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七十一章 咏梅造舆论 此子诚雄才

即鹿 第七十一章 咏梅造舆论 此子诚雄才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定西,河州,金城县,都督陇、沙、河、秦四州及朔方、汉中等地军事府。

春二月初,一道情报从幽州送至。

报云:“魏主慕容炎献表称臣,引步骑数千,裹挟六夷万余落,唐民千余户,弃蓟东窜。苟雄亲率兵追之,与慕容武台战於无终。武台以龙、棘精兵阻斗,对战三日,苟雄不得进。适秦主许慕容炎降之令到,授慕容炎燕王,苟雄遂还。

“蓟县守将侯莫陈驮潜遁,城中无主,蒲洛孤乃拔城得克。”

十余日后,又一道情报,从咸阳来。

报云:“秦主蒲茂传檄拓跋倍斤,令其止於下洛,命倍斤还代北,令苟雄分兵入守代郡。”

二月下旬,幽州的第二道情报送至。

报云:“拓跋倍斤从下洛撤兵,而驻於代县。苟雄兵至,倍斤据城守御,言与苟雄,称‘吾冒大雪,为大王进战,前后数战,兵卒死伤者,不知凡几!又因我部落丁壮,悉数从军来征,代北所留多妇孺,去冬大雪,羊马冻死者,亦不知凡几!今慕容炎已窜龙城,幽土大王尽得之矣,吾无别望,只望大王能暂许我诸部牧於代郡,既慰战士为大王征战之苦,复也是为抚慰代北各部,免彼等生乱!’苟雄部攻代县不下,飞报咸阳,蒲茂令其还,遂撤归蓟县。”

二月底,咸阳的第二道情报送至。

报云:“秦主蒲茂檄令蒲洛孤镇守邺城,檄令苟雄镇戍蓟县,檄令赏羊十万头、马千匹与拓跋倍斤,檄令慕容炎献羊五十万头、马万匹。”

与咸阳的这第二道情报接踵送至的还有一道军报。

这道军报讲说的不是外事,而是定西内部的事。

便是金城县与唐兴县之间的信道,以及金城县与谷阴县之间的信道建设完成此事。

——谷阴是定西的王城,金城与谷阴间本是有驿站的,但莘迩嫌现有驿站的传信速度太慢,故此就在前时於建金城、唐兴信道的同时,请得了谷阴朝中的同意,顺带把金城、谷阴间的信道也给再建了一个。

这两个信道建成,金城和唐兴、谷阴间的通信速度得到了大为的提升。

於接到此条军报的次日,莘迩进行了一次试验。

金城、唐兴两县间距二百里,按“六百里加急”的标准,只用了半天,信就从金城送到了唐兴。金城、谷阴两县间距四百来里,依旧按“六百里加急”的标准,不到一天半,信便至谷阴。这也就是说,若是特别紧急的军情的话,就算去檄谷阴,最多也就是三天,莘迩就能得到谷阴朝中的回文。

对这个速度,莘迩较为满意了。

……

三月初三,上巳节,这是个传统的节日,每到每年的这天,县里、县外的士民通常都会到邻近的河水边洗沐、饮宴,渡过欢快的一天。

於这日,莘迩召集了自己督府、军府的所有大吏,并及河州郎将府的府主张道岳、城外营中驻兵的将校们,还邀请了一些金城县的本地士绅,一起出城,去到城北不远的湟水岸边,就在草地上,置下酒宴,用莘迩的话说:“群贤毕集,今日不醉不归”,声势不小地搞了一场临河高会。

金城太守王道怜、金城县令田佃夫闻讯,忙不迭地乘坐牛车,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也参与进去。

放眼湟水两岸,聚於河边的人群如似星落棋布,点点簇簇,望不到头。非但只有士、民男子,穿着各色衣裙的妇人於其间也常常可见,——依按时俗,妇人亦是可以参加这个节日的。

士人们相聚抚琴、对弈,边有歌舞助兴。寻常百姓载歌载舞,游戏嬉闹。又在一群群的人堆中,时而可见立起来的宽大锦帐。这帷幕中的,或是那讲究的士人,或则便是士人的家眷们。

令狐妍喜好游戏,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节日。就在莘迩等人聚饮之所的不远处,有个青色的大帐篷,令狐妍等便在此个帐中,隐隐能够听到,琴声、喝酒声等热闹的声响从帐中传出。

莘迩酒到半酣,他站起身来。

席上的张龟等吏、张道岳等官、得邀参会的本地士绅和高延曹、秃发勃野、於去年冬时已从沙州率部来到金城的向逵等军将,俱皆停杯,目光齐齐投向莘迩。

莘迩面带酒意,端着酒杯,顾盼众人,笑道:“去冬,大雪下了几场,最冷的时候,这湟水都要结冰了!大雪掩盖,万物凋残,却唯有一花,迎寒而开!诸君,这花,是什么花?”

