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五十二章 秦唐皆高名 给天开此眼

即鹿 第五十二章 秦唐皆高名 给天开此眼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张实听了这话,吃了一惊,说道:“……宗帅此话何意?” 那人笑道:“我说的不够清楚么?” 张实却不愧徐州高士,养性的功夫上佳,且便是贺浑邪、贺浑豹子这等喜怒无常,残暴食人的外族羯种,他也能悠游其间,十余年来锦衣玉食,备受尊崇,就是贺浑邪,也要尊他一声“右侯”,况乎眼前这个布衣草鞋,貌不惊人的小小流民帅?自是三言两语,吓不住他的。 他瞥了眼旁边被那人这话吓得目瞪口呆的张德,示意其不要慌张,旋即收起惊讶之色,反而从容不迫,问道:“斗胆敢问宗帅,可是在下哪里得罪了宗帅么?” 那人笑道:“我与右侯素昧相识,公自是不曾得罪过我的。” “那在下就奇怪了,宗帅缘何要杀我?” 那人没有立即回答,重新站定到张实面前,审视了他下,问道:“右侯,公这是要往哪里去?” 张实未在用“回广陵”这种假话来哄此人,心念急动,应声答道:“在下适才答这位壮士,说我是往广陵去,实则非也。宗帅,贺浑邪已死,贺浑豹子起乱,徐州显是保不住了,氐秦兵马压境,在下虑一旦氐秦兵马趁机入徐,也许我徐生民会再遭涂炭,是以我打算去谒见秦将蒲洛孤、蒲獾孙,试试看能不能劝得他俩休兵止戈,——至不济,在下亦要拼尽全力,阻止秦军入徐州,他俩纵容兵士屠戮我徐!” 说着,他叹了口气,抚了抚须,然后,接着说道,“数十年间,先是唐室诸王自相残杀,继而匈奴、鲜卑、羯相继入主我徐,俱以杀伐为事,我徐百姓而今十不遗一,苦之久矣!在下每思及此,都恨在下儒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为我徐父老解困!常常夜半难眠,披衣而起,对月嗟叹,至於天亮。” 张实说到此处,目光大胆地放到了那人的脸上,露出赞喜的神色,说道,“足下英豪外露,在下虽尚不知足下的贵姓大名,然据此即可判出,足下必我徐之英杰也!在下有一个愚见,敢说与足下,不知足下愿不愿听?” 那人笑吟吟说道:“公请说,公请说。” 张实说道:“贺浑氏虽将覆亡,氐秦虽将继之入主我徐,然治徐者,非我徐人不可,足下若是有意,在下愿和足下一起,共去前谒秦将蒲獾孙、蒲洛孤,……想以足下如此英挺之风姿,必能得氐秦之大用也。如此,足下既能因保我徐生民之功德,而为我徐民传颂,名播四海,足下亦能不失富贵,并可借此给依附於足下的部曲、流民觅条好的出路,岂不一举三得?” 那人点了点头,说道:“右侯大名,远闻於氐秦,右侯今若往投秦将,不用说,必是会得到秦将的礼重、重用的,在下若从右侯同往,说不得,也能沾点右侯的光,或许秦将还真会给在下个一官半职。这确然是个好主意。……唯是右侯,我不打算投氐秦。” 这回答出乎了张实的意料,他略作怔然,问道:“那足下之意是?” “国朝今在京口设立军府,号为北府,广募流民帅,编练新军,我打算去投国朝。” 国朝也者,唐国是也。 张实心神略乱,但不要紧,他智谋之士,旋即稳住思虑,说道:“在下薄名,江左亦知,建康诸公颇有族与鄙族有旧者,足下若是想要往投国朝从军,在下也可相助!” “公怎么助我?” 张实答道:“在下愿写书信数封,为足下引荐。” “公不肯跟我投国朝么?” 张实猛然想起一事,心道:“这人不肯投秦,偏要投唐,……是了,他定是祖远一流人物,视胡夷为仇雠的!唉,和祖远一样,也是个不识时务的愚夫!自古以今,哪有过南能胜北者?江左之地,只能做个偏安之所, 更兼且那唐室丝毫无进取之图,何以能重回中原?……却他既是此等人物,我倒是不可再说投秦话语了。罢了,权且哄他,我也投唐,且待之后,我再寻时机偷偷跑掉则是!” ——祖远,是此前一代的徐州流民帅,后来有个姓祖的争权失败、受到排挤而从江左投了贺浑邪,最终为贺浑邪所杀,祖远即此人之兄,弟虽不堪,而祖远着实是往代之英雄也,其原籍范阳,任官唐朝,洛阳失陷,先率宗族乡党数百家避乱於徐,后为江左擢用,乃一意以驱逐胡夷,恢复中华为己任,然却唐国无志於此,内斗不已,他遂到死也没能实现志愿。 