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六十七章 明公如龙兮 览梅思麴驹

即鹿 第六十七章 明公如龙兮 览梅思麴驹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高充正襟危坐,心道:“调府兵入王城戍卫,想这府兵多是连本乡、本县都没有出过的,让他们去一趟王城,可以增些见识,见识下我王城的繁华富庶;再则,从其县到王城,近则数十里,远则上千里,也可算是一次行军的操练,……明公的此议却倒是好处颇多。”

张龟拈着稀疏的胡须,心道:“明公说得对,大战在即,王城的治安至关重要,不能前线打仗,后方王城出什么乱子。於今已设的各州、郡郎将府,府主都是明公选任的,在设的新郎将府,府主的任命虽出自朝旨,但其实也都是按明公的心意选任的,这就是说,府兵到了王城后,他们只会听从明公的命令,这对保证王城的治安也好,保证王城不会出乱子也好,都是非常有利的。……明公果然高瞻远瞩,此议极佳!”

两个人着眼处不同,想到的东西也就不同。

张龟、高充二人想定。

张龟说道:“明公此议可行!”

高充说道:“不但能维护王城治安,且能起到练兵和让府兵知道我定西之大、我王城之繁华的效果,明公此议,端得高明!”

张龟瞅了高充眼,心道:“君长怎么想到那儿去了?不过君长说的也不错,轮调府兵入王城戍卫,的确也是有他说到的这两个好处。如此说来,明公此议,乃是一举三得。明公之谋略才干,真是胜我千里之远!何止我陇?展目海内,可比者,微矣!”

他眇了一目,一只眼看人、看物,本来就不如两只眼看人、看物清晰,念头想到此处,又外头白雪飘飘,堂内昏昏暗暗,再去看立在堂门口光影交错之处的莘迩身姿时,他只觉莘迩裹帻、大氅的身体周边,居然像泛出了微微的光芒,莘迩脸上亦是神光熠熠。

这突然而来的如同眼花的观感,使张龟心头不觉一跳。

他想道:“明公如龙兮!”

“圣人出西方”的这句谶纬谣言,张龟明知是定西自己编出来,散入关中,以争夺关中民心的,然而这时这刻,此句谶纬谣言却不由自主地浮现他的脑海中。

“即便今秋氐虏来犯,明公也必能胜之!”心跳莫名地加快,加快到张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栗,望着莘迩的独眼充满仰慕,他握紧了拳头,没敢去想其它,而这般想道。

莘迩问张龟、高充,说道:“轮调府兵入王城戍卫,卿二人无有异议么?”

高充、张龟齐声应道:“无有异议!”

去书羊髦、选征募健儿的军吏这两件事,莘迩已经交给了张龟去办,轮调府兵此事,他便交给高充去办,听了两人的回答,与高充说道:“君长,那你今明两日,就我的这个意思写成书信,写成后,即遣吏送去给士道,叫士道於本月内上书朝中,请得朝廷允可,然后就开始操办、施行此措。”

高充应诺,问道:“明公,轮调此措诚然高明,但有几条细则,还敢请明公示下,充才好书写成文。”

“你说。”

高充问道:“轮调的话,是以该郎将府府主为将,还是由郎将府府主任将?”

“自是由该郎将府府主亲率入都。”

高充问道:“从哪个州的府兵开始?”

“秦州的府兵不能动,别州的府兵要么是刚组建,要么是还没组建,便从河州的府兵起吧。……河州郎将府府主张道岳,自到河州任此府主以来,有年余没回过谷阴,没见过其父张公了,趁此机会,也好让他父子团聚些时日。”

高充问道:“是河州全州的府兵都去么?”

“河州八郡,现府兵总数万余,哪里用得着这么多兵?每次轮调,以州为单位,一次入王城戍卫者以五千人为限。至於戍卫时长,我以为三个月即够,毕竟还有他们各家的农活需要府兵下力的。三月为一番,轮调戍卫够两番,勋官升一等。”

高充把这几条默记住,又问道:“到了王城后,该郎将府府主直接听谁的指挥?”

“老曹不是在谷阴么?他是定西的车骑将军,在王城的军职最高之人,当然是由他来管了。”

高充应了声是,又问道:“府兵路上和在王城的吃用,由朝廷出么?”

