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五十四章 挟胜陇变革 先从崔瀚始(上)

即鹿 第五十四章 挟胜陇变革 先从崔瀚始(上)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看了黄荣、羊髦的分别的建议,莘迩不禁这样想道。

羊髦的三条建议俱是从大处着眼。

开文举,也就是科举,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莘迩的政治基本盘,并且不是一次性的加强。文举此制一旦确立,成为正式、持久的制度,寒士、侨士就能持续不断地进入到政治中来,定西的政治格局就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门阀政治就将会慢慢地、最终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如果说开文举面向的是寒士、侨士,巩固均田,面向的就是广大的百姓。

巩固百姓已经得到的切实的经济利益,从而更加地竖立莘迩在民间的德望。

并且将像均田制是府兵制的基础一样,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从某种方面来讲,均田制并且与开文举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大多数的老百姓有了地产,脱离了赤贫状态,他们的子弟也才有可能去学习文化知识,而又只有更多的百姓学习了文化知识,文举的考生才会越来越多。

外尊唐室这一条,不必多说,这是政治号召,是大义。

早在襄武此战之前,莘迩对蒲秦发动的舆论战中,他就特别强调大义。

只不过,舆论战里强调的大义,主要是面对蒲秦国内的士人、百姓的,羊髦这时提出的这个“外尊唐室”,主要指的则是在定西国内提倡此点,也算是对前者的一个补充和扩展。

这三条建议,每一条都说到了莘迩的心里。

羊髦、黄荣的来书是晚上到的,莘迩看他俩来书的地点,乃是在刘伽罗的屋里。

看到“外尊唐室”,拿着羊髦的上书,莘迩喟叹起身。

刘伽罗跪坐席上,本在为莘迩揉肩,忙也起身,说道:“大家,心情不快么?”

“为何这么问?”

刘伽罗关注着莘迩的神色,说道:“贱婢闻大家叹息。”

“我叹息不是心情不快,是觉有知音啊。”

“知音?”

莘迩晃了晃手中的羊髦此书,说道:“士道者,我之知音也。”知道刘伽罗对军政不感兴趣,便也就没有给她详细地说,顿了一下,旋而笑道,“伽罗,惜乎你无兄弟,要不然明年开了文举之后,倒是可以参考一试,说不定能中个举,亦是我座下之头批门生矣!”

文举是莘迩久思欲行之策,刘伽罗虽不关心军政,毕竟是莘迩的妾婢,曾经在家听他提及过,遂问道:“大家决定明年开文举了么?”

莘迩点了点头,说道:“明年便开!”

刘伽罗本就性子温柔,随着年龄增长,有了孩子,更是越来越贤妻良母,顺着莘迩的话,聊了两句莘迩公务上的事,底下就不知该说什么好了,端起酪浆,奉给莘迩。

莘迩没有饮,将羊髦的上书给她,示意她取黄荣的上书。

刘伽罗把黄荣上书奉上。

莘迩就站在门口,於夜风的吹拂下,接着观看黄荣之书。

黄荣提出的三条建议,表面来看,东一榔西一锤。

但扫眼看下,莘迩已看出他此三条建议的根本所指。

三条建议,指向的都是一个人,即麴爽。

将河州州府从唐兴迁到金城。

麴爽的大本营现在唐兴,州府一迁到金城,等於是河州的政治中心变成了金城,那唐兴显然就会被边缘化,麴爽在河州的政治影响力也就会随之而被边缘化。

调张道将任西平太守、领护羌校尉。

西平位处唐兴西边,两郡相邻,——同时金城位处唐兴东边,两郡亦相邻。

西平、唐兴、金城三郡,皆位处湟水南岸,三个郡一字排开。

张道将任了西平太守,西平就能与金城西、东呼应,更进一步地弱化唐兴,对身在唐兴的麴爽形成夹攻之态。

除此以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西平是麴爽的家乡,把张道将这个“莘迩政治盟友张浑”的从子调过去任太守,对麴爽在河州士人中的声望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仿各州府兵轮番上值谷阴之成例,令州郡兵也轮番上值。

这一条,则是在军事上打击麴爽。

麴爽现在的部曲还有不少,上万人,长期地聚集在唐兴等地,既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威胁,也不利於莘迩对之分化、瓦解,进而化为己用。

可如果把这些兵士分批、分次地调到谷阴上值,即可一方面削弱麴爽能够直接调配的军事力量,一方面利用两边的暂时分开,从中下手,进行分化、化为己用等事。

目光投向院中的暮秋夜色,莘迩嘿然,心道:“景桓却是颇有痛打落水狗的气势!他的这三策,我俱可用之。……只有一点,他建议迁张道将为西平太守、领护羌校尉,合适么?”