却说张实,念头及此,其话风随之而变,说道,“国朝天下之正统也,在下早就想投奔江左了!奈何徐与江左有江、淮有隔,在下担心不得渡之,所以才耽搁至今!” 他面带欢喜,说道,“未有想到,足下却是欲南下投唐,这可真是太好了!在下当然是愿与足下同奔国朝!”语气转到自信,说道,“在下在徐,忝掌民权近二十载,徐州虚实,在下一清二楚,等到了国朝,在下就把所知悉数奏与朝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待的那时,新军编成,国朝若是渡江北伐,想这徐州,定然就不会如上次殷公来伐时那样,功败垂成,而必定会是一举功成了!”微笑看向那人,说道,“当然了,在下文儒而已,至多也就能帮国朝划划谋策。沙场克胜,逐北杀敌,这一些,到时候,还是都要靠足下等这样的雄武之士!” 那人拍手说道:“说得好!右侯确然是也有高名於江左,而且右侯熟知我徐州虚实,若是右侯能与我同投国朝,到了建康,以右侯之能、名,加以右侯之族望,想必在国朝亦是能得到高官厚禄的,那个时候,在下无非乡野小人,只怕还得多依仗右侯,对在下多做提携。” 张实心头登时放松,谦虚说道:“足下雄武拔出,到了国朝,定能得大用,何须在下?不过在下与在下皆徐人也,入到国朝,彼此相助,却也是应当。” 他摸着胡须,斜眼看见张德的神情不再惧怕,亦轻松了下来,一时乃是颇有“为人父、救己子”的骄傲和满足,笑问那人说道,“敢问足下,不知贵营扎在何处?” , “哦?” 张实回手自指,指了指自己的衣服,又指指张德,笑道:“赶路多日,风餐露宿,我父子不但衣脏,且好几天没有洗沐了,肚皮也饿得很!在下觍颜,望足下能够允我父子先去足下营中,洗个澡,换身衣服,吃顿饱餐,随后,我父子便与足下投国朝,……足下计议何日南下?” 那人说道:“我部曲虽不甚多,男女老弱亦千余家,三四千口,我正在与京口军府联系,待他们做好安置我部的准备后,我就率部南下。”顿了下,笑道,“我营地就在那边水泽深处的陆上,清水、干净衣服、饭食都是有的,不过右侯,却怕是招待不了你父子了。” “……为何?” 那人收起笑容,说道:“右侯,适才闻公几番言语,公当真善言,可谓巧舌如簧,唯是公可知我何人么?” “足下何人?” 那人按刀昂立,淡淡说道:“在下朱隽。” “朱隽?”张实脑子转开,想了再想,想不起这个名字是谁人,迟疑说道,“在下孤陋寡闻,却未知足下……,敢问足下,族可是彭城朱氏么?” “我非徐州人也,家籍关中杜陵,关中战乱,吾祖避乱於徐,我因生长在徐,至於如今。公不知我姓名,也不奇怪,我本无名之辈,却我这支流民,早先非我为帅,我之故主的名字,右侯大概会有过闻听。” 张实问道:“敢问贵部故宗帅何人?” “李道之。” 三字入耳,张实顿知不妙,以他之城府,也不禁登时色变。 李道之,是徐州南部的流民帅之一,此人和祖逖相类,也是在志在恢复中原的,后来曾被江左遥拜为下邳太守,屡与贺浑邪部作战。李道之,名中带“之”,由其名即可知,他是个五斗米道的信徒,五斗米道在徐、扬的势力不小,王道之本人智勇双全,加以五斗米道信徒的帮助,居然是几次击败了贺浑邪部的羯兵精锐。贺浑邪以其为患。张实便献计於贺浑邪,收买了一个五斗米道的传道头领,骗住王道之,佯败设伏,擒下了他,后车裂杀之。 ——这件事发生在四五年前。 杀了个流民帅而已,张实只把之视作了小事一桩,浑未在意,过去也就忘了,却是没有想到,王道之死后,他这支流民武装尽管遭到重创,但并未覆灭,就是这个朱隽临危之际,挺身而出,一边收拢残部,一边潜伏发展,几年下来,此支武装的元气略得恢复,虽比不上当年盛时数万男女的规模,精壮成军,也有千人之众。却又刚好,张实逃到这里,被朱隽迎头撞见。 张实不复从容之态,语声带了颤抖,说道:“贵、贵部故主,当年所死,是贺浑邪的命令。在下当时数次劝阻,贺浑邪不听。贵、贵部故主不幸死后,在下令人收敛了他的遗体,并叫之好生掩埋。” “力不及人,兵败受擒,死而无怨,我家故主之死,我不怪你,却为何我家故主的妻与子女也都被害?并且我闻之,我家故主被车裂死后,贺浑邪叫削我家故主之肉,强迫我家故主的妻与子女食之,……右侯,公名高望重,博学儒士,在下敢问之,这是人干的事么?” 