“路上的吃用,由他们自备;到王城后,由朝廷出。”

高充暂时想不到其它问题了,然因生怕有所疏漏,却还是摸着胡须,抬眼寻思。

莘迩回到榻上坐下,笑道:“君长,你亦不必绞尽脑汁地去想了,这些,差不多已够搭起轮调戍卫此措的框架了,再细的东西,就叫士道去考虑吧。”

高充从了莘迩的话,便不再多去琢磨,应诺说道:“充明年就能按明公定下的这几条细则,把给小羊君的书信写成,到时拿来请明公过目后,充就立即遣人送去给他。”

第二天,高充果把书信写成,呈给莘迩过目之后,便派人送往谷阴。

张龟依按莘迩的命令,也写好了给羊髦、黄荣的信,索性就由同一个信使,一起送去。

……

信使迎雪而行,金城到谷阴,四百里路,走了三天多。

到的谷阴,信使求见羊髦,——黄荣还在巡视州郡,督查均田制的推行情况,不在王城。

闻是莘迩的信使,羊髦马上召见。

看过信使带来的信,张龟的信好回,羊髦当时落笔,个把时辰就把张龟询问的各项事宜,详详细细地都写了下来;高充的信不好当场给答复,轮调府兵戍卫王城,这事儿羊髦得和张浑等人议论,且需上书朝中,故此他只简略地回了一个“待与张公议罢,髦便奏请朝中施行”。

两封回信交给信使。

信使当天回程,仍是冒雪,又三天多的路程,返回到了金城县的征西军府。

……

到金城县时,雪渐渐小了。

入到军府,信使径直去求见高充复命。

高充却不在官廨,信使看到庭院正堂里头,空空荡荡的,亦不见莘迩在其中,问了乃知,原来是莘迩带着高充、张龟、宋翩和薛猛、田洽、麴令孙、郭道民、彭真相等几个吏员於前日出府,去唐兴郡见麴爽了。

信使不觉问道:“前天时候,雪下正紧,明公怎么生起雅兴,往去唐兴访镇东?”

——麴爽辞尚书令职,自愿往河州为定西镇戍东南,故是如前所述,定西朝廷便拜了他为“假节、督河州军事、镇东大将军”。

高充等军府、督府大吏泰半从莘迩出行,留下来的诸吏以唐菊为首。

信使问的就是唐菊。

唐菊回答说道:“明公还真的是突生雅兴,前天,金城县长田佃夫亲自给明公送了两树梅来,一树黄梅,一树白梅,各高数尺,黄、白相映成趣,花开疏淡,暗香盈盈,明公甚喜,於雪下玩之良久,忽发喟叹,说‘览此梅而思麴驹’,於是当日就传下令去,命起车驾,带上了高长史等君,由乞都督、秃发校尉等率步骑三百扈从,出县沿湟水而去,前去唐兴访麴镇东。”

信使讶然,说道:“明公缘何览梅而思麴镇东?”

唐菊猜测说道:“许是因梅之雅,而想到了镇东之雅吧。”

信使越发讶然,想道:“我却不曾闻听镇东有何雅名!”

镇东大将军,官品是从二品,之前曹斐是定西军职最高之人,现而下,麴爽是定西军界第一人,“不闻镇东雅名”云云,这话对麴爽不怎么恭敬,那信使自是不会说出来的。

听了唐菊的话,信使就把羊髦的回信奉给唐菊。

唐菊见这信使冒雪受风的来回七八天,脸蛋被冻得通红,嘴唇都冻紫了,体谅他辛苦,遂打发了他去休息,又选了个吏员,命叫拿着羊髦的回信,赶去金城,呈给莘迩。

金城县离唐兴县二百里地,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新的这个送信吏员到了唐兴县。

唐兴县是唐兴郡的郡治,亦是田居的河州州府所在地,现下且是麴爽的督府、军府所在地。

一个县,再加上县寺,大大小小,四个官寺。

县中面积有限,容纳不下,是以麴爽的督府、军府没在县中,而是建在了县外南边。

与南边三四里处,圈了块地,如谷阴的灵钧台,下边起高基,高基上建筑府苑。府占地十余亩,四周有墙,离地三尺高,墙丈余高。远远望去,就跟个小台城似的。

送羊髦回信的这吏员到时,雪已停了一日,麴爽军府的高基下头,正有百十个兵卒在打扫地上的积雪。这吏员看见,在那高基上头,军府院外,东边一块空地上,立着十余人。此十余人多文士打扮,亦有褶袴戎装的,大部分人散站周边,围着两个人。

此吏眼神甚好,一眼认出,被余人围着的两人中,一人就正是莘迩。

莘迩边上那人,四十多岁年纪,方脸,蓄须,个头不低,穿着件黑色的裘氅,腰中佩剑。此吏没见过麴爽,然亦猜出,此人应就是麴爽了。

是不是麴爽,这吏也不关心,他拍马而前,到近处勒住跳下,绕过清理积雪的兵士们,到至通上军府的台阶前,正待要向守路的吏员自报来意,瞥眼瞧见一幕,把他吓了一跳。

却见那高基之上,军府院东,莘迩身边的那个应是麴爽的人,抽出了剑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