思之再三,觉得合适。

一则,麴氏在河州族望很高,是河州的头号士族,要想在麴氏的家乡西平弱化麴爽的政治影响力,就只能选用一个族望足能与麴氏抗衡的人出掌西平。

张道将家族望高,张浑如今又领尚书事,很合适。

二来,东南八郡多羌,西平郡的羌部不少,麴爽帐下就有许多羌人,是以要想弱化麴爽的影响力,这个新任的西平太守便必须领护羌校尉此职,可又不能只是把这个职位授任给之就完了。徒领职务,而无实力,自然是不成的,还得有相应的实力配套才行。

张道将的两个从兄,张道岳久戍边地,包括这回的襄武之战在内,数历陇秦大战,功劳多立,张道崇是河州郎将府的郎将,管着河州八郡万余的府兵,不说莘迩的支持,只他这两个从兄而下在定西、正在河州军界的名气,就能给张道将在实力上的足够的支持。

而且,经过在祁连郡的这么些时月的任职,张道将而下也有与胡人打交道的经验了。

祁连郡是定西的大牧场,牧场中多有为定西养马的胡牧,张道将没少和他们接触。

由张道将想到了他的“义弟”拔若能。

莘迩心道:“拔若能自到祁连以今,在养马此务上,勤勤恳恳,张道将多次上书称赞於他。拔若能长子平罗,忠孝可嘉,纵比唐之节士,不逊色也。马政,是重要的军政,不宜假手他人,张道将卸任祁连后,不妨迁拔若能继任太守之职。”

尽管大力提倡“唐胡一家”,极力施行唐化诸胡的各项政策,尽量地使陇地诸胡部对定西政权产生归属感,可放眼於下的定西军政两界,从军的胡人甚多,任将校的胡人也不少,然而出任一郡太守这样政治方面长吏的胡人却还是一个也无。

“秦虏且以广宗掌秦州,我定西焉可无胡人郡守?任了拔若能为祁连太守,也可算是向蒲秦境内的鲜卑、杂胡诸种示明了我的一个政治表态吧。”

思量酌定,一阵夜风卷来,卷起他的衣襟,飒飒作响。

莘迩再望了眼夜色,月光如水,凉意如莲。

襄武虽胜,尽管情报言称孟朗垂危,料蒲秦内部或会生变,可是长路漫漫,恍如当前之季,又如眼下之夜,春尚早,夜尚深,莘迩却是丝毫不敢松懈。

“大家,天晚了,夜凉,不如回室中去?”

莘迩这才发觉,刘伽罗竟是一直静静地陪立在他的身后。

探手把她抱住,温香入怀。莘迩拥着她,步还室内。

秋虽已暮,犹有傲霜之菊,不畏风寒。

月色明亮,一夜花香。

……

黄荣、羊髦的各条建议,莘迩不准备亲自告诉令狐乐。

他回信黄荣、羊髦,令他俩等令狐乐回到谷阴后,由他俩上书进言。

四天后,令狐乐起驾还都。

莘迩等送到郡界,至湟水岸边方至。

远望着前呼后拥下,令狐乐等的车驾驰上石桥,过河远去,莘迩等这才返回。

回金城的路上,莘迩握住蹀躞带上新多的鞶囊,回想昨晚令狐妍给左氏等的践行宴上,满愿、梵境受左氏之命,伴舞而唱的那首江南民歌,心神摇动。

“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俱生世尊前!折杨柳,捻花散名香,志得长相取。”

“莲”者,“怜”也。“世尊”、“捻花散香”,都是佛教用语。这首歌唱的是一个女子在寺庙的佛陀神像前,诉说自己心中的愿望,祈求佛祖保佑她和她的爱人能彼此忠诚不二。

……

曹斐、氾丹等跟着令狐乐一起回了谷阴。

临别之际,曹斐又一次竖起大拇指,没有再呼莘迩的小字,而是唤他的字,连声对莘迩说道:“幼著,这次襄武之战打得漂亮!我佩服得很,自愧不如。好极了!好极了!”又凑近莘迩,悄声说道,“有我在,谷阴你放心!”退开半步,复道,“好极了!好极了!”

却也不知这后边两个“好极了”,仍说的是莘迩大胜好极了,还是说有他在谷阴,谷阴会“好极了”。说来亦真是怪了,以前不见曹斐有“好极了”这个口头禅,此次相见,十来日里,却是次次见面都能听到他说好几遍这三个字。

麴爽没有再去金城,直接西行,还唐兴郡。

莘迩特地与他辞别。

想着根据王益富的密报而观察到的,这些天麴爽的确是与氾丹来往甚多;又想象着黄荣的三条建议被他闻知后,他可能会有的表现,莘迩神色不变,笑容可掬,还专门从车中出来,下揖作礼,至少看起来待他是相当的礼重。

麴爽勉勉强强地也下车回礼。

瞧着他的车马仪仗离开,莘迩摇了摇头。

打算明天再走的唐艾,从於莘迩左右,问道:“无缘无故的,明公摇什么头?”

莘迩说了一句几天前对唐艾说过的话。

“你想想,想想你就懂了。”

……

咸阳,宫城。

阴冷的偏殿中,蒲茂木呆呆地坐着,泪水滚滚而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