张实颤声说道:“确、确是残暴不仁!” “我闻之,贺浑邪强逼我家故主的妻与子女食我家故主之肉的时候,及杀我家故主的妻与子女时,公高坐於上,侍陪於贺浑邪其下,举杯畅饮,欢快无极。敢问於公,你就无动於衷么?” 张实腿软,说道:“在下、在下、在下那时实有进劝……” “你不必多说了。右侯,公纵巧舌如簧,奈何我心如铁。你要投秦,公有高才,我不能任你去,放你去,就是资敌;你要投唐,凭你此前的作为,为虎作伥,杀我故主不提,如你适才所言,我徐百姓而今十不遗一,难道这不也是你助恶为虐而导致的么?强徙广陵等地百姓北迁、掳民为官奴、圈地做牧场,这些是不是都是你给贺浑邪出的主意?你说你主掌徐州民事十余年,这些年,赋税一日重於一日,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地产一石之粮,耕民能留者斗余而已,这些是不是都是你的为政?公亦华人也,钟鸣鼎食,敢问於公,可有念过同类疾苦?” 张实及时地伸出手,拽出身边张德的胳臂,这才勉力地撑住了身体,说道:“在、在……” “右侯,你不用在下了,你何曾在过下?你高高人上,你是衣冠高士!”朱隽抽刀在手,说道,“公请放心,隽虽鄙陋,然为人也,不会行禽兽所为,我不会强逼公子食公肉的。公请莫动,容我取公首级,以祭我之故主,以祭因公而死的万千徐州百姓。” 再是拽着张德,也撑不住身子了,张实瘫到地上,他一手向上,试图挡住朱隽的刀,一手去扯张德的腰带,想把张德腰上的金壶扯下,叫道:“宗帅!宗帅!我有宝物献上!宝物献上!” 刀光一闪,须发花白的人头飞扬。 张实的首级坠落尘土中,却是死的与程远一般,双眼尚还大睁,惊恐凝固其中。 “来。”朱隽朝张德招手。 张德下意识欲要倒退,腰带还被死去的张实的无头尸体抓在手里,挣不开,退不动,大叫说道:“我自生而今,未尝害过一人!乞宗帅饶我一命!” 朱隽喟叹,与左右诸壮汉说道:“你们看看,这就是右侯之子。”还刀入鞘,说道,“杀了污我之刀。” 张德尚未来得及生起逃出生天的狂喜,先前领他们来见朱隽的那壮汉抽出短匕,近前来,揪住他的发髻,把他脑袋向后一拉,短匕在他脖颈上划过,鲜血涌出。张德颓然栽倒。 杀了张德,这壮汉在他衣上擦掉短匕上的血,收回短匕,扭脸问朱隽,说道:“宗帅,我却是被这老贼骗了!着实可恶!好在终是苍天有眼,叫他难逃宗帅之刀。” “苍天有眼?苍天若是有眼,我华夏生民遭受屠戮近百年矣,苍天怎不帮咱们?” 那壮汉不解其意,说道:“宗帅?这话怎么说的?苍天没眼么?” “苍天有眼无眼,都不打紧了。咱们此次去投了国朝,入到北府军中,只管奋勇勠力,把那胡虏杀个干干净净!天若有眼,叫它看着!天若无眼,咱们就给它打开此眼!” 此话出来,那壮汉和余下几人个个振作,俱皆说道:“愿从宗帅,杀尽胡虏,为天开眼!” 一人问道:“宗帅,何时渡江投北府?” 朱隽说道:“张实虽死,那卖了李公的五斗米道贼子还没死,咱们先摸去他家,杀了他,为李公报完了此仇,就南投北府!” 诸人齐声应诺。 出卖了李道之的那个五斗米道传教头领家在彭城郡,三天后,朱隽与此数人小心地避开了彭城郡内秦、徐两军的战场,摸入其家,杀了他家满门,提其头而归。 并张实之头,朱隽拿此两头,聚集部曲,皆服缟素,祭奠李道之。 朱隽痛哭流涕,以至吐血。 又数日后,北府回了消息,已做好了安置他们的部署。朱隽即携部出了泽中陆地,趁徐州内乱之机,携老扶幼,南下三百余里,至江北,渡江而过,投建康东北的京口北府军军府去了。 …… 却张实投秦不得,被朱隽所杀,徐州另一重臣,比他走运,倒是成功投了蒲秦。 此人便是於“统府四佐”中,素来最不引人注目的鲜卑人王敖。 贺浑邪一死,贺浑豹子就杀了程远、徐明,凌辱贺浑广,王敖深知徐州将亡,於是在得知张实逃跑消息的次日,也乔装打扮,溜出郯县,去投蒲洛孤、蒲獾孙。就在朱隽南渡长江前后,他顺顺利利地到了萧县秦营。见到二蒲,他献上一策。蒲洛孤闻之大喜,当场采纳。因了王敖此策,一个多月后,彭城为秦军攻克,贺浑豹子阻击失败,为求生路,不得已而奔江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