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一章 太后怎么想 小宝你变了

即鹿 第一章 太后怎么想 小宝你变了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这几个月间,定西发生了不少的大事。

别的不说,只说最主要的,喜事至少两件。

一件是征虏将军、录尚书事莘迩的夫人,显美翁主令狐妍怀胎十月,诞下一子。

孩子生下后,当时的谷阴城,整个的热闹了好几天,上到太后左氏、大王令狐乐,下到郡县、乃至外地州郡的寻常官员,无不致礼贺喜,听说左氏还亲自去了莘家,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又据王城市井流传的小道消息说,趁这次生儿子的机会,“征虏莘公”着实是发了笔大财,凡送礼者,他来者不拒,单只收到的绸缎,就装满了七八十来间的大屋子!当然了,莘迩到底有没有收这么多的礼物,传此流言的人,却是谁也不曾亲见,亦有那略知莘迩为人的,则不屑此等传言,都说“莘公清廉,岂会大肆揽财”?表示坚决不信。这些毋庸多言。不管莘迩究竟有无大肆收礼,但为提倡节俭,他只摆了一天的宴席,这,却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实。

另一件是比莘迩得子还要大的喜事,便是定西的大王令狐乐完婚了。

完婚之日是在六月,也就是一个月前,朝中礼官选的良辰吉日。

大婚那天,谷阴王城的热闹程度,自又非莘迩得子之时可以相比的了。

便是数千里外的西域诸国,也都各自遣了使者而来;柔然的可汗匹檀,提前得了消息,在大和尚释圆融的建议下,也派了贺喜的使者来到。唐、胡宾客汇聚满城,车如流水,马如走龙,谷阴五城,尽皆张灯结彩。又有那五城各寺、各庙,佛、祆等教的法师们,举建法会,为令狐乐祈福;还有那来自西域的百戏艺人,临街表演,吐火吞刀,引得围观百姓重重如山。

种种热闹,难以尽述。

却那令狐乐所纳之后,按着莘迩的建议,便是那个之前早就定下的陇州寒门女,长相不差,性格亦好,这些不必过多赘述;又那新婚之夜,洞房之中,令狐乐虽是初婚,然其身为定西大王,平时伺候他的宫女众多,他的年岁亦不算小,已十六七了,故却非雏鸟,此也无须多话。只说若白驹过隙,月落日升,疏忽间,已过了季夏,入了初秋。

这天,非是朝会之日,令狐乐完成了当天的儒学功课后,迫不及待地去到宫中的演武场上,顶着炎炎秋日,照例又射了一回箭,骑了一回马,舞弄长槊,练了会儿骑战之技,直到气喘吁吁,乃才回去寝宫,洗了个澡,换下褶袴戎装,穿上宽松的袍服,暂时没什么事儿做,便取出左氏送给他的一本佛经,翻阅起来,不过看了几眼,即深觉无趣,觉得佛经中的言语极是无聊,连连打起哈欠,索性就把经书丢下,带了近侍两三人,出宫而去闲豫堂玩耍。

闲豫堂,堂如其名,闲而且豫,豫者,欢喜、欢乐之意,并有安闲、舒适之意也,自其建成以后,就是灵钧台中,专供王、后、太后等玩乐赏景的一个地方。

这闲豫堂内的装饰奢华高贵,自是必须,且那堂前,有一池塘,乃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池塘底部铺陈了五色石头,当日光照晒下来,透过池水,映到石上,那五色之石,就恍如一条五彩的游龙,在池水中游来游去,甚是赏心悦目,称得上巧夺天工。

——此池不但有名於灵钧台内,而且便是谷阴王城中的士民,许多也闻其名,诚是一处鼎鼎大名的景观,当年令狐奉落难猪野泽时,就曾用过“共赏此池之水”,做当鼓励曹斐的许诺。

到了闲豫堂,没有理会值班的院中宦官,令狐乐径到池边,也不坐榻,一屁股坐到池塘的围石上,脱去鞋履,垂足水中,凉意顿来,消去了几分热气,他大呼痛快。

值班的宦官吓了一跳,赶忙说道:“大王,池水凉,可不敢就这么泡着!万一着了凉气……”

