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八十章 巡赈说文考 太后下决心

即鹿 第八十章 巡赈说文考 太后下决心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这妇人可不就是定西王太后左氏。

每两个月出宫一趟,选个地方,巡视下国内的民情,现在基本已成左氏的惯例。

尤其刚经过蝗灾,陇地各州正在赈济百姓,她这位王太后自然就更需要巡视,进行检查了。

是以,便在半个月前,左氏的车驾到了河州。

她到的第一站是河州最西边的西平郡,沿着湟水南岸向东,巡罢西平郡,至唐兴郡,又南下至湟河郡,东南而至兴唐、大夏两郡,复转北上,乃於前天到了金城郡。

左氏信佛心慈,自己又是在猪野泽吃过苦的,晓得民间疾苦,她是真的担心百姓会因为此次蝗灾而衣食无着,所以在这回的巡视上,端得是尽心尽力,冒着烈日,不辞劳苦,连着这好些天,凡是行察所经之地,赈济、麦收等各块儿,她无不是巡查得认真仔细。

前天到的金城后,她只歇息了一晚,昨天就由郡守王道怜、县长田佃夫等陪着,下县去了;今天一早出发,又往乡中巡了多半日,这是刚从县外回来。

莘迩起身,快步下堂。

宋翩也慌忙从榻上起身。

两人行礼,迎接左氏。

莘迩说道:“太后回城,怎么不通知臣一声?臣好相迎!”

左氏美丽的面颊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香汗未消,汗水蒸着体香、衣香,随着她的入进堂中,堂里顿时香气扑鼻。

她柔声说道:“将军军务繁忙,我回个城而已,有甚通知的?……将军请起,宋君也请起。”

莘迩、宋翩站起。

莘迩恭敬地请左氏到主位上坐下,自坐了宋翩原坐的独榻。宋翩另外踅寻榻坐下。

“太后,王道怜和田佃夫呢?”

“我让他俩回去了。”

“县里的赈灾、秋收如何?”

左氏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与河州我巡过的那些郡县差不多,麦子多半无存;赈灾粮食的发放还可以,我亲自看了,没有豪强大户冒领,虽然分发的不多,省着点吃用,也够分到粮的贫家吃上一两个月。还有豌豆,各家各户都在扑杀蝗虫幼卵的同时在种了,希望这豌豆能够早点成熟!”

莘迩说道:“太后,就不说熟,豌豆长到能吃,最早大概也得等到明年春了。”

“那这个冬天,贫家可怎么过呢?”

莘迩说道:“太后,臣闻羊髦、黄荣等已经上书大王,奏请大王拨删丹等牧场养的羊,并从卢水等地的胡部那里买羊、征羊,以借给受灾的贫困农户;羊髦、黄荣并奏请大王,令西域诸国献粮、畜。等这些羊、粮、畜到后,大概能帮各州百姓再撑一段时间。此外,巴蜀未受蝗灾,臣已檄令阴洛、张景威调集本地粮食,及向梁州、益州买粮,运来秦州、河州,做接下来的赈济所用。……不管怎么样,这个冬天总是要让百姓能熬过去的。”

“将军……”

莘迩笑道:“太后有什么想说的,直管说就是!”

左氏迟疑不语。

宋翩识趣,下榻行礼,说道:“臣敢先请告退。”

莘迩说道:“老宋,考题就按这个定下。你这两天抓紧,催促一下考棚的扩建。”

报名参试的考生人数超过了莘迩等人的估料,之前搭好的考棚不够用了,需得紧急扩建。

宋翩应诺,弯着腰,倒退出堂,穿过从左氏而来的那些宫婢、奴仆,回自己官廨去了。

堂上没了外人,只剩下左氏、莘迩两个。

莘迩笑道:“太后,有什么不可与人言的,请说吧?”

左氏娇嗔地横了他眼,说道:“什么叫不可与人言!阿瓜,你这叫什么话!”

“是,是,臣说错了,太后请说吧!”

左氏说道:“将军,黄荣奏请大王下罪己书这件事,你是知道的。大王的罪己书下后,我闻谷阴颇生舆论,说此回蝗灾之起,实非因大王之过,而是因为你啊。”

“因为我穷兵黩武,对么?”

左氏讶然,说道:“你听说了?”

莘迩抚颔下短髭,笑道:“我又非大王,我总不能也下个罪己书吧?这种流言,必是别有用心者散播出来的,随他们说去罢!”

