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三十三章 一路打过去 宗兵保少失

即鹿 第三十三章 一路打过去 宗兵保少失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冉僧奴的部曲不多,约两千多步骑,便於蒲獾孙军令下达的当日,他率先领部出营,往西南方向二百多里外的临洮而去。

秦广宗亦遵蒲獾孙的军令,一边命驻於天水别县和邻郡略阳的州兵,立刻南下始昌县,与始昌驻军会合,一边他於当天离开上邽,赶回冀县,准备率冀县的那四千州兵攻打南安。

——蒲秦的秦州原本下辖四郡,即天水、略阳、南安、陇西,如今南安、陇西被定西占据,因是只剩下了天水、略阳这两个辖郡,要说起来,而下却是比定西秦州的辖区面积还要小。

至於蒲獾孙,则在第二天上午,引姚桃、屠公等部,出了上邽县,沿渭水西行,径赴陇西郡。

东西长不到二百里,南北二百来里的天水郡内,一时间,三支秦军,共两万多兵,步卒万余,骑兵七八千,打着不同的主将军旗,将士悉着白色的戎装,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急行。

正值仲春时节,河流清澈,山峦漫绿,五颜六色的野花遍布路边,和风拂面,日光温暖,而於此美丽的景色中,这三支兵马却把整个的天水郡都给惊扰了起来。

行军沿途,那田中春耕的氐、羌、唐百姓,尽皆止住农具,遥相观望。便有老者不免喟叹:“宁当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上次孟公亲麾大军,与陇兵鏖战陇西,距今才过去了多少时日?到当时的战场上,尚能见到白骨累累,却今又生起大战!”看着黑黄色田中才露出头未久的麦苗,忧心忡忡,深恐会受到战斗的波及,那样的话,今年就又要是一个食不果腹的年景了。

忽有哀哀的歌声响起,老者倾耳去听,听到唱的是:“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guo),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这是一首时下的民歌,写被围困城中的兄长,面临粮尽援绝的危险处境,向城外的弟弟求救的故事。?,是箭末端扣弦处;若为,是如何,怎么之意。而今这个乱世,尤其敌我接壤的地带,时不时会有兄弟分离,分别被敌我军队掳掠,被迫从军的事情发生,这首歌,可以理解为是唱被困城中的兄长呼唤城外的弟弟来救,也可以理解为,兄弟分处敌我,被围攻的兄长,请求属於攻城一方的弟弟救他。不管哪种理解,都可谓是道尽了寻常百姓的悲惨境遇。

老者与田间的各族百姓,闻此歌声,不觉都想到了自身,灿烂的阳光下,野上却顿愁云惨淡。

而立功心切,渴望功名的秦广宗,对田间这些百姓,他治下这些细民的感触,却自是毫无了解,也不想了解,他到冀县以后,点齐了兵马,於这天下午出城,先是渡过了冀县北边不远的渭水,随之,顺着渭水一路向西,行百余里,出了天水郡界,入到南安郡。

进到南安后,行军的速度不仅没有慢下来,秦广宗反而令诸部,加快速度。

从在军中的薛猛等吏,别的都对此无有异议,薛猛生性谨慎,却离开本部,——他不是独身一人到秦广宗州府中任官的,如前文所述,秦广宗辟除他,是为了借重他本人及薛氏宗兵的骁悍,故随他在秦州的还有几个他的族中兄弟,以及数百薛氏的宗兵,平时由州府养之,战时便充作是他的部曲,他骑马驰到中军,找秦广宗,想要当面进言,提出意见。

秦广宗没在中军,薛猛问中军的军吏,军吏答道:“使君去后头检视粮秣、军械了。”

薛猛就在中军等秦广宗,等了会儿,秦广宗乘车回来。

“使君。”

“道武,你怎么在这里?”

“听说明公去检查辎重了?”

“兵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攻南安,虽是短程行军,辎重亦不可轻忽,因我刚才去看了一下乙兵、民夫,令他们运输粮秣、军械的时候,务要仔细,禁止抛洒、损坏。”

“明公熟知兵法,此攻南安,必胜之也。”

秦广宗抚须笑道:“道武,你来找我有事么?”

“明公,兵法亦有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今我军已入敌境,以下吏愚见,万事当以谨慎为要,似不宜再兼行疾驰,而应一面广撒斥候,一面徐徐进之。”

“道武啊,兵法确是这么说的没错,但运用时,还是得看具体的情况嘛。唐艾遇刺身亡,消息此时一定已经传到南安,郭道庆等现在必然是震恐不安,我军正该趁此机会,长驱直入,不给他反应的时间,否则,如我军缓缓而行,一旦被他布置好了守御,我还怎么轻取南安呢!”

