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儒道诸天 > 第425章 言传身教,财侣法地四要素。

儒道诸天 第425章 言传身教,财侣法地四要素。

作者:墨羽云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7:35 来源:笔趣阁

巨鹿侯赵穆带着连晋,亲自登门拜访秦至庸,他以为这样做,就算是礼贤下士。可是赵穆不知道,秦至庸是心理学大师,一眼就能看穿别人的内心想法。

如果赵穆是真心实意来敦请自己,秦至庸或许会以礼相待,可是赵穆不但心术不正,而且还虚情假意。

秦至庸一般不会和赵穆这样的人打交道。

秦至庸说道:“侯爷,我当着大王的面儿就说过,暂时不想出仕。”

赵穆一脸自信地说道:“不用你出仕,你只要帮本侯办事就行。大王能给你的,本侯也能给你。大王不能给你的,本侯依然能给你。”

秦至庸摇了摇头。

秦至庸官都不做,岂能去赵穆的府上做门客?秦至庸和连晋,还是有些不同。秦至庸是求道者,连晋是要不择手段往上爬,最好能取代赵穆,成为权臣。

赵穆的耐心不是很好,见秦至庸不答应,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秦先生,你可知道拒绝本侯有什么后果?”赵穆说道,“本侯知道你是荀子的关门弟子,学问渊博,武艺超凡。并不是有了学问和武艺,就能在世间立足。你们儒家的人,目的不就是为了求官吗?秦先生,你太高傲了。”

秦至庸说道:“侯爷,你我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不想和你争辩这些,因为没有任何意义。善柔,送客。”

赵穆说道:“秦先生,听说你明天晚上要去雅夫人府上赴宴?”

不等秦至庸回话,赵穆站起身来,带着连晋走出了屋子。

善柔一脸疑惑,说道:“先生,巨鹿侯说你要去雅夫人府上赴宴,什么意思?”

秦至庸笑着说道:“赵穆是在告诉我,他的权势很大,邯郸城里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是想要给我一个下马威。雅夫人的管家刚送来了请柬,赵穆就知道了。赵穆的消息,果然很灵通。”

善柔恍然大悟。

这些当权者,说话就不能直来直去吗?非要绕个弯子,显得自己更聪明更有智慧?

善柔说道:“先生,巨鹿侯说儒家弟子到处奔走,其目的就是为了做官……”

秦至庸看了善柔一眼,说道:“你觉得呢?”

善柔说道:“善柔不知。”

她不是不知道,而是觉得巨鹿侯说得非常有道理。

不止是儒家,其他各家的学说和思想,好像目的都是为了进入朝堂做官。

哪怕是道家的方士,还不是利用君王想要长生不老的心理,坑蒙拐骗,来为自己获取利益。

秦至庸笑着说道:“我现在说再多的大道理,都是空话。吃了饭,我们出城,我带你去体验最底层百姓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

言传身教。

只靠言传,是没办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问的精髓。

…………

邯郸城是赵国的国都,但是周边的百姓们依然过得非常凄苦。

邯郸城里除了百姓,还有奴隶。

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全进入封建时代,而是属于半封建半奴隶社会。

秦至庸带着善柔走在城外的小路上,路过村子的时候,善柔见到有些百姓衣不遮体,面黄肌瘦。

秦至庸说道:“善柔你以前做刺客,走南闯北,相信见过许多的穷苦百姓。但是你没有认真地去了解百姓们的生活状态。王公贵族们,高高在上太久了,早已经脱离了百姓。他们的眼睛里只有富贵和谋权。钟鸣鼎食,才是他们的追求,巨鹿侯赵穆,就是其中的代表。”

善柔从小就拜曹秋道为师,练武学剑很辛苦,但没有挨过饿受过冻。

百姓们的真实生活,她是不能体会。

秦至庸今天就要带她来亲身体验一下。

有人要问,道,是在什么地方?道,就是在最基层。最肮脏的淤泥,方能长出最洁白的莲花,就是这个理。

善柔想要执掌墨家,就绝对不能脱离百姓阶层。否则,墨家就摆脱不了走向灭亡的命运。

一个老农带着两个儿子在田里耕作。

秦至庸笑着说道:“老伯,你这么大年纪,还要种田啊。”

老农看了秦至庸和善柔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胆怯,随后说道:“见过两位贵人。不耕田,就吃不饱肚子。家里还有三个小孙孙要养活,不耕田,一家子就都要饿死。”

说完,老农笑了笑,不过,脸上的笑容非常苦涩。

耕田就有饭吃了吗?