高延曹大声答道:“明公说的可是梅花?”

“正是!田县令送了我两树梅,其中一树我就栽在了我军府院中,另一树我送给了镇东。诸君,我是真爱此花!想那严寒之冬,冰刀雪剑,就连这滔滔河水都为之冰冻,却那梅花凌寒傲然,花开幽香。若比之於人,此花,可比忠臣义士,可比於艰难之中而犹壮心不已的英雄豪杰!是以,诸君,我心有所感,情有所生,写了一首诗咏梅之诗。”

田佃夫得了莘迩的点名,受宠若惊,说道:“下官亦是极爱此花,所以才冒昧地献给督公了两树此花,不意竟得督公这般的喜爱,这诚然是那两树梅的造化,也是下官的福气。督公之诗,定然是一流之作,下官斗胆,敢请督公将此佳作示下,也好让下官等饱饱耳福!”

莘迩正有此意,要不然他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

就顺水推舟,莘迩笑道:“那我就把我的这首拙诗,诵来给君等听听?写的不好,只能说马马虎虎,请君等多多批评。”一手端杯,一手负於背后,曼声吟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读完,席上诸人面面相觑。

一声叫好,传入众人耳中。

众人看去,是高延曹。

高延曹说道:“明公此诗,真是好诗!”他满脸赞佩之色,口中这样说,心中暗道,“明公此诗甚佳。啊呀,以往未尝见明公写过诗,殊未料到,明公亦有诗才!与我足可旗鼓相当!”

莘迩笑吟吟问道:“螭虎,你是作诗的大行家,我这诗好在哪里?”

高延曹挠头,回答说道:“明公这诗,……就是好!至於好在哪里,末将一时说不上来。”

却时下之诗,大多古朴,而莘迩这首化用而来的《咏梅》之诗,意境固是上佳,但用词如似白话,则在张龟、高充、宋翩、王道怜、田佃夫等士听来,就不免会觉得失之於浅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浅显易懂的诗风,只从用词上讲,倒正是高延曹的诗风相近,也就因此无怪整席之人,独有他称赞不已了。

莘迩笑道:“知其好,而不知何以好,此是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者也。”目光看向张道岳、张龟、高充等士。

张龟拈着稀疏胡须,陷入思索,把莘迩这首诗的意境和莘迩刚才说的那些话联系一起,他渐渐地有了所悟,开口说道:“明公此诗,看似是咏梅,而龟之愚见,其实是在咏时事。”

“哦?”

张龟说道:“明公咏的这树梅,与其说是‘梅’,不如说是我陇地;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此指秦虏也。明公此诗欲表之意,应是秦虏虽强,若冰刀雪剑,然我定西如梅,凌寒盛开,却是非仅不惧其寒酷,而且只要我定西士民坚守忠义,就一定能等到山花烂漫的时候!”

听了张龟的这一番解释,席上诸人这才俱皆恍然。

张道岳、高充等人细细思之,莘迩这诗想要表达的意思,应当还真就是张龟分析的这些。

有了时事做背景,再想此诗,观感便不大一样了。

张道岳推开酒杯,要来大碗,倒酒入碗,大声说道:“督公此诗,若英雄笑它冰霜,居虎狼环伺间,昂扬之气,直冲霄汉!当浮一大白!”举碗而饮,一口喝干。

莘迩喟然叹道:“知我者,长龄也、叔仁也!”问众人,说道,“以蒲秦今日之强,比之於寒冬之酷,不为过也,我敢问君等,君等却可有为梅之志,可却敢凌寒履霜,而傲然盛开么?”

高充等人既已知了莘迩此诗的主旨,《咏梅》此篇充满了斗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诸人顿时受此感染,无不激奋满怀。

高充当先,慨然应道:“秦寇虽强,其若果敢来犯,充愿从明公御之,怀忠义之心,愿以梅为志,凌寒盛开!”

余下齐声应道:“愿从明公御之,怀忠义之心,愿以梅为志,凌寒盛开!”

莘迩挺立,英气毕露,举杯说道:“请与君等共饮此杯!”

众人齐齐举杯。

莘迩与他们都是一饮而尽。

一首《咏梅》之诗,当日就传遍了湟水两岸的士民群中。

人口相传,很快传遍河、秦两州,又传入谷阴。

月余之后,甚至连已然安家龟兹的宋闳都听说到了这首诗。宋家子弟或有不屑,嘲笑莘迩无有文采者,宋闳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却是想道:“强寇压境,而此诗蓬勃,读罢之后,吾虽衰矣,犹尚振奋。莘阿瓜这是欲以此诗造舆论,以激励定西士民守土御寇的决心啊!我家败给他不亏,此子诚然雄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