一个声音插进了薛猛与秦广宗的对谈,说道:“是啊,明公!”

“……明公前日到州府,即下令拔营西向,下吏尚未闻明公战策,敢问明公,此战战策为何?”

“我的战策,只有五个字。”

“哪五个字?”

秦广宗挥动手中麈尾,说道:“一路打过去!”

五个字,又可简略成两个字,便是“平推”二字。

薛猛说道:“明公,再往前行三四十里,便是中陶县。伪中陶护军王舒望,素有勇名,尝阵斩上郡太守杨满的义子杨伏奴,并在朔方,亦名震我军,着实不可小觑,且下吏闻,他之前到任中陶时,郭道庆还专门拨给他了百余牡丹骑,牡丹骑者,定西之精骑也,个个一当十,我军如果趋行,等到中陶县下,难免人、马体力不支,就算王舒望和中陶守军无备,下吏只怕我军也难以速取中陶,不如稍缓行军,以畜养体力,如此,待至中陶,中陶则易取也!”

秦广宗笑吟吟说道:“王舒望再勇,一人而已,牡丹骑再精,无非百余,我军步骑四千,何忧之有?道武,你就不要回你本部了,就跟我在中军,等到了中陶,看我如何轻取此城!”

薛猛劝不动秦广宗,无有办法,只好罢了,遂没回本部,留於了中军。

却退下只好,他的担忧到底未消,乃与跟他一起的从弟、族兄两人私下说道:“唐艾虽死,郭道庆亦无知兵高名,然王舒望,陇之勇将也,曹惠,原定西太马五校尉之一也,二人已俱非轻与,南安守卒,又足三千余之众,并不比我军少多少,使君求胜急躁,我忧战恐不利!”

他的从弟叫薛虎子,族兄叫薛罗汉。

——河东薛氏,自称是前代秦朝时兖州的大儒、著名经学家薛长卿之后,但他们的这个自称,没有得到现今舆论的公认,不乏有人说他们是“蜀人”,即他们其实是古蜀国人的后代,当前时代,最重家声、门第,薛氏对这种说法深恶痛绝,但首先,从薛氏尚武轻儒的家风来看,这种说法倒是有几分可信程度,其次,薛氏族人的名字,很多都是类似虎子、罗汉此类的,从这方面看,也的确不像是经学士家子弟会取的名。

薛虎子年纪很轻,二十四五岁,听了薛猛的话,说道:“阿兄,那怎么办?”

“我人微言轻,使君不肯从我建言,咱们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总之得处处小心。”

薛罗汉大为不满,说道:“使君前辟阿弟时,花言巧语,阿弟当了这劳什子的州府吏后,咱家先先后后,又给使君送上了好盐千余石,他现下却不肯听从阿弟的建言了?真岂有此理!”

河东产盐,是关中最大的产盐地,郡中的盐池而下分被薛氏和另外那两个本郡的大姓把控,薛氏与那两家都乃富可敌国,因此薛氏也才能养那么多的宗兵。薛猛到秦州州府任吏后,薛家也是看重秦广宗与孟朗的关系,故主动送给他了上好的盐许多,以助他减轻财政上的压力。

薛猛能够理解秦广宗不听他建议的原因,说道:“使君任掌秦州不到月余,就失了南安郡,虽因孟公之力,到今他犹未因此受责,但等到大王从河北还都之后,弹劾他的奏书势必会交章迭上,到了那时,就是孟公,保他也会吃力,他这般急切地打下南安,也是出於将功折罪之念。他不听我的建言,实在我的意料中。不管如何,咱们万需使我宗兵确保少失便是!”

薛氏宗兵,是薛氏之所以能以外来户的身份,而与河东本土的那两家大姓平分秋色,共掌河东盐池的底气,进一步讲,也是蒲茂亦得容其三分的根本所在,当然是不能无故折损过多。

薛虎子、薛罗汉以为然。

三人计议定了,薛虎子、薛罗汉回到本部,把薛猛“处处小心”的命令传给宗兵知晓。

却战事的发展,出乎了薛猛的意料。

傍晚时分,秦广宗部疾行至了中陶县外,离中陶县城还有十几里地,前头的斥候就飞马回报:“中陶城门大开,王舒望及其所部仓皇北奔!”

薛猛闻讯,与已重新回到中军,从其左右的薛虎子、薛罗汉面面相觑。

秦广宗大喜不已,顾看薛猛,说道:“道武,吾所料何如?”

“明公料敌如神,猛望尘莫及。”

“传我军令,分兵五百,入守中陶,余下的不进城,随我星夜急行,袭赴獂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