不一定。

要是遇到了天灾**,颗粒无收不说,还要上税,那可是真的要饿死人。

秦至庸说道:“老伯,我们二人不是什么贵人。咱们和你一样,都是普通人。老伯,我来帮你干活吧。”

老农连忙说道:“这如何使得?使不得,使不得。”

秦至庸跳到田里,开始干活儿。

善柔犹豫了一下,跟着秦至庸一起下田。

秦至庸不说话,默默地干活,善柔心里有疑惑,但是没有开口询问。

这一干,就是一下午。

太阳下山的时候,秦至庸放下手中的活计。

刀耕火种的时代,农民是非常辛苦,种地的效率极低。

善柔伸了伸懒腰,腰酸背痛。做农活,比练剑更加辛苦。

秦至庸说道:“老伯,明天我们还会再来。直到帮你们帮田里的活儿干完为止。”

回城的路上。

秦至庸问道:“善柔,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善柔说道:“干农活,很累。”

秦至庸说道:“你才干了一下午,而百姓们的耕作,是一辈子,至死方休。墨翟祖师就是农民,是真正的老百姓。墨翟祖师创立的墨家学说,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百姓们的生活状态。我秦至庸虽然是儒家弟子,但是墨翟祖师是我最敬佩的人。”

“弘扬文明,为百姓服务,不可坐而论道,更不是说几句空话就行。各家的学说,尽管思想主张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善待百姓,想办法改善百姓们的生活,让社会秩序稳定,让国家长治久安。”

“得民心者得天下。”

“各家的弟子,都想要做官。可是,真正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做官不是目的,而是有目的地做官。官场朝堂,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可以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此就有‘身在公门好修行’的说法。”

“可惜的是,入了官场的人,往往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不再心怀天下,而是变得蝇营狗苟,为了私利不择手段。”

“善柔,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懂得思考,懂得利用工具。耕田很辛苦,那咱们就想办法找出一种工具,让耕田种地变得更轻松,更省力。要是你能做到,则是功德无量。”

善柔今天的表现,秦至庸还是很满意。

她能放得下身段,到田地耕作,说明她还是个可造之材。要是善柔不愿意下田,无论她的剑术天赋有多高,心性有多好,秦至庸都不会再传她学问和剑道。至于执掌墨家的事情,就更不用再提。

没有了善柔,秦至庸可以再找其他的人。

第二天。

善柔继续跟着秦至庸到城外耕田种地。

昨天,善柔对于耕田,心里还是有一些抵触,可是今天她的状态就好了很多。

秦至庸暗自点头,说道:“善柔,无论做什么事情,既然决定要做,那么就放下杂念,专心致志。只有身心合一,才会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善柔眼睛一亮,心有所悟,点头道:“是,先生。”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合适的时机,往往一句话,就能给人心灵上的感触。做任何事情,都要身心合一。这话是至理。以前,可没有人跟善柔说过。

…………

秦至庸带着善柔到邯郸城外,帮主老农耕田的事情,被人知道,在邯郸城里一夜之间传开了。

许多的人都嘲笑秦至庸,哪怕是他的武艺超凡入圣,可是依然还是个泥腿子。

秦至庸和善柔准时来到赵雅府上赴宴。

赵雅热情地迎接秦至庸和善柔,说道:“秦先生和善柔姑娘能赏光来我府上,实在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宴席已经准备好了,二位快请入席。”

秦至庸说道:“雅夫人的居所,可不是寒舍。雅夫人请。”

入席之后。

雅夫人喝了一杯酒,笑着说道:“我听说秦先生这两天在城外耕田?不知是传言,还是真有其事?”

秦至庸点头道:“确实有此事。”

赵雅看着秦至庸,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她实在想象不到,秦至庸竟然会帮助老农耕田。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雅夫人说道:“秦先生做事,和常人实在是不同。”

秦至庸说道:“莫非,雅夫人觉得耕田种地是很丢人的事情吗?土地,历来都是最珍贵的东西。咱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别说咱们这些凡夫俗子,就算是有道真仙,也离不开财侣法地这四大基本要素。不知雅夫人觉得可对?”

耕田种地,居然被秦至庸说得如此高大上。

赵雅说道:“秦先生果真是有大学问的人,此言大妙。赵雅能遇见先生,实在是三生有幸。以后,赵雅还需向先生多多请教。”

秦至庸说道:“雅夫人,你不会无缘无故请秦某吃饭。我这个人,不太喜欢拐弯抹角,虚与委蛇,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只要秦某能办到,就绝不推辞。”

赵雅端起酒杯,掩饰了一下子自己心中的尴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