层才可以。

当初的预计情况是,淤泥层大约四五十米左右,下面应该就是坚硬的沙土层。

地桩的设计深度也是60米,现在最深的地砖已经打到60米的深度,但没有半点沙土层的影子,依旧是柔软的淤泥层。

怎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

大家的神情一个个的严肃起来。这样的摩天大楼,如果基础不牢,那简直就是地动山摇,会非常危险的。

杨芳挥手道:“走,带我们去看一看具体情况。”

在这位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行人到了其中一台打桩机的旁边。

一个直径超过一米,深度60米的地桩已经基本打好了。

在它的旁边堆积着从这个地桩之中打出来的泥土。

这位总工程师指着这些泥土道:“你看,全是淤泥,没有看到半点的沙层。”

“我们很多的工程人员现在十分的担心,有一些人甚至想到我们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缴械。”

缴械投降意思非常清楚,就是这个工程无法再继续下去,只能放弃。

担忧的情绪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大家都一言不发,神情凝重的看着这些从地装之中挖掘出来的泥土。

有人甚至走过去,蹲下来抓了一把这样的泥土,在手心中看了又看,看了很久,没有说任何一句话。

杨芳也知道事情比较严重,想了想之后道:“开会讨论吧,马上在这里开现场会。”

集体的智慧远比个人的智慧要强大,也许集思广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都赞同杨芳的这个决定。

几个电话打出去之后,一些人陆陆续续的过来,走工程技术人员,也有这里的施工管理人员。

大家都到齐了之后,杨芳亲自主持这个现场办公会。首先,让这位总工程师将情况大致情况说了一下,然后道。

“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大家都提一提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忌。”

大家的发言也很踊跃,有的人主张更改设计,增加地桩的数量,从目前的400多根增加到600多,或是800多根。

还有人建议,深挖基坑的深度,在原来的设计深度上再上增加几米,甚至可以达到25米的深度。

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表面上看,基坑的深度只是增加了区区几米,但造成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这个基坑的面积如此巨大,达到两万多平方米的规模,增加几米的深度,预示着混泥土层也相应的增加几米,这么多的钢筋混凝土,需要多少钱啊!

当大家的意见久久不能统一的时候,杨帆还是站了出来。

他清楚地记得,jm大厦当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地桩的深度达到了80米以上。

继续增加地桩的深度,成本是最低的,趁现在的60米增加到80米甚至90米,一直打到坚硬的沙土层。

于是,杨帆朗声的道:“我倒是有一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大家迅速地安静下来,原本在争论的人,更是一个一个的看向杨帆,他们微微惊愕。

大家都知道这是董事长的亲弟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更加的知道,杨帆不是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士。

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他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这么多人,全部看着杨帆。在大家的目光之中,扬帆显得十分从容,声音也十分的宏亮。

“大家刚才讨论了这么久,说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我认为,目前这样的情况,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地桩的深度,在设计深度60米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深挖到80米甚至90米,怎么样?”

声音一落,马上就有人道:“这肯定不行,事情哪里有这么简单。”

杨帆顺着声音看了过去,那是一位戴着安全帽,身材微胖的中年人,应该是宏泰大厦的一名建筑工程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