左氏忧心忡忡地说道:“可是阿瓜,若任之传播,等到今冬,民间百姓因此回蝗灾而饥寒交迫之时,恐会、恐会……。”

左氏深知,莘迩是定西的柱石,是定西抵抗蒲秦的主心骨,因是她此刻的担心,倒不仅是担心莘迩个人的声望会受到损害,也是担心定西的局面可能会因此出现震动。

莘迩说道:“太后勿忧,一则,如臣适才所言,各种的措施手段综合起来,今年冬天,必是能使百姓熬过去的;二来,对於此个流言的解决,臣已有办法。”

左氏问道:“是何办法?”

莘迩指了指案上宋翩送来的那份考题,笑道:“办法即为此也。”

葱指拿起考题,左氏看了一看,启红唇,说道:“这是你两府文考的试题?”

“正是。太后,你这两天巡金城县,可有见到前来参试的各郡士人?”

左氏放下考题,说道:“见到啦!见到的还不少呢!就我刚才回城,从进城到你军府的这短短一段街上,就见到了十几个参试的士人!”

参试士人很好辨认,一个是多着儒服,一个是口音与金城人不同。

“臣还没有向太后禀报,此回两府文考虽是初开,但各州、各郡前来参试的士人,截止现下,已达四百余人。”

左氏略略吃惊,说道:“四百余人?这么多的么?”

“是啊,太后,臣已看过报名者的名单,几乎每个县都有参试之考生,有的考生甚至是从敦煌郡千里迢迢而来的!各县参试考生,多则十余人,少亦一两人。……太后,等考试罢了,他们回去本乡,蝗灾是因臣穷兵黩武而起之此谣,自然而然地不也就不攻自灭了么?”

左氏说道:“你是想通过这些考生来消弭谣言?”

“臣正是此意。”

“你这是办法,但考生人数毕竟少,纵然他们在本乡间有些影响力,谣言怕也难以就此尽消。”

“只要有人仗义执言,为臣说话,就足够了。”

一边是想方设法,努力赈灾;一边是有“爪牙”为其发声,双管齐下,即使不能尽消谣言,至少可以遏止谣言的传播。谣言本就是最难消除的东西,能做到这些,也确实已经足够。

左氏想起一事,说道:“阿瓜,前天我到金城当夜,你不是对我说,考中的考生,你打算按其名次,把他们除为你的板司马、板参军么?既然你要把他们留用府中,他们又怎么还乡?而那些没有考中的,落榜还乡以后,则怕也不会全都肯为你说话吧?”

闻左氏提到前夜,莘迩心头一荡。

莘迩的反应,立刻被左氏感觉到,左氏脸颊飞红,忍不住再次横了莘迩一眼。

前夜的场景回入脑中,左氏亦是情怀荡漾,并觉羞涩,想道:“却叫人家做那个姿势,还叫人家唤他那个称呼,真是羞人!”羞责自己,“也是你不争气,怎么就听了他的?”咬住樱唇,暗下决心,“下回绝不再听!”却也知,意乱情迷之时,大约还是得任这可恶的阿瓜予取予求。

莘迩正住心思,话往下说,接着说道:“太后,考中的,臣的确是打算把他们辟为府吏,但臣并不打算把他们全部留在府中。这回文考,因是初次,为了使能有更多的士子参加臣明年的文考,臣准备多录取一些,计以百人为额。百人之数,臣怎可能把他们都留在府中,让他们吃闲饭?因此,等录取、辟除过后,臣就会把他们派还他们的本郡、本县。”

左氏费力地试图把前晚的场景从脑中赶走,尽量小幅度地调整了下坐姿,顺着莘迩的话,说道:“派还他们的本郡、本县?”

话声入耳,莘迩听出她的语音隐带颤抖,刚才定下的心,顿又荡开,他回答说道:“臣职督陇、河、秦、沙诸州军事,之前因督府初设,故此在陇、沙两州,少有遣派府吏;但现在一则秦虏亡我之心不死,二来各州的郎将府也都已设成,为能守土安民,臣故是决定要把诸州,特别是陇州和沙州的郎将府之募兵,及府兵、当地驻军的操练等事宜抓起来,……而这监督募兵、操练的任务,即打算用这百数将新录的府吏来负责。”

左氏说道:“原来将军是此意。将军的此念固好,然这些府吏都是新录,会有经验么?”

“每州、每郡,臣都会选旧府吏一人主抓,此百数将新录之吏,主要是做属从。”

“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了。”

“太后觉得臣此意如何?”

“此意大好。”

左氏早已是心不在焉,莘迩善解人意,便放下此个话头,起身来,仍是恭恭敬敬地态度,说道:“天气热,太后出县巡视,定是辛劳得很。臣提前已令家仆备下了冰酪等物为太后解暑,臣斗胆,请太后移玉趾,且到臣家,食些冰酪,待到晚上,臣叫神爱来陪太后用膳。”

左氏当即允可。

莘迩头前带路,左氏的宫婢、奴仆等跟从,护着左氏下堂出府,上了车,便去莘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