令狐乐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着不着凉气,孤心中自然有数。你莫这么多的废话,讨人嫌!去给孤拿些井水浸的葡萄来,再取两碗冰酪。”

时未至暮,日头尚热,跟随令狐乐到此的一个近侍仰脸瞧了瞧渐已西落的太阳,吩咐那宦官,补充说道:“你再拿柄大伞来,给大王遮阳。”

本朝唐室,固是阀族势大,导致王权旁落,但阀族势大,也有一个好处,便是宦官们在宫中和朝中的势力与影响力,远不如前代秦朝。唐家天子身边亲信的近侍,基本都是士人子弟,宦官通常是没有什么地位,也说不上什么话的。江左建康朝廷如此,陇州定西这个小朝廷亦是如此。——说到此处,不妨插句题外话,那宦官王益富,为何那般巴结莘迩,哪怕莘迩几乎从来没有和颜悦色地与他说过话,他也对莘迩“忠心耿耿”?很大的缘故就在於此!

亦是因此,令狐乐的那个近侍对闲豫堂的这个值班宦官,言辞用语间便相当的不客气,而那宦官,也不敢因此生恚,反而小心翼翼地赔笑不止,连声应诺。

那宦官自去取葡萄、冰酪、伞。

不多时,俱皆拿来。

冰酪堆在金盏之中,葡萄放於玉碗之内,金盏、玉碗都由一个银盘盛着。同时拿来的还有锦榻和一个案几,锦榻、案几摆到池边,银盘置於案上。大伞竖起,给令狐乐挡住阳光。

瞅着那於近暮光线下,泛游於池水中的五色彩龙,令狐乐拈起个葡萄,丢入口中,吃掉之后,把葡萄核便吐入到了池中。就这么一边吃,他一边和随从的近侍们闲聊。

聊了稍顷,令狐乐只感到像是少些什么东西,想来想去,忽然心中一动,知道了少的是什么,却是陈不才今日休沐,没有陪侍其侧。

“去把小宝叫来!”

上回莘迩当面对陈不才说,叫他改个小字,改作“小宝”。陈不才虽不知其由,但莘迩何许人也?定西当之最大权臣是也!他说的话,陈不才不敢不听,遂还就真的把小字改成了小宝。

陈不才今日不轮值,故没在宫中,去找他的人,到了他的家里才把他找到。找到他时,陈不才正在补觉。令狐乐精力旺盛,时常半夜还不肯睡,要么拉着陈不才等信用的近侍谈说天下的形势,评议蒲秦、江左等地的英雄豪杰,要么和他们谈说兵法,因是每当休沐的时候,陈不才总是要补一补觉的。闻得令狐乐召唤,陈不才麻利起来,匆匆的盥洗、换衣过后,马不停蹄地立刻赶往灵钧台,饶是一路抓紧,入宫到了闲豫堂时,暮色已深。

陈不才下拜行礼,说道:“臣陈不才,拜见大王。”

“小宝。”

“臣在。”

“你变了。”

令狐乐这突兀起来的一句话,使陈不才又惊又骇,他惶恐说道:“臣愚钝!不知大王此话何意?敢问大王,臣哪里变了?”

“就算今日你休沐,你也不该不剃面啊!你看看你唇上的胡须,毛渣渣的,真不好看。”

陈不才放下心来,尴尬地说道:“臣胡须茂盛,一日不剃,便就如春草遇水,萋萋也哉!适才大王召臣时,臣方在酣睡,因不知大王何事召臣,唯恐来的晚了,故一时慌乱,竟忘了剃须此事。有污大王尊目,臣知罪,敢请大王责罚!”

“罢了,谁还不长个胡子呢?这又有什么可责罚的?小宝,说起胡须……”令狐乐往自己的颔下须上摸了摸,说道,“你胡须茂盛,孤却就比不上你喽!你如蓄须,至多三五年,必美髯公一位。孤自生胡须以今,一直蓄养,你看看,也不过才长了这么长、长了这么些!莫说与前代、本朝有名的美髯诸公相比了,便是与汝父较之,亦相差多矣!”

“汝父”者,说的是陈不才的从父陈荪。

陈不才笑道:“大王年尚未弱冠,何须急也?”

“弱冠?小宝,孤虽尚未弱冠,然孤大婚已毕,已是成年了!……小宝,孤好像还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孤为何蓄须吧?”

“是的,大王。大王未曾与臣说过。”

当下时代,少年人以剃面傅粉为美,尤其是那等族为阀族高门的风流少年们,留胡子的没有几个,甚至别说少年了,就连三四十、五六十的中老年士人,不留胡子的也比比皆是。令狐乐却与众不同,从有胡子那天起,他就一直把胡子留着,没有刮过。

说实话,陈不才对此也是挺好奇的。

这时听令狐乐说道:“小宝,孤之所以不剃面而蓄须的缘故,说来久远了,是多年前,曹斐曾问过征虏将军,为何不像风流名士那般剃须,却蓄颔下短髭?征虏将军似是开玩笑一般的回答他说道‘不闻谚云: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俩的这番对话,孤时在旁边,被孤听到了。因是之故,孤生胡须之后,就没有剃过,乃留蓄到今。”

陈不才歪头想了想,说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民谚,臣倒是没有听说过,也不知征虏是从哪来听来的?”

“不要管征虏是从哪里听来的了。小宝,孤有件心事,想与你说说。”

“大王请说。”

令狐乐欲言又止,转过目光,命令余下的那几个近侍和陪侍较远处的那个闲豫堂的值班宦官,说道:“孤有话与小宝说,你们站开点,没孤的召令,不许靠近!”

那几个近侍和那宦官,知陈不才是而下令狐乐最信得过的人,虽是眼红陈不才的待遇,却也无法,只好都恭谨应诺,纷纷退去远处。

等他们都离远了,令狐乐招手,示意陈不才近前。

陈不才弯腰小步,到了令狐乐的身边。

“你也坐下。”

陈不才应道:“是。”亦坐到了围石上。

令狐乐这才说道:“小宝,就像孤刚才说的,孤虽尚未弱冠,然大婚已过,也已是成年了!近日朝中诸臣,颇有上表太后,请孤亲政的,但是太后对此却一直没有表态。小宝,你说太后是怎么想的?太后现在,她在想些什么?会不会,太后不太乐意让孤亲政?”

陈不才其实已然猜到令狐乐的“心事”会是什么,亲耳听到令狐乐的这番话,证实了他的猜测没错,见果是如此,顿不禁心头“咯噔”一跳,口中说道:“以臣愚见,大王此话谬矣!”

“哪里谬了?”

“太后是大王的嫡母,且太后只有大王这一个儿子,太后又怎么可能会不乐意让大王亲政?”

“那你说,面对群臣的上书奏章,……你可知道么?氾宽也上了书的!还有宋太后,孤闻之,她亦进言太后,说孤成婚,已然成年,宜及早还政於孤!可太后为何却迟迟不肯表态?”

陈不才想起了五天前,上次休沐时,陈荪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大王如今大婚已毕,朝中不少的臣子上书太后,请求太后还政大王。这件事的背后,实是宋闳、氾宽在主使。氾宽亦给我有信来,请我也上书朝中,要求归政大王。却须知,大王尽管完婚,然而能否亲政,说到底,太后是做不了主的!做主的是谁,就不必我说了吧?带上刚设未久的河州,今我定西辖地四州,那位能做主的,西边沙州、东南秦州,包括陇州的至少半数郡县,而今的长吏,都是他的心腹一党,诚可谓是其权已倾我定西矣!更要紧的是,我定西之精卒、悍将,现在七八成都归到了他的帐下。他不开口,只靠宋、氾等人用力,大王怕是万难亲政。……小宝啊,这件事后头的水很深,你常从於大王左近,大王若是问你,你可一定不能乱开口,乱说话!”

回想着陈荪的话,陈不才小心措辞,回答令狐乐,说道:“臣小人浅智,不敢妄猜太后心念,然以臣陋见,太后所以至今未有表态者,应该、应该……”

“应该什么?”

“应该是因为……”

“因为什么?”

“因为我定西雄踞西北,现辖州有四,东西两千里,南北千里,诚然大国也!便是民间黔首的小门小户,换个主事的人,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况乎我定西大国?大概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慢慢来,才是最为妥当的吧。”

令狐乐目注陈不才,半晌无语,末了,失望地说道:“小